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社会工作心理学
31919800000030

第30章 人际关系

在我国加入WTO后,在充满竞争的工作环境中,与他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比过去任何时候更突现其重要。在工作中,良好的人际关系能成为顺利工作的润滑剂。在有着重视人情传统的我国,人际关系有时简直成为工作成败的不可回避的因素。事实上一个充满友情与关爱的工作环境,有利于任务的完成。一个充满亲情、温馨的家庭环境,成为安全幸福港湾,有利于健康。因此良好人际关系的建立,无异是人们提高生活质量之需。

一、人际关系概述

(一)什么是人际关系

自从有人类以来,人际关系就引起了人们注意。人是社会的人,每个人都生活于广泛的社会网络之中,在社会生活中共同活动,彼此之间就建立了各种复杂的社会关系。这些社会关系大致上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在物质生活中,形成的最基本的关系,即生产关系。它决定了人们之间的政治、经济和思想关系。这种关系是以彼此的利害关系为基础的,它不仅表现为经济上的利益,还有社会的、权力的、政治的利益,这种关系统称为社会关系。另一种是人们在活动中直接接触所结成的心理关系。这是建立在个人感情基础上的相互关系,表现为彼此喜欢、有吸引力、互相愿意接近;或彼此厌恶、互相排斥,关系疏远。人们在交往过程中结成的心理关系就是社会心理学所说的人际关系。这种关系是以感情为基础的,可以不受空间距离、社会地位的限制,如亲情、友情、爱情。亲情是由亲缘关系所规定的,是个人无法选择的。友情是在共同交往中形成的,是个人的选择。如果是异性朋友还可能发展成爱情关系。在社会工作中社会工作者与同行、与求助者建立的人际关系是以友情表现的人际关系,所以,这里所介绍的人际关系是友情的建立及其产生、发展的规律。

(二)人际关系建立的基础

人们在交往过程中为什么会形成不同的人际关系呢?这首先要了解人际关系建立的基础。让我们看以下事实:来自实验室的资料表明,具有令人愉快特征的人和具有令人不愉快特征的人相比,人们更喜欢前者;赞成自己的人和不赞成自己的人相比,人们也喜欢前者;喜欢自己和不喜欢自己的人相比,人们更喜欢前者;同与自己合作的人和与自己竞争的人相比,人们喜欢和自己合作的人。可以看出满足人们需要是人际关系建立的基础。如果双方相互满足需要就会结成亲密关系,如果其中一方对另一方引起不安或不满足,就会导致关系疏远或恶化。用心理学的强化理论来说,就是满足了需要,个体就会有积极的情绪体验,感到愉快、温暖和满足。使个体体验到自己扩展了、充实了,从而加速了发展,就愿意重复这一行为,建立起了一个具有奖励性的良好人际关系,并持续发展下去。反之当个体和别人交往时,需要得不到满足,就使人不愉快、不满足,甚至有痛苦的体验,就会中断联系或尽量拉大距离。由此可见,人际关系反映交往双方需要满足的程度。需要满足的程度越高关系越好,需要满足的程度低,关系就疏远。

(三)人际关系的行为模式

人们在交往过程中形成的人际关系必然从行为中表露出来。这些外显的行为被对方感受到,就会影响双方的关系。例如你早晨起来碰到同学笑嘻嘻地问一声“早晨好!”,他马上会感受到温暖和被尊重,也会友好地回答一句“早晨好!”。像这样一方的行为引起他方相应的行为反应,心理学家把这种现象称为“人际关系的模式”。个体不管你有意和无意表现出的外显的、友好的、善意的尊重对方的行为,或者不友好的行为必然影响人际关系性质。这就是说自己设想或企图建立什么样的人际关系,首先要对自己的行为进行选择,这也是第十三章要介绍的自我印象管理问题。

社会心理学家利瑞(T。Leary)研究了几千份人际关系的报告,把人际关系的模式总结为八类:

①由管理、指导、教育等行为,导致对方的尊敬和顺从等态度;

②由帮助、支持、同情等行为,导致信任和接受等反应;

③由赞同、合作、友谊等友好行为,导致协助、温和等反应;

④由尊敬、赞扬、求助等行为,导致劝导或帮助等反应;

⑤由怯懦、礼貌、服从等行为,导致骄傲或控制等反应;

⑥由反抗、怀疑、厌倦等行为,导致惩罚或拒绝等反应;

⑦由攻击、惩罚、责骂等行为,导致仇恨和反抗等反应;

