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让孩子一生难忘的36件事
31871300000011

第11章 妈妈最懂我的心——做孩子的知心朋友

礼貌建筑在双重基础上。既要表现出对别人的尊重,也不要把自己的意见强加于人。

——(奥地利)霍夫曼斯塔尔

妈妈根本不知道我想要什么

国庆节快要到了,爸爸和妈妈商量着要好好过个长假,带着我彻底放松一下。经过商量,他们决定去香港玩,既能看看在那里工作的舅舅,还可以去去当地的迪斯尼乐园。

制定了行动计划以后,妈妈就开始订机票、通知舅舅、安排聚会的时间。但是,临行前,我却无精打采。妈妈很奇怪,就问我为什么不高兴。我回答说:“妈妈,我想去上海看姑姑。”妈妈微微一笑:“你爸爸早就打算去香港转一圈了,而且我已经把各种准备工作都做好了,下次满足你的愿望吧!”我还能说什么呢,只有按照大人的意见去做。

几天后全家起程了,爸爸妈妈都兴致勃勃,只有我一个人很沉静。妈妈知道我有点不高兴,但是并不在意,她还和爸爸说:“一到迪斯尼玩起来,她就会高兴起来的。”果然,当全家人走进迪斯尼乐园后,我被眼前的景象吸引住了,立刻变得兴奋异常,还不断喊着要玩这个玩那个。妈妈站在身后说:“宝贝儿,我们的时间有限,人又很多,还需要处处排队,不可能每一项都玩,你选几个最有意思的玩一玩就可以了。”眼看几项提议都被妈妈否决了,我喜悦的心情顿时一落千丈。

接着,妈妈提议我玩一些剧烈的游乐项目,比如坐过山车。我在妈妈的怂恿下同意了,跟着爸爸疯狂了一把。等我下来以后,妈妈兴致勃勃地问:“怎么样,是不是玩得很开心?”我只是平平淡淡地说了一句“还好”。显然,妈妈有些失望,但是我内心更加难过,因为我有些害怕这种剧烈的游乐项目。接着,妈妈又建议我玩别的游乐项目,但我已经提不起精神来了,爸爸和妈妈面面相觑,不知道是怎么回事。

妈妈走过来问我怎么了,我再也忍不住了,大声说:“我不喜欢你说的游乐项目。”妈妈一脸疑惑地望着我,显然我的愤怒让她在爸爸面前灰溜溜的。妈妈也有点生气了,开始数落起我来:“一家人来这里玩本来很开心的,你一路上就绷着面孔,谁惹你了吗?”听到这里,我感觉一阵委屈:“我本来想去上海玩的,而我并不想玩过山车。你总是代替我做决定,根本不知道我想要什么、喜欢什么!”

就这样,我和妈妈僵持住了。爸爸站在一边,两边劝说我们。不用说,大家游玩的兴致一下子全没了。在接下来的几天里,父母忙于购物和拜访这里的朋友,而我始终处在郁闷中,情绪没有丝毫好转。几天后,全家人回到家了,妈妈进门后的第一句话就是:“我真希望再也不去度假了。”我也冲动地喊了一声:“我再也不想和你们一起出去玩了!”妈妈转过头来,和我对视着,我看到她睁大了眼睛,满脸疑惑。

为了心爱的木琴,我和爸爸发生了对抗

在我六岁生日那天,爸爸给我买了一把小木琴。爸爸打开包装后,叮咚响的敲起来,非常好听。我脸上乐开了花,抱着爸爸亲了一下。

吃完午饭,我就迫不及待地玩起来,拿着棍子乱击一通。爸爸站在一旁看得心惊胆战,赶紧制止:“不能这么敲,琴很容易坏的。”听了爸爸的警告,我心里很不高兴,明明是给我买的生日礼物嘛,还不允许我玩。

爸爸似乎看透了我的心思,就拿过小熊玩具来给我玩,还说:“这个木琴是很贵的,等爸爸看了说明书,再教你好吗?你先抱着小熊玩一会儿。”我接过小熊玩具,生气地扔到地上。妈妈走过来,拣起玩具,也安慰我再忍耐一会儿。

