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改变:从平凡到优秀
31868900000026

第26章 再塑人生,放飞梦想——改变自己,人生之花更加绚丽多姿

一个有事业追求的人,应该把“梦”做得高些,只要不停地做、不轻易放弃,梦想终能成真。梦想如同地平线上的阳光,能照亮和重塑你的人生,让你的人生之花开得更加绚丽。只要有伟大的梦想,没有什么事是办不到的,因为昨日的梦想就是今日的希望和明日的现实。

一、坚持心中的梦想

我宁可做人类中有梦想和有完成梦想愿望的最渺小的人,也不愿做一个最伟大、无梦想、无愿望的人。

——[黎巴嫩]纪伯伦

梦想确实是引人入胜的。你是主动要求当这种梦想的俘虏的,而你对梦想的专注、对目标和意图的处理,又会将更多的人吸引过来。

雷·柯洛克原先生产泡沫牛奶机,当时他已是一名成功的纸杯制造商。后来,他遇见了麦当劳兄弟,兄弟俩那时拥有几家泡沫牛奶连锁店。谁知纸杯和泡沫牛奶竟碰撞出火花,促成了一件新生事物的诞生——如今遍布全球的麦当劳快餐店。

当记者问及这件意外成功的原因所在时,柯洛克答道:“我不想假装一开始就知道自己会成功,因为这显然不是什么神圣的天赐大任。或许这可以看作是一种你所处的背景、本能与心目中梦想的结合。不管当时的具体情形是什么样,我觉得自己那时忽然变成了一个目光长远的人,我决心全力以赴。”

这种实现结果的坚定意图,是不可能发生在一个不知道想干什么的人身上的。这种坚定不移的意志力的源泉就是梦想。

梦想是激励意图转变为实践的动力。没有梦想,意图就是毫无生命的死东西。林肯是美国人民心目中的英雄。美国人民对心目中英雄的选择,也充分反映了一个人构筑梦想的重要性。有人认为,林肯是一个甘于妥协的人。事实上,他这么做的前提是有助于实现其心目中的最高梦想——维护美国联邦的统一。这看起来有点“为了达到目的而不择手段”的味道,但这正是林肯最值得崇敬的地方——为了祖国的统一而不惜任何代价。

在这方面,就算是层次较低的梦想,也反映出一个人的价值取向。不管是想做名垂青史的领袖,还是想做家财万贯的商人,要是不想方设法地朝着目标努力,梦想就永远不会变成现实。

生命中真正的快乐,是感受到自身的存在是有用的、有价值的,从而感受到自己是命运的主宰,是生活的强者。进取心就是让你感受到自我价值的源泉和动力。

二、心随我动,我心飞翔

一个有事业追求的人,可以把“梦”做得高些,虽然开始时是梦想,但只要不停地做,不轻易放弃,梦想终能成真。

——[美]虞有澄

渴望成功的人应该知道,世界上真正的成功者总是这样的人:他们能够运用各种机会和强大力量(包括信念、欲望、梦想等),并把它们转化成为使自己更为愉快的现实事物。

在你渴望成功的过程中,不要因别人的影响而放弃自己的梦想。要想在这个变动的世界中获得重大胜利,你一定要拥有那些伟大拓荒者的精神。这种精神,会成为你生存的血液,前进的动力。

曾经有一段新闻报道了舒曼·海恩克夫人如何由一位平凡女士成长为杰出歌唱家的人生经历。海恩克夫人刚出道时,有一次去拜访维也纳宫廷歌剧院院长,请求给她一个试唱的机会。但这位院长并不给她机会。

院长在看了这个衣着简陋的女孩子之后,很不客气地说道:“凭你这样的脸孔,而且完全没有一点特色,你怎能希望在歌剧方面获得成功?好孩子,放弃这个念头吧。你永远成不了歌手的。”

“永远”是一段很长很长的时间。歌剧院院长对演唱技巧有很深的了解,但他却不了解,“渴望”在成为朝思暮想的心愿之后的强大力量。在院长的激将下,在她自己的“渴望”中,海恩克发奋图强、勤学苦练,终于在数年后成就她的歌唱家梦想。

再说有位病人。他的病情越来越严重,最后被送进了医院。医生说,他生还的机会很少,甚至可以说没有。不过,就在被担架推走之前,他对朋友轻声说道:“不用担心,老哥,几天后,我就能从这里离开了。”

在旁护理的护士以同情的眼光看着他。但病人还是安全地活了过来。过后,他的医生说:“救了他一命的,不是别的,就是他想要活下去的这股欲望。如果不是他拒绝死亡的话,他可能活不了。”

如果你想做的事是正确的,而且你也相信确是如此,那让你心去飞翔吧,去实现你的梦想。如果万一你遭遇暂时的挫折,不要理会别人怎么说。因为,别人也许并不知道,每一项挫折都包含了同样分量的成功种子。

三、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

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

——俗语

一个人要有雄心大志,要有积极的上进之心,正像拿破仑所说:“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俗话说:“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人生应该有理想,才能激励自己树立高远的目标,进而才能努力向前看,去实现这个理想。那么,我们该如何去做呢?

