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胡雪岩:红顶商人叱咤商场的终极学问
31907900000020

第20章 以诚待人延揽人才

胡雪岩的做法,其实也就是我们今天常常说到的做人的工作要动之以情的原则。动之以情,要人相信你的情是真的,自然要示之以诚。

稽鹤龄所说的“要把肯用人的名声传出去”,对于用人者来说,只求收到的效果其实也就是示之以诚,即让人知道你诚心诚意地希望得到别人的帮助,你也一定会重视人才而不会委屈了他们。其实,稽鹤龄和胡雪岩能够成为朋友,甚至以一个读书人的身份,而且还是一个有几分实实在在的傲气的读书人的身份,与胡雪岩这样一个只知道在“钱眼里翻跟头”的商人结为拜把兄弟,就是因为胡雪岩倚重他且实心实意帮助他而显示出来的感人的诚意。

稽鹤龄书读得相当不错,走“大比”之途却只得了个“候补”知县的职衔,很有些怀才不遇,加之性格耿直,与浙江官场那些握有生杀大权的官儿们又格格不入,因此一直也就遥遥无期地候补着。王有龄得到湖州知府实缺的同时,也得了督抚黄宗汉交办的另一件难办的差事:平息新城县饥民造反。王有龄根据实际情况,确定了以抚代剿的策略,因而需要有一个能够担当此任的人前往新城。排来排去,这个人非稽鹤龄莫属。但稽鹤龄不去。稽鹤龄不予合作,一方面是妻子新丧,面对妻子留下的无人照看的一双儿女,心情本就十分抑郁,另一方面也是更重要的,他一直候补,全无进项,已经落魄到妻子的丧事都是靠典当衣物家具筹钱料理的,心中一肚子怨气无处发泄。好事与他无缘,而如此难办的差事却想到了他,他也就抱定了一个宗旨:即使自己有能力也有把握将这件事情摆平,也决不去为此效劳。

为了帮助王有龄,胡雪岩自己出面去做稽鹤龄的“说服”工作。

胡雪岩做工作的方式也很特别,他不是用通常的晓之以理、诱之以利,甚至开始都不做任何的应酬结识的客套。稽鹤龄妻子新丧,还在“七七”之内,他备好香烛纸钱一应祭品,不等通报就“闯”进稽家,摆出香案,十分真诚地拜祭稽鹤龄的亡妻。与此同时,他又赎出了稽鹤龄为料理妻子丧事当出的衣物家什,让当铺送到稽家。稽鹤龄知道胡雪岩是王有龄倚重的人,刚刚见到他时还心生戒备,但在胡雪岩这一番事情做完之后,不仅戒备防范之心尽数解除,相反还对胡雪岩生出一种由衷的佩服。

胡雪岩此举的确厉害。他这样做来,有两个不可忽视的作用,第一,从感情上打动稽鹤龄。稽鹤龄丧妻未久,除不多的几个气味相投的知己朋友之外,还没有多少人来吊唁,胡雪岩对于他的亡妻的真诚祭典,以及由此见出的对于稽鹤龄中年丧妻的不幸的同情,一下子就打动了他。第二,帮在实处。稽鹤龄一直没有得到过实缺,落魄到靠着典当过活的地步。帮在实处,便见真惰,使稽鹤龄更没有理由不感动。而且,更绝的是,胡雪岩知道稽鹤龄有一种读书人的清高,极要面子,是决不肯无端接受自己的馈赠的。因此,他为稽鹤龄赎回典当的物品,用的是稽鹤龄自己的名号,并且言明,赎款只是暂借,以后稽鹤龄有钱归还时,他也接受。这样,不仅为稽鹤龄解决了实际的困难,而且也为他争回、保住了面子。有此两端,我们也就难怪稽鹤龄这样一个十分傲气的读书人,会对胡雪岩这一介商人的行事作为刮目相看了。

胡雪岩的做法,其实也就是我们今天常常说到的做人的工作要动之以情的原则。动之以情,要人相信你的情是真的,自然要示之以诚。事实上,胡雪岩如此相待稽鹤龄,虽然也是为了说服他而“耍”出的手腕,但在胡雪岩的心里,也确实有真心佩服他而诚心诚意地要结识他的愿望。胡雪岩虽是一介商人,但他也的确时常为自己读书不多而真心遗憾,因此也十分敬重真有学问的读书人。从这一角度看胡雪岩对于稽鹤龄的真诚,也是不容怀疑的。后来为了解决稽鹤龄的困难,他还亲自作媒,将王有龄夫人的贴身丫环嫁给了稽鹤龄。他们两个人也结下了金兰之好。

稽鹤龄不是胡雪岩的伙计,自然不能算是胡雪岩的人才,但胡雪岩在结交稽鹤龄的过程中显示出来的对于人的理解,以及由此显示出来的示之以诚的方式所起到的作用,给人的启发却是深刻的。动之以情,示之以诚,话说明了人人都懂,但具体做来,关系却极大,是值得我们细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