我觉得非常委屈,自己过生日也不能痛痛快快地玩,就扬起手把妈妈手里的小熊玩具打落了,然后固执地走到木琴边弹起来。爸爸显然被激怒了,他走过来一把夺走木琴:“你这孩子,怎么不听话呢,为什么这么任性?”我再也忍不住了,于是哭闹起来,非要玩木琴不可。

看着爸爸紧绷着脸,看着我又哭又闹,妈妈左右为难。她先是劝说爸爸让我玩木琴,但是爸爸执意不肯,还埋怨妈妈太娇惯我了;接着,妈妈又来劝说我,让我听从大人的安排,但是我根本听不进去,仍旧哭喊着、吵闹着。就这样,我和爸爸一直僵持在那里,谁也不肯退让。

爸爸送我生日礼物,我非常开心,也很感动,但是那天后来发生的事却让我由喜转悲,多年以后回忆起来也久久不能忘记。

许多父母都有这样的体会:孩子逐渐长大,却忽然爱顶嘴了,甚至还会产生严重的对立情绪;如果父母忍不住教训孩子几句,他们甚至一点儿都不示弱,还会采取很强硬的态度对抗。父母不懂孩子整天想些什么,孩子对父母的做法软硬不吃,这是怎么回事呢?

父母必须意识到孩子始终处在一个成长过程中,他们的思维和心理在发生不断的变化。随着年龄增大,孩子们开始进入一个骚动和混乱的时期。在这一时期,孩子们开始寻找个人身份,尝试着建立自己的身份和自治权,但同时又受到父母的制约,当自己的雄心得不到满足时,他们就容易变得不服从而造反,与父母发生对立和对抗。

此外,幼儿的对抗行为还与家庭教育方式直接相关。有些严厉的父母,对孩子的要求和命令过多,处处限制孩子,甚至斥责辱骂,唠叨个没完没了。这样的家教环境使孩子产生反感,渐而积怨,以至产生行为对抗,不想听也听不进父母的话。于是,双方的“战争”就不可避免了。

进一步分析可以发现,孩子与父母对抗其实是对外界刺激的一种正常反应。因为,成人的生活经验和对痛苦的耐受力显然要比孩子强,成人遇到不合意的事情会给自己转弯,会把暂时满足不了的愿望推迟到以后实施。但是,孩子往往没有这种意识,当他们的欲望落空以后,并没有相应的承受能力,于是在心理和行为上就会表现出不合作的态度。有时候,孩子因此而产生的恐惧甚至可以用“灭顶之灾”来形容。

因此,当孩子与大人发生对抗的时候,父母朋友们要采取安抚措施,给予孩子幸福指导,学会在满足孩子的欲望和缓解其痛苦之间建立一个缓冲区。在这一点上,家庭教育表现为一种心理辅导,而父母则扮演了心理辅导师的角色。

出色的父母大多能够及时了解孩子的心理需求,并善于采取孩子乐于接受的方式为其提供必要的安慰、引导,而不是公然与孩子对抗,也表现出孩子气。孩子胡闹,与大人对抗,的确是一种不懂事的表现,而根源在于他们还是“孩子”,还没有意识到“自己的欲望能够满足的程度是有限的”,一旦父母帮助他们走出这个特殊的心理阶段,那么孩子就会逐渐形成自己与他人、内心欲望与外在现实的界限,而这一界限是一切人际关系的基础。

建议一:积极创造民主的家庭氛围

目前,“民主”这一概念已经深入到社会的方方面面,对家庭生活也带来了不可忽视的影响。传统的家庭教育注重对上一辈经验的继承,父母对孩子的教育更多的是耳提面命,子女必须对父母的命令无条件服从。今天,人们已经意识到,民主家庭更有利于孩子的成长和发展,民主的爸爸妈妈更容易赢得孩子的信任、合作和尊重。在这样的环境下,要想继续使用传统的家长制教育已十分困难,父母“****独裁”必然遭受到孩子的抵触。

