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一生要领悟的糊涂学
31879200000044

第44章 做恶——忍耐做恶的欲望获取平安一生

【原文】凡能恶人,必为仁者。恶处于私,人将仇我。

孟孙恶我,乃真药石。不以为怨,而以为德。

南夷之窜,李平廖立;陨星讣闻,二子涕泣。

爱其人者,爱及屋上乌;憎其人者,憎其储胥。

鹰化为,犹憎其眼。疾之已甚,害几不免。

仲弓之吊张让,林宗之慰左原,致恶人之感德,能灭祸于他年。噫,可不忍欤!

【译文】以公正之心厌恶他人一定是仁者,出于私心厌恶他人一定会受到他人的歧视。

孟孙讨厌臧孙,却是治病的良药,臧孙不仅没有因此生气,反而认为这是德行。

李平、廖立被诸葛亮流放到南夷,但是诸葛亮死后,两人听到讯息都大哭起来。

喜欢一个人,就会连他屋上的乌鸦也喜欢;讨厌一个人,就会连他的房子一起厌恶。

就算老鹰变成斑鸠,但是认识它的人还是会憎恨它的眼睛。恨之过度,就会招来各种灾祸。

陈为张让父亲吊丧,林宗劝慰左原,结果使恶人感恩戴德,免去了日后的灾祸。要以恰当、有分寸的态度对待自己厌恶的人,如果逼迫得太厉害,只会带来祸害;如果能使对方感恩,那么就能消除灾祸。唉,能不忍吗!

【顿悟】我们对外界的人和事总有不满意的时候,然而对自己厌恶的东西不可一味任由这种情绪蔓延。厌恶使我们心情烦躁,破坏了自己良好的心绪;同时,对方感觉到我们的态度,就会恶化双方的关系,甚至给自己增加对手。所以,心生厌恶的时候把持克制、采取隐忍的态度是很有必要的。

【学生运用】年轻朋友很容易受到个人情绪影响,而缺乏必要的理性精神。比如,我们厌恶某一个人,往往会对他的优点视而不见,在内心深处人为地将对方的形象丑化。在阅读“人”这本大书的时候,不懂得隐忍自己的厌恶情绪会使我们丧失许多东西。孔子说:“三人行必有我师”,一个人即使有许多缺点、令人厌恶,但是我们还要善于从他身上学习有价值的东西,才能提升自己、促进成长。

【为人处事】中国人在人际关系中非常注重“面子”,一方一旦表达出厌恶的情绪,马上就会使另一方产生敌对情绪,加深彼此的误解与鸿沟。所以,与人交往的时候,即便我们心生厌恶,也要采取克制,把事情处理好,避免无谓的猜忌和争斗。

【经商运用】国际关系领域有一句名言:“没有永远的朋友,也没有永远的敌人。”这句话在现代商业世界中同样适用。具体来说,看待客户、竞争对手要采取辩证的观点,今天令人讨厌的对手可能成为明天的合作伙伴。所以在商业竞争中要做到对事不对人、顾及当事人的尊严,才能给自己留有更广阔的发展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