⑧由夸张、拒绝、自炫等行为,导致不信任或自卑等反应。

以上总结的行为模式反映了人际关系交往中所共有的大致的规律,由于人际关系的复杂性,再加上受当时情境、个性特征等多种因素的影响,表现在每个人身上并不只是单一的模式。

在社会工作中,社会工作者的帮助、支持、同情等行为,可以导致求助者的信任和接受等反应;而求助者尊敬、赞扬、求助等行为,导致社会工作者出现劝导或帮助等行为。

二、人际关系的类型和形成

(一)人际关系的类型

人际关系表现在社会活动的一切领域中,由于社会活动的复杂性和社会交往的多样性以及每个人个性特点不同,使人际关系也呈现出不同的类型。

1.心理学家舒茨人际关系的六种类型

舒茨从人们对人际关系需求的维度和两种行为方式不同的结合,将人际关系分为六种类型。他认为人们对人际关系需求表现出包容的需求、权力的需求和感情的需求三个维度,这种需求在人际交往中得到反映。

(1)包容的需求

指个体有和别人交往、结交,有和他人建立并维护和谐关系的欲望。基于这种动机表现在行为上个体会积极和别人交往、沟通,参与相关活动等。如果个人缺乏包容的需求和动机,就会表现在人际交往中退缩、排斥、忽视和疏远。

(2)控制的需求

指个体希望在权力上与别人建立和维持良好的人际关系的欲望。权力需求比较强的人和别人交往时,行为上具有运用权力和权威去积极影响、支配、超越、控制和领导他人的特征。如果这种欲望达不到满足,就会表现出抗拒权威、忽视秩序。缺乏这种需求或动机的人,在行为上表现为顺从、受人支配、追随他人。

(3)感情上的需求

指个体希望在感情上和别人建立良好的关系的欲望。这种需求或动机强的人在行为上就会表现对他人喜爱、亲密、友好、热心、照顾、同情等特征。缺乏这种需求或动机的人则会表现出对他人的冷淡、厌恶、疏远、缺乏同情心和憎恨的特征。

舒茨认为人们在与他人交往时,这三种需求表现的优势和主动或被动两种行为方式的结合不同,可将人际关系分为六种类型。

根据上述理论可以看出,如果一个包容需求动机很强的人,在行为上又比较主动,他一定是一个喜欢和别人交往,积极参与各种社会活动的人。如果他感情动机也比较强,他就会不但喜欢和别人相处,同时也会关心别人,爱护别人。在人际关系上必然是受人欢迎、相处和谐、受人爱戴的人。当人们感到孤独,感到缺乏感情依赖和理解时,会渴望得到人际关系的支持,但是不一定会表现出主动的交往行为。这说明,一般情况下为建立符合自己需求的人际关系,会产生相应的人际交往行为,孤独者虽然没有主动交往的行为,却有期待他人关心、理解自己的表现。

交往动机也有限度,当人们交往过多,干扰了自身的活动使之不能把精力集中在所预计实现的目标上,或者因人际关系复杂而感到不安时,就会厌烦和他人交往。因为人还有独处的需要。这反映人的交往需求和独处需求客观上的平衡,才能使人生活得愉快。可见交往要视情境而定。

2.心理学家霍尼人际关系的三种类型

(1)逊顺型

这种类型人的特点是朝向他人。他们遇到任何人都要考虑“他喜欢我吗?”,他们在行为中总是尽量顺从他人,讨他人的喜欢。这样的人人际关系比较好,适宜从事社会工作、医务工作和教育工作。

(2)进取型

这种类型的人喜欢挑战,总想知道他人的力量,考虑别人对自己是否有用处。这样类型的人适宜从事竞争性的工作,如商业、金融、法律等方面的工作。

(3)分离型

分离型的人在行为上疏远别人,经常考虑的是别人是否会干扰自己。这类人比较适宜从事科学研究、绘画、音乐等方面职业。

3.心理学家雷维奇人际关系的八种类型

根据西方学者对一千对夫妇进行研究,把人际关系归为八种类型:主从型、合作型、竞争型、主从?竞争型、主从?合作型、竞争?合作型、主从?合作?竞争型、无规型。这种分类虽然是对夫妇关系而言,但对于那些具有经常性的交往者来说,也具有一定的普遍的意义。

无论哪一种分类方法,都提示我们在与求助者建立人际关系时应关注求助者人际关系类型,确定我们自己的行为对策。

(二)人际关系的形成过程

人际关系的形成是经过一个从无关系到有关系,从一般关系到关系密切的变化过程。

勒温格和斯诺克(G。levnger&;;amp;G。Snoek)用图作了直观的描述。

勒温格和斯诺克的图说明在大千世界里,人们本无关系,关系的形成是从一方注意另一方到双方互相注意开始。交往双方从直接交谈开始到逐步深入和扩展,关系从表面初步的感情卷入到深度卷入,人际关系就从一般发展到比较密切。从图中看出人际关系涉及到的是双方,关系无论多么密切,彼此之间还是不能完全重合,总保留着个人的一部分独立的空间。另外感情深度卷入,彼此心理世界高度重合的密切关系,只有在极少数人之间才能够存在。

