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心理医生
31909800000045

第45章 儿童期的心理(2)

6.治疗方法

(1)支持疗法。当发现儿童有抑郁症症状后,家长应多与孩子交谈,多给以关心、安慰,倾听孩子的讲述,给孩子以情感上的理解和支持,陪孩子做一些他平时最感兴趣的事。同时要分析孩子发病的原因,如与环境刺激有关,则要改造、消除这种环境因素的影响。

[病案]

“如果有来生,我还能变成人的话,我一定是一个最好的孩子!”年仅13岁的少年张潇艺上学前突然从住宅区24层高楼跳下,随着他的飞身一纵,这句话成了绝世遗言。这是两年前发生在天津市塘沽区的一幕,成了人们不愿触及的黑色回忆。当时,无论是媒体还是张潇艺家人,都将引发孩子自杀的原因归咎为过度沉溺于网络游戏。

近日,北京安定医院儿科主任、儿童精神病学家郑毅教授做客央视教育节目《交流》时,重新会诊剖析此案,得出一个值得重视的结论:导致张潇艺自杀死亡的罪魁祸首,是他患有典型的儿童抑郁症。

郑毅教授说,在这个事件中,表面上看,是网络游戏夺走了孩子的生命。在张潇艺留下的4封遗书中,都提到自己崇拜网络游戏中的人物,还幻想自己能够“飞”。“但仔细分析这孩子行为的特点,可以看出是与游戏成瘾不相符的。”郑教授认为,成瘾,是从某一具体行为中得到快感,否则就会焦虑、烦躁。比如说吸毒,毒瘾上来了,让做什么都行,但想不到死;网络成瘾也这样,不会必然导致人的自杀。

这一看法与北京大学卫生法学教授孙东东的观点不谋而合。他说:“张潇艺遗书都写了4封,说明他已经考虑过死了。产生悲观厌世、自责的心态,此时他的精神活动已发生了病理性的变化。由于连续玩了一天一夜游戏,是网络的诱发使其抑郁的症状愈发严重,最终导致他以自杀寻求解脱。”

郑毅教授说,实际上,类似张潇艺这样十几岁的少年,处于成长的特殊时期,在这个过程中,他们表现出对现实的不能适应,觉得自己或许学习不好,或许人际关系处理不好,对现实的一些现象解释不了。这期间,他体会到了痛苦,可是没有人告诉他,如何去应对;他感受到了挫折,可是没有人告诉他,如何去面对。正是由于人们对儿童抑郁症的忽视,才延误了对他的治疗。如果这时学校、家长能意识到这是儿童抑郁症,多与他交流、倾听他的心声,给予及时的支持,就有可能避免这种悲剧的发生。

(2)行为疗法。儿童患抑郁症后,家长要分析病因,除用支持疗法外,还应根据具体情况采用行为治疗。

(3)药物治疗。一旦发现儿童有抑郁症的种种迹象,家长应随即带孩子到医院诊治,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抗抑郁药。

[病案]

小丽,12岁,独生子女。父母均为知识分子,对她爱护备至,视若掌上明珠,抱有极高的期望。因此,小丽从小受到的教育要比别人多些,智力开发要比别人早些,真可称得上活泼可爱,聪明伶俐。她上学后,学习成绩一直很好,每次考试都是优秀,全家人欢天喜地,乐不可支,为有这样的孩子而骄傲。天有不测风云,正当父母高兴的时候,出了一件扫兴的事。六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时,小丽患了重感冒。为了不耽误考试,她仍来应试。由于身体不适,精神不振,再加上心情紧张,数学没考好,只得了61分。这给一贯成绩优秀的小丽当头一棒,结果其他科的考试成绩也不好。沉重的打击,从此使小丽变得沉默寡言,悲观失望,精神委靡,食量减少,逐渐怕见老师和同学,后来整天在家睡大觉,干脆不去上学了。家长询问她,她不说话只是一直流眼泪。看到这种情况,以为孩子患了大病,急忙带孩子到医院进行检查,量体温、化验、胸透视等等,检查心、肝、肺、肾等脏器,均未发现异常。这时,学校班主任也来家里看望,与家长商量解救办法。一致认为,既然小丽的感冒已经好了,躯体没有其他疾病,那么,会不会是患了心理疾病呢?于是,其母就带小丽到西城区某医院心理诊室咨询治疗。

心理医生全面询问了小丽考试失利的情况、家庭养育情况、性格特点等后,与家长交换意见,认为小丽是抑郁症,是由于失去面子、心理压力过大,精神受到严重创伤导致。其原因是孩子的成长过于一帆风顺,而且赞扬声不断,父母教育一直是宠纵娇惯,同时又对其过度期望,这些都使她意志薄弱,经不起一点挫折。医生决定采用“行为疗法”,认为要治好小丽的病关键是培养她坚强的意志力,提高对挫折的承受能力,其途径是在生活、学习实践中进行锻炼。比如每天坚持20分钟体育锻炼,规定在1小时内完成几道数学速算题和其他一些作业;并让她承担一定的家务劳动,如买米、买菜、洗衣服、打扫房间等,因为过去她不知道这方面的劳累,现在做这些事就是很好的锻炼。通过这些活动,使孩子在实践中明确“坚强意志”和克服困难的真正含义,充分认识到:人生活在社会上,不论生活、工作和学习,挫折和困难是必然的、经常的。这样,孩子的承受能力就会大大提高,怕困难、爱面子的心理疾病就会很快治好。同时,医生要求家长一定要按计划行事,严肃对待,不能迁就孩子的好恶,否则不会取得好效果。具体方法是:

