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胡雪岩:红顶商人叱咤商场的终极学问
31907900000054

第54章 巧借东风,多财善贾

常言道,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外部力量可以化为己用。个人的力量是弱小的,但如果广泛运用别人的力量,巧妙借用他人的力量就会增强自己的力量,从而达到“结网天下,雀无所逃”。

胡雪岩是个敢于突破陈规旧矩,以翻手为云,覆手为雨的本事开创新局面的人。胡雪岩创业之初所动用的资金,几乎全是借来的,而不是他自己的。阜康的进一步发展,有已经结成牢固的生意伙伴关系的庞二支持;做生丝生意却由大家集股;药店可以打官府的主意;而典当业,他则看中了苏州的富家公子。

胡雪岩看中苏州那班富家公子,也是抓住了一次借助别人的资金、开创自己的事业的机会。胡雪岩因为生丝销洋庄,去了一趟苏州,在苏州结识了苏州富家公子潘叔雅、吴季重、陆芝香等人。当时太平天国运动发展迅猛,由广西进湖南,经湖北,沿长江直线而下,定都金陵,清军或望风而逃,或一触即溃,太平军攻城掠池,不可一世。

太平军在大举进攻苏、浙之时,苏州地面极不平静。一方面官军与太平军交战的江南大营就在这一带,官军打仗,保民不足却骚扰有余,令这些家藏万贯的富家公子们害怕。另一方面太平军也步步进逼,大有横扫江浙,入主东南之势。这当然更让这些富家公子们害怕,大有天下将变的恐惧。因此,这帮富家公子在苏州的房屋、田产自然是不能带到上海去的。但他们却有大量的现银。他们知道胡雪岩是钱庄老板,因而想借胡雪岩的钱庄,把这些现银带到上海用去。

胡雪岩当场就为这些整日提着鸟笼寻花问柳的富家子弟,将这些现钱如何使用做了筹划,他建议将这些现银存入钱庄,一半用作长期存款,以求生息;一半用作活期存款,用来经商。存款的钱庄以及生意的筹划,都由胡雪岩一力承当,总的原则是动息不动本,以达细水长流的目的。

其实,当初这些富家公子们向胡雪岩提出这样的要求时,胡雪岩并不打算接受他们的存款。他知道这些人过惯了靠着祖上留下的田产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善于挥霍而不善理财。到了灯红酒绿纸醉金迷的上海,如果任凭他们坐吃山空,要不了多久,他们也就落魄市井只能靠借贷过活了。而且,凭着自己阅人阅世的经验,胡雪岩知道,这帮全然不知生活艰难的阔少,往往既不切实际又不辨好歹,和他们打交道,常常会吃力不讨好,实在犯不着。

不过,转念一想,胡雪岩发觉自己又遇到一个绝好的机会。如果这些阔少不是急功近利,而能够听从自己的建议,对自己的生意也是一大帮助。有了这笔巨额的长期可动用的资金,自己什么事都可以干。于是胡雪岩就这样巧借东风,为自己吸纳了一笔可以长期动用的资金。

香港船王包玉刚先生是香港经济界举足轻重的人物。他在发展海运事业之初并不懂海运,完全是门外汉,既不懂得技术也没有资金,买不起大船。即使买得起大船,他也不会搞海运。

但包玉刚不是常人,商界巨子自有商界巨子的眼光和手段。包玉刚虽不懂海运,却能看出市场的发展趋向明白当时世界航运正处于发展的繁荣期,搞海运可赚大钱,就想到多买船。要买船自然需要巨额资金,自己却双手空空,身无分文,钱可以从银行贷,但银行肯贷款给自己吗?自己一无家产,二无背景,总不能空手套白狼吧。

白狼好套,却无鲜肉,是不行的。如果没有信用保障或财产抵押,银行是不会轻易放贷给自己的。无财产只好从信用着手了。怎样获得信用保证呢?可以预先租船,即船尚未买到就找好固定的租户,由租户的租金作保障,让租户开出信用状。这样,租户的保证可使银行信任,银行的支持则可实现他对租户的承诺。

包玉刚用贷款买船的方式,只一年光景,就成为拥有七艘货船的船东。1977年,据“吉尼斯”船只经纪公司当年的记录,包玉刚船队的运载量在世界10大船王中遥遥领先,达到1347万吨,比排名第二的日本船主三光多753万吨,比大名鼎鼎的希腊船王奥纳西斯多出将近1000万吨。80年代初,包玉刚的船队进一步扩大,总吨位达到2000万吨,不仅超过了世界上任何一支私人船队,也超过了当时的航运大国前苏联全部货轮的总吨位,成为名副其实的“世界船王”。

常言道,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外部力量可以化为己用。个人的力量是弱小的,但如果广泛运用别人的力量,巧妙借用他人的力量就会增强自己的力量,从而达到“结网天下,雀无所逃”。古人云:“得鸟者,罗之一目;然张一目之罗,终不能得鸟矣。鸟之所以能远飞者,六羽之力也;然无众毛之功,则飞不能远矣。”意思是说,将鸟捕获的,只是所张开的整个罗网上的一只眼,但如果仅张一只眼的网,是永远捕不到鸟的。鸟之所以能飞,是靠它强健的翅膀。但如果没有翅膀上的羽毛,鸟也是飞不远的。

捕鸟时,表面上只有一只网眼起了作用,但如果没有其他众多网眼的配合,仅一个网眼是没有用处的,这个道理再简单不过了。胡雪岩深明其中道理,因此在商业活动中巧借东风,纵横搏击,挥洒自如。

非常幸运的,胡雪岩结识了漕帮老大尤五,并且成为生意里和生意外的好朋友。胡雪岩的许多生意,若没有尤五的大力帮忙,至少是做得没这么顺当,当时胡雪岩与张胖子一道为浙江海运局王有龄上任以来的首件大事——糟粮运输问题拜访到了尤五,以胡雪岩的策略和为人很快交上了尤五这个朋友。有一个这样的朋友真是终生受益,漕帮处于交通要道松江口岸,信息灵通,胡雪岩从尤五那里得到不少很有价值的信息,为他做生意颇壮了几分胆。后来,胡雪岩做粮业、军火等生意时运输上就是仰仗漕帮的势力,每遇有胡雪岩的货,漕帮总是优先考虑,仅此一举,就为胡雪岩省却大量麻烦。

后来,胡雪岩的军火曾被人劫持上山,尤五打听到此人后,马上送信至胡雪岩。那人私下里和洋人接触,如果他接触成功,胡雪岩的事业就要蒙受巨大损失,又是尤五首先知道消息,派人马上送信给古应春,古应春又立即告诉胡雪岩,胡雪岩听后大吃一惊,立即回上海处理这件事。胡雪岩多次庆幸自己交上了尤五这个朋友,真的是快慰平生。

其实,与其说胡雪岩交上了尤五这个朋友,不如说他交上了整个漕帮做朋友,尤五称胡雪岩为“小爷叔”,整个漕帮就一样得称胡雪岩为“小爷叔”。交上了尤五,就交上了整个漕帮的势力,胡雪岩很懂得利用漕帮的势力一次次成就自己的大生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