一方面,要培养自己的敬业精神。现在,一谈到敬业,很多人有些不屑一顾。然而,敬业精神不仅有利于我们的成长,还有助于我们实现自己的理想。

1998年,意大利国家足球队有个英雄人物,关键时刻,他制造了点球,并亲自主罚,一球命中,挽救了球队,他就是罗伯特·巴乔。

在球队,巴乔为了让教练看到他的表现,以求重回国家队,再战世界杯,他时刻为球队效力着。正是源于这种精神,巴乔在那个赛季,竟然踢进了22球,位居意籍球员之首。令球迷深爱巴乔的,已不仅仅是他高超的球技,更是他伟大的敬业精神。

事实上,培养敬业的工作态度非常重要。一旦养成了不畏劳苦、敢于拼搏的敬业品性,则无论我们做什么事,都能在竞争之中立于不败之地。

另一方面,当我们树立了人生目标之后,还得敢想。曾获“奥赛”金牌的原北大附中学生王绍讲了这样一段话:“假如你是一个普普通通的中学生,你会有什么样的理想呢?也许成为一名科学家,也许是一位企业家,但无论是什么,你首先要敢想,不可以对自己失去信心。把理想树立得远大些,就不会因为暂时受到挫折而失去信心。”

我们在严肃认真的同时,不妨来点大胆的设想。众所周知,很多的发明创造都是来自大胆的设想。当你脑中闪现某种设想时,不妨大胆地尝试一下,也许就有意外的收获。

所以,我们要经常激励自己,敢于拓展自己的想像力,向更高的目标发起冲击。

四、插上梦想的翅膀

梦想无论怎样模糊,总潜伏在我们心底,使我们的心境得不到宁静,直到这些梦想成为事实为止。

——林语堂

凡是使人生有价值,把人类从平庸中提升上来的动力,首推梦想。

梦想是人类前进的推动者。我们现在所拥有的一切,只不过是过去各个时代的所有梦想的总和,是过去各个时代的梦想实现的结果。

爱迪生梦想发明一种可由电力操纵的灯,于是他开始努力,把他的梦想付诸行动,尽管失败过无数次,但他仍不放弃这个梦想,最终使梦想变成了事实。

莱特兄弟梦想发明能在空中飞翔的机器,现在我们所看到的在世界各地飞翔的飞机,就是他们梦想成真的最佳证据。

无线电报的成功,是马可尼发挥自己梦想的结果。为我们提供使用电报之便利的,难道不是摩尔斯的梦想之功吗?

斯蒂芬森在只是一个贫苦的矿工时,就梦想着要发明机动车,而后来他终于给世界交通带来了一场革命。

只要我们相信有一个美好的明天会来临,那今天的困难就算不了什么。对于那些真正善于梦想的人,就是“铁窗石壁”也不视作牢狱。正是这种梦想,这种期盼,才使我们可以保住勇气,可以减轻负重,可以横扫拦在我们眼前的荆棘,走上一往无前的通途。

当然,有了梦想,还须有实现梦想的坚强决心。徒有梦想而不去努力,徒有愿望而不拿出力量来实现它,那是不能成事的。只有通过实际的行动,才能使梦想实现;唯有为梦想而艰辛地努力,才能成功。

一个已有的梦想的实现,往往可以召唤我们为一个新的梦想而努力。人类就在不断地实现自己“化梦想为事实”的能力中,发现了世界充满着美好又神奇的种种希望。

发挥你的梦想,同时努力使之实现!这种使我们向上眺望、往高处奔跑的能力,是上苍赐予我们的。梦想是指引我们踏上美丽前程的指南针。

我们生命中的全部内容,将完全依照我们对未来的憧憬而定。你的梦想,就是你对生命历程的预言。

五、“知足”,更要“知不足”

人在自然世界里有一个有限之极,在希望的世界里则有一个无限之极。

——[印度]泰戈尔

许多时候,我们不知道满足,甚至为了“了却君王天下事”,对生前身后的功名也期待颇多。其实,不知足是一种最原始的心理需求,知足则是一种理性思维后的豁达。

列夫·托尔斯泰说:“俄罗斯人对于自己的财产从不满足,而对于自己的智慧却相当自信。”这就说明了知足的两重性。人们对于物欲的追求,总优于精神的追求;在精神上的知足,往往不能满足物质的需求,这与人类的第一需要温饱有关。