(1)在认识上提高。父母每星期要给小丽讲一个英雄模范人物的故事,以事实说明“艰苦炼意志,困难造英雄”的真理,使她自觉树立吃苦精神。

(2)在生活上锻炼。凡是小丽自己的事情,如洗衣、叠被、打扫卫生等,尽量让她自己去做,家长不代劳。

(3)合理分担家务劳动。搞好家庭生活是很辛苦的,不能有忙有闲。小丽负责每天刷锅洗碗和倒垃圾的任务。

(4)要积极锻炼身体。每天早起跑步至少3站路,晚饭后要跟父母散步30分钟。认真做好作业,对学校布置的家庭作业,要限定时间完成,不准一面做作业一面玩。除此,家长还和学校老师建立了每月一次的联系制度,对小丽的表现及时交流情况,发现问题迅速教育和解决。

学校为了帮助小丽治好心病,老师和同学们充分肯定她的长处,并在班上表扬她带病坚持考试的可贵精神。与此同时,班主任还安排与她要好的同学,每天陪她上学,以鼓励其克服困难的勇气和战胜疾病的信心。这样做,在刚开始时,小丽很不习惯,总是叫苦连天,不想继续坚持。父母和老师反复做解释开导工作,说明多年养成的坏习惯,一下改过来确实不易。若是现在不下决心改,将来就会更难,到那时不仅要受更大的罪,还会被人瞧不起,心里更难受。这些道理,促使她醒悟,咬紧牙,忍着坚持了下来。经过一个学期的调整锻炼和细致教育,小丽摆脱了抑郁症,逐步培养起了坚强的意志和开朗的性格。

7.增强自信心

有的抑郁症是由于儿童的自尊心受损而引起的。因此,要想方设法帮助儿童树立起自尊心、自信心,这样可以抵制抑郁状态的产生。首先要改变认识。儿童抑郁多由对自己不满而引起,儿童的自我意识还不是很成熟,这时儿童给自己定的标准一般都较理想化,如果达不到这个标准,就会引起抑郁。要提高自信,战胜抑郁,就得改变这个标准,使之切实可行。理想化观念通常包含有“必须”、“一定”等绝对化词语,如“我这次期末考试必须进前四名”、“我一定要考入重点中学”等等,而这些都是不合理的信念。所以要引导儿童根据实际情况改变这些想法,使之能付诸实现。其次,运用正强化法。老师和家长要善于发现儿童的长处,并让他充分发挥出来,使他获得别人的称赞;当儿童通过降低标准而达到目的后,要给予鼓励,正面强化,帮助儿童树立自信心。

四、强迫症

儿童强迫症是一种以强迫观念和强迫行为为特征的儿童情绪障碍。在儿童期,强迫行为多于强迫观念,年龄越小这种倾向越明显,本症多见于10~12岁的儿童,患儿智力大多正常。一个正常的儿童,在他发育的早期,也可能有轻度的强迫性行为。如有的孩子走路时,喜欢用手抚摸路边的电线杆;有的孩子走路时,喜欢用脚踢小石子,有的孩子爱反复地计算窗栏或凉台栏杆的数目等等。这类行为并不伴随任何情绪障碍,而且会随年龄的增长而消失。所以儿童强迫症是指儿童主观上感到有某种不可抗拒的、不能自行克制的观念、意向和行为的存在,虽能意识到这些观念、意向、行为是不必要的或毫无意义的,但就是难以将其排除。它既有自我强迫,又有自我反强迫,是一种典型的心理冲突疾病。引起儿童强迫症的原因有:

1.精神因素

患儿在生活中遇到重大生活事件,如父母离异、亲人丧亡等精神刺激,引起恐惧,使儿童精神紧张,这是强迫症的主要诱发因素。

2.性格所致

患强迫症的儿童有一定的性格倾向,比如:内向、胆小、拘谨、呆板、好思考、不活泼、待人特别有礼貌,优柔寡断,缺乏兴趣爱好。

3.家庭环境的影响

儿童双亲的性格对儿童影响很大,如果父母性格内向、胆小怕事,缺乏自信心,遇事迟疑等等,都会给儿童带来负面影响。同时,父母对孩子过于苟求,如对清洁卫生过分要求,对生活规矩太多等,也可能诱发本症。

4.主要表现

儿童强迫症的主要表现是强迫行为和强迫观念,前者明显多于后者,而且年龄越小,这种倾向越明显。强迫行为在小学高年级男生中较多见。其主要表现有:

(1)反复计数。如走路时反复数电线杆,过桥时反复数栏杆,上下楼梯时计数阶梯,一遍又一遍地数课本或其他图书上的人或物的数目等。

(2)反复洗手。有的患儿一天可能洗手几十次,一次竟持续十几分钟。

(3)反复玩弄手指,反复摇头。

(4)反复进行自我检查。如反复核对作业、检查书包里的东西等。

前面已经指出,正常儿童在其发育过程中也可能会产生上述强迫现象,但这些动作不影响日常生活活动,不会产生情绪障碍,只是一时性的行为,过一段时间便会自然消失。因此不应把儿童在特定发育年龄出现的这些行为视为异常行为,只有当这类呆板、机械的行为保持时间长而且严重地造成儿童适应不良时,才可考虑是否是病理现象。强迫观念则表现为穷思竭虑一些毫无意义的事,如不停地回想电影(电视)中的某个情节,强迫自己反复思考某一问题。有的甚至知道自己的这些行为和想法无任何意义,但就是克制不住自己要去做去想。

