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一生要培养的习惯与性格
31879500000100

第100章 养成为“老弱病残孕”让座的习惯

【习惯剖析】尊老爱幼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现代社会不但有高度发达的物质文明,更要继承我国优秀的文化传统。出行乘坐公交车的时候,主动给老、弱、病、残、孕和带小孩的乘客让座,已经成为一种社会共识,体现出了一个公民最基本的道德素质。

然而在现实生活中,遇到上述情形不主动让座的情况也很常见,成为一种不和谐的现象。2004年,广州市穗港澳青少年研究所进行了一次针对广州青少年道德意识的调查,结果显示,18岁以下青少年在基本生活规范、助人意识等方面较欠缺。其中,超过一半的18岁以下青少年不会主动让座。

社会道德对个人品格的塑造是非常重要的,它不仅可以建立良好的社会运行机制,还能培养个人富有爱心、关照他人的品德。这对个人未来的成长和发展都具有无形的影响力。试想一下,当我们变老的时候,在乘坐公交车时有人主动给我们让座,那种被尊敬和爱护的感觉是让人愉快的。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我们不仅要爱自己、爱家人,还要善于把这种爱推广开来爱他人,建立一种良好的社会秩序和道德文化,而这正是古往今来人们对大同社会的美好期许。

【心得感悟】在公交车上给“老弱病残孕”让座,是一种社会文明的折射。在这里,主动让座的、视而不见的、争抢座位的,逐一呈现出来,成为一个名副其实的“道德考场”。想一想,当我们年老体衰的时候,在公交车上面对的是一张张冷漠的面孔,心里会是什么滋味呢?渴望获得他人的帮助、尊敬、关爱是每个人的内心感受,但是获取与付出是并存的,我们要养成为“老弱病残孕”让座的习惯,努力营造一种良好的社会公德意识和社会氛围,才能享受他人的关爱。

【行动指南】1、培养自己成为一个富有爱心的人。一个人只有充满爱心,才能对他人提供关爱。相比之下,公交车上那些视而不见、争抢座位的人只看重自己的利益,根本不会顾及他人的感受。

2、遇到“老弱病残孕”时主动让座,自己可以感受到帮助他人的乐趣,体会人际之间浓浓的爱意,这种幸福可以给人一种成就感和满足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