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扬鼓励,在心理学上称为正强化,意思是指对人某种行为给予肯定和奖励,使得这种行为得以持续下去。相反,对某一行为给予否定和惩罚,则会使这种行为减弱或消退。表扬就是认同、尊重和关怀,而不是打击、讥笑和挖苦。在******的励人之道中,表扬是他经常采用的一种方式,我党我军的许多领导干部都得到过他的表扬。
赖毅,开国中将。******曾赞扬他:“你革命很坚决,符合入党条件。”
1927年,秋收起义受挫的部队向井冈山进军。在水口,党组织决定吸收赖毅为党员。会议的地点选在靠近水口街的一个大祠堂里。一班长赖毅和五班长李恒跟着党代表上了阁楼,屋里已经有十几个人,各连的党代表都来了,其余的大都是各连的班长。赖毅看到,毛委员也来了,正在和几个同志低声谈话。房间里放着几条长板凳,靠北墙有一张四方桌,桌上放一盏油灯,桌边上压着两张下垂的长方形红纸,一张上写着入党誓词,另一张上写着三个弯弯曲曲的外国字。面对此情此景,赖毅知道,要举行入党宣誓了,心不禁剧烈地跳动起来,一生中最光荣最难忘的时刻终于来到了。
等人来齐了,毛委员走到方桌旁边,用低沉有力的声音,宣布开会。先由各个入党介绍人分别介绍了各个新党员的简历。依次地询问了很多问题。当他走到赖毅面前时,赖毅心中既紧张又激动。******以明亮的眸子望着赖毅,问道:“为什么要加入中国共产党?”“要翻身,要打倒土豪劣绅,要更坚决地革命!”赖毅坚定地回答。******满意地点了点头,说:“你革命很坚决,符合入党条件。”接着,******又对赖毅他们几个人从没有见过的三个外国字作了解释。这几个字念“西西皮”(CCP),就是中国共产党的意思。然后,******又详细地解释了入党誓词。会场上充满严肃的气氛。******举起握着拳头的右手,亲自带领大家宣誓。他读一句,赖毅等人跟着读一句:“牺牲个人,服从组织,严守秘密,永不叛党……”洪亮、庄严的声音,在这间破旧的小阁楼中回荡。
陶勇,开国中将。******曾对他说:“我久仰你的大名,你仗打得好啊!”
1953年春,******来到南京临江江面视察华东海军。“来了。毛主席来了!”干部战士们欢呼跳跃起来,挂满彩旗的军舰沸腾起来了。只见******主席满面笑容,从码头信步来到“南昌”舰。陪同的有陈毅、罗瑞卿等中央领导同志。陶勇抑制住自己的激动,快步迎上前去,立正敬礼:“报告毛主席,我率领舰队到南京,接受您的检阅。东海舰队司令员陶勇。”******主席还礼后,与陶勇紧紧握手,关于战神陶勇的种种情况马上浮上他的脑海。他高兴地说:“你就是陶勇同志,我久仰你的大名,你仗打得好呀!”没想到毛主席这样赞誉他,陶勇激动地回答:“都是党和毛主席的培养和教育。”陶勇心情万分激动,他刚到海军,对海军还不熟悉,东西南北还摸不着,就奉命到南京接受毛主席检阅。他的心情太紧张了,生怕毛主席问起自己来一问三不知。可是******却一见如故地和陶勇拉起家常,鼓励他努力学习,精通海军业务。随后,在陶勇等人的陪同下,******检阅、视察了“南昌”、“广州”、“黄河”等军舰。
难忘的会见,留给陶勇的是信心和动力。这位已到不惑之年的将领,还保持着年轻人的激情。他想起高尔基的著名篇章《海燕》。他要像志在云霄、志在海洋的海燕展翅飞翔。陶勇心里发热,头脑却很清醒:对于海军这样一个充满学问的技术军种,要想领导和指挥好,就必须掌握这一军种的知识。从此以后,他刻苦钻研和海军有关的一切业务知识。他不耻下问,向业务人员学,向苏联专家学,向原国民党海军技术人员学,就像海绵吸水一般,渴求着海洋奥秘和舰艇的军事技术。他像一部永不停转的马达,不断学习,不断进取,不断提高。功夫不负有心人。若干年后,周总理称赞陶勇为“难得的精通海军业务的领导人”。1955年9月27日,陶勇被授予海军中将军衔。以后,又相继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副司令员、南京军区副司令员。
吴富善,开国中将。******曾赞扬他:“你们拼死杀敌,是好样的!”
