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商人经商手册
31877100000002

第2章 全民皆商的广东人

广东商人

广东人天生勤劳,能吃苦,以赚钱为人生第一要义。

广东人给有知识、有能力、工作卓有成效的人的“面子”就是金钱。

广东人敢闯敢干,在商场上最善于借鸡生蛋。

广东地处亚热带,气候炎热多雨。广东地势虽非险峻,但是丘陵遍地,出门见山极为平常,到处森林密布。对人类生存而言,这样的环境远不如中原土壤肥沃,河水甘甜。因此,古代的广东人要学会顽强生存的本领,这是第一位的。相对而言,文化需求较少一些。这样,自古以来,广东人便抱着一种实利主义的态度面对人生。

从地理位置上来说,一条东西横亘的岭南山脉,将广东自然而然地切割为一个小小的独立单元,阻碍了中原文明与岭南文明的交流。历史上,中原文化对广东曾也产生了不小的影响,但这种影响却也是途经湖南、江浙时被“南方化”之后,才进入广东的。所以,广东人总是少一些儒家的理想,以及中庸等级观念,而更多的是一种实利主义。

在过去,南方女子精明能干、吃苦耐劳,善于精打细算,家务和农活全由妇女承担,而男人则志在经商出外赚钱。“妇女能顶半边天”,在广东绝不是一句空洞的口号,而是活生生的事实。在南方,就是农民的夫妻关系,却也是对北方那种大男人主义的一种挑战。

广东相对独立,背山靠海的自然地理条件促成了广东人开放、自由的文化传统。由于相当一部分人靠海为生,因此,他们富有冒险精神,又由于远离中原文明中心,文化相对落后,他们向往仕途的气氛不浓,至今广东人仍不“倾心”政治。相反,除了发达的稻作农业外,便利的交通和丰富的海产、亚热带果品,都为他们从事商业活动提供了极好的条件。

广州自西汉时期起,就已经成为南部的珠玑、犀角、果品、布匹的集散之地。宋时的广州曾是“万国衣冠、络绎不绝”的著名对外贸易港。明代时,广东设了“十三行”。到清代,这里更是中国惟一的对外通商之地。

正因为这样的商业传统习气,广东的农民自从能出海与海外人进行交易之时起,商业活动就没有中断过。从这个角度看,现在的广东人个个都是商人的后代。

广东人出海远航,与南洋各地来往密切,因此,广东籍华侨在南洋很多。同时,广东地处南大门,广东人极易受外来文化的影响。广东古代受东南亚文化影响相当深,到了近代,西方文化在广东也广为传播。近代史上频繁的海外贸易、华侨出入使西方大量先进的经营方式、生活方式、建筑制造、工艺美术率先传入广东,使广东人在封建社会的迷雾之中仍能看到西方文化的闪耀,广东也因此成为近代中国民主革命思想的摇篮。

这种开放经商的传统使广东人性格开放,容易接受新事物,商品意识浓厚。和全国其他一些地方相比,他们排外性不强,通常只以一种商人的眼光和方式,来热情地接待每一个南来北往的客人。但是,文化素质较低则使他们缺乏长远的目标,一旦经济富裕则易自满自足。他们对中国传统国粹崇信不起来,又对西方宗教知之甚少,思想上的空白使他们的信仰多从面相、风水、命运等一类中寻找归宿,形成广东人迷信命运的性格。

广东人的性格大致上可归纳为以下几个特点:

(1)开拓。广东人祖先远行千里开发祖国边疆,要在广东荒山野岭中扎根就必须开拓,因此他们大多具有开拓精神。

(2)变通。古时广东是瘴疠之地,又是兵戈之地,广东人的祖先早就养成了兔子般灵活变通的性格。

(3)实在。广东人的祖先深深意识到生存的重要和生存的艰难,因此很实在。

(4)淡泊政治,厌恶斗争。因饱受战乱之苦,好不容易山高皇帝远,因此广东人格外珍惜平和安定的社会环境,久而久之,养成了广东人性格平和性格,广东文化也就没有了政治文化的气氛,而是一种实用的农耕文化、大众文化、市民文化和经济文化。

(5)开放。因广东对外交流历史悠久,与外联系甚广,这种不同民族的交融与眼界的开阔,使广东人富有开放的因子。

正因为此,作为商人后代的今日广东人具有天生的商品意识。他们继承和发扬了他们先人的经商传统。如今的广东人,言必言商,言必言利,全民皆商,你很难分辨出谁是商人,谁不是商人。因此,一个真正做生意的人,不可不与广东人接触。一个会做生意的人,不可不到广东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