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社会工作心理学
31919800000007

第7章 个性倾向性

管理者关注劳动者的劳动积极性,教师关注学生的学习动机,商家关注顾客的购买欲。积极性、动机、欲望等都反映一个人的活动倾向性,它在人的心理结构中占有重要位置。

一、什么是个性倾向性

个性倾向性反映个体心理行为的方向以及在活动中精力的投入。人们生活在丰富多彩的自然与社会环境中,在众多的刺激物中,个体的心理活动只能选择其中一个或一类对象,个性倾向性则反映了个体选择的方向,即选择哪个或哪类对象;在对所选择对象的反映或改造活动中,个体倾向性还决定了自己的投入,包括财力、物力、精力、时间。

事实上,个性倾向性揭示着个体积极性的实质,要研究自己或解释他人的行为,必须研究自己或他人的个性倾向性。个体活动最初的积极性来自无条件反射,即本能。如饿时要吃,不舒服时要排除。随着心理成熟和社会成熟,决定个体积极性的因素越来越多地决定于个体的价值观。价值观是个体对客观事物重要性程度的主观评价。面对一个塑料娃娃和一个出土文物陶罐,幼儿认为塑料娃娃好看、好玩,有价值;考古专家认为出土的陶罐是祖先的劳动成果,反映当时社会的生产力水平,有历史研究价值,是无价之宝。

二、个性倾向性的构成

个性倾向性包括需要、兴趣、动机,以及由价值观决定的信念、理想、人生观、世界观。

(一)需要

1.什么是需要

需要是个体和社会中必需的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它通常在主观上以一种缺乏之感被体验着,是个体积极性的源泉。个体为了适应环境,具有保持与环境平衡的调节机能。当个体在生理上或心理上失去平衡时,就处于恢复平衡的紧张状态,这种状态就是需要。人与动物都有需要,比如对食物的需要,对躲避危险的需要,在生理发育成熟时有寻找配偶的需要。但是作为社会动物的人,要适应社会生活就会产生比动物复杂得多的需要。

2.需要的种类

(1)按需要的起源来划分

按需要的起源来划分,可以划分为生理性需要与社会性需要。生理性需要是维持个体生存、延续种族的需要,如食物、排泄、睡眠、躲避危险、性的需要等。社会性需要是维持个体在群体中地位的需要,如交往、接纳、爱、尊重等需要。

(2)按需要指向的对象来划分

从需要指向的对象来划分可以划分为物质需要与精神需要。物质需要是指向具体的物质,如住房、汽车、书本、电视机等。精神需要也称心理需要,是指向精神产品的需要,如受到关爱,掌握知识,欣赏美好事物的需要等。

(3)按需要层次划分

20世纪60年代,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A。H。Maslow)认为人的需要是有层次的,一般分为五个层次,呈金字塔形排列,其最底部是生理需要,依次上升为安全需要、爱与归属需要、尊重需要,最高端是自我实现需要。马斯洛也曾将需要层次分为七个,在尊重需要与自我实现需要之间增加了求知需要和求美需要。一定意义上说需要层次越高,其社会价值越大。生理需要与安全需要都属于基本需要,是维持个体生存与种族延续的需要,包括饥、渴、性需要及躲避危险、保障安全需要。其他层次的需要都是社会性需要。马斯洛认为人的低层次需要适当满足后,就会产生高一层次的需要。在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得到基本满足后,就会产生和人亲近、为团体接纳有归属的爱与被爱的需要;产生取得成就、胜任工作、获取赞美和赏识的需要、受到尊重的需要;在这些需要得到基本满足后,产生求知、求美需要,进而产生最大限度发挥自己潜能的自我实现需要。

马斯洛在后来的研究中也发现,高层次需要能对低层次需要进行调节,甚至可以为了满足高层次需要而抑制低层次需要。例如,人与动物都有生理需要、安全需要,人在满足生理需要时必定顾及社会或群体规范。在饿的时候,遵纪守法的人在商店里不会去拿未经付款的食物;在性成熟后,在法律与道德允许前提下才发生性关系。这是高层次需要对低层次需要调节的结果。而无数革命志士,为国捐躯、舍身救人;许多科学家为真理而献身,则是抑制低层次需要满足高层次需要的典型。因此用高层次的需要调节低层次需要的水平,反映了一个人摆脱动物性的程度,也就是一个人的社会化水平。

