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总经理提升领导能力的266项修炼
31874700000224

第224章 减少回避、隐瞒问题的风气

研究无数企业的失败教训可以发现,陷入败局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管理不善,以至于公司上下形成了回避、隐瞒问题的风气。隐瞒问题,丧失的是纠正错误的机会,最终导致了“千里之堤,毁于蚁穴”的尴尬。

1994年8月,济南三株实业有限公司成立,同时三株口服液宣告研制成功。当年,三株的销售额即达到1.25亿元,其后公司发展如日中天,在辉煌时期,三株总裁吴炳新发誓“十年进入世界500强”。

可是天有不测风云。1997年,三株因常德市一场索赔300万元的小官司而受到毁灭性的打击,年产值达百亿元的生物制药厂被迫停产,号称全国最大的营销网络也大幅缩编,大量员工下岗。

“常德事件”对三株的发展造成如此大的负面影响,使人大惑不解,“三株”这个庞然大物为何如此脆弱?

其实“常德事件”只不过是一个导火索而已,三株内部自身的管理问题早已是积重难返。三株在内部管理上多层多级结构所带来的弊端尤为突出。到1997年,三株在地区一级的子公司就多达300多家,县级办事处2210个,乡镇一级的工作站则膨胀到了13500个。看上去,三株的营销队伍浩浩荡荡,实际上却是机构重叠,人浮于事,互相扯皮,在下属机构甚至出现一部电话三个人管的怪现象。

除了机构设置管理上的混乱外,三株的内部管理还有很多漏洞。为了统一全国市场,总部设计了十多种报表,以便及时掌握各个环节的动态。但具体到一个基层办事处,哪有那么多变化需要填,上面要报,下面就造假。在一次总结会上,吴炳新气愤地说:现在有一种恶劣的现象,临时工哄执行经理,执行经理哄经理,经理哄地区经理,最后哄到总部来了。

吴炳生(吴炳新之弟)到农村去看了看,结果气得中风了,实际情况跟向他汇报的根本是两回事。他在电话中对我说‘不好了,尽哄人呀’。“当时三株内部的集权管理问题可见一斑。此外,三株在很多方面都出现失控,使一线的销售工作陷入混乱。子公司片面追求销量,种种夸大功效、无中生有、诋毁对手事件频频发生,总部到最后已是疲于奔命平息纠纷,而对改变现状却无可奈何。仅在1997年上半年,三株公司就因”虚假广告等原因而遭到起诉十余起。虽然总部曾三令五申禁止小公司的违法违纪行为,但还是无法改变近乎失控的局面。

作风也是生产力,它在无形之中让一个私营公司茁壮成长。如果形成了回避、隐瞒问题的风气,私营公司不仅难以做强做大做优,而且将使自己走向失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