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一生要领悟的糊涂学
31879200000006

第6章 声音——远离扰乱心性的声音

【原文】恶声不听,清矣伯夷;郑声之放,圣矣仲尼。

文侯不好古乐,而好郑卫;明皇不好奏琴,乃取羯鼓以解秽。虽二君之皆然,终贻笑于后世。

霓裳羽衣之舞,玉树后庭之曲,匪乐实悲,匪笑实哭。

身享富贵,无所用心;买妓教歌,日费万金;妖曲未终,死期已临。噫,可不忍欤!

【译文】伯夷从来不听有损于人性的声音,被后人推崇为圣人中最清高的人;取缔郑国靡靡之音,这一功绩是由圣人孔子完成的。

魏文侯不喜欢高雅的音乐,对郑、卫两国的靡靡之音情有独钟;唐玄宗不喜欢听演奏的琴声,却对外族的音乐偏爱有加,用来排解心中的郁闷。结果,这两位君主都成为后人讥笑的对象。

舞乐《霓裳羽衣》、歌曲《玉树后庭花》都在历史上给当时的朝政带来了灾难性的厄运!唐明皇的欢快之声到最后成为一曲悲歌,而陈后主一时的欢快则永远定格为令人扼腕的悲泣!

晋朝的石崇代表了权贵阶层的人生态度,他终日挥金如土、享受荣华富贵,沉溺于声色犬马的一时欢娱,乃至买来女子表演唱歌跳舞,到头来却遭遇杀身的祸害,并且殃及到自己的父兄和妻儿。损害心神的乐曲还没有结束,祸害就已经悄然来到我们身边。扰乱人心的声音能够带来这么巨大的危害,我们怎么能不拒绝它的诱惑呢?

【顿悟】声音是一种重要的信息载体,可以对我们精神世界产生巨大影响。比如美妙的音乐令人放松,而噪音使人烦躁;军乐让人振奋,情歌令人陶醉。倾听各种声音,需要我们结合时间、场所等因素进行选择判断。当条件不允许的时候,我们要懂得克制自己,才能避免外界声音对自己的干扰。

【学生运用】流行歌曲受到年轻朋友的喜欢,无论是励志歌曲、还是疗伤的情歌都可以使听者在繁忙紧张的学习之余得到精神上的休息。歌曲传达的信息不仅是动人的乐曲,还有相应的主题歌词,对我们的价值判断形成潜移默化的影响。如同阅读一本书,听一首歌也会塑造我们的思想,所以避免沉溺于哭哭啼啼的情歌成为我们的现实选择。以振奋的精神创造每一天的学习生活才更有意义。

【为人处事】兼听则明,偏听则暗。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对他人恭维的话语非常乐意倾听,满足自己心理上的虚荣和所谓的“肯定”。但是,被谎言包装的夸耀话语是没有任何信息价值的,更重要的是它会瓦解我们的斗志、对真实的世界失去基本判断力。所以,当听到他人对自己的赞赏之音时,就要保持必要的警惕;而对他人中肯的批评则要忍受着倾听,从中获得有益的意见和建议。

【经商运用】一个企业在获得成功以后,很容易受到媒体的追捧,成功经验被争相报道,乃至有夸大的嫌疑。而企业领导人在光环的包围下踌躇满志,常常不自觉地忘记往日成功的艰难,把市场中的教训抛诸脑后,最后迷失自我,走向衰败——这就是常见的“捧杀”现象。昨天的成功并不能代表日后的风光无限,企业领导人只有时刻对外界肯定的声音保持警惕、进行反省,才能永远立于不败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