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一生要培养的习惯与性格
31879500000018

第18章 养成与读懂自己的人

建立友谊的习惯

【习惯剖析】人们常常用“知己”、“知音”来形容朋友关系,最为我们称道的就是历史上广为流传的俞伯牙和钟子期的故事。

俞伯牙是春秋战国时期楚国人,曾经在晋国担任“大夫”。有一天,俞伯牙在小舟上专心致志地鼓琴,路过这里的钟子期听到优美的琴声,不禁入了迷。当俞伯牙弹奏出高山流水的音符时,钟子期随口吟颂起来:“巍巍乎若泰山,汤汤乎若江河!”俞伯牙演奏完以后,和钟子期攀谈起来,最后结为兄弟。

然而,当他们约好来年再见的时候,钟子期却因病去世了。俞伯牙来到钟子期的坟前祭拜后,悲痛万分,竟然摔掉宝琴答谢钟子期的知音之情。后人有诗描述:“摔碎瑶琴凤尾寒,子期不在对谁谈?春风满面皆朋友,欲觅知音难上难!”

“人生得遇一知己足矣,”在这个世界上能够和读懂自己的人建立友谊,是人生的一大乐事。因为当彼此的心灵产生共鸣的时候,感受到的是莫名的兴奋和感慨。这种情谊不掺杂丝毫的功利色彩,完全是来自内心深处的震撼。

通常,能够称得上“知音”的朋友是稀缺的,往往可遇而不可求。所以在人际交往的过程中,我们要积极发现能和自己进行心灵沟通的那些人,一旦遇到就要加倍珍惜。这样自己的一生才不会有悔恨,才能更加丰富多彩,充满亮丽的光影。

【心得感悟】“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人是群居性的动物,在心灵深处我们需要读懂自己的朋友。通常“知己”不但可以给我们心灵的抚慰,还可以为我们提供有价值的参考意见,使我们在学习、工作、情感上时刻明确自己的位置,不至于迷路。善于结交这样的朋友,会给我们带来幸运的发展机会。

【行动指南】能够读懂自己的人是稀缺的,为此我们需要积极寻觅。

1.相信这个世界上有知己存在。茫茫人海,除了爱情外,总有能够和我们在心灵上产生共鸣的朋友,无论是兄弟、姐妹、朋友,还是红颜知己,他们都在某个地方,只是我们缺少发现的眼光。

2.利用各种机会寻找“知己”。学习、工作中,我们会在漫长的时间里结识各种各样的人,包括同学、同事以及间接认识的朋友,我们可以从中发现读懂自己的人。此外,借助网络通讯工具,我们也可以借助QQ、MSN等即时通讯工具,尝试在虚拟世界里找到自己的“知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