儿童强迫症与成人强迫症是有区别的。儿童的强迫现象不存在明显的心理冲突,只是机械地再三地重复某些行为;在受干扰时,会产生焦虑情绪甚至发脾气。这类患儿的智力水平一般都正常或较高,富于幻想。

[病案]

陈某,男,10岁,双亲家庭。学习成绩一直很好,平素少言寡语,不善于与同学交往。近两三个月以来学习成绩明显下降,每天放学回家常呆坐桌前,家庭作业做得明显没有过去认真了。问他在想什么,他总不理睬。家长找不出原因,据事后回忆,这孩子走在马路上总是要数电线杆,半年前更是数了一遍又一遍,不停地数,家长虽不知其中的心理原因,也常对他婉言劝导或严厉指责,均不能使之改变这种反常行为,至后来,他在家长或其他人批评、劝导时,还表现出焦躁、愤怒的情绪。

该儿童的这种强迫现象持续了较长时间,而且在受到干扰时产生焦虑情绪和发脾气;另外,在与其母亲交谈时得知,这孩子的父亲特别喜欢清静,常干涉孩子在家里大声说话,看电视也只能戴上耳机听声音。我们还知道,这孩子属内向性格,其智力水平较高,年龄又处于儿童强迫症较易发生的阶段。所以,基本可以断定,这个男孩患的是儿童强迫症,他表现出的是典型的强迫行为症状。

根据以上分析,心理医生拟对孩子试用系统脱敏疗法来进行心理治疗。告诉孩子父母何谓系统脱敏疗法及怎样进行。首先,让其家长列出儿童强迫行为的大体次数和激惹的情景,然后对每一种情景下的强迫行为逐步进行脱敏。同时要求家长不要过多干涉孩子的正当心理需求,给他一个宽松的家庭气氛。然后开始对孩子实施脱敏疗法――他们有意带孩子外出,到那些有电线杆的路上去漫步,但是起初必须选择电线杆稀少的路段,往后再逐渐过渡到电线杆或树木较多的地方。外出时,讲些孩子喜欢听的故事,以转移其注意力。开始时,孩子一边听故事,一边仍不时去数电线杆,但由于大人讲的故事十分精彩,电线杆又稀少,孩子渐渐就减少了数电线杆的次数,一次,两次,三次……多次,慢慢地,他的注意力就集中到听故事上来了,而不再无聊地数电线杆了。这样,循序渐进地进行脱敏,两个月后,他们又带孩子来复诊时,孩子已经消除了数电线杆的强迫行为。

5.治疗方法

儿童强迫症治疗后的效果是较好的,多数患儿通过治疗在不长的时间里就能恢复正常。治疗儿童强迫症应以心理治疗为主、药物治疗为辅。

(1)系统脱敏疗法。系统脱敏疗法又称交互抑制法,利用这种方法主要是诱导求治者缓慢地暴露出导致神经症焦虑的情境,并通过心理的放松状态来对抗这种焦虑情绪,从而达到消除神经症焦虑习惯的目的。这是治疗患儿强迫行为较有效的方法。一般的方法是:首先,列出强迫行为的次数与情景,然后对每一种情境下的强迫行为逐步进行脱敏。例如对有洗手强迫行为的患儿进行脱敏,首先列出最易激起患儿洗手的刺激,按难易排一个序列:手上沾一滴墨水,手上沾一大块墨水,手上沾满墨水。然后对洗手时间也作一个限制,洗手时间开始定在以前平均时间的120%,然后每天减5~10分钟,这样经过一段时间的脱敏,每次洗手的时间就会逐渐接近正常人水平。

(2)反应阻止疗法。给患儿一个先导刺激,这一刺激导致患儿出现强迫症状,并使焦虑增强。而此时,采取强制手段制止其强迫行为的出现。久而久之,患儿的强迫行为和焦虑反应都会消退。如患儿有反复长时间洗手的强迫行为,当患儿手弄脏,势必想着要去洗,这时阻止患儿去洗,开始,患儿会出现焦虑反应,但慢慢也就习惯了。

(3)厌恶疗法。一般在儿童右手腕上套上用3股皮筋组成的橡皮圈,一旦出现不可克制的强迫现象时,如反复计数、反复检查等,立即拉弹右手腕上的橡皮圈,以对抗强迫现象,橡皮圈的拉弹力量以手腕皮肤稍有疼痛感为宜,同时计数拉弹次数及强迫现象持续的时间。刚开始时需要拉20~30次,才能对抗强迫现象。经过一段时间的反复训练,当拉弹橡皮圈3~5次能对抗强迫现象的时候,橡皮圈就可以脱掉。以后再出现强迫现象,就立即能想到手腕上橡皮圈的对抗力量,用自己的意念就能消退强迫欲念。

(4)注意转移疗法。在对强迫症的治疗上不仅仅依靠单纯的行为疗法,培养患儿广泛的兴趣爱好,对其康复也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家长要鼓励强迫症的患儿多参加集体活动,多与外界接触,培养孩子多方面的兴趣爱好,如唱歌、跳舞、听音乐、打球、跑步等,以建立新的大脑兴奋灶去抑制强迫症状的兴奋灶,转移对强迫症状的高度注意力,这样可大大促进病情的恢复,同时也利于孩子健全人格的塑造。