尽管年轻的爸爸妈妈意识到了创造民主的家庭氛围的重要性,但是具体到对孩子的教育上,他们却常常暴露出潜在的“家长意识”。这是因为,大人们潜意识中都会认为孩子年幼无知、体力不足、缺乏生活经验,处在自己的保护伞下,自己对孩子负有完全的责任。在这种意识作用下,许多父母就会认为自己有权力指挥孩子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表现为独断专行,片面主观,习惯于站在大人的立场体味孩子的思想与感觉。于是,这些父母就会因为过分看重自己的权力而忽略了孩子们的权利,从而陷入“****独裁”的陷阱。这样一来,就很难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了解他们的真实想法。

事实上,每一个孩子都是有主动性的个体,因而会产生各种自主的要求和权利。父母如果认为孩子年纪小、不懂事而忽视他们的权利、忽略他们的感受,那就容易走进家庭教育的误区。当孩子与父母对抗时,许多父母都习惯把责任归结为孩子顽皮、固执,其实这是一种主观上的独断专行,是不利于对孩子进行科学教育的。

父母朋友们要认识到这样一点:相互平等及尊重的关系不仅只存在于成人之间,也存在于成人与儿童之间。从孩子出生开始,我们就要把他们当作一个有自己权利的个体,主动为他们创造民主的家庭氛围,而不仅仅是拥有他们,甚至把孩子当作个人的附属物。当客人来家里的时候,父母不能现场强迫孩子向客人问好,而应事先进行心理辅导和礼貌教育;当孩子对大人的意见提出反驳时,要习惯问清楚其中的原因,而不能想当然地横加指责。对父母来说,爱孩子就要尊重孩子,要积极创造民主的家庭氛围,给孩子创造自由的发展空间。

建议二:沟通过程中避免对孩子强词夺理

有一个人驾驶着一辆马车进城,车上装了一袋豆子。下车以后,这个人发现装豆子的口袋已经空了,顿时火冒三丈,接着就暴打那匹马,还说它偷吃了豆子。马辩解说:“我走在前面拉车,不可能偷吃后面车上的豆子。”

这个人仔细检查了一下口袋,这才发现上面有个洞,显然豆子是在马车颠簸中慢慢漏掉的。于是,他就对马说:“即使豆子不是你偷吃的,你也有责任。”马听了不服气,就反问为什么。这个人回答说:“你在前面拉车,应该能感觉到重量减轻了,你为什么没发觉呢?”马反驳道:“你也在车上啊,其实你的嫌疑最大,责任最大。”赶车人听了以后气得说不出话来,瞪大了眼睛喊道:“你竟然跟我这样说话,就凭你这个态度,我刚才打你就没有错!”

上面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在沟通过程中不遵循平等、理性的原则,凭借自己的威望、地位强词夺理,只能暂时占了上风,却不能让对方从内心深处认同。家庭教育不是军事动员,凭借发号施令不难以让孩子心服口服,还可能恶化亲子关系,引发孩子的对抗情绪。

父母必须意识到,孩子有着非常复杂的感觉系统,渴望像成人那样被尊重。想要达到预期的教育目的,让孩子按照我们的思路行动,就必须在教育方式上采取谨慎的态度,坚持尊重的立场。为此,父母在与孩子沟通的过程中要做好下面几点:(1)善于进行换位思考,避免用成人的思维和方法教育孩子,最大限度地考虑孩子的愿望、想法,给孩子应有的尊重。(2)说话的时候点到为止,避免唆、反复说一个观点,更不能在孩子对立的时候拳脚相加。(3)学会观察并掌握孩子的情绪变化,当他们出现心理波动时,父母要体谅孩子、考虑孩子的感受,避免粗暴对话引发孩子的腻烦心理和不信任感。(4)当父母发现自己的话说错了、事办错了以后,要主动认错,向孩子道歉,为了维护个人面子而死不认错,或者强硬地把过错加给孩子都是不正确的。

建议三:给孩子应有的尊重,顾及孩子的需求和感受

父母对孩子的爱是无私的,没有人怀疑这一点。但是在提供关爱和照顾的时候,父母不能仅仅从最美好的愿望出发,还要顾及实际的情况,即这种爱是否被孩子接受,是否有利于孩子成长。