老子说过:“有所为,才能有所不为。”换句话说,能知足才知不足。诸如,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我们会满足于一日三餐的饱饭。但我们深知,我们对于饮食的需求远不止这些,只要条件许可,就会要酒要肉。

“知足”与“不知足”是一个量化的过程。我们不会把“知足”停留在某个水平线上,也不会把“不知足”固定在一个需求上。不同主体在不同的环境下,“知足”与“知不足”总是互为转化的。

作为普通人,我们觉得还是“不知足”为好,唯有这样,生活才会逐步改观。不过,那些“暴发户”如果对于知识的追求多一些,也许会提升他们的生活质量和工作水平。

事实上,“知足”与“知不足”各有优长。“知足”,使人平静、超脱;“知不足”,使人躁动、奋进。

“知足”,智在知不可行而不行;“知不足”,慧在可行而必行之。若知不行而勉为其难,势必会劳而无功;若知可行而不行,这是堕落和懈怠。两者之间实际上是一个“度”的问题。度是分寸,是智慧,更是水平。

因此,在“知足”与“不知足”之间,我们更多地倾向于理性地“知不足”。

六、我的人生我决定

要么你去驾驭生命,要么是生命驾驭你。你的心态决定谁是坐骑,谁是骑师。

——佚名

人与人之间并没有多大的区别,为什么有些人能够获得成功,能够克服万难去建功立业,而有些人却不行呢?不少心理学家发现,这个秘密就是人的心态。一位伟人说:“要么你去驾驭生命,要么是生命驾驭你。你的心态决定谁是坐骑,谁是骑师。”

南非某贫民窟里,住着兄弟俩。他们忍受不了贫穷的折磨,于是便离开家乡,去外面谋生。哥哥好像幸运些,他来到了富庶的旧金山,弟弟则到了穷困的菲律宾。

几十年后,兄弟俩又幸运地相聚了。今日的兄弟俩,已“换了人间”。哥哥做了旧金山的侨领,拥有数家餐馆、洗衣店和杂货铺。弟弟呢?居然成了一位享誉世界的银行家,拥有东南亚相当分量的山林、橡胶园和银行。

经过几十年的努力,尽管他们都成功了,但两人的成就为什么会有如此的差别呢?兄弟相聚,不免要谈谈分别以来的遭遇。

哥哥说,我到白人社会,既然没有什么特别的才干,唯有用一双手煮饭给白人吃,为他们洗洗衣服。总之,白人不肯干的工作,我们黑人都包上了。生活是没有问题的,但事业却不敢奢望了。至于要进入上层的白人社会,相信很难办到!

看见弟弟这般成就,做哥哥的不免有些羡慕,但弟弟却说:“幸运是没有的。刚来到菲律宾时,还是做一些低贱的工作。但随后我发现,当地人有些是比较懒惰的。于是,便接下他们放弃的事业,慢慢地收购和扩张,生意便逐渐做大了。”

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它告诉我们:影响人生的绝不仅仅是环境,更是心态——心态决定了我们的思想和行动,也决定了我们的视野和成就。

有些人总喜欢说,自己现在的境况是环境造成的。这些人还说,他们的想法无法改变。但如何看待人生,如何把握人生,归根结底,是由我们自己决定的。

七、路就在你的脚下

什么是路?就是从没路的地方践踏出来的,从只有荆棘的地方开辟出来的。

——鲁迅

当你埋怨上天不公平的同时,你可曾想过:为什么那些比你遭遇更不幸的人,他们可以挺过来,甚至还能作出一番伟大的事业来,而你自己就办不到呢?

曾住在茅庐棚的小孩,日后可以入主白宫,成为有名的总统;在陋巷中出身的小孩,可以成为国家的立法者;在贫穷中长大的小孩,可以变成商界巨子。这些成功的事例,让你不得不相信:只要你肯努力,拥有远大的志向,没有任何东西可以阻挡你的前进。

别说自己没有机会,也别感叹自己没有才能,只要你有奋斗的精神,你就能获得巨大成功的机遇。

野口英世是世界知名的细菌学家。他小时候因掉入火炉烧残了左手,不仅如此,由于他父亲是个嗜酒如命的人,家里穷得连床都没有。视家如地狱的他,百般设法要挣脱那个苦境。于是,他为自己设计了一张蓝图。

首先,他通过努力,进入当时世界级细菌学家北里柴三郎的传染病研究所。然后,想办法去美国、德国留学,取得学位后前往法国,拜访有名的专家学者……

除此之外,他以爱迪生为楷模,每天都下苦功夫;还以拿破仑为榜样,一天只睡3个小时,以至于美国同仁都惊讶地说:“这个日本人到底什么时候睡觉?”