(5)辅助性药物治疗法。常用的药物有:氯丙咪嗪,既有抗焦虑也有缓解强迫症的效果,其他可配合服用抗焦虑药如舒乐安定、氯硝安定等。

五、恐怖障碍

儿童恐怖障碍,是指儿童对日常生活一般客观事物和情境产生过分的恐惧、焦虑,达到异常程度。恐怖障碍不等于恐怖症,它是正常儿童心理发展过程中普遍存在的一种情绪体验,是儿童对周围客观事物一种正常的心理反应,也是儿童期最常见的一种心理现象。曾有人对一组儿童进行纵向追踪调查到14岁,发现90%的儿童在其发育的某一阶段都发生过恐怖的反应。有研究表明,儿童恐怖在一周内消失的占6%,在3个月内消失的达54%,在一年内可全部消失,当然也有消失的时间要长一些的。总之,许多恐怖不经任何处理,随着年龄增长均会自行消失。另外,惧怕的内容反映了儿童所处的环境特点及年龄发展阶段的特点。如9个月前的婴儿怕大声和陌生人;1~3岁的儿童怕动物、昆虫、陌生的环境和生人、黑暗、孤独等;4~5岁的儿童怕妖怪、鬼神,怕某些动物或昆虫,怕闪电雷击等;小学生则怕身体损伤(如摔伤、动手术等)、怕离开父母、亲人死亡,怕考试、犯错误和受批评等;青年期则产生对社会环境、社会交往的恐惧。因此说,惧怕并不一定就是坏事。一般来说,惧怕与儿童的身体大小和应付能力有关,也反映了儿童的智力发展水平。惧怕的内容常常是一个内容消失,另一个内容又产生了,具有不稳定性。而恐怖障碍则不然,恐怖障碍患儿恐怖的内容各不相同,且较稳定,不会泛化。如怕猫的不会变为怕狗,怕闪电打雷的不会泛化为怕黑。恐怖障碍患儿由于对某一事物现象的恐惧,进而产生回避或退缩行为。如由于怕考试成绩不好被老师父母批评,发展到怕上学、怕见老师和同学,产生学校恐怖症。恐怖障碍持续的时间较长,不易随环境年龄的变化而消失,而且任何劝慰、说服、解释也无济于事,严重影响着儿童的正常生活和学习。

患恐怖障碍的儿童性格比较内向、胆小、被动、羞怯、依赖性强,遇事特易产生焦虑不安,具有易患素质。同时一些意外事件的惊吓,如自然灾害或某次车祸事件的发生,可对儿童心理活动造成不良的后果,引起过分而持久的情绪反应。再者,家庭环境和教育对孩子的影响也较大,而其中又以父母的行为方式、教育方法的不当为主:父母对孩子溺爱、过于保护、限制儿童的许多行动;父母用吓唬威胁的方法对待孩子的不听话、不乖顺;父母的言行对孩子的影响。有的父母当着孩子的面毫无顾忌绘声绘色地讲述自己所见所闻或经历过的一些可怕的事情;有的父母对某一事物或现象存在恐怖,在孩子面前毫不掩饰地表现出来,使孩子也深受其害。大人过严过高的要求,家庭成员关系不和睦或对孩子缺乏一致性、一贯性的教育等,这些都可能会导致儿童产生恐怖情绪。

1.表现形式

儿童恐怖障碍的表现形式是多种多样的,按其内容可分为以下几种:

(1)动物恐怖。儿童从3岁起开始对动物产生恐惧,如怕猫、狗、蛇等,有的甚至害怕到生物系统紊乱,甚至精神失常的程度。

(2)社交恐怖。怕与父母分离、怕生人、怕当众讲话、怕拥挤、怕上幼儿园和学校、怕考试。目前发现怕考试、怕见老师、怕上学的儿童有增多趋势。

(3)特殊环境恐怖。如对黑暗、广场、高处、学校等环境的恐怖,持续时间不长,仅限于某种特殊环境。

(4)自身损伤恐怖。怕出血、怕鬼怪、怕流氓、怕传染病、怕生病、怕死等。

(5)对自然现象的恐怖。怕黑、怕闪电雷击等。

2.治疗方法

对恐怖障碍患儿的治疗,首先要了解引起儿童产生恐怖障碍的原因,然后有针对性地进行治疗。下面列举几种常用的治疗方法:

(1)系统脱敏疗法。儿童的恐怖障碍是儿童在日常生活中通过条件反射的作用而习得的,因此可利用对抗性条件反射原理,循序渐进地消除其恐怖心理和行为。一般的做法是:先用轻微的较弱的刺激,然后逐渐增强刺激的强度,让其逐渐适应,最后达到消除恐怖障碍的目的。

[病案]

王某,女,10岁,初中生。某天,在放学回家的路上看到一辆汽车撞倒一位骑自行车的妇女,当时吓得浑身冒汗,两腿发抖。从此,她对汽车产生了恐惧:一看到汽车就浑身颤抖,两腿酸软,更不用说坐汽车了。

医院检查未发现其他病况,确定她是由突发事件引起的恐怖障碍。便对其实施了系统脱敏治疗。首先让她想象汽车,看汽车照片,然后由远距离看汽车到近距离看汽车,使她不再有异常感,最后由别人陪同她坐汽车到她独自一人坐汽车,直到她不再害怕为止。

