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少怀大志,不顾父亲劝阻毅然挑起行李走出韶山中。他先后在湘乡县东山高等小学堂、湘乡驻省中学、湖南全省高等中学校、湖南省立等一师范求学。在学习上他珍惜一分一秒,勤奋上进,每次学校考试总是名列前茅,在进步老师和同学的影响下,毛泽东也如饥似渴地阅读有关马列主义的新式刊物,深受熏陶,并以之指导自己以后的行动,经过多年的努力,毛泽东理论和行动上逐渐接近于一个马克思主义者。而四弟毛泽民、小弟泽覃、妹妹毛泽建受哥哥的熏陶,立志做一个敢想、敢为的人,就这样全家人迈开了毁家救国、提着脑袋干革命的第一步。这是一条布满荆棘、苦难重重的道路,但是,他们却不怕折磨,毫不妥协,百折不挠,在出色地完成一项项艰巨任务后,又继续在枪林弹雨的白区开展革命工作,把一腔腔热血洒在了祖国大地上,在中国革命史上谱写一曲曲悲壮不朽的英雄赞歌。
毛泽覃字润菊,又名咏菊;1905年9月25日出生于湘潭县韶山冲上屋场,比毛泽东小12岁。他机灵、调皮,在兄弟三个中最受父母宠爱。7岁时他还在本地私塾上学就向父母表露理想希望能像大哥一样,多见世面,增长见识,这得到了毛泽东的赞许和支持。父母也觉得泽覃天资聪颖,好学上进,却苦于乡间僻陋,难资深造,所以同意毛泽东带着小弟弟外出求学。1918年13岁的毛泽覃离别父母,跟随大哥到省会长沙,就读于湖南省一师附小。毛泽东很喜欢这个天真活泼的小弟弟,所以前后整整五年,一直把他带在身边。他对弟弟生活上细心照料,无微不至;学习上谆谆教导,督促上进。而毛泽覃不负兄望,成绩斐然。毛泽东在长沙主编《湘江评论》,建立中共湖区委员会等一系列的革命活动,对毛泽覃接受革命思想产生了积极的催化作用。不久后,他加入社会主义青年团,义无反顾的投身于反帝反封的斗争中。
菊妹子毛泽建1905年10月出生于韶山东茅塘一个贫苦农家,因家计日蹙,7岁过继给毛泽东的父母当女儿,毛泽东为她取名“泽建”。泽建年少丧父,又有年幼弟妹,儿时便尝尽了生活的苦难,她甚至还跟随母亲讨米过活,但悲惨的生活经历铸就了她坚韧顽强的性格,只是苦于找不到出路忍气吞声任人摆布。当毛泽东为驱张运动北上时,泽建被迫嫁到杨林肖家当童养媳。几个月后突然闻讯的毛泽东风尘仆仆地赶回韶山,极力鼓励妹妹跳出苦海到长沙接受教育。就这样菊妹子终于摆脱了封建妇女旧式的命运安排,开始追求自由和新式生活,她先后在“建本”和“崇实”两所女子职业学校读书,十分用功。有一次,又到了三哥考察功课的时候,爱开玩笑的毛泽覃提议,“先看钝钉子的吧!”钝钉子就是指毛泽建,因为入学年龄大,不如泽覃那样易于接受新的知识。但倔强的泽建不甘人后,奋力求进,不论严寒酷暑,刮风下雨,她总是自修室来得最早离开最晚的人。对着哥哥她笑了笑,说:“你那颗钉子是锐一点,可以打得进洞,我这颗钉子钝了一点,只要下功夫,也可以打进洞的。”三哥听了舒心地笑了,他在妹妹的答卷写下了这样的评语:绳锯木断,水滴石穿。泽建倍受鼓舞,从此以后以加倍的努力对待学习,只用半年光景就学完了四五年级的全部课程,思想日趋成熟,并逐渐接受并学习马克思主义思想,走上信仰共产主义的道路。毛泽东很欣慰,他对杨开慧说:“泽建这颗钉子,是打进洞了。”
不仅如此,毛泽东还注重对弟妹的政治思想教育,他通过讲解通俗易懂的故事来揭露旧社会的腐朽,同时向亲人灌输“搞共产,杀头也要干”、“国乱则民不安”、“舍小家为大家,为国家”的革命思想。1921年正月,毛泽东从长沙回到韶山过年,此时的毛泽民正陷入一阵苦闷、失落、不知所措中,母亲父亲的先后仙逝带给他的悲痛还笼罩在心头,家里的存谷被军阀抢走,义愤填膺的菊妹子被溃兵所伤,连绵不断的军阀战争给原本平静的韶山冲增添了一种动乱不安的气氛。夜晚,已成为一家之长的毛泽东把家人召集到炉火边,极力鼓舞全家人一起干革命,憨厚的泽民摸着后脑勺说:“哥哥说得有道理。可是我们都走了,那田怎么办?账目又怎么办?哥哥您不是在开玩笑吧!”看到弟弟对眼前的一切还有点恋恋不舍,毛泽东笑着说:“好办!好办得很!你把屋里收一下场,田也不做了,这些田你们两口子?穴指毛泽东与妻子王淑兰?雪也作不了。家里发出的票子,就贴一个广告在外面,凡有义顺堂票子的限几天来兑钱,你把栏里的猪赶到银田寺去卖了,准备钱,让人家来兑,牛就让别人去喂吧。别人欠我们的账就算了。仓里剩下的谷子到春荒时平价卖给上屋场的人吃,这屋子嘛,就给没有房的人住。”这样,全家人都释然了,达成了一起干革命不回头的一致意见。毛泽东以无产阶级革命家博大无私的胸怀鼓励亲人投身到炮火纷飞的战场,去为国家的振兴、民族的崛起奉献自己的光和热,而这正是一个高尚的、纯粹的马克思主义者向革命事业递交的第一份答卷。