1931年5月,在一次战役中,******和正在冲锋陷阵的吴富善相遇。******问:“喂,小同志,你叫什么名字啊!”吴富善赶紧放慢脚步跑到******面前:“报告毛总政委,我叫吴富善。”******指着吴富善身后跟上来的师特务连问:“你们是哪个单位的?”“我们是12师特务连,耿师长叫我们把进攻的敌人压下去。”吴富善大声回答。******鼓励大家:“好啊!你们拼死杀敌,是好样的!”
“毛总政委就在前线,毛总政委就和大家在一起”。吴富善和战士们浑身顿时增添了无穷的力量。吴富善知道,此时此刻,只有奋勇冲上去,把敌人打垮,毛总政委的安全才有保障。他把驳壳枪一挥,带领战士大声呐喊着向山头杀去。34团从正面往下压,35团从左面,特务连从右面,一起往下压,一阵猛打,把进攻的敌人打得溃不成军。溃退的敌军乱了阵脚,我军乘胜追击,整个九寸岭前的敌人大部被歼灭了。
曾希圣是******非常信任的一位********。1932年,曾希圣在中央苏区参与创建了中央军委二局,并担任第一任局长。红军之所以在反“围剿”战争中以弱胜强,粉碎敌人一次又一次进攻,二万五千里长征中不断摆脱几十万敌军的围追堵截,胜利到达陕北。戴着金丝框眼镜的曾希圣和他领导的军委二局在其中有着自己特殊的功勋——他们总是准确地破译敌人的电讯密码,为中央的军事行动提供及时可靠的情报。因此,******这样评价曾希圣领导的我军军事情报工作:“没有二局,长征是难以想象的。有了二局,我们就像打着灯笼走夜路。”曾希圣的精明强干很得******与******的赏识。为表彰这位我军军事情报工作的创始人,******与朱德一起,曾给他颁发过一枚二级红星奖章。
解放后,曾希圣任安徽省委第一书记。然而上任伊始,他便遇到了难题:安徽遭受了百年不遇的大水灾。
1950年夏天,安徽连降暴雨,淮河泛滥,淮北地区受灾惨重。灾情电报直飞中南海丰泽园:“…由于水势凶猛,来不及逃走。或攀登树上,失足坠水(有在树上被毒蛇咬死者),或船小浪大,翻船而死者,统计四百八十九人……”看到如此悲惨的电文,******的眼泪流个不止。他是最见不得人间不幸事的,更何况面对的是这样的大灾大难?在“被毒蛇咬死者”和“统计四百八十九人”两句话下面,******用颤动的笔划下了两道深深的线条,然后命秘书田家英立即送交******。
从7月20日到8月31日,******连批了三份淮北灾情报告给******,并提出“一定要根治淮河”。淮河流域,平野沃沃,稻茶阡陌,在古代本是富甲一方之地,民谚有云:“走千走万,抵不上淮河两岸。”自1194年黄河夺淮入海,淤断淮河入海通道之后,这块富庶之地便渐渐衰微下去。至解放前夕,这里已是水旱灾害不断,“十年倒有九年荒”的景象了。******下定了治淮的决心。虽然我们的祖国刚刚得到解放,虽然国家财政拮据,百废待业,但中央政府还是拨出巨款,由******直接抓治淮工程。治淮机构从南京搬到淮河边的蚌埠,淮河流域的河南、安徽、江苏三省通力合作,开展了规模浩大的治淮工程。旧中国近千年无法做到的事,新中国成立之初就办起来了。曾希圣把******对他的表扬而产生的全部热情都投入到了这一对安徽发展至关重要的工作之中。以后几年之同,安徽疏浚开挖了数条大型河道,加高了淮河大堤,兴建了沟通江淮水系的淠中杭大型灌溉工程,并在非淮河水系建造了许多山谷水库和湖泊、洼地蓄洪区。“身背花鼓走四方”的洼地上终于飘起了新的歌声。
******对治理淮河是满意的。他表扬了曾希圣的具体治淮方案和安徽治淮取得的成绩。多灾低产的淮北平原1964年起开始向国家提供商品粮,成了国家新的商品粮基地。
表扬,对每个人来说都是需要的,也很重要。领导对下级的表扬是对其工作成绩的充分肯定和认同,能让下级在精神上感到极大的满足,有充分实现自我价值的感觉。作为党和国家的最高领导人,******的表扬对于部下来说其意义已不再是表扬的本身那么简单,而是一种至高的奖赏。因此,作为一名优秀的领导者同样不要吝啬自己的溢美之词。领导的表扬对下级来说就是对下级工作最好的肯定和认同,不但能让下级在精神上受到极大的鼓舞,有一种实现自我价值的感觉,而且由表扬而产生的激励效果,将延续到下一阶段的工作中去,从而产生一种良性的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