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开创成功的人生?这是每个人都要面临的重大问题。《礼记·大学》提出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观点,成为几千年来人们做人做事取得成功的理想。具体来说,首先要锻炼自己的能力,然后拥有和睦的家庭,最后才能做大事、成大事。
由此可见,修身方可齐家、治国、平天下。没有良好的修养而欲成大事,只能是空中楼阁。孔融三岁让梨,是知书达理的表现;孔明被誉为智慧的化身,离不开谨慎的个性;毛遂自荐成功,得益于出色的口才;唐太宗建立文治武功,有贤内助长孙皇后的帮助……一个人只有发现自身的不足,注重加强个人修养,才能不断长进,实现成功的发展目标。
中国古代大教育家孔子早就以自己的切身体会向后人介绍了人生的修炼方法,他说:“吾日三省吾身”。从15岁起,孔子就立志读书,并且每天坚持反省自己说错了哪些话、做错了哪些事,使自己不断进步。此外,他还以身边那些德高望重的人为师,总结成败经验,作为重要参照。就这样,孔子到了70岁时,已经养成了“循规蹈矩”的品德,不管心里如何想,行动上如何做,都不会超越法律和社会道德的规范,成为一个“圣人”了。
事实上,人生成功虽取决于能力、机遇等多种因素,但是,个人修养始终发挥着决定性的作用。因为一个人只要在为人处世方面具备良好的心态、意志和口才,即便身处逆境、遭遇挫折,也能突破困境、化险为夷,最后反败为胜。反之,即使具备良好的发展环境,也会因为自身先天不足而难当重任。历史上,曾国藩非常重视个人修养,严格要求自己,具备深刻的自省精神,最终实现了“立功、立德、立言”的人生。
在现代社会中,一些人虽然掌握了科学文化知识,但是仍然不能获得良好的发展机会;一些人身处领导与管理工作岗位,但是不能实现出色的发展目标……他们之所以不能在人生道路上自我超越,根本的问题不是学历不够、职位不高,而是人生修炼没有跟上!
因此,我们必须明确“先做人后做事”的道理。人乃万物之灵,只有不断修炼自己,具备进取的心态、发展融洽的关系、锻炼出色的口才、培养积极的个性、建立好人缘、掌握社交礼仪、塑造高雅的气质、养成良好的习惯,才能学会做人,进而实现预期发展目标、获得成功。我们要经常反省自己在为人处世方面存在哪些不足,自觉地加以改进,乃至通过“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弗乱其所为”,使自己成为担当大任的栋梁之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