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社会工作心理学
31919800000001

第1章 社会工作心理学的学科性质

社会工作心理学是心理学的一门分支学科,它研究心理学规律在社会工作中的具体应用。这门学科的研究和应用,对提高社会工作的水平和效率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社会工作心理学及其研究任务

(一)什么是社会工作心理学

社会工作心理学是研究社会工作对象的心理特点及社会工作情境中人的心理现象与规律的学科,是心理学理论在社会工作理论和实务中的应用。它是心理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社会工作的宗旨是为社会大众和社区居民提供高质量的服务,以提高社会群众的生活质量,促进社会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尤其要为需要帮助的人排忧解难。社区工作的主要对象是社区居民,包括各种年龄的居民,以及其中特别需要关注的弱势群体,如未成年人、离退休的老年人、下岗职工和待业人员以及残疾人等。他们由于体力或脑力或社会经济实力或所遇偶发事件,导致处于相对的弱势,更需要社会的扶持、服务和照顾。因此对不同年龄人群的心理特点了解与研究,对具有特殊需要的人群心理特点、心理问题的了解与研究是社会工作的需要。

社会工作过程是社会工作者与服务对象互动的过程。在工作中彼此观察对方,领悟对方的观点、意见与要求,形成判断;表达自己的观点、意见与要求,期望控制对方的心理与行为,实现问题的解决。因为人们并不是生活在真空里,社会互动中的双方在彼此观察与领悟的过程中,可能受到周围环境或他人的影响。如何通过一个人的外部表现了解他的心理活动?人的心理如何受外界环境的影响?这些影响对自己或对方的行为表现产生怎样的作用?这些规律的研究与应用,必定有利于提升社会工作的质量。

(二)社会工作心理学的内容和任务

1.社会工作心理学的主要研究内容

社会工作心理学研究的内容是多方面的。首先要研究社会工作心理学自身的性质、任务和学科特点,以及它与相关学科的关系。其次,社会工作心理学还应对本学科的研究原则、研究方法等问题进行结合实际的研究。在此基础上,从纵向与横向的不同角度,研究心理学规律在社会工作中的实际应用。如不同年龄阶段人群的心理特点;特殊人群的心理问题;在社会生活中,在社区和社会活动场所中人的社会动机、社会态度、社会行为以及人际关系等社会心理特点。这是社会工作者开展工作的心理依据。为了胜任工作,社会工作者应学会自我管理,做一个成熟的、自觉的社会工作者。

2.社会工作心理学的主要任务

社会工作心理学的主要任务有两方面:一是研究如何将心理学的已有成果应用于社会工作领域,以提高社会工作的质量和成效;二是结合社会工作的特点,深入研究在社会工作条件下人的心理活动规律以丰富心理科学。

二、社会工作心理学与心理学

(一)社会工作心理学是心理学的一门分支学科

社会工作心理学是从社会工作的角度,研究心理学知识在社会工作理论和实务中应用的心理学分支学科。从学科体系上看,它是心理学的一个分支学科。社会工作心理学和社会心理学是邻近学科,二者在研究内容上有许多交叉,但社会工作心理学的研究领域又与其他心理学分支内容交叉,如发展心理学、心理卫生学、家庭婚姻心理等。正因为社会工作心理学涉及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与多门心理学的学科知识都有交叉,同时,它又有自己的特定服务对象和研究领域,有自己的学科体系,因此,它是心理学的一门分支学科。

(二)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及其规律的一门科学

心理学是一门科学。但它与物理学、化学等研究物质特性的科学不同。它研究人的心理现象。

1.心理的本质

心理是什么?在远古时代由于科学知识的贫乏,人们把感觉、思维、情感、梦境等心理现象视为“灵魂”的作用,唯心主义哲学家认为人的心理、精神现象是不依赖物质而存在的。随着自然科学的发展,特别是脑科学和神经心理学的发展,人们对心理的本质有了辩证唯物主义的解释:心理是脑的机能,是客观世界在人脑中的反映。这一论断科学地阐释了心理现象的本质属性。正如列宁在《唯物主义与经验批判主义》一书中所说“……心理的东西、意识等,是物质的最高产物,是叫做人脑的这样一块特别复杂的物质机能”。列宁又说,人的心理是“头脑的机能,是外部世界的反映”。

