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大国如烹小鲜。”——老子
1812年冬天,拿破仑不得不从莫斯科城撤离。尽管撤退的过程中遇到了前所未有的苦难,但是这些痛苦没有击倒拿破仑。然而,一波未平一波有起,雪上加霜的危难接踵而至,拿破仑不得不面对新的考验。
当通讯员将一道消息传递过来后,拿破仑不声不响地看着。原来,巴黎发生了政变,镇守那里的将军弗兰斯起兵造反,宣布废除拿破仑皇帝的头衔。很快,这一消息使军队发生了震动,但拿破仑凭着他的威信很快地将这个震动平息。
作为一个骑着战马驰骋战场的皇帝,拿破仑面对任何困难都勇于斗争,绝不服输。因此,他果断地下了命令:一方面,命令将军们安抚士兵,让大家的不安情绪平静下来;另一方面,与克兰储将军带领一些随从,迅速返回巴黎。
在白茫茫的辽阔草原上,拿破仑和克兰储将军立在雪橇上,而雪橇在原野上飞驰,像一只飞翔的俄罗斯大鹰。而他——拿破仑,犹如太阳般的伟人,一边朝着他的法兰西望去,一边神情肃穆地和克兰储谈着话。
克兰储用崇拜的眼光看着拿破仑,并被拿破仑的真诚、开诚布公所感动。他感觉到,自己和统帅不是去阻止一场政变,而是去进行一场小小的游戏。
对拿破仑的轻松表现,克兰储提出了善意的批评。拿破仑穿着皮毛大衣,蜷缩着冻僵的身子,仔细听着克兰储的反对意见,真想去揪克兰储的耳朵。但是,一摸到他那厚厚的皮帽时,拿破仑才发现根本找不到机会下手,于是便笑起来,最后说道:
“你这个家伙,现在看问题还像个小孩子。”
“我们到巴黎只不过是去平息一场小小的误会罢了,一切都会好起来的。”
受了拿破仑的鼓舞,克兰储和随从们都感到如同沐浴在春风里。他站在雪撬上,似乎在自言自语:“我现在渴望和平,能有个和平的世界,那该多好啊!”
到达华沙后,他们从别人那里得到了一辆四轮马车,于是便把雪橇扔掉,马不停蹄地向巴黎赶去。
到了巴黎后,拿破仑没有公开露面,而是先到皇后的卧室里。玛丽第一眼看到他时,显露出十分吃惊的样子。拿破仑得意地说:“我回来了,我是来拿回我的皇位的。”
玛丽在拿破仑怀里哭开了,说:“陛下,你一定会的,一定会的。”
拿破仑略作休息后,便和克兰储溜进了军队大营里,接见了另外两名将军。当士兵们听说皇帝回来了,整个军营开始沸腾起来。
士兵们很快开始互相议论起来:“皇帝回来了!”“皇帝回来了!”这些兴奋的声音表明,拿破仑在士兵心目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位置。
接着,拿破仑发表了即兴演讲,鼓舞士兵们和他一道解除政变。面对忠诚的部下,这位事实上的法国皇帝口若悬河,回顾了自己的辉煌历史,宣讲了眼前的形势,展望了美好的未来。
正如拿破仑预料的那样,士兵们仍旧是听话的部下,永远跟着自己的脚步前进。而这场政变也像拿破仑所说的那样,只不过是小小的一场误会罢了。结果,拿破仑重新获得皇帝的称号,重新占据了巴黎。
举起沉重的东西像是在摆弄轻的东西,这就是“举重若轻”的神奇所在。它比喻一个人的能力强,能够轻松地胜任繁重的工作或处理困难的问题。在口才表达上,“举重若轻”不仅仅是当事人能力强的表现,还能在心理上给人轻松的感觉,化解听众的思想压力,取得良好的演说效果。
拿破仑的大智大勇,使他在任何困难面前都昂首傲立,绝不退缩。他的成功,同样也来自于他把不畏艰险的努力和处变不惊的无畏精神用话语传递给他的部下、朋友,甚至敌人。因为对他而言,最大的困难不是来自自己,而是外部,只要他的部下内心依然有希望,他就不会被任何困难击垮。因此,他总能够到达成功的巅峰。在平叛巴黎的政变时,拿破仑孤身而来,而后凭借自己的口才和权威,重新夺回了政权,这就是“举重若轻”的魔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