(2)家庭疗法。许多儿童恐怖障碍的产生是受了家庭环境的影响,因此在治疗时要了解患儿行为、情绪问题发生的整个背景情况。例如某位5岁的男孩,十分害怕夜晚一人睡觉,常常吓得哭。经了解,原来他3岁后就一个人睡觉,但是出于孩子怕黑的天性,他要求和父母一起睡。母亲想培养孩子独立,就拒绝了,并讲故事警告他如果不听话就会有坏人来将其带走。结果孩子至此就更害怕黑夜,但又不敢不听话,对黑夜产生了恐怖情绪障碍。可见,其母亲的语言不仅没有减轻孩子对黑夜的恐惧,反而使恐怖与日俱增,这种不当的教育方式直接导致了孩子的恐怖障碍。因此,在治疗患儿对黑夜的恐怖时,也要对父母的教育行为提出要求。

(3)支持疗法。主要是家庭成员或是学校老师对患儿进行解释、安慰、鼓励、疏导感情、调整环境等处理来达到治疗目的的一种方法。这是一种辅助疗法,可配合其他方法使用。

(4)药物治疗。①抗抑郁制剂。可首选氯丙咪嗪,20~60毫克/日,分早午两次服用,由小量开始,观察其疗效以增减剂量,尤其对年幼儿童更应密切观察,一般6岁以前小儿不宜用此药。其次可服用多虑平25~100毫克/日,分早午两次服用,使用药物前后定期进行心电图、肝功能、血象检查。常见的药物副反应有轻度口干、头晕、食欲下降、便秘,出现严重副反应者应减量或改换治疗。②抗焦虑药。可选用安定、佳乐定、舒乐安定、安他乐等,剂量随年龄而定。在改善情绪、减轻焦虑和恐怖的基础上配合支持性心理治疗、系统脱敏治疗和调整环境,可取得较好的疗效。

3.学校恐怖症

除了上述的恐怖障碍外,学校恐怖症也越来越受到关注。学校恐怖症是指学龄儿童对学校产生一种强烈的恐惧感,拒绝上学的现象。此症可发生于少年儿童的任何一个年龄阶段,其中以7~12岁的男孩较多见。而且据调查报道,近年来少年儿童怕考试、怕见老师、怕上学的越来越多。国外有资料表明,在日本200万学龄儿童中,每年就有5万儿童因此症而不得不停课退学。

引起少年儿童产生学校恐怖症的原因很多,既有内因也有外因。归纳起来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是儿童自身的性格缺陷。易患学校恐怖症的孩子一般性格大多胆小、多疑、谨慎、过于敏感。二是教育方式不当。这些儿童的家长对其过分溺爱,过度保护,生怕孩子受到一点欺负和挫折,这反而使他们表现为依赖性强、独立性差,从而增强了他们对学校适应的困难。同时,有的家长和老师对孩子期望过高,有些孩子自小受大人的影响对自己也有较高的期望,这种期望增加了儿童的心理压力,导致他们焦虑紧张,其突出表现就是害怕考试,害怕上学。

学校恐怖症儿童的主要表现有:

(1)不愿上学。一到上学时间,便提出各种各样的要求作为他(她)去上学的交换条件,而且条件越来越苛刻,最后干脆拒绝上学。

(2)害怕上学,害怕考试。有的儿童一听说“上学”、“考试”就心情紧张,其害怕紧张程度远远超过一般学生临考的紧张心情。

(3)情绪焦虑紧张。如果大人强迫患了学校恐怖症的儿童到了学校,儿童则会表现出明显的焦虑心情和焦虑性躯体症状。焦虑心情的主要表现有:哭闹、发脾气或愁容满面、不愿说话、惶惶不安、犹如大祸临头一般;焦虑性躯体症状的主要表现有:面色苍白、呼吸急促,甚至头痛、腹痛、恶心、呕吐、尿频、尿急等。而一旦听说不去上学,患儿的这一切焦虑反应就自行消失,恢复正常。

学校恐怖症儿童与逃学儿童不同:

(1)逃学儿童为达到不去上学的目的,常常是制造了一系列去上学的假象:早上背着书包高高兴兴地与家人再见,然后走上去学校的路上,但在路途中,将书包藏好就玩去了;到了放学的时候,又背起书包回来,直到老师或同学来访,家长才知道;而学校恐怖症儿童则毫不掩饰地向家长提出他(她)不想去上学。

(2)逃学儿童常常是被人们认为的坏学生,有违纪行为,上课不听讲,学习不认真,作业马虎,成绩差;而学校恐怖症儿童则相反,他们是好学生,优秀生,是听话的乖孩子。

(3)逃学儿童一般是由于家长工作忙或关系不和睦,而给孩子的关心、温暖少,因学习成绩差而遭体罚的儿童;学校恐怖症儿童一般是家长溺爱、父母对学业成绩关注、期望过多过高。

(4)逃学儿童的心理障碍是行为问题;而学校恐怖症儿童的心理障碍是情绪问题,比较常见的是焦虑反应。

[病案]

