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旅游一生要快读的中外地理
31878700000003

第3章 天津市(津)

【行政简介】天津市简称“津”,人口924万,面积1.1万多平方公里。下辖15个市辖区,3个县。其中市辖区包括:和平区、河东区、河西区、南开区、河北区、红桥区、塘沽区、汉沽区、大港区、东丽区、西青区、津南区、北辰区、武清区、宝坻区;市辖县包括:静海县、宁河县、蓟县。

【城市历史】天津是中央直辖市,也是我国北方重要的海滨城市。“天津”这个名称最早出现于中国明朝永乐初年,意为天子经过的渡口。明朝永乐二年(公元1404年),作为军事要地,天津开始筑城设卫,称天津卫。1860年,天津被辟为通商口岸,在很长时间内工业生产和口岸贸易额仅次于上海,成为中国第二大商业城市和北方最大的金融商贸中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天津被确定为中央直辖市。

【地理概况】天津地处华北平原东北部,东临渤海,北枕燕山。北与首都北京毗邻,东、西、南分别与河北省的唐山、承德、廊坊、沧州地区接壤。天津市疆域周长900公里,海岸线长153公里。天津的地势西北高,东南低。有山地、丘陵和平原三种地形。平原面积占总面积的94%。流经天津的河流有海河干流及南运河、北运河、子牙河、大清河、永定河、潮白河、蓟运河等,构成丰富的天津水系。

【气候特点】天津面对太平洋,位于中纬度欧亚大陆东岸,冬季受蒙古冷高气压控制,盛行偏北风;夏季受西太洋副热带高气压左右,多偏南风。因此,属于暖温带半湿润大陆季风型气候,有明显由陆到海的过渡特点:四季明显,长短不一;降水不多,分配不均;季风显著,日照较足;地处滨海,大陆性强。年平均气温12.3℃。7月最热,月平均气温可达26℃;1月最冷,月平均气温为-4℃。年平均降水量为550~680毫米,夏季降水量约占全年降水量的80%。

【交通运输】天津市现有公路里程10000多公里,以市区为中心,三环十四条出口线路为骨干,形成一个放射状公路网。有5条国道经过,包括北京至福州的纵向国道主干线104国道,杨村(武清)至广州的205国道等,新建成的京津高速公路已投入使用。

天津铁路枢纽是京山、京沪两大铁路干线的交汇处,中国北方铁路运输枢纽。天津滨海国际机场每周有飞往韩国汉城、香港以及俄罗斯的班机,还有飞往中国各地的航班。

作为北方十几个省市通往海上的交通要道,天津拥有北方最大的人工港——天津港,有30多条海上航线通往300多个国际港口,与世界上16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业务联系。其中,每周有“天仁”号客轮往返于天津港与韩国仁川港之间;“燕京”号客轮往返于天津与日本神户港之间。

【文化习俗】天津具有浓郁的民间艺术,“泥人张”彩塑艺术闻名世界。在清代乾隆、嘉庆年间天津泥人已经享有很大声誉,“泥人张”艺术的创始人张长林,则使这一彩塑艺术大放异彩,成为民族艺术的奇葩。他把传统的捏泥人提高到圆塑艺术的水平,又装饰以色彩、道具,形成了独特的风格。

此外,天津历史悠久的“杨柳青年画”深受国际友人青睐,“魏记风筝”获1914年巴拿马国际博览会金奖,以“刻砖刘”为代表的建筑装饰砖雕奠定了天津刻砖独一无二的民间建筑工艺地位。

【主要名胜】天津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之一,这里有丰富的人文景观旅游资源——文庙、清真大寺、大悲院、大沽口炮台、望海楼教堂、广东会馆等古迹,此外还有周恩来邓颖超纪念馆、平津战役纪念馆等。

天后宫天后宫俗称“娘娘宫”,始建于元代泰定三年(公元1326年),明代永乐元年(公元1403年)重建,系世界三大天后宫(福建湄州祖庙、天津天后宫、台湾北港朝天宫)之一。它坐落在天津旧城东门外,三岔河口西岸的古文化街上,是天津市区现存最古老的建筑。

天后宫里供奉的是一位神女——宋代福建莆田县贤良港出生的林默,也就是我国沿海城市与南洋各国“妈祖庙”里的主人公。传说林默精通医术、能预测天气、熟谙水性,所以常渡海救助遇险船工和渔民,被大家尊称为神女,成为人们信仰的海神。她死后被奉为神抵,立祠供奉,尊称妈祖。

天后宫坐西朝东,面对海河,建筑面积2500平方米,现存山门、牌楼、钟鼓楼、前殿、正殿、藏经阁、启圣殿等。正殿内“娘娘”塑像高2.7米,身披霞披,头戴凤冠,四侍女捧印、抱瓶、打扇恭立两旁,殿内两侧还陈列銮驾一套。

望海楼教堂望海楼教堂建于1869年,以其原址望海楼而得名,又称圣母得胜堂,坐落于天津市河北区狮子林大街西端。1870年因发生“天津教案”,被群众烧毁。1897年帝国主义利用清政府赔款重建,1900年义和团运动中第二次被烧毁,现存的望海楼教堂,是光绪三十年(1904年)第三次重修的。

望海楼教堂长30米,宽10米,青砖木结构,面向西南;正面有塔楼三座,呈笔架形;内部并列庭柱两排,为三通廊式,无隔间与隔层;内窗券作尖顶拱形,窗面由五彩玻璃组成几何图案;地面砌瓷质花砖,装饰华丽,呈现了西方建筑文化的特色。

【地理档案】天津作为北方较早的开埠港口,早期聚集了9国租界,因此今天留下了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东西方各国的各类建筑一千多幢。这些风格各异的小洋楼,具有古建筑和现代建筑并存的特色,使天津赢得了“万国建筑博物馆”的美誉。

漫步天津街头,既可以看到雕梁画栋、典雅朴实的古建筑,又能发现新颖别致的西洋建筑——英国的中古式、德国的歌特式、法国的罗曼式、俄国的古典式、希腊的雅典式等,成为世界城市中罕见的景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