列宁的话告诉我们两个重要观点:第一,心理是脑的机能;第二,心理是客观现实的反映。这就是说,心理的产生要有两个物质条件,一是脑,一是客观现实,两者缺一不可。正如心脏的机能是进行血液循环,肺的机能是进行呼吸那样,脑的机能就是进行对外界事物的反映。所谓反映是指物质相互作用时所留下痕迹的活动或过程。反映是物质的普遍属性。物质世界的反映形式是多种多样的,有物理反映、化学反映、生物反映等物质反映形式,而心理是非物质的观念的反映。心理是脑对客观现实的反映。客观事物通过脑的反映活动在脑中留下了痕迹,脑再支配躯体活动在外界事物上留下了这种活动的痕迹。如果说前者是认识世界,后者则是改造世界。

(1)心理是脑的机能

从生物演化史看,心理是物质的一种反映形式,是物质发展到一定的高级阶段的产物,是脑的机能。物质的发展从无机物到有机物,从植物到动物,从单细胞动物到脊椎动物,心理随着动物神经系统的进化而产生。具有网状神经系统的腔肠动物有了心理的萌芽;具有链状神经系统的环节动物和节肢动物,例如蚯蚓和昆虫,由于有了神经节和神经索,构成了中枢神经系统,头部的神经节更大,使它们有了最简单的心理现象———感觉。这就是说在生物演化过程中,可以确定低等动物蚯蚓已有心理。脊椎动物都有脑,鱼类的大脑两半球只处于萌芽状态;两栖类开始出现了大脑两半球,但是很小,构造也简单;爬虫类的大脑两半球很薄,平滑而无沟回;哺乳类动物的大脑随着动物的进化增长迅速,狗的脑重是脊髓的5倍,猿则达到15倍,还区分为大脑、中脑、小脑、间脑、桥脑、延脑等。动物越进化,大脑越发达,

智慧水平越高。类人猿是人类的近亲,但是人脑平均重1400克,猿脑仅重400克,人脑的大脑皮层面积约2200平方厘米,猿仅有400平方厘米。由此可见,脑的进化水平决定着动物物种的智慧发展水平。

从个体生长发育看,心理的发生发展与脑的发育完善有密切关系。据研究,新生婴儿的大脑在结构上已接近成人:大脑皮层分为6层,大脑皮层上的神经细胞数与成人接近,约140亿个,但是没有发育成熟。脑平均重量出生时为 390克,9个月时为660克,2.5岁~3岁为900~1000克,7岁时达1280克,12岁时接近成人。与大脑发育相应的是心理水平的发展:新生婴儿只有感觉,1岁左右的婴儿开始呀呀学语,学龄前儿童以具体行动思维为主,小学低年级儿童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小学中高年级可以进行抽象思维,到初中阶段抽象逻辑思维迅猛发展,高中的学生已能进行辩证逻辑思维。大脑发育成熟达到高峰在25~35岁,然后有相当一段时期保持稳定。以后随着人体衰老,大脑也开始衰退。据研究,成年以后大约每天损失10万个脑细胞。因此,60岁以上的人脑重量平均每年减轻2克。于是,90岁老人的脑重量与他30岁时相比,总共减少了约10%。由此产生的影响是成年后,人的以神经生理为基础的流体智力(详见第三章),随着脑细胞数的减少、脑重量的减轻而降低,影响了心理反映的敏锐性、反应的速度和短时记忆的能力。

同样,一个人如果脑子出现生理性病变或损伤,也会影响心理的正常活动,可能导致出现诸如失语症、失忆症,甚至成为没有心理反应的植物人等。

由此可见,脑的发育成长、脑的衰老、脑的病变、脑的损伤都会使心理活动产生变化。这证明脑是心理的器官,也证实了列宁的论述:“感觉、思维、意识是按特殊方式组成的物质的高级产物。”

