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保健养生现代名医名家精方简药
31950200000142

第142章 5 罗元恺 不孕症证治分五型

女子不孕病因复杂,治疗亦难。罗氏对不孕症的治疗,提出了新的见解,平中见奇,常中寓巧,疗效显著。

治疗妇女不孕症,首重调经。如有带下病,则要首先治疗;若经带均正常,则宜根据身体情况加以调摄,并辅以心理治疗,才易收效。

一、肾虚不孕

肾藏生殖之精,肾虚则生殖功能低下,天癸亦不能按期而至,导致冲任不盛,月经失调,不能摄养成孕,或由先天肾气不足,后天损耗太过所致,可分为肾阳虚、肾阴虚。

1.肾阳虚证治:

证候:月经后期,经水清淡稀薄,腰膝酸冷或少腹寒冷,四肢不温,怕冷,面色晦黯或颊部有黑斑。眼眶发黑,性欲淡漠,小便清长。夜尿较多,大便稀溏,舌淡嫩,苔白润,脉沉迟或沉细无力,尺脉尤弱。

治法和方药:治宜温肾暖宫,可用右归丸(熟地黄、山药、萸肉、枸杞、鹿角胶、菟丝子、杜仲、当归、肉桂、附子)加仙灵脾、艾叶。

不排卵,多属肾阳虚衰,方用促排卵汤(菟丝子20克,巴戟天15克,仙灵脾10克,当归12克,党参20克,炙甘草6克,附子6克,熟地20克,枸杞15克)。经净后连续服10剂,可促进排卵。用此方喂饲雌兔进行实验研究:①给药组的卵巢有较丰富的黄体,喂药21天以后,黄体细胞弥漫于卵巢的大部分,部分实验兔还可见红体、白体形成。对照组则无此现象。据此可推论,补肾药有提高雌激素水平,甚至可兴奋下丘脑及垂体的功能。②给药组子宫内膜腺体增多,分泌现象比较明显,并随喂药天数而递增,呈愈趋明显的倾向,使子宫内膜腺体从分泌早期向分泌晚期过渡。对照组则较少,仅呈增殖期改变。少数兔虽有分泌现象,但远不如实验兔明显。③给药组的卵巢、子宫血液供应明显增加,从而可提高卵巢、子宫的代谢,促进它们的生长发育。④给药组在实验期间,可见有爬跨动作的性行为,对照组则没有,这启示补肾药尚有促进卵巢分泌动情素的功效。罗氏在临床上使用本方,从病人基础体温的观察,也测知确有促进排卵的作用,从而达到调经受孕之目的。

2.肾阴虚证治:

证候:月经量少或月经后期,经色鲜红,自感五心烦热,眠差盗汗,形体消瘦,腰酸腿软,舌红少苔,脉细弱或略数。

治法和方药:治宜补肾养阴,方药可用左归丸(熟地黄、山药、枸杞子、山萸肉、川牛膝、菟丝子、鹿角胶、龟板胶)或左归饮(熟地黄、山药、山萸肉、枸杞子、茯苓、炙甘草)加金樱子、桑寄生、地骨皮等。

二、气血虚弱

妇女以血为主,经、孕、产、乳都以血为用,气血虚弱,则冲任失养,以致月经失调,不能摄养成孕,其成因可由素体不足或久病耗损气血所致。

证候:经候不调,偏血虚者则月经量少;偏气虚者可经量过多。但色淡质薄,或经后少腹疼痛,面色晦黄或萎黄,头晕目眩,心悸怔忡,肢麻体倦。舌淡红,苔薄白,脉细弱。

治法和方药:治宜大补气血,佐以温肾。方药可用毓麟珠(人参、白术、茯苓、炙甘草、当归、熟地、芍药、川芎、菟丝子、杜仲、鹿角胶、川椒)去川椒加仙灵脾、制首乌。偏血虚者再加枸杞子、红枣;偏气虚者加黄芪。

三、气滞气瘀

气滞血亦滞,血滞则瘀阻。以致冲任不畅,月经失调,或经行不畅,或经病腹痛。《济阴纲目·论经病疼痛》云:“经水来而腹痛者,经水不来而腹亦痛者,皆血之不调故也。”这与痛经的主要区别是经水不来少腹亦痛,与盆腔炎症状颇相似,盆腔炎多因气血瘀滞。丹溪云:经水将来作痛者血实也。本证型包括输卵管阻塞不孕,成因可由小产、人流、经期不洁、行经游泳等所引起。

证候:月经失调,前后多少不定,痛经,经病疼痛,血块较多,经色紫黯,舌黯红,或尖边有瘀斑点,或唇色紫黠有瘀斑,脉沉弦。

治法和方药:治宜行气活血,化瘀通络、调经。形证偏热者,可用丹栀逍遥散(丹皮、栀子、当归、白芍、柴胡、茯苓、白术、甘草、薄荷、生姜)合金铃子散(延胡索、金铃子)去白术加青皮、五灵脂、穿破石(桑科,芝属,别名野梅子、山荔子,系广东中草药,味淡微苦凉,凉血散瘀,可治闭经)。偏寒者,可用少腹逐瘀汤(当归、赤芍、川芎、五灵脂、蒲黄、延胡索、没药、小茴香、肉桂、姜)加皂角刺、青皮。《医林改错》在本方后云:“种子如神,每经初见之日吃起,一连五付,不过四月必成胎。”以逐瘀法以求嗣,是王氏的创见。罗氏认为由慢性盆腔炎或输卵管阻塞所致不孕,用活血化瘀之法施治,炎症愈,输卵管通畅,自易成孕。罗氏治疗输卵管不通者,均用行气活血祛瘀之法治疗,一般经过3~6个月,多可奏效。

四、肝气郁结

精神因素,亦可影响生殖功能。如七情过度,心情紧张,思虑过多,忧郁,以致肝气不舒,血行不畅,月经失调,便难于摄精成孕。本症除药物治疗外,须辅以心理治疗,才易收效。

证候:月经先后多少不定,经行不畅,经色黯滞,夹有小血块,或经前乳房、少腹胀痛,烦躁易怒,或抑郁寡言,精神不宁,甚至悲伤欲哭,舌黯红,苔薄白,脉弦细。

治法和方药:治宜疏肝解郁,行气养血。方药可用开郁种玉汤(当归、白芍、白术、茯苓、香附、丹皮、花粉)去花粉加郁金、合欢花、女贞子等。

五、痰湿内阻

本证多见形体肥胖,面色苍白。病机主要气虚不运,以致湿邪停滞,聚液成痰,痰湿凝坠下焦,壅阻经隧,胞宫胞络受阻,冲任失调,经行不畅,经血清稀或经闭,以致难于受孕。

证候:月经不调,或经闭,或带下增多,疲劳多汗,不耐寒凉,胸闷呕恶,纳差便溏,舌淡嫩而胖,苔白腻,脉沉滑。

治法和方药:治宜健脾燥湿化痰,佐以养血。方药可用苍附导痰丸(香附、苍术、炒炽壳、陈皮、茯苓、胆南星、甘草、姜汁、神曲)合四物汤去地黄加白术、艾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