(二)兴趣

1.什么是兴趣

兴趣是力求认识某种事物的伴有积极体验的倾向。兴趣反映在人的认识活动中,想解决头脑中出现的“这是什么”、“这怎么样”、“这为什么这样”一类问题,并且在活动中感到欣喜、愉快、兴奋。好奇心、求知欲就是人的学习兴趣。所以人们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常常与爱好连在一起,爱好中常含有兴趣,但爱好中不仅有认识倾向,还有参与活动的成分。所以如果说一个人对足球有兴趣,常指它喜欢看足球比赛;如果是对足球有爱好,则是喜欢踢足球。兴趣不同于嗜好。嗜好是特殊的爱好,而且成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内容。例如对抽烟有兴趣,是指想研究、了解抽烟这一现象;而已知抽烟危害健康,却屡戒屡抽,难以自控,这是嗜好。

2.兴趣的种类

兴趣分直接兴趣与间接兴趣。直接兴趣是由活动本身引起的认识倾向。间接兴趣是活动意义结果引起的认识倾向。爱看足球比赛的人,想知道今天什么队比赛,结果会怎样,还想欣赏到球员的精彩表演,这是直接兴趣。想到能与外宾交谈,于是对学外语产生兴趣,这是间接兴趣。

(三)动机

1.什么是动机

动机是推动个体进行活动的内部动力,是解释行为的直接理由,回答“为什么做这件事”。它激发、维持、调节和引导人们从事某种活动。在意识状态下,有了动机才有行为。

2.动机的形成

动机以需要和诱因为必要条件,在一定诱因条件下意识到需要而产生。动机、行为、需要与诱因之间关系可以用图表示。

人有各种需要,却不是每一种需要都能产生满足需要的动机,进而产生行为。在条件不具备时,需要以潜在的状态存在,只有在适当的诱因条件下才有可能将需要激活。例如,一个学生在听课时感到饿了,想吃东西,这说明有消除胃部空虚出现不舒服的需要,但现在正上课,不能吃东西,就忍着了。这说明进食需要没有转化为进食动机,也就没有进食的行为。一旦下课,有了可以进食的客观条件,立即进食。这说明有了进食的诱因,才使进食的需要变成进食动机,从而产生进食的行为。

诱因指能激活需要的因素。诱因有两类,即内部诱因及外部诱因。内部诱因是指由自身产生的能激活需要的因素,如自我期望、预期目标。外部诱因指环境中能激活需要的因素,如经济收入、社会地位、他人尊重等。社会工作服务作为外部诱因,能成为激活求助者求助需要的因素。

3.动机的种类

推动行为的动机有多种多样,心理学研究从不同角度对动机进行了分类。

(1)生理性动机与社会性动机

根据动机的性质,人的动机可分为生理性动机和社会性动机。

生理性动机以人体的生理需要为基础,如对食物、水分、氧气、睡眠的需求,以及安全、性、母爱等需求引起的动机。

社会性动机以人的社会文化需要为基础,如由求知、求职、成就、交往、尊重、权利等需求支配的动机。其中有三种动机应引起我们重视。

①成就动机。成就动机是推动个体去追求,完成自己所认为最重要的,有价值活动的动机。成就动机可能表现在不同的方面。如追求实现某一个目标,精益求精地完成某一项任务或者克服困难完成某一项艰巨的工作等等。成就动机高的人有比较高的目标,总希望把事情做得尽善尽美,同时又惧怕失败,所以他们经常会全力以赴地工作。

②亲和动机。亲和动机是指人们希望和他人建立起一种协作、友好、和睦、亲密关系的动机。亲和动机反映为希望社会、群体、他人承认、接纳自己。人与人之间的亲和可以使人感到安全,减少不安、恐惧与孤独,尤其当个体对客观情境或自己的状况模糊不清难以作出估价时,亲密友好的他人的观点与行为,可以作为参照,以把握自己。由亲和动机产生的行为可以缩小人际间的心理距离、加强人与人之间在理解基础上的相互支持、相互依托、相互关爱,这对个体的事业成功及心理健康都具有重要意义。