焦某,男,11岁。10岁时候发现有近视,因而去配了一副眼镜,但配后迟迟不敢戴,因为班上近视的同学很少,怕自己戴上眼镜后被别人笑话。某日上课时,因感到老师在黑板上写的字模糊看不清,第一次戴上了眼镜,谁知这时老师正好回转身,无意中看了他一眼,他在与老师目光相对的一瞬间,突然感到内心一阵莫名其妙的恐惧,因而赶快低下头,但仍心跳不已。此后再也不敢与这老师对视,为了回避老师的目光,他由前排座位调到后排,但仍不敢相对。其后一进教室,内心即感到忐忑不安,自己形容“简直像在法庭受审判一样”。不久,他扩大到怕见其他老师、同学,以致所有人的目光,继而又发展到怕与电视、电影荧幕上的人相视,最后竟连回想起与别人目光相视时的情景,都会感到心惊肉跳。他想控制自己不看别人,如走路、吃饭都低着头,不敢到人多的地方去,但在他思想中却愈是想要与别人对视。偶尔真的与别人目光对视了,他就紧张害怕到浑身发抖,面部肌肉抽搐,为此他痛苦不已,曾想弄瞎自己的双眼,也曾想轻生,但却下不了决心。作为家长实在担心孩子有什么三长两短,于是向心理医生求助。

经分析,焦某性格内向、胆小、谨慎、敏感多虑,害怕戴上眼镜被别人笑话,他自己首先产生一种不敢以戴眼镜面对人的心理因素,久而久之,愈来愈深地陷入这种恐怖之中,形成了典型的对视恐怖症。

心理医生建议采用支持疗法和系统脱敏疗法。所谓支持疗法,是通过对患儿进行解释、安慰、鼓励、疏导感情、调整环境等处理来达到治疗目的的一种方法。系统脱敏治疗一般的做法是:先用轻微的较弱的刺激,然后逐渐增强刺激的强度,让其逐渐适应,最后达到消除恐怖症的目的。

用支持疗法,消除孩子恐怖的心理因素,告诉他戴眼镜是很正常的事情,周围不是也有许多人戴眼镜吗,改善情绪,减轻焦虑和恐怖。与此同时,进行系统脱敏。先让孩子与家人的目光对视,当孩子的目光与家人对视时,对他进行鼓励,逐渐地,要求孩子与和他要好的同学目光对视……经过几个月的治疗,患者的恐怖症消除。

六、焦虑症

儿童焦虑症是指儿童时期发生的以恐惧与不安为主的情绪体验,常伴有自主神经系统功能的异常,这种恐惧与不安无具体的指向性,但总觉得要有不祥的事发生,有如大祸临头一般惶惶不安。其常见于学龄儿童,以女孩为多见,发病率在7%,它是一种较为常见的情绪障碍。儿童焦虑症与先天素质和后天环境因素有密切关系,造成儿童焦虑症的重要原因有:

1.遗传因素

大约有15%的焦虑症患儿父母和同胞也有焦虑,在具有焦虑症状单卵双生儿中,同病率为50%。这类孩子本来就有敏感,自信心不足,自尊心又很强的性格特点,容易紧张,多虑。他们的家长也常有敏感、多虑的表现,而且对孩子的教育方法不当。

2.家庭环境

与父母分离、亲人病重或死亡以及父母离异等造成儿童体验不到稳定的家庭生活,无安全感,儿童易发生焦虑。有的家长对孩子过于苟求,只知望子成龙,而不考虑这些要求是否超过了孩子智力发育水平,孩子慑于家长的权威,整天处于紧张状态,久而久之,便导致了过度焦虑反应。另外有的家长又对孩子过于溺爱,在家中对其百依百顺,这同样使孩子不能正确地估计自己。当孩子走出家庭,在社会上或学校中碰到一些不顺心的事时,就容易发生过度焦虑。

3.学校教育

有些老师教育方法不当,一味追求高分数、高升学率,搞题海战术等,教育内容过多,采用填鸭式的教学方法,使孩子负担太重,接受不了,也易形成过度焦虑反应。

4.自己期望太高

有的儿童,特别是小学高年级儿童,办事非常认真,老师吩咐的事,牢记在心,反复思考,细心办理,生怕有负老师的希望;有的儿童特别注意自己在老师、班集体中的位置,希望自己各方面都是优秀,都名列前茅。这种过于紧张的心理状态,给心理上造成极大的压力,常常办事不仅达不到预期目标,反而会产生一些负效应,这样也会使儿童产生焦虑反应。

焦虑儿童表现为不安、烦躁、不愉快、胆小、害怕,对环境变化敏感。当焦虑症发作时,患儿表现为过度烦躁,焦虑不安,伴睡眠不好,做噩梦,说梦话,食欲不振,心跳,气促,出汗,尿频,头痛等植物神经功能失调的症状。患儿夜间往往不敢单独睡,怕黑暗,常需要妈妈陪伴,常伴夜间遗尿。这类儿童常常因学习成绩差,对陌生环境反应敏感,而担心害怕,甚至恐慌不安,哭闹不停,对老师的批评,同学的看法非常敏感,常常担心被别人嘲笑,对尚未发生的情况,产生过分的关注,并伴有无根据的烦恼。对日常一些微不足道的小事,也显得过分焦虑。

根据儿童焦虑反应的表现可将儿童焦虑障碍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1.分离性焦虑障碍

当患儿与亲人分离时产生明显的焦虑反应,多见于学龄前儿童,他们与亲人分离后会无端地担心亲人会离开他们,没有安全感,或是担心发生意外,与亲人失散及被坏人抓走或伤害。因而害怕离开父母而不愿上幼儿园或学校,一说起上幼儿园或学校便表现出焦虑不安或哭闹不休,有的还会自述伴有头痛、腹痛、恶心等。

2.过分焦虑障碍

这主要表现在学龄儿童身上,女孩多于男孩。患儿常常对未来的事情表现出毫无根据的担忧和过分的焦虑、恐惧。有的患儿甚是担心自己学习成绩不好而被父母责备、老师批评、同学嘲笑,忧虑自己在老师和同学心目中的地位。即使对日常生活中一些微不足道的小事也过分在意。这类患儿的性格大都比较温顺、胆怯、多虑和缺乏自信心,对外界事物反应敏感。

