书城保健养生现代名医名家精方简药
31950200000079

第79章 13 秦伯未 慢性传染性肝炎辨治

秦氏认为,西医诊断的肝炎,从中医来诊断也是以肝病为主,但在治疗上认为不能单治肝脏,而且也不是单用一种方法治肝。

治疗任何一个疾病,必须将主证明确提出。肝炎一般有胁痛(肝区痛),从辨证来看,应该以胁痛为主证。中医对于胁痛,以新病在气,久则入络,分别气血,又以痛的不同情况区别。隐痛多虚,压痛为实,剧痛多寒,刺痛多瘀,胀痛和时痛时止多属于气,再结合兼证和脉象、舌苔等,作出确诊。肝炎的胁痛可以因血虚、血瘀、气逆、气郁等因素引起,又可出现气逆化火,血虚生热现象,从而产生头晕、头痛、头面掌心灼热、小便黄等种种兼证,只有结合这些反映不同的现象兼证,才能确定胁痛的性质,分别治疗。

秦氏在临床上以胁痛为肝炎的主证,再结合经常伴见的肝、脾、肠胃证状,初步定出两个治疗原则:胁部胀痛,痛的程度较剧,兼见腹胀、食减等肠胃轻证,脉弦滑或细弦,舌苔薄腻,用疏肝为主;胁痛不甚剧烈,或痛虽重而肠胃证状特别明显,脾困湿阻,食呆恶心,食后腹胀更甚,嗳气大便不调,脉濡细,舌苔厚腻等,则以调理脾胃为主。在这治疗原则下具体使用疏肝法,采用柴胡疏肝散加减,以白芍、柴胡、丹参、郁金、枳壳、青陈皮为基本方。白芍养血护阳,兼能止痛,丹参和血而无辛温之弊,用来调养肝体为主,柴胡、郁金、青皮疏肝气,枳壳、陈皮调肠胃。如果胁痛较重或牵及少腹胀痛的加金铃子、元胡;久痛不止,痛如针刺,或日轻夜重的加红花、制浮香、没药;痛处有内热感的加大小蓟、大青叶;掌心热的加丹皮、山栀。调理脾胃法采用解肝煎加减,以白芍、柴胡、厚朴、半夏、茯苓、砂仁、枳壳、青陈皮为基本方。取白芍、柴胡、青皮疏肝止痛,针对主证,结合厚朴、半夏、陈皮、茯苓、枳壳、砂仁,侧重在和中化湿。如果腹胀甚的加木香;腹满大便不畅的加大腹皮或大腹子皮;舌苔厚腻的加苍术;肠鸣大便溏薄的加乌药;兼见黄疸的加茵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