李思思是妈妈的乖女儿,已经有一岁多了。在她身上,妈妈倾注了自己所有的精力。由于李思思身体比较弱,对外界的气温很敏感,因此妈妈密切地注视着温度的变化,以便随时给孩子增减衣服。但是,妈妈过于频繁的关心给孩子带来了不便。比如,当李思思玩得最高兴的时候,妈妈常常过来给她换衣服,这让孩子很扫兴。时间一长,李思思就表示抗议了,而当妈妈坚持自己的做法时,两个人之间就产生了对立情绪。后来,妈妈坚持给李思思换衣服,而李思思则坚持尽兴地玩下去,于是每一次增减衣服就演变成了一场战争,并且母女之间的矛盾也越来越激烈。

妈妈感觉很困惑,自己都是为了孩子好,为什么她这么小的年纪却有很大的脾气呢。其实,这对母女之间的矛盾并不难解决,而解决问题的关键是妈妈必须改变一下关爱孩子的方式。具体来说,就是要了解孩子的需求、尊重孩子的感受。

在家庭教育中,父母朋友们往往把自己对事物的判断强加给孩子,而孩子对事情的看法和感受是与成人不同的。如果孩子提出了抗议,而大人仍然坚持自己的意见,那么就不能赢得孩子的理解。孩子不成熟,难以采取退让,所以就要求父母朋友们重视孩子的反应,调整自己行为,避免与孩子发生对峙。总之,尊重孩子本身的愿望及孩子成长阶段的特殊要求,让孩子自己决定生活目标,而父母则提供帮助和引导,这样才能赢得孩子的信任,从而实现预期的家庭教育目标。

建议四:与孩子建立沟通的桥梁,加深彼此的理解

交流是理解的桥梁,父母只有学会与孩子分享生活中的酸甜苦辣,努力做到坦诚相待,才能加深彼此的理解,减少对抗的可能。

有一个关于独生子女与父母交谈情况的调查显示:“20.1%的独生子女与母亲天天交谈,而非常愿意与母亲交谈的比例为48.5%;有15.1%的独生子女天天与父亲交谈,但非常愿意与父亲交谈的比例为43.8%。”从中不难发现,在现代家庭中,父母出于工作忙、应酬多等原因,与独生子女交流的机会变得越来越少,结果很容易造成彼此之间发生误解和矛盾,为冲突的产生埋下了隐患。

每天抽出一点时间,坐下来和孩子来一次短暂的真诚沟通,感受彼此的重要,应该成为所有父母的必修课。

(1)与孩子发生矛盾、产生隔阂时,努力让自己平静下来,认真倾听一下孩子的心声。有一项研究表明,许多父母在一周之中,听孩子讲话的时间不超过30分钟。可以这样认为,现在我们缺少的不是对孩子的教育,而是双向沟通,尤其是孩子向我们的沟通。

(2)听孩子讲话时要做到全神贯注。对父母来说,如果真的准备听孩子讲话,就应该停下手中的一切活计,不要扫地、煮饭或洗衣服。父母在听孩子讲话的过程中,不仅要注意孩子的言语,还要留意孩子的动作、语调和表情。一项研究表明,有90%的意思是通过非语言的符号来表达的。孩子的耸肩、手势,说话时的姿势,语调的高低及脸部的表情,都可能包含了重要的信息。父母要特别留意这些细节,真正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

(3)与孩子说话的时候要力求简短。一般来说,小孩子的注意力是不会持久的,你一定要在孩子的注意力转移之前停止你的谈话。教育专家指出,父母在进行某一说明时,应在30秒内结束一个重点,并且要要求孩子做出反应,提出他的看法。另外,跟孩子讲话时,要多使用简单而具体的字词,尽量少用复杂、抽象或过长的句子。

现代生活节奏加快,许多父母无形中疏远了孩子,给孩子的时间少之又少,这对孩子的成长、对加深亲子之间的良好关系是不利的。其实,与孩子进行有效的沟通并非一定是坐下来谈天说地,有时候抚摸一下孩子的脑袋,拥抱孩子或是亲吻孩子,都能把我们的爱传递给孩子;周末的时候与孩子一起玩,一起游戏,一起做家务,也能达到交流沟通的目的。有了良好的沟通,父母与孩子自然就减少了发生矛盾和误解的可能,也就失去了对抗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