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智商决定经商
31872900000038

第38章 假糊涂,真聪明

宁可做蚀,不可做绝。有时看似一件很吃亏的事,往往会变成非常有利的事。

——中国商谚

“狡心者,心斗也。”因为只有看透别人的内心,才能最有针对性的攻其心,而被人看透内心则比被人抓住命根子还要可怕,还要恐怖,犹如被抓住牛鼻子一样陷入被动,只能听命于人,受制于人了。

这正如喝酒,真醉和装醉是完全不同的两种情况,愚者和装愚者是截然相异的两种人。玩“醉拳”的,是“形醉而神不醉”,“醉”是“醉”在“虚”处,是迷惑对手,而“拳”却击在“实”处,招招乃致命杀手。装愚的,是吵愚而内不愚愚“是”愚“在皮毛小事,不涉宏旨,无关大局,而”精“却”精在节骨眼上,事关一生命运。

所以,绝顶聪明的商人不喜欢摆弄自己的聪明,以免让别人窥出自己的真实意图;相反,他们更多的时候是卖傻装憨,揣着明白装糊涂,不要让别人看透内心。表面上“憨”,其实最大的赢家还是他们。

“揣着明白装糊涂”的用法很简单,不外乎就是先吃点小亏后赚大便宜,难的是对世态人情的理解。世上有三种人一点不肯吃亏:一种人肚量太差,吃了亏就想不开,茶不思饭不想,好像被剜了肉一样;一种人火气太大,吃了亏就要双脚跳,轻则破口大骂,重则大打出手,把事情弄得不可收拾;还有一种人心眼太小,吃了亏就要睚眦必报,常常让别人怨声载道,让自己因小失大。

因此,对于那些对人性人情没有深刻认识的商人来说,一般都不敢使用这个方法,即使用了,也会心存疑虑,畏畏缩缩的,总担心送出去了就收不回来。结果,当然达不到预期的目的。

有勇气的商人才敢当“傻子”。当“傻子”的时间越长,得到的利益越多。对于商人来说,赚得利益,是最重要的,只要合法,无所不为。更何况现在的“傻”是“实在”的代名词!

有智慧的商人肯“吃亏”,主动“吃亏”是善于抓心理弱点的智慧。当你自愿显得有点“傻”时,别人既喜欢和你在一起衬托出自己的聪明,又不用担心你有深藏的企图。在所有商人都在力求更精明的时候,反其道而行之,不能不说是一种智慧。

只有目光远大者才敢吃亏。很多商人在交易过程中看到了眼前的蝇头小利,“不拿白不拿”,“不吃白不吃”。有小便宜就占,有小亏就躲,这样的人只看到了暂时,而别人也看出了这种人的贪婪和精明。在商场上,没有人愿意和太精明的人合作,因为那样会显得自己很傻,总让别人占小便宜毕竟是一件让人觉得不舒服的事。反倒是甘愿吃点小亏的人能够吸引更多的合作者,能保持相对长久的合作关系,如此这般自然能获得丰厚长远的利益。

当然,这也要掌握一定的技巧:①选择信誉好、有长期业务来往的客户为合作对象,如果是一锤子买卖就要多考虑了。②先微利或无利经营,待稳定关系打出信誉后再相机取利,要把握好度。

作为老子哲学范畴的“道”,是那种“视而不见,听之不闻,拂之不得”的似糊涂又非糊涂,似聪明又非聪明的境界,人依于道而行,大直若曲,大巧若拙,大辩若讷,大智若愚,就能大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