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毛泽东教我们学交往
31897700000014

第14章 能者为师 当要请教

******不仅是一位卓越的政治家、思想家、军事家,而且,还是一位当之无愧的书法家。他的书法独具一格,影响甚大。******在书法方面取得的成就,完全取决他的刻苦学习,谦虚谨慎,勤奋磨炼。这里要提到******早年在湖南第一师范附小任主事时,向一位同事请教书法,两人切磋书法,从而结成好友的往事。

1920年秋,******被聘为第一师范附小主事,后又被聘该校师范部国文教员,兼学友会会长。当时,学友会设有“书法部”,聘任一师国文教员孙俍工先生为导师。******从小就喜好书法,两人由此结缘。有一次,孙俍工为“书法部”学生讲课。******听说孙的书法课讲得好,就去听课。果然名不虚传。课后,******找到孙,说:“孙先生,你的课讲得真好。”“毛先生,过奖了。”孙俍工年纪与******相差不多,刚来一师任教。他早听说******在一师活动时的声名,特别是领导湖南各界发起的“驱张运动”,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影响,他觉得******是一位了不起的青年才俊,孙俍工马上伸出手来,紧紧握住******的双手,“久仰,久仰。你昨天公布的‘学友会’文告,那笔字工整潇洒,豪迈超逸,写得很好。”******马上答道:“孙先生过奖了!”******谦逊地笑着,“你上课板书厚重雄放,本身就是书法精品,为了学习你的书法,今后你的每堂课我都要争取来听,请收下我这个学生吧!”

“不敢不敢,”孙俍工被******这种虚心好学的精神所感动,“毛先生,我们还是互相学习吧!”“这就是说,你收下了我这个学生了,那以后,你就叫我******吧!”两人相视而笑,从此他们成了好朋友。

有一次,孙俍工正坐在桌前,凝神运气地书写刘禹锡的《再游玄都观》一诗。刚写完,******看到桌上摆着的书法作品,便伫立一旁,认真欣赏起来:“孙先生,这书法太好了。你这书法,细如兰草,粗如华山,涩如根藤,飘若彩带,退如抽丝,急如旋风;真像是‘桃花开尽菜花开’,一片花海,满纸生香。”

孙俍工听了******的这番话,忙说:“嗬,润之兄,看样子,你还是个书法评论家呀!不过,你对于拙墨,却是过奖了!”孙俍工将******请进自己的书房。******看到四壁挂满了名人书画,其中有孙俍工临摹王羲之的《兰亭序》。******边欣赏边夸道:“孙先生,你的书法,中锋健骨侧锋生姿,意笔相从,豪迈飞动,字势连绵,一片烟云,我想你在书法上一定有很多经验,能赐教于我吗?”孙俍工笑着说:“我这些年练习书法,经验谈不上,教训和心得却有一些。”******问道:“那主要是什么呢?”孙俍工略有所思地谈道:“苏轼说:‘书必有神、气、骨、肉、血,五者阙一,不为成书也。’黄庭坚则主张:‘书画以韵为主。’到了清代,都主张‘以气为主’。刘熙载之论最为完善,他提出:‘高韵、深情、坚质、浩气,缺一不可以为书。’我个人则认为,学书法,炼气最上,炼神次之,炼形又次之。”

接着,******又向孙俍工请教了书法的书体特点与习行书等问题,他说:“我想请教孙先生,这行书不知有没有什么章法可循?”“当然有,在习行书中,我总结了‘行书章法二十八字诀。’”说着,孙俍工在桌上铺开一张纸,用行书写出二十八个字。

大小 长短 疏密 粗细 干湿

浓淡 虚实 远近 顾盼 错落

首尾 肥瘦 偃仰 起伏

******轻声将这“行书章法二十八字诀”连读几遍,然后将纸小心叠起来放进口袋里,他对孙俍工说:“孙先生,你对书法艺术的精辟见解使我获益匪浅。这二十八字诀,我会好好钻研。”“别客气,润之兄,你的字已有很好的基础,但恕我直言,总的说,是才气有余,动力不足。基于这点,我建议你最好还是先练楷书。因为楷书是书法中的基础。有这么个比方,楷如站,行如走,草如跑。试想,一个人连站都站不稳,怎么能走和跑呢?”******诚恳地说:“孙先生说得很对,今后学书法,我一定要先学站,后学走,再学跑。”

从此,******根据孙俍工的意见,刻苦练着楷书字帖。写好后,过一段时间就找孙品评指教。孙俍工一张一张仔细品评,对其中之优缺点,一一指出,******则根据这些意见加以认真修改。功夫不负有心人,在孙俍工的精心指导下,******终于写出了一手雄峻超逸的楷书了。(严农:《书法之师》,《民主》1993年第二期)