3.回避性焦虑障碍

多见于学前期和学龄初期儿童。这类儿童在陌生环境里或生人面前表现得极其紧张,难以适应新环境,难与人交往。患儿希望得到别人的欢迎与友爱,但让她到一个新环境、与生人打交道办一件事时又很害羞、恐惧,在此之前要酝酿很久,即使这样也难办成。由于长期回避交往,影响了儿童与人的社会关系,脱离了集体活动,从而形成适应性障碍。

[病案]

小华,女,11岁,小学五年级学生。小华一直是一个活泼开朗的小女孩,无忧无虑。但是随着年级的升高,父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对她的学习督促也越来越紧。同时她自己也意识到了升学的压力,渐渐地感觉压力很大,每天精神高度紧张,总想着要好好学习。小华的成绩其实很好,但是随着压力增大,她反而觉得自己不如别人,开始感觉到上课听不进去了,更觉得自己不行了。之后,就不想学习了,认为再学也没有用。常常独自哭泣。而且开始总觉得身体不舒服了,头疼、胸闷,家长带她去医院,查不出是什么病,之后小华不愿意再上学,家长大惑不解,于是将其带到了咨询中心来求助。

据了解,小华的家庭经济良好,本人比较懂事,是班上的学习委员,一直是老师和同学眼中的“好学生”,父母对她的期望也较高。就是由于在这样的背景下,她一直扮演着上对得起父母,下对得起老师、同学的“好孩子”角色,进行自我约束和忍耐,承受着不小的压力。老师和家长很容易受其外表迷惑,对她的情感忽略。一旦外在压力过大,孩子的自我调节失控,就会出现严重的焦虑,甚至对学习、学校都产生了恐惧。

针对小华的情况,医生拟采用认知疗法结合支持疗法综合治疗。和小华一起分析她现在的焦虑产生的原因,她对这些事情的看法以及不合理的地方,并且积极鼓励她,帮助其建立自信。同时要求父母能给孩子一个宽松的环境,多与孩子交流,除了学习,还要关注孩子在校园的生活,和同学的交往等等,不致使孩子的关注焦点总是只在学习上。一周后,小华回到了学校,一月后,她的焦虑基本没有了,她又能愉快地学习生活了。

对儿童焦虑症状的治疗主要有以下一些方法:

1.心理治疗

(1)满灌疗法。医生使用对患儿来说能引起最强烈的焦虑情绪的刺激以“冲击”患儿,使患儿克服对某些情境、事件的焦虑反应。曾有一位患考试焦虑症的学生,对考试感到紧张害怕。医生让他想象自己考试失利后可能带来的可怕后果,如同学的讥讽,家庭对他的失望,父母痛苦的表情等等。患者在医生的指导下开始了想象,开始阶段他表现得十分紧张,哭泣得愈来愈厉害。但是过了一会他的颤抖便停止了。医生继续指示他把可怕的情境想象得尽可能栩栩如生,以使害怕的情绪逐渐减退。这样“冲击”了一个半小时之后,他完全平静下来。休息半小时之后,医生再次指示他重复前面的想象,想象中如果产生紧张的感觉,不必回避,要尽量体验这种感觉,越清晰越好;如果没有感到任何不适,休息半小时再进行一次。该学生的考试是两天之后举行的,在此期间,他每天接受这种满灌治疗两次。到考试时,他没有感到过度的紧张,一直困扰他的紧张和害怕消失得无影无踪。

(2)疏导疗法。例如佳佳和爸爸关系最好,简直是形影不离,可是最近听说爸爸要到外地出差,小佳佳的脸上几天都不见笑容。父母问她为何不高兴,佳佳哭丧着脸说:“爸爸,你不要出差,我害怕,你要是生病了就没有人陪我一起玩了。”母亲听了很生气,说:“小孩子不许讲不吉利的话。”佳佳心里仍很害怕,却不敢说。父亲走后,佳佳吃不好睡不好,多次在梦中叫喊“爸爸”。佳佳显得愁眉苦脸,情绪烦躁,时而紧张不安,不愿玩游戏,连平时最喜欢的洋娃娃都未碰一下。一个星期后,爸爸平安地回来了,佳佳脸上虽然露出了笑容,但仍对爸爸说:“你以后再不要出差了,我很害怕。”佳佳对爸爸出差的害怕、担心是没有根据的,她是患了一种分离性焦虑障碍。对此可采用疏导疗法进行治疗,用亲切的语言对她进行安慰、劝导,告诉她爸爸出差是工作的需要,这种分离只是暂时性的,爸爸一办完事就会回来的;再说,爸爸已是大人了,自己会照顾自己,不要害怕、担心,以逐步减轻、缓解、消除其焦虑反应。

(3)精神分析。专业的心理医生运用精神分析的原理和方法,通过分析、了解内心冲突的真正原因,重塑精神防御机制,使引起焦虑的心理冲突得到转化(改头换面反映在现实中的真正原因,症状替代了需求和真正的欲望),得到减轻。