③权力动机。权力动机是一种强烈地影响别人或支配别人的动机。领袖人物、单位部门的领导者、管理者都需要具有权力动机。权力动机有积极和消极之分,积极的权力动机表现为通过谋取领导职位发挥自己的才能,推动社会的进步;消极的权力动机表现为为个人和小团体谋求私利。人们的权力动机常导致出现争夺权力的行为。强烈的权力动机不仅影响个体对自我的看法,而且还会影响他们的信念、思维方式和情感定向,从而影响他们所管辖的领域。

(2)原始的动机与习得的动机

根据学习在动机形成和发展中所起的作用,人的动机可分为原始动机与习得的动机。

原始的动机以人的本能需要为基础,如饥、渴、性、母爱等是不需要学习的。此外,对环境中事物的好奇、惊讶、对物件的摆弄等也不需要学习。学习动机、成就动机、交往动机,以及希望得到尊重、赞许等在后天环境中加以培养的动机属于习得的动机。

(3)内部动机和外部动机

内部动机是由个体内在需要引起的动机。如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成人对自己所从事工作和事业的热爱等都属于内部动机。外部动机是由外在力量激发和约束的动机,如奖惩制度、分配制度、批评表扬、纪律约束等。内部动机的作用强烈而持久,在行为中起主导作用,但在许多场合中,外部力量的激励和约束,也不可缺少。

(4)主导动机与辅助动机

推动人的行为的动机往往不是单一的,可能有几种动机同时存在,但在一段时期内总会有一种动机起主导作用的。例如,初三、高三的学生,应考可能成为主导的学习动机,而兴趣则退居辅助地位;而大学毕业前,原有的理想目标成为学习的辅助动机,用人单位的条件则成为学习行为的主导动机。

(5)远期动机与近期动机

从时间对动机的影响来看,有的动机受长远目标的支配,而有的动机受近期目标的支配。由理想、信念、世界观形成的动机,是远期动机,其力量是长远的、持久的,却相对微弱。由一个时期的具体目标和任务,形成的动机为近期动机,其力量是短暂的,却相对强大。远期动机与近期动机是相互联系的,人生的远大理想只有通过许多近期的具体目标,才能一步步变成现实。

(6)积极动机和消极动机

人的行为动机从社会意义方面来看,有积极和消极之分。用什么标准来评价个人行为动机的积极或消极意义呢?一般来说,对个人成长、社会进步有利的行为动机具有积极意义;相反,有损于个人成长和社会进步的行为动机则为消极动机。从总体上看与不同国家、不同制度、不同地区以及不同时代的社会价值观相联系。有些人的行为动机虽对个人有利,但如果方法途径损害他人和社会利益,也不能视为积极动机。例如有的大学生为了顺利出国深造,以将来更好地报效祖国,于是涂改了成绩单,编造了评语,被审查单位发现,损害了学校和国家的名声。

(四)理想、信念、世界观

理想、信念、世界观由价值观决定。一个人经常在按自己的价值标准评估周围的事物,作出价值判断,久而久之,逐步发展成为一个价值体系。匈牙利诗人裴多菲所写的“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两者皆可抛。”就对生命、爱情、自由的重要性进行了排列,这种排列反映出他对人生意义价值的看法,反映了他为争取自由不惜牺牲自己生命与爱情的价值观。

理想是想像的一种,是以现实的客观事物发展规律为依据,把个人的与社会的、当前的与未来的美好的意向结合在一起,成为个人所力图达到的目标。个体的理想可以像磁铁一样吸引个体的行为方向,产生无穷的力量。孔子说:“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此话意思是说,军队中的统帅可以被消灭,一个人头脑中的由理想产生的志气与力量是无法被剥夺的。可见理想在个体倾向性中具有重要作用。

信念是个体坚信的,并伴有情感支持的观点,含有“应该这样”或“不应该那样”的特征。价值观在人生历程意义价值方面的反映就是人生观;价值观反映在个体对自然现象、社会现象以及自我系统的认识与理解则是世界观。对于成人,理想、信念、世界观已建立,并在个性倾向性结构中制约着个体的需要、动机与兴趣,广泛影响个体生活的各方面,包括事业、家庭婚姻、人际交往以及业余生活的安排等,在对事物的选择以及时间、精力与财物的投入程度得到表现。心理学家研究发现,中学生还处于理想、信念、世界观形成的打基础时期。因此,中小学生的行为倾向主要由个体的需要、兴趣、动机支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