(2)客观事物是心理的源泉

有了人脑如果没有人所生活的外界事物,仍没有人的心理。狼孩、豹孩、猪孩等都是因为他们没有处在人所生活的环境中,导致他们有动物的心理,没有人的心理。

人脑能不能反映客观并不存在的东西?如果不能,怪诞的梦境,各种神奇的童话故事、鬼神故事,人脑中怎能产生?如果能,其内容都是客观世界不存在的。其实,只要仔细分析,不难发现,梦境中、故事中的各种形象,它的每一个“部件”都是客观存在的。各种创新成果也是在已有客观存在的成果基础上发展形成的。

人的心理反应还具有社会制约性的特点。原始社会的人类头脑中想的是如何与野兽搏斗,保护自己,获得食物;奴隶主想的是如何弄到更多的奴隶,掠夺到更多的财富,奴隶想的是如何逃避痛苦的奴役;当今中国人民想的是如何集中精力发展经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这说明,心理反应随着社会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生产力的提高而发展。这也证明了心理反映随客观事物的发展而发展。

(3)心理是客观世界的主观映象

心理活动是反映活动。但是人在反映外界事物时与镜子的反映、与动物的反映有质的差别。镜子没有生命,它的反映是一种物理现象;一般动物对外界事物的反映,虽是心理反映,却是被动的、消极的。这种反映可以适应相对简单的环境。人的心理具有自觉能动性。所谓自觉性,即有意识性。尽管在人的心理活动中,存在许多无意识的内容,但在觉醒状态下的心理活动,大部分是自己能意识到的,并且能根据自己的需要、愿望、目的,选择反映对象,调整行为方向,从而使自己能更好地适应环境,在

纷繁复杂的环境中求得生存和发展。这些都表现了心理反映的自觉能动作用。

心理操作是一个动态过程,心理以活动的形式存在。在意识状态下,我们可以控制与调节自己的心理活动,如集中注意力听讲,努力记忆,控制情绪等。

既然心理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面对同样的事物,人们的心理反映应该是相同的。事实上,不同的人对同样事物常有不同反映。这是因为心理反映不是影像、镜像或复印机式的机械、刻板的反映,而是带有明显的个体色彩。个人的知识经验、兴趣爱好、个性特点以及反映者当时的注意状态、情绪状态、身体健康状态等因素都对反映内容进行筛选、充实或简约,甚至改组,致使心理反映带有明显的主观性和个体性。这就是为什么在同一时间、同一地点对同一事件,不同的人有不同理解和感受的原因。所以,心理是客观世界的主观映象,每个人的心理反映都带有主体自身的特点。

2.心理活动的产生

有了脑,有了客观事物,脑怎样活动?有怎样的机制?

外界事物作用于人的感觉器官(感受器),通过传入神经到大脑(中枢神经系统),在大脑进行整合后发出指令,通过传出神经到达反应器官,作用于外界事物。

脑是心理活动的器官,但是脑与外界事物之间没有通路,外界事物不能直接作用于脑。因此,外界事物必须通过各种感觉器官,经过传入神经才能到达脑,才能产生心理活动。例如外界景色美如画,美景要通过眼睛看,通过视神经传到大脑,在大脑留下了这美好的景象,感到愉悦,惊叹大自然鬼斧神工的伟大,于是,这种心理活动通过传出神经到达发声器官,作用于空气:“哇!真美啊!”可以说,感觉器官是大脑产生心理活动的入口处,反应器官是心理活动的出口处。

这就是说,心理活动在世界上构造最精密的物质———大脑中进行,它的反映形式也是最精细,最独特,最高超的,可在言语、动作、表情、姿态、作品中显现。因此,通过人的外部活动可以实现相互了解、理解,进行交流、沟通,互赠各自头脑中蕴藏的精神财富,传递信息,分享快乐,分担痛苦,进行心理的碰撞。服务与被服务双方通过分析对方的言语、动作、表情、姿态、作品等获取信息,进行决策,获得双赢;敌对双方则通过分析对方的言语、动作、表情、姿态、作品等获取信息,进行决策,战胜对方。所以如果能掌握人们心理发展变化的规律,心理就不那么神秘了。