短短的5年时间里,他按计划周游了欧美世界,历经千辛万苦,终于成为举世瞩目的细菌学家,让世人对他的表现刮目相看。

想改变自己所处的环境,最好先坚定意念,停止抱怨。但丁说:“我崇信勇敢、坚忍和信心,因为它们曾一直助我应付我在生活中所遇到的困境。”

困境一点儿都不可怕。当你以为自己的出路是在别处的时候,你才注定是要失败的。因为,你不懂得去争取,不想让自己出人头地。

你的出路就在你的身上,就在你的脚下!只要拿定主意,坚定意志,拿出勇气来抗拒困难,自然就不会被逆境打败。

八、该出手时就出手

在一切日常事物中,非常需要坚强果断的行动。

——[英]高乐斯华绥

机会不会去主动登门拜访那些只守候在家中的人。如果你真的想抓住机会,就一定要主动出击。因为,机会总是送给那些时刻都在努力的人。

美国著名学者拿破仑·希尔告诉我们:“机遇与我们的事业休戚相关,机遇是一个美丽而性情古怪的天使,她倏尔降临在你身边,如果你稍有不慎,她又将翩然而去,不管你怎样扼腕叹息,她却从此杳无音讯,不再复返了。”

有自信心的人,敢于挺身而出,毅然跳进未知的急流中,去搏击未来。只要肯冒风险,必定有所收获。而懦弱胆怯的人,只好躲在安全的静水处,眼巴巴盯着别人乘着急流欢快地奔向下流。

1997年,美国的一对情侣去登山冒险,不幸从近200米高的峭壁上跌了下去。在峡谷中,他们经历了24个小时的意志和身体考验。他们身受重伤,互相不能靠近。为了保存体力,也不能多说话。

但他们镇静自若,想办法联系上了救援队,并且积极配合救援。靠着一条绳索,从唯一能生还的原路被拉了上去。他们没有左顾右盼,没有消极等待,而是盯住眼前的困难,一步一步地克服,直到重获新生。

美国百货业巨子约翰·甘布士先生,曾经在一封致青年人的******中,诚恳地说道:“亲爱的朋友,我认为你们应该重视那万分之一的机会,因为它将给你带来意想不到的成功。有人说,这种做法是傻子行径,比买奖券的希望还渺茫。这种观点是有失偏颇的,因为开奖券是由别人主持,丝毫不由你主观努力;但这种万分之一的机会,却完全是靠你自己的主观努力去完成。”

但要想把握这万分之一的机会,你首先得目光长远,“只见树木,不见森林”是行不通的。其次,你必须锲而不舍,没有持之以恒的毅力是无济于事的。你只有具备了上述两个条件,并付诸实际行动,才会取得成功。

九、志存高远

一个人找不到自己的远方,是很可怕的。有了远方,也就有了人生追求的高度;而一旦有了追求,远方也就不再遥远。

——陈勇

李白说:“大丈夫必有四方之志。”孟子说:“士何事,曰尚志。”世间众生之所以为众生,就是因为他们无大志!小有志气的人,也只在功名利禄、衣食讲究之上。这样的人,充其能享受着一时的荣华盛誉。

有哲人说:“人不怕才力不够,却怕志向不立”;“雄图大志,为伟大事业成功的基础。世无缺乏雄图大志而能成其为伟大的人。所以,一切才智、自信与勇敢,均须以雄图大志为根本。”可见,古往今来,做人做事均以方方正正的志向为根本。

谢良佐也曾说:“人须先立志,立志则有根本。譬如树木,须先有根本,然后培养,方成合抱之木。”今天,一些伟人也常常说,人必须有志向。立志是做人的根本,也是做人的力量;立志是做人的目标,也是做人的道理。

做人总要有个志,才有路走。所以,王阳明说:“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虽百工技艺,无有不本于志者……志不立如无航之舟,无御之马,漂荡奔逸,终亦何所底平!”立了志,不变移,不动摇,终会有成就的。从来没有不立志而有所成就的人。做人,唯有“立志”,才能“成器”。

作为人来说,生活在这个世上,就得有理想,有抱负,有目标,不可糊涂一生。理想与目标就是人的志向,就是内心的方正。张横渠的名言是:“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这是他做人的志向和抱负,也是他做人的理想与目标。这里面,有不可一世的气概,也表现出崇高的精神境界。

想做个顶天立地的人物,就要先有个顶天立地的志向。想做伟大的人,就要有伟大的理想。这样,才能引导你发愤向上,提升自己的精神品格,使之虽在人世中,却能超然于上,从而创造出不平凡的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