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保健养生现代名医名家精方简药
31950200000200

第200章 3 祝谌予 过敏煎治过敏证

药物组成:防风、银柴胡、乌梅、五味子各10克,水煎,每日1剂,早晚服。

适应证:凡过敏试验阳性者,均可采用本方。随证加减:如过敏性荨麻疹属于风寒者,加桂枝、麻黄、升麻、荆芥;风热者加菊花、蝉衣、银花、薄荷;血热者加丹皮、紫草、白茅根;热毒内盛加连翘、银花、甘草、蒲公英、紫花地丁、板蓝根;过敏性哮喘,常加莱菔子、白芥子、苏子、葶苈子、杏仁;过敏性紫癜,常加藕节炭、血余炭、荆芥炭、茜草根、旱莲草、仙鹤草;过敏性鼻炎,常加白芷、菖蒲、辛夷、菊花、细辛、生地、苍耳子、葛根;冷空气过敏症,常加桂枝、白芍、生姜等。

病例一:徐某,男,24岁。1985年1月30日初诊。主诉哮喘20年,经常反复发作,曾在某医院过敏试验阳性,确诊为过敏性哮喘,经服强的松、异丙嗪、扑尔敏等西药罔效。每逢感冒后发作频繁,咳嗽不能平卧。胸透两肺未见异常。近1月来,咳嗽气喘、胸闷憋气加重。舌质淡红、苔白而腻,脉滑小数。证属痰湿中阻,肺失宣降。

处方:苏子、白芥子、莱菔子、银柴胡、乌梅、防风、五味子、杏仁、百部、沙参各10克,葶苈子15克,甘草3克。6剂后,咳喘减轻,胸胁舒适。余症好转。效不更方,原方3剂,共研细末,炼蜜为丸。每丸重9~10克,1日2~3次,每次1丸。服完后,诸症悉除。半年后随访未见复发。

病例二:王某,男,26岁。1985年1月15日诊。全身刺痒2年余,经某医院确诊为过敏性荨麻疹。诊时刺痒难忍,晚上加剧,划痕后2分钟起条状荨麻疹。色红,突出皮肤,伴见脘腹疼痛,时轻时剧,舌苔薄白,脉细数且弦。证属血燥受风。

处方:银柴胡、乌梅、荆芥、丹皮、白蒺藜各10克,五味子、防风各12克,炙甘草、红花各6克,生地、紫花地丁各15克。12剂,水煎,早晚各1服。药渣以水2.5千克浓煎,每晚洗浴,6天后症状基本控制,12日后告愈。

病例三:魏某,男,26岁。1984年12月14日诊。患冷空气过敏症2月。遇冷空气后全身刺痒。面部、手背、耳廓等皮肤发硬变厚,色红,早晚加剧,得温或在室内症状自减。诊时斑疹色红、质硬、状如云片,大小不等,心烦不安,食欲不振,舌苔薄白、脉浮紧。为此风邪袭表,血滞寒凝。

处方:银柴胡、五味子、乌梅各10克,防风、党参、地肤子各15克,桂枝、白芍各12克,红花、炙甘草、荆芥各6克,每日1剂,早晚服,药渣浓煎,晚上洗浴,6日后瘙痒明显减轻,斑疹基本消失,食欲已启,又原方3剂,隔日服以巩固疗效。2月后随访未见复发。

体会:本方曾经上海某医院实验研究和临床验证确有抗过敏作用。祝氏运用于临床几十年,属于过敏性疾患的,均获得满意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