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总经理提升领导能力的266项修炼
31874700000042

第42章 用人要把考察人品放在第一位

用人的修炼

什么是“领导”,******有过一段精辟的论述,他说:“领导者的责任,归纳起来,主要的是出主意、用干部两件事。”“用干部”,就是使用人才。

用人的前提是科学识别人才,中国古代留下了无数伯乐相马的故事,也累积了丰富的识别人才的有效方法,为后人津津乐道。对总经理来说,要掌握识人、用人的诀窍,同时也要建立合理的用人机制,使公司内部的各种人才都能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特长,从而推动公司不断向前发展,创造出第一流的效益。

很多公司并不缺乏人才,有的甚至人才济济,但却面临着发展动力不足的困境,乃至惨遭淘汰的结局。原因何在?关键在于这些公司缺乏既有本事又有好人品的员工。总经理察人、用人,不能只盯着“才华”,应该首先看“人品”。

如果用单一的道德标准品评人,分出好人、坏人,并不一定公平和正确。人或诚实或虚伪,一时之间,很难分辨。但随着时日的增长,两者分界逐渐明显,一个人是诚实还是虚伪,其日常的言行举止,总会有所表现。

山西榆次某环保产业有限公司生产砖块成型机,在当地很有名。1999年,董事长王某招聘了一个叫郭某的人做公司销售部经理。郭某是一个有能力的人,很快就将该公司的产品推广到了全国。

王某很赏识郭某,将自己的轿车让给了他坐,还替他买了一套大房子。另外,除了拿销售提成,在王某的坚持下,公司还将郭某的年薪提高到了10万元。这在相对贫困的榆次,简直是天价。

王某的厚待并没有留住郭某。不久,郭某便悄悄离开了公司,想自立门户,自己做一番事业。他做的事业就是挖公司的墙脚。不做不知道,一做吓一跳。郭某没料想到这一行业道行竟是如此之深,看起来简单的砖块成型机做起来竟是复杂异常。郭某以失败告终。

走投无路之际,他决定重回原来的公司偷艺。王某不计前嫌,在2000年10月让郭某重回公司。此时郭某提出销售部经理职位太低,与自己的能力不相称,他想当公司副总。王某二话没说,立刻提请董事会进行了任命。

掌握了大权的郭某开始静悄悄地对公司进行“改造”。在销售部他排除异己,将销售人员全部换成自己的心腹,将公司广告上的销售电话换成自己的私人手机号码,使公司的客户资源慢慢尽在自己掌握中。很快,作为公司核心竞争力所在的技术部门就被布置上了郭某的“密探”。

2001年10月,王某出国考察,委托郭某全权主持公司工作。郭某开始行动了,公司的核心技术机密,连图纸带数据,被他的技术“密探”一扫而空。在郭某的指使下,这些“愿意跟着郭总走”的技术人员在拷贝完公司的所有相关技术数据之后,还将这些技术数据从技术部的计算机里删得一干二净。

郭某离开公司后,立刻注册了一家新公司,生产的产品除了名称有所改变,几乎就是原公司产品的翻版。在郭某公司的冲击下,王某的公司失去了独占技术,又几乎失去了所有客户资源,结果一败涂地。一筹莫展的王某不得不向公安机关报案。

2002年1月25日,郭某以涉嫌侵犯他人商业机密罪被捕。郭某得到了应有的惩罚。

市场上出现一本书叫《人品胜于能力》,曾经很是畅销。人品胜于能力,并不是对能力的否定。人品就像一艘船的舵,而能力就是它的马达,马达决定船行的快慢,舵却控制着船行方向。你只有开足马力,并沿着正确的航线前行,才能更好更快地到达目的地。总经理要认识到,在招聘和提拔员工时必须首先把人品放在第一位,因为如果人品上有问题,一个人能力越大,他给公司造成的损失也就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