伟大的成功、伟大的人物,从来都是从平凡中一步步走来的。西汉三杰之一的韩信早年家境贫寒,经常忍受饿肚子的折磨,乃至在乡间还受到流氓的欺凌,忍受了胯下之辱。后来,他先后投奔项梁、项羽、刘邦,最终成就了一番伟业。身处逆境却不气馁,而是忍受暂时的孤寂和没落,显示了韩信的度量和远见。今天的商业界聚集了各种人才,大家都有自己的看家本领,想要获得成功就得面临巨大的挑战。在这种情况下,仅仅有专业的素养是不够的,立身处世的智慧就成为制胜的关键,而“培养忍耐的心态”是我们需要用心锤炼的一种本领。
春秋战国时期,魏惠王想要找一个商鞅式的人才,帮助自己成为当时的霸主。魏国人庞涓求见魏惠王,讲述了自己富国强兵的设想,被拜为大将。得到大王的信任后,庞涓就把同学齐国人孙膑推荐给魏惠王,结果孙膑很快赢得了魏惠王的赏识,获得了比庞涓更高的职位,这引起了后者的不满。
后来,庞涓在魏惠王面前诬陷孙膑私通齐国,结果孙膑被投入监狱,自己的两块膝盖骨也被剜掉了。孙膑看清了庞涓的真面目,就谋划着逃离这个是非之地。这时候,庞涓让孙膑把他编的兵法写出来,孙膑就开始装疯。他吃掉腐烂的食物,满口说着不找边际的话,结果骗过了庞涓。
不久,孙膑被放出来,在大街上流浪。但是心有余悸的孙膑不敢放松警惕,他知道庞涓一定在暗中监视自己,于是仍旧装疯,白天胡乱折腾,晚上到猪圈里睡觉。这样一来,庞涓彻底相信孙膑疯了,就对他置之不理了。后来,孙膑在一个齐国使臣的帮助下偷偷回到齐国。齐国大将田忌了解到孙膑的情况后,把他推荐给齐威王,很快被委以重任。此后,孙膑帮助齐军打了许多胜仗,并在马陵之战中利用“炉灶”的策略消灭了庞涓,洗雪了当年的耻辱。
从孙膑的故事可以看出,必要的忍耐是我们获得成功的基础。而在日常生活中,忍让是心地开阔、态度谦和的表现,是我们在为人处事的过程中应该具备的一种基本素养。通常能够忍让的人可以妥善协调与他人的矛盾,不会僵化与他人的关系,从而实现良好的人际互动。洪应明曾经说过:“路窄处,留一步让人行;滋味浓的,减三分让人食。此是涉世一极安乐法。”培养忍让的心态,我们才能远离一味争夺、不知退让的危害,才能够笑对人生。
清代康熙年间有一位礼部尚书名叫张英,他是安徽桐城人。有一次,老家的人准备扩建住宅,结果与邻居在地基问题上发生了矛盾。母亲写信给张英,让他采取一定措施压制邻居的嚣张气焰。张英陷入了左右为难的境地,最后经过深思熟虑写了回信:“千里家书只为墙,再让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
母亲看到信后立刻明白了儿子的深意,于是主动把院墙向后移动了三尺。邻居看到这种情形意识到自己的行为有些过火,也主动把院墙向后让出了三尺的空间。就这样,两家院墙之间出现了一条六尺宽的巷道,周围的人每次谈起这件事都赞颂两家人懂得谦让,具有良好的道德修养。
张英身为礼部尚书,没有凭借自己的权势欺压他人,而是采取了忍让的策略化解与邻居的矛盾,结果最后取得了超乎想象的良好效果。
生活与工作中的矛盾不可避免,关键是要妥善解决各种问题、化解彼此的隔阂。小不忍则乱大谋,处理家庭、同事、邻里等各种关系时,需要我们培养忍让的心态,不为一些小事发生矛盾、伤了和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