毛泽东虽对弟妹有着深厚的感情,但绝不是把他们置于自己的双翼下小心呵护,而是尽力让他们到艰难的实际斗争中锻炼自己。“二七”惨案发生后,全国工人运动暂时处于低潮,唯独湘区的工人运动,在毛泽东的领导下蓬勃发展。考虑到斗争形势的需要,毛泽东派泽覃、朱舜华等几个自修大学的学员去常宁县水口山从事工人运动。未满18岁的泽覃与大哥在火车站依依惜别,看着泽民眼里闪烁着晶莹的泪花,大哥还不忘教导弟弟:到了水口山以后要好好改造自己,要到敲砂去敲矿,要到矿棚去劳动,与工人同甘共苦,共呼吸。毛泽覃谨记大哥的嘱咐,深入工人群众,积极体验工人生活,经常下到敲砂棚、机器间、矿井劳动,为在斗争中紧密团结工人阶级壮大党的队伍做出了突出贡献。毛泽覃本人变得更加智勇双全、实事求是、敢于斗争、不畏艰苦,迅速成长为一名优秀的共产党员。后来毛泽东把部队拉上井冈山与弟弟失去了联系,泽覃四处打探,凭着高度的警觉和非凡的才智才找到了大哥,认真汇报了朱德、陈毅率领的南昌起义留下的部分队伍转战湘南的情况。正值战局危急时,毛泽东无暇与久别重逢的兄弟叙旧,不久便把他派到乔林开展工作,让他领导群众打土豪、分田地,培养先进工农分子入党,英勇无畏的毛泽覃直接参加了攻占逐川县城、新城的战斗,在战斗中他身先士卒,攻下县城,救出被关押的共产党员和革命群众。
毛泽东爱亲人,但更爱寻常百姓。1930年的一天,毛泽东正走在去和丰县君埠的路上,碰见两个红军押着一个青年往君田村走,后面有一位痛哭涕零的老太太,跌跌撞撞去追那青年。毛泽东皱了皱眉,上前扶住老太太询问端详,原来是毛泽覃在“扩红”。当天晚上在毛泽覃的办公室,毛泽东不留情面大声呵斥了小弟,说到激愤处更是怒不可遏,急得要挥拳揍他,毛泽覃自觉理亏,心悦诚服的接受哥哥的训斥。翌日,毛泽覃便给老太太送回了儿子,还向老人家赔礼道歉,还做了深刻的检讨。
1923年春风骀荡,百花争艳,毛泽东离湘入沪前把菊妹子托付给夏明翰,不久泽建考入衡阳江东荷花池的湖南省立第三女子师范学校;11月毛泽东去广州时小驻衡阳,特地询问妹妹的学习、生活、工作,激励她发奋学习、勇敢地投入国民革命。泽建此后投身学生运动,勇敢地与反动军阀正面交锋,据理力争,为以后游击女侠的传奇经历积累了初步经验。继蒋介石“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1927年5月21日反动军阀许克祥在长沙制造了震惊海内外的“马日事变”,反动分子疯狂叫嚣、杀人如麻,在这严峻关头,毛泽建想起三哥的教询:农民协会一定要有自己的枪杆子,要敢于推翻地主武装,建立农民武装!对!只有我们和农民一道紧紧握住枪杆子,与反对派拼搏,才是唯一出路!想到这里,她不禁热血沸腾,风风火火就找来一批共产党员和农协积极分子,向他们提出这个设想,这个建议得到一致赞同。从此菊妹子放下课本,端起了枪杆;换下了学生服,着上便装,领导游击队奋战在南岳的崇山峻岭、曲径幽林之中,将个人安危置之度外了。以致后来不幸被捕,却依然坚贞不屈,视死如妇,年仅24岁。她是毛泽东一家最早为中国革命献身的人。
以上三位都是毛泽东至亲至爱的人,他们为了千万人的幸福放弃了自己的幸福,为了后代的新生放弃自己的生命。他们对自己的选择心甘情愿、无怨无悔。身为哥哥的毛泽东在接到一个又一个噩耗时,心如刀绞,但同时又满心安慰,他们不愧是党和人民的儿女!很多时候回忆起亲人,毛泽东总是失声痛哭,可擦干眼泪又继续扛起红旗领导工农群众干革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