奥尔特曼和泰勒(I。Altman&;;amp;D。A。Taylor 1973)认为,良好人际关系的建立和发展,从交往由浅入深的角度来看要经历下面四个阶段。

1.定向阶段

定向阶段是指包含着对交往对象的注意,选择和初步沟通等方面的心理活动。个人不可能和所有的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最初是对交往对象做出选择,然后将其放在自己注意的中心。选择的过程中受到个人需要倾向的影响。经过一定的交往,然后获得人际关系发展的明确对象。定向阶段的接触是表面的,而且时间长度会因对象而不同。例如:新入学的大学生,总是选择同宿舍、同班或同乡作为交往对象,初步的接触为今后是否深交提供了机会和依据。

2.情感探索阶段

情感探索阶段是在交往过程中,彼此探索双方在哪些方面可以建立真实的情感联系,而不是停留在一般的形式的交往上。随着交往内容日益扩大,谈及内容的深度也日渐增加,但这个阶段还没有涉及个人私密性的领域。双方虽然有了一定的感情,但交往模式还是相对表面化,和定向阶段相似。如果交往停止,对双方没有什么影响。

3.感情交流阶段

感情交流阶段是交流双方的关系已发展到了感情的交流阶段,和前两个阶段相比已经有了质的变化。双方感到与对方交往比较安全,谈及的范围广泛而且感情卷入比较深,相互之间能提供比较真实评价性的反馈信息,如建议或作出真诚的赞赏和批评。这一阶段如果关系破裂,会带来挫折感,如失落、痛苦。

4.稳定交往阶段

稳定交往阶段是交往双方友谊的进一步加深,相容性增加,沟通的内容既广又深,允许对方进入自己高度的私密区,同享生活空间和财产。如果交往中断,会造成双方极大的挫折感,有的感到严重的痛苦而不能自拔。在现实生活中很少有人能达到这一阶段。一般来说多数人关系发展到第三阶段,而后的交往也是在这一阶段水平上重复。

总之,奥尔曼特和泰勒发现,良好的人际关系,是在个人自我暴露的逐渐增多和加深的过程中逐渐发展起来的。大量的研究发现,人们对陌生人和亲密朋友自我暴露明显不同。

从自我暴露的图中可以看出人们对陌生人和亲密朋友,自我暴露的深度和涉及内容广度都不同。从陌生、熟悉到亲密朋友其自我暴露是从浅到深,从范围窄到比较广泛,但无论多么亲密的朋友,人们都不愿意暴露所有的隐密领域。

鲁宾等(Z。Rubin&;;amp;Shenker。1978)以大学生为对象进行关于自我的分层研究结果发现:最表层的是人们兴趣和爱好方面的,如饮食、偏好、日常情趣、消遣活动的选择等。属于第二层次的是对某人、某事社会态度的看法。属于第三层次的是自我人际关系与自我概念等状况。如同父母关系、夫妻关系、自己的担心、自卑情绪等,没有比较深的自我卷入,一般不向人暴露。隐私是属于最深层次的,如自己被社会一般观念不能接受的经验、行为等方面,曾出现的念头、冲动,第一次性经验,除非超乎寻常的信任者之外,可能这些内容一生都不会对他人讲。

一般人可以由此得到两点启示:首先,交往双方随着自我暴露的范围增加,隐密程度加深,亲密关系也日益发展。所以要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要敢于坦诚吐露真言,同时也要从对方自我暴露的深度和广度判断对自己接纳的程度,以便于调节自己的行为。其次,既然每个人对亲密朋友都有保留空间,因此没有理由要求亲密朋友或者情侣、夫妻、亲子关系的另一方完全向自己敞开心扉,更不能任意侵犯对方不愿暴露的隐密,应该互相尊重才能保持和谐的关系。

社会工作者则可以从中思考自己与求助者之间如何建立良好的适当的关系。社会工作者在定向阶段无法选择求助者。任何求助者上门,应立刻把对方放在自己注意的中心。通常,社会工作者与求助者只应建立良好的工作关系,而不能发展成私人关系。因此进入情感的探索阶段是完全必要的,不涉及个人私密领域。若求助者对社会工作者很信任,感到这种交往很安全,会主动进入感情交流阶段。此时的求助者会谈出自己的一些私密的感情问题,这是十分可贵的,将有助于问题的解决。但是,社会工作者一方面要对等地与求助者进行感情交流,另一方面却要防止求助者由此产生依赖,甚至依恋的态度与行为,使自己难以脱身。因此,社会工作者的自我暴露不能超过对熟悉人的程度,避免达到对亲密朋友自我暴露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