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一生要培养的习惯与性格
31879500000152

第152章 培养以德报怨的性格

【性格解读】在人际交往过程中,“交朋友”是我们的最主要目的,反过来说我们要努力做到“不结怨”,即便遭遇误解也要学会“化干戈为玉帛”,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以德报怨”。

春秋战国时期,魏国与楚国的边境地带住着两国的村民,他们都喜欢种瓜。这一年,天气干旱,严重缺水,瓜苗长得非常缓慢。魏国的村民为了不影响收成,就在晚上往地里挑水浇瓜。果然,他们的瓜苗长得越来越好,引起楚国村民的嫉妒,而一些人则偷偷踩踏对方的瓜秧。魏国的村民看到这种情形后大发雷霆,准备拔掉楚国村民的瓜秧,但是被县令阻止。他耐心劝导村民:“如果我们去报复,最多只能解心头之恨,但是那样的后果是很严重的,甚至会引发两国的战争。我们帮他们浇地,相反会让对方自动改邪归正。”就这样,魏国村民开始帮助楚国村民浇地,果然令对方羞愧得无地自容。这件事很快传到楚王那里,他本来对魏国虎视眈眈,看到这种情形颇受感动,于是打消了原有的念头,主动与魏国和好。

魏国村民以德报怨,最终化解了双方的矛盾。这种做法不但适用于国家之间的交往,对人际交往也具有重要的指导价值。一个人要树立自己的信用、品德,包括善于“以德报怨”,以自己的包容精神推进和他人的交流。

【心得感悟】社交活动不是直接的利益争夺战,它是参加者通过交流发展关系、建立友谊的活动。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要避免斤斤计较、患得患失,而应以广阔的视野和胸怀和对方发展友谊。“以德报怨”,是以“不争”作为行动策略的交往方式,它通过包容的精神宽容对方,最终赢得对方的理解和信任,是非常高明的人际交往艺术。

【行动指南】“以德报怨”的人通常具有宽广的胸怀,不容易为生活中的烦恼事物拖累。在社交活动中,我们要善于运用这种方法拓展自己的朋友圈子:

1.具有长远的目光,不为一时的得失烦恼。急功近利对我们达到预期的目标非常不利,只有看到未来发展前景的人才能获得更大的成功。社交活动是为将来铺路的准备过程,着眼于未来,不计较眼前的得失才能有更大的收获。

2.把握必要的分寸。“以德报怨”并非一味忍让和退缩,我们需要把握必要的原则,做到有理有利有节,使自己在社交活动中从容不迫地处理各种问题。事实上,人们都有羞耻之心,当我们“以德报怨”的时候,对方通常会为自己的失礼感到汗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