3.制约心理发展的因素

(1)先天遗传因素

自然界的各种生物都能繁殖与自己生物特征相似的后代,这种现象叫做遗传。但遗传只是相似而不是相同,因为与遗传同时存在的还有另一类生命现象,就是变异。变异是指在有血缘关系的世辈和同辈之间生理上存在着差异性。因而亲人之间,在生理特征上既相似又不同。

遗传提供生理素质,如身体的形态、构造,脑神经系统和感觉器官的特点等。有一些心理现象与遗传有关,如成熟顺序、关键年龄、智力禀赋以及气质特点等。此外,有一些疾病如高血压、神经症等也与遗传基因有关。

遗传是心理发展的自然基础和前提条件,为后天发展提供可能性或障碍。但遗传不能决定后天的发展,在正常和良好的遗传条件下,智力和个性的发展,有待后天的环境影响和培养教育。个人的思想观念、知识技能、道德意识等社会性特征与遗传无关,它们是在后天社会环境影响与教育作用下形成的。

(2)环境与教育因素

环境与教育在个体心理发展中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它是决定个体心理发展水平、方向、个体特点的重要外部因素。环境与教育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包括家庭、学校与社会影响。最早的环境是母体子宫内环境。

环境影响是毕生的。不同年龄阶段会受到不同的环境影响,形成不同的心理特点,这些我们在后几章将有专门论述。

(3)个体内因的能动作用

环境与教育虽然重要,但它只是促进心理发展的外部因素,必须与个体心理发展的内因相适应,才能促进心理的发展。

心理发展最初内因是遗传所获得的无条件反射,即本能,这可以满足最基本的生存需要。以后在这基础上通过学习获得许许多多条件反射,使需要的品种增加,内容丰富。个体在与环境相互作用中,会产生新的需要。当新的需要与原有水平矛盾时,个体会力求取得平衡,适应环境,这就促进了心理的发展。幼儿有自尊心、荣辱感,就是内在的心理需要。为了使老师和小朋友喜欢自己,自己要做得更好,就会努力控制自己不符合集体活动的欲望,促使自己心理发展。

以愿望和欲求为表现形式的动机是在需要基础上产生的内部动因,它对人的行为有唤起、推动、维持、加强或中止的作用。动机推动人去实现目标、达到目的。青少年的理想就是行为目的的反映。随着个体的成熟,人的内因主要是环境与教育影响内化的结果。它们与外部环境相互作用推动心理行为的发展。

(三)社会工作心理学的学科性质

1.心理学的学科性质

在学科分类中,通常将学科分为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两大类。心理学要研究心理现象的物质本体,即心理的神经生物学基础,包括不同心理现象的脑机制、脑损伤与各种心理疾病的关系,脑发育对心理发展的影响,遗传在人类行为中的作用等。心理学还研究如在计算机上模拟人类的智能,这些成果在人工智能的研究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此外,心理学还与医学、工程学等学科相联系。从这个意义上说,心理学的研究目标和手段都和自然科学紧密联系,因而具有自然科学的性质。

但是,人又是社会的实体,人生活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心理的发生和发展不能离开社会环境的影响。人的语言、智能以及人格都是在社会实践中发展起来的。此外,社会心理学、教育心理学、管理心理学、司法心理学等方面的心理现象更是社会生活的产物。在这个意义上,心理学的研究又具有社会科学的性质。

由此可见,心理学与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的研究都有交叉。在整个科学大家庭中心理学处在中间位置,因而心理学的学科性质属于中间科学或边缘科学。

2.社会工作心理学的学科性质

社会工作心理学是心理学学科体系中的一个子系统,因此,在学科性质上与心理学是一致的,属于中间科学或边缘科学。但在分支学科上,它更多地与社会科学相联系,主要研究社会生活与社会工作情境中的心理问题,它更贴近社会生活,因此,在学科性质上偏重于社会科学这一侧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