(4)认知疗法。即对患儿焦虑的原因做出分析,和患儿一起分析其错误担心和害怕的认识,指出其中不合理的地方,加以理性的纠正。

(5)放松疗法。是治疗儿童焦虑障碍常用的一种方法。通过对患儿进行渐进性放松训练,对减轻、消除儿童焦虑障碍有较好的疗效。

2.教育疗法

(1)为患儿创设一个宽松、和谐、愉快的学习生活环境,不要给患儿过大的心理压力。

(2)教育思想要端正,教育方法要正确,不要溺爱也不要过分苛求,要重视孩子的努力,而不是单单强调结果,单纯用分数来评定儿童的好坏;对患儿教育要多表扬、鼓励。

(3)加强孩子个性的塑造和培养。

[病案]

汤××,女,12岁,某重点小学五年级学生。父亲是一个剧团的武打演员,母亲为一工厂工人。父母均只有高小文化程度。据老师反映,汤××焦虑情绪比较严重,性格内向、胆小孤僻,与同学相处不甚融洽,学习成绩属中等偏下,特别是数学成绩很差,一般都不及格。家长对孩子的学习虽督促较紧,但因文化程度低而无能力辅导。家长向老师介绍,孩子在家不爱说话、腼腆、好面子、自尊心强、较孤独、有事常闷在心里,不肯轻易向人表露。

父母带着孩子去寻求心理咨询。针对汤××的情况,咨询者进行了详细的心理检测,结果显示她有明显的焦虑反应,而这主要由学习困难和个性问题造成。因此,咨询者向老师和家长提出了以下建议:老师应加强她的数学课程辅导,使其在学习问题上保持心理平衡;家长和老师都应注意对她进行个性锻炼和培养,引导她积极参加班上的集体活动,培养活泼、开朗、宽容、坚毅等优良品质,学会正确的人际交往,使人际关系向和谐愉悦方向发展;针对她情感较脆弱、自尊心强又内向,已蕴涵了一些“心理危机”的苗头,如在心理检测中流露出“曾经想过不如死了好”、“曾经想过独自一人到很远的地方去”等思想,应引起家长和老师的高度注意,多给予关心、体谅、劝慰、鼓励,以防意外刺激引发不良后果;指导学生进行渐进性自我放松训练,并通过适当的文体娱乐活动来调节情绪,陶冶性情,以减轻、消除其焦虑反应。

3.药物治疗

根据患儿的病症、发作等情况,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抗焦虑药。三环类抗抑郁剂、5-羟色胺等药物治疗会取得比较理想的结果。

七、多动症

儿童多动症又叫注意缺陷障碍,是儿童常见的一种以注意力缺陷和活动过度为主要特征的心理疾病。这类儿童的智能正常或基本正常,但学习、行为及情绪方面有缺陷,表现为注意力不易集中,注意短暂,活动过多,情绪易冲动以致影响学习成绩。在家庭及学校均难与人相处,日常生活中使家长和老师感到困难。有人把这种失调比喻为一个交响乐失去协调性及和谐性。国外资料报告患病率约为5%~10%。国内研究也报告,该症状一般在学龄前出现,患病率约为3%~5%,男孩患病率约为女孩的4~9倍,早产儿童患此病较多。同时研究还指出,9岁是儿童多动症最突出的年龄。

儿童多动症的病因与多种因素有关,归纳起来有下列主要因素:

1.遗传因素

约40%的多动症患儿的一级亲属在童年也患此病,母亲或双亲患多动症其子女患同病的危险性增高。单卵双生子同病率明显高于双卵双生子。单卵双生子中多动症的发病率较双卵双生子明显增高,多动症同胞比半同胞(同母异父、异母同父)的患病率高,而且也高于一般孩子,这些都提示遗传因素与多动症关系密切。

2.神经递质数量不足

有研究认为,多动症的发生可能是由于脑神经递质数量不足,不能及时传递而造成的一种病态。脑内神经递质(如去甲肾上腺素、多巴胺)浓度降低,可降低中枢神经系统的抑制活动,使孩子动作增多。而治疗多动症的药物,其化学结构与去甲肾上腺素相似,服药后,可通过各种途径,增加去甲肾上腺素的含量,使患儿动作减少,因此,多动症患儿必须服药治疗。

3.脑损伤

产前期、围产期以及出生后各种原因所致轻微的脑损伤,影响神经系统的功能,从而导致多动症。这些原因主要有:

(1)母亲孕期疾病。如高血压、肾炎、贫血、低热、先兆流产、感冒等。

(2)分娩过程异常。如早产、钳产、剖腹产、窒息、颅内出血等。

(3)生后1~2年内,中枢神经系统有感染及外伤的患儿,发生多动症的机会较多。

4.生物化学因素

研究资料表明,本病可能与中枢神经递质代谢缺陷有关,主要发现包括:患儿尿MHPG?SO4明显低于正常儿童;患儿血小板单胺氧化酶(MAO)降低。多动症与微量元素关系研究认为,本症可能是因锌、锰缺乏,铅、镉过多所致。

5.心理社会因素

家庭环境和教育的方式也对其有影响。现在许多独生子女家长“望子成龙”心切,由于教育方法不当及早期智力开发过量,使外界环境的压力远远超过了孩子力所能及的程度,是当前造成儿童多动症(注意力涣散、多动)的原因之一。此外,家庭的教养方式也很重要:****的教养会使患儿症状发展,并增加新的症状,如口吃、挤眉、眨眼;而对儿童漠不关心、放任自流和过于溺爱等,常可能促使症状出现,或使已有的症状加重。

6.其他因素

营养问题、维生素缺乏、食物过敏或添加人工色素等,可能使儿童容易产生多动症。但这方面意见不一,且对照研究资料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