一天,******照样将自己的书法作品送孙俍工指教。孙评完后,他对******说:“润之兄,我想请你单独为我写一幅字。”******听了有点诧异。“我要到日本留学去了。”孙俍工有些不舍地说:“身边留着你写的字帖,就像常见到你一样。”******十分惋惜地说:“这样,我就少一位书法老师了。”“凭着你的虚心、好学、天资和刻苦,完全可以登上书法艺术的高峰,将来远在我辈之上。”孙俍工十分诚恳地说:“润之兄,请给我写幅字,作为纪念吧!”“好!应该应该!”******接过孙俍工送来的纸笔,用工整的楷书,认真地写下了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两人一别就过了20多年,1945年8月28日,******为实现国内和平,来重庆和谈。当时,孙俍工已成为国内著名书法家,在重庆大学任教。听到******来重庆的消息,孙俍工内心非常激动,他颇想见见******,叙说当年情谊。

孙俍工万万没有想到,******没有忘记当年曾指点书法的老师。当******打听到孙俍工已在重庆教书时,一天,他抽空专程去孙家拜访。

孙俍工见到已是中国共产党领袖人物的******亲来看望自己,很受感动。一见面,他紧紧握住******的手,上下打量着******:“二十多年没见面了,你还是原先样子!”“彼此彼此!”******笑着,向身旁的两位介绍,“这位是孙俍工先生,是我在第一师范的书法老师。”然后又向孙介绍两位同事:“这位是******同志,那位是王若飞同志。”接着又说:“孙先生,我们到重庆几天了,直到今天才来拜望你,深感歉疚。”孙俍工高兴且风趣地说:“不敢,不敢,你们几位是******的贵客,百忙之中,还抽时间,亲临一介书生寒舍,实在令我感动:孙俍工接着将******等人引进书房,******望着满屋藏书与书法作品,也打趣地说:孙先生,您还是在书堆里过日子呀!真令人羡慕钦佩!”孙俍工笑道:‘教书匠’嘛,当然终身与书为伍啦!“当******看到孙俍工书写的一幅李白《下江陵》的草书作品,他赞叹道:孙先生书法,越来越令人折服。这幅李白的《下江陵》,恰似彩云满纸,轻舟过山,飞流万丈,云烟苍茫。真是上乘之作。”润之,过奖了!“孙俍工接着说:这些年来,戎马倥偬,不知你还坚持练习书法否?”******说:在第一师范时,孙先生教我的书法要领,特别是‘行书二十八字诀’,我一直铭记在心,就是在恶战之余,也常照先生指教,练上几笔。接着,他从带来的包里拿出一卷纸,郑重地递给孙俍工说:孙先生,这是拙词一首,自己涂鸦,赠送先生,权当昔日的作业,请先生指教。

孙俍工双手接过纸卷,在桌上展开一看,是幅横轴,仔细端详,大吃一惊,只见纸卷上的字,苍劲飘逸,龙腾虎啸,一派生机,不禁拍案叫绝:“好!太好了!真乃书法精品呀!”孙俍工接着说:“你这书法,仿古而不泯于古,既尽得古人神髓,又能以己之气出之,更为难得的是,由行而草,竟能卓然自成一格,出神入化,令人钦佩,润之,祝贺你,在书法王国里,你完全自由了!”“过奖,过奖”,******谦虚地说,“还请先生多加指教!”

孙俍工边说“不敢,不敢”,边轻声地朗诵起纸卷上写的《沁园春·雪》这首词。读毕,孙更是激动不已。他抬头望着******:“润之兄,士别三日,须刮目相看,你现在不仅在政治上,军事上独领风骚,在诗词和书法艺术上,也是独领风骚,自成一大家!”******微微一摆手,谦和地一笑:“孙先生又过奖了,即使我这二十年来,书法上有所长进,主要也得力于孙先生的教导。”这时,站在一旁的******、王若飞还连连称赞孙俍工的书法作品堪称上乘佳作。

接着,******又与孙俍工切磋书法技艺,畅叙别后各日情况,最后,******依依不舍地离开了孙府。

孙俍工虽然年龄与******不相上下,但在书法方面,却造诣甚高,技艺超群。******早年向孙请教书法,可谓虚心好学,真正做到了拜能者为师。正是由于******不自以为是,认真地请教,刻苦地磨炼,他才在书法艺术方面获得了巨大成功,连国内知名的书法大师都这样评价道:“******书法艺术的知名度,是任何一位现代书法家都无法比拟的,他的书法艺术的高度,也是任何一位现代书法家无法比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