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旅游一生要快读的中外地理
31878700000035

第35章 澳门特别行政区(澳)

【行政简介】澳门是古老中华文化与葡萄牙文化的交汇地,1999年12月20日,中国政府恢复对澳门行使主权,设立“澳门特别行政区”,揭开了历史发展的新篇章。

澳门地区包括澳门半岛、氹仔岛和路环岛。其陆地总面积(包括填海面积)为27.3平方公里。常驻人口约为44万,人口密度为世界之最;目前澳门人口的96%以上为华人,其余为葡萄牙人和其他国籍的人士。

【地理概况】澳门位于我国大陆东南部沿海,正处珠江口西岸,与香港、广州鼎足分立于珠江三角洲的外缘。东隔伶仃洋与香港相望,西与广东省珠海市的湾仔镇一衣带水;北边以古老砂堤与珠海市的拱北相连,陆界只有240米;南面濒临浩瀚的南海。

澳门半岛是由一条狭长地带与广东省珠海市的拱北区连接而构成,南北长约4公里,东西最阔约1.8公里。半岛上有多个小丘,最高的是松山,海拔91.07米,其他大都在海拔50-75米左右。

【气候特点】澳门属热带季风气候,温暖多雨。年平均气温在22.3℃左右。每年以10月中旬至12月最为舒适。春、秋、冬三季是旅游的最佳季节。澳门夏季较长,5月-9月由于天气炎热及潮湿,有不少恶劣天气,如暴雨及雷暴等。

这种气候特点十分有利于植物的生长和发展,因此澳门的植物种类丰富,100多年来当地已经成功地引种了来自世界各热带地区具有经济和观赏价值的植物。

【交通运输】1969年,人们以填海的方式在氹仔岛与路环岛之间筑成一条约2225米长的连贯公路;1974年,澳门半岛与氹仔岛之间修建了一条长约2570米的跨海大桥,其东面又于1994年修建成一条长达4380米的友谊大桥。从此,原来隔海相望的半岛与两个离岛已经连成一体。

1995年11月,澳门国际机场建成启用,每天大约有60班飞机,飞往十多个国家及中国内地十多个城市。而在澳门与香港之间则有快速运输船队,每隔15至30分钟来往一班船,航程大约60分钟。

【文化习俗】澳门地区的居民95%为华人,5%是混血儿及葡萄牙人。葡萄牙语为澳门的官方语言,广东话与英语的使用程度也很高,回归祖国后普通话日益得到重视。

澳门曾经是宗教文化中心,既有儒、释、道等古老的中国宗教,也有后传入的天主教、基督教、******教等宗教,宗教文化的多元化在澳门也得到了充分表现,天主教、基督教、佛教、道教、妈祖在这里都有保留。

因此,一年之中,澳门地区都有洋溢着中西节日的喜庆氛围。其中本地华人对农历新年、清明节、端午节、重阳节、中秋节、赛龙舟会等传统节日非常重视。而与宗教、习俗有关的节日,如“娘妈诞”、“醉龙醒狮大会”、“圣母花地玛出游”等也有庆祝活动。

【主要名胜】澳门是中西文化融合的典范,这里既有古色古香的中国传统庙宇,又有庄严肃穆的天主教堂,还有中西合璧的文物古迹。

大三巴牌坊教堂原本由一名意大利籍的耶稣会神父设计,由日本工匠以鬼斧神工的技术协助建成,从牌坊顶部逐层而下,先是一个高高在上的十字架,其下再分三层。1602年奠基,1637年全部竣工。这间教堂与火结下不解之缘,从其雏型起始,至现时仅存的前壁牌坊,先后经历三次大火,屡焚屡建,成为历史的见证。

普济禅院俗称“观音堂”,创建于明朝末叶天启年间,至今已有370多年历史,与妈阁庙、莲峰庙并称为澳门三大禅院,是中国南方少数至今保存得极好的禅宗寺院之一,澳门八景之一的“普济寻幽”指的就是这里。

普济禅院为三进式建筑,首座为大雄宝殿,二进为长寿佛殿,三进为观音殿。大雄宝殿的东西两侧有天后殿、地藏殿、关帝殿、藏经楼等建筑。整个庙宇巍峨壮观,古朴典雅,构筑精美,庭院广阔,香火旺盛,是港澳罕见的佛寺建筑群,寺院气氛相当浓郁。

【地理档案】400多年前,葡人首次进入澳门时,向当地居民询问这个地方的名字,当地土人以为他们问的是妈祖庙,于是回答“A-MA-GE”,从此葡人即把澳门称作“MACAO”。诗人闻一多曾经在其名作《七子之歌》中满怀悲愤与深情地替澳门呐喊:你可知macau不是我真姓。

澳门半岛貌如一只长形小瓜,伸向西南,妈阁为其尖端,旧时文人以“莲花”、“莲茎”来形容它,故昔日的澳门又被称为“莲山”、“莲岛”。因此,在确定澳门特别行政区的标志时,人们选择了莲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