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智商决定经商
31872900000090

第90章 先找市场,再找市长

市场的大轮转一转,企业的小轮转三转。

——张瑞敏

商家进行创新,其目标在于获取丰厚的利润。而利润的获取方式有多种,依靠创新,取得独有的技术和知识产权是一种;通过游说政府,取得专营牌照和资源的行政垄断权也是一种。有的企业家在市场竞争的压力下不断进行技术创新,以取得竞争优势;而有的在竞争压力下寻求的却是政府的行政保护和基于行政的垄断,以获取垄断优势。

尽管中国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已经历了很长时间,然而在中国,相当多的领域仍然面临着“找市场不如找市长”的困惑,使得这些领域的商家们更愿意去寻求行政的垄断权,而不是去通过创新获利。

但是,能与市长建立关系的商家不在少数,如果人人都找市长,希望通过政府获得某一领域的特权,那就不能保证市场健康的发展。况且,即使得到政府的帮助,如果没有做前期的市场工作,没有找到市场,结果不仅自己会受损失,政府也会受到牵累。

随着我国市场机制的逐渐健全和政府职能的转化,原来那种找市场不如找市长的论调逐渐失去了市场,抱着这种心态商人也越来越难办成事。

就拿建设新农村来说,一些地方发展了新兴农业,但市场瞬息万变,准确把握市场并及时调节自己的生产计划很重要。一旦与市场脱节,这种风险往往是农户难以承担的。比如洋葱的价格去年是四五毛一公斤,今年农民大量种植,结果在二、三月份上市后出现“烂价”现象,只卖到了一毛钱一公斤,农户叫苦不迭。这其实反映出了农民在市场意识上有欠缺,一般农户在进行生产安排时,由于接触市场的范围比较窄,没有大市场的观念,在选择品种时,往往是明年看今年,种涨不种落。有些人找到当地政府,政府也没招,这么大的量,一般的市场根本消化不了:一是严重的生产过剩;二是没有建立相应的销售渠道。

因此,必须先找市场,然后由政府出面,大力培植具有较强市场开拓能力的营销龙头企业,通过龙头企业来真正解决农产品的市场去向问题。政府所要扮演的角色其实就是在龙头企业和单个的农户之间建立起协调和服务的纽带。

找“市长”与找“市场”的问题,在土地使用问题上表现得最明显。土地是国家的,过去搞建设用地必须找政府,特别是大项目,如果能得到市长的帮助,那在各个环节上能少费很多力气。就目前的情况看,虽然有形土地市场体系建设尚存缺口,不少地方“有场无市”,交易机构形同虚设,场外交易、隐形交易、“暗箱操作”仍然存在。但是,随着土地要素的市场化,从政府得到特权的机会越来越少。广东省有关领导就强调,以后广东用地将不找“市长”找“市场”,从根本上实现广东土地要素的市场化。

所以,作为商人,找市场才是最关键的。

过去计划经济,许多人遇到问题只找市长,不找市场;现在搞市场经济,就变成了只找市场,不找市长。“不找市长只找市场”这种观点也是片面的。市场经济不仅要找市场,必要的时候还要找市长,获得政府的支持。“要正确处理‘市场’和‘市长’的关系,‘市场’是主导,‘市长’也很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