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努尔哈赤传
31857200000040

第40章 定都称汗 志在大一统

1616年除夕,赫图阿拉山城经过一番改造焕然一新,从城内到城外到处张灯结彩,人山人海,整座城都分外热闹。家家户户的门口都贴上了属于本族的彩色旗帜,红蓝黄白,鲜艳夺目。特别是那镶在旗子上的金龙、焰火,更给旗子增添了吉祥、火暴、向上的气氛。

入夜,家家户户都开始燃放爆竹,声震川谷,使整个山城都沉浸在热烈的节日气氛中。正月初一这天,东方的天刚蒙蒙亮,城外的士农工商就穿着专门为过节准备还的艳丽服装,涌进内城,齐集于“尊号台”前,等待努尔哈赤正式升座称汗。

尊号台者,金銮殿也。宽敞的青砖台基上,耸立着双檐歇山式殿楼。殿顶黄瓦闪烁,殿内雕梁画栋,极其富丽堂皇。

天过卯时,旭日东升,尊号台抹上一层淡红的颜色,显得更加瑰丽。

“哐!哐!”外城大槐树上的钟声响了。随着钟声,鼓乐大作,八面彩旗在尊号台两侧徐徐升起,伴随节奏鲜明的鼓乐,努尔哈赤的儿孙们,及八旗贝勒率领群臣,按照八旗顺序,肃立尊号台前两侧。

乐毕,五十八岁的努尔哈赤神色自若地登上大殿,面向群臣,坐在豹皮高椅上。这时,八大臣手捧劝进表,率群臣跪下。

立在努尔哈赤左右的侍卫阿敦和额尔德尼,急忙从两侧迎去,接过八大臣跪呈的表章,捧到努尔哈赤面前的桌子上。然后,额尔德尼跪下,高声诵读表文,上尊号为:“抚育诸部的英明汗。”

须臾,诸臣站起。努尔哈赤也站起来,离开宝座,亲自拈香向天祷告道:“上天赐陛下为汗,为百姓造福。帝王与民如同鱼水,我愿对天发誓,生为庶民,死为庶民,为民而战。愿满洲民族永远昌盛,百姓安康。”

接着,对天叩首。礼毕,努尔哈赤又回到宝座,分别接受各旗大臣的贺礼。从此,努尔哈赤为汗的后金国,独立自治,定年号为“天命”。

登基典礼毕,努尔哈赤设大宴招待功臣。席间,新推举的礼乐额真多罗甘珠,组织百名少女跳起自编的“喜起舞”,为功臣们祝贺。

中午,努尔哈赤正与五大臣在客厅畅饮,忽然范文程策马进城,他下马不顾鞍马劳顿,就连忙叫两个随从从马鞍上卸下一个三尺高的木架和一只木箱。他在楼下拆开木箱,捧出一面圆镜,装在三尺高的檀香木木架上,挂上一丈多长的红绫,然后抬到楼上,见到努尔哈赤,慌忙施礼,道:“恭贺将军称汗!卑职特意从沈阳卫置备大礼,前来祝贺!”

两位侍从连忙将镜架朝前抬了一步。范文程掀去红绫,道:“此镜名叫阴阳镜,也叫水火镜。阴面刻有浪花翻卷,阳面镌有大火弥天。平时阳面朝天,用时只需一碰,即可翻转。”

细心的安费扬古听罢,连忙问道:“范秀才,此镜装置奇特,寓意颇深,请问其意何在?”

范文程看了众人一眼,然后道:“今日人所共知,明之为火,满洲者为水。以水灭火,乃旗人夙愿,汉民所盼。今置此镜,送给英明之汗,就是盼望满洲民族兴起,推翻腐败之明朝,统一长城内外,大江南北!”

努尔哈赤被范文程精彩的言辞感动了,他站起来,亲自斟了两杯酒,道:“文案真不愧名门之后,聪明过人。来,来,来,我敬你一杯。你的一片心意,我永志不忘。”

两人碰杯,一饮而尽。随之,安费扬古问道:“范先生博闻强识,消息灵通,就请您叙谈叙谈明朝时局吧。”

范文程落座,摘下帽子,爽快地道:“每况愈下!眼下,大明朝政治紊乱,宦官当政,民不聊生,国库虚空。华夏之大,犹如一堆干柴,只要点一把火,即可倾覆!”

“那我就拎一支火把进去嘛!”努尔哈赤特邀的开国之勋图鲁什兴致勃勃地道。

安费扬古笑道:“他们屯兵数万,你能说进就进吗?”

“唁唁,”范文程笑道,“驻守辽东明军虽名义上说有八万,实则能打仗上阵者不过万人。数年来,他们不修兵具,朽戟钝戈,实为乌合之众。”范文程又饮了一口酒接着道:“传说明军杀牲祭旗,三刀才能将牛刺死。”

“哈……”图鲁什笑得仰翻在地。安费扬古慌忙上前将他扶起,开玩笑地问道:“这样的无能兵将,你一刀能捅几个?”

图鲁什一边比画着一边说自己一刀要捅他十个八个,否则就脑袋朝下,倒着给众人走上二里地。大家听着他的话都哈哈大笑起来。笑完努尔哈赤才将范文程拉到自己跟前,亲近地说范文程的话正是他所想的事情,他愿意为了统一山河,为开创一代贤达社稷,造福后人而努力。众人也为此群情激荡,纷纷起立称赞努尔哈赤英明。大家为了这一宏伟的决定宴乐大作,歌声盈耳。复金伐明的呼声在赫图阿拉的上空回荡着,响彻了苏子河的两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