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商人经商手册
31877100000079

第79章 不愿经商的心态

四川商人

四川不但具有丰富的资源优势,而且是一个潜力巨大的人力市场。

生意场上,四川人视信誉为生命。

生意场上的四川人往往一副谦谦君子风度,他们讲道理、讲道德。

从地理位置上讲,四川盆地是一个很完整的地理单元,它西有青藏高原,东有长江三峡,北有秦岭巴山,南有云贵高原。四面的高山,像巨大的盆壁,千百年来阻隔着四川人与外界的经济、政治和文化交流,使四川与外界难以沟通。因此,四川人自古难以外出,至今仍处在四塞之地。

但是,这块盆地又是一个先天的幸运儿,盆地内气候温和,河流纵横,土地肥沃,拥有很强的自给自足和自我循环的经济能力。因此,自古以来,尽管四川远离我国历代多在北方的政治中心,比如长安、洛阳、北京等,但是,它依托着封闭的盆地和得天独厚的农业自然条件,仍然能够成为我国历史上经济开发较早的地区,孕育出可与中原文明争辉的巴蜀文明。

封闭加富庶的自然条件,给生活在这里的世世代代的四川人带来了相对的富足和安宁,也在他们的观念中留下了厚道的自足感和保守的意识沉淀。

由于受盆地的影响,四川人与生俱来就有一种盆地意识,他们是一群不爱经商,而且缺乏商业意识的人,他们常常陶醉于“谷满仓,酒满缸”的生活,只要日子好过,他们是不愿冒险经商的。

因此,四川人不仅难以外出经商,也不必外出经商,中国儒家思想一落户到此,就找到了极相适宜的土壤,落地生根,与儒家思想相对相承的道家传统也长久影响着四川人。

自给自足的小农式生产方式,还一直影响着今天的四川人。重视农业,农为本,工商为末,重视和谐,讲求中庸之道,不善商贾,不愿竞争,这仍是今天一些四川人的观念。

四川人没有商业传统,从前四川人强调“千行万行,庄稼为王”。今天,那些在盆地外发了财的四川人也喜欢回来置房享乐。

因为缺乏开拓精神,缺乏冒险闯劲,四川人知足常乐。随着改革开放的大潮,四川人虽然出川了,产生了一批商人、企业家,但绝大多数四川人仍恋着本乡本土,只有极少数人敢闯敢干。而外出的四川人多是打工仔或打工妹,做老板的非常少。

针对四川人不愿经商的心态,与他们做生意最好的办法就是主动上门,充分利用四川人的巨大消费市场,创造商机。要做到这一点,可以采取如下一些步骤:

(1)及时把握机遇,迅速决策打入四川市场。

(2)注意四川的市场调研,选择一个好的突破口,即做什么生意,从什么方面入手。

(3)把生意做上门,注意保质保量。

(4)重视市场信息,把握市场战机。

(5)及时调整经商方法,力求符合四川人的消费习惯和心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