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大学修养观
31850300000031

第31章 谈谈教学原则

教学原则是人们基于对教学规律、教学目的的理解提出的基本教学要求,内容不尽相同。它们通常以条文的方式加以叙述,若干条文组成一个体系,称为教学原则体系。事实上已存在着种种不同的教学原则体系,教学管理人员必须依照一定的教学原则指导教学、管理教学。

一、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相协调的原则

如何传授知识,传授哪些知识,应当还有一些原则,这里说的是知识与能力的关系原则。既要重视知识的习得,又要重视在习得过程中能力的培养,这是很重要的。大学教学既要引导学生努力学习,又要引导学生努力掌握学习方法,尤其要关注学生能力特别是创造能力的发展。创造能力首先从创造性的学习开始,特别在大学高年级,把教学与学术研究紧密结合起来,就更能领会这一原则。

二、智力发展与心力发展相协调的原则

学生和谐协调发展是我们的一个总原则。前一条说的是知识与能力的协调发展,其中能力实际上是仅指认知能力,诸如观察力、记忆力、思维能力及具有综合性质的创造能力等等,基本上是智力方面。智力与另一种性质的能力,即非认知性心理能力或称心力协调发展能力,是另一项重要的教学原则。智力与心力是可以也应当协调发展的,这就要看我们的教学如何来实现这种协调、来贯彻这一原则了,这与我们的教学目的直接相联系。基本的心力包括情动力(包括情感、兴趣、信念等形成的心理能力)、意志力、注意力、自我评价能力(自我评价不同于一般的认识问题)等方面。目前,只关注知识传授而忽略了能力培养的教学是存在的,只注意到智力发展而忽视了学生心力发展的教学更是普遍存在着。尽管关注并有效地实现两者的协调发展是一件不易之事,但发展心力对于教育的成败关系重大,因而这一原则的贯彻既困难,又具有特别的意义。

大学修养观谈谈教学原则

三、思维训练与操作训练相协调的原则

很多人把“理论联系实际”的思想路线直接搬用来作一条教学原则,其实,我们的任务在于对其具体化,形成有教学个性的原则,思维训练与操作训练相协调的原则就是“理论联系实际”具体化的表现之一。思维能力与操作能力是两种性质不同的能力,简单地说就是动脑能力和动手能力,或者说是“想”和“做”,这一原则所强调的就是重视这两方面并使之协同发展。在人的智力中,思维能力被认为是核心成分,但是操作能力也很重要,而且对思维能力的发展也有一定作用,操作能力很差会影响思维能力发展;展现思维能力也需要“做”,操作是相对于思维来说的,在不同学科有所不同,学习语文时写作、演讲可算操作,学习理化做实验算操作,学习数学解题亦可算操作,学习机械学搞设计制作算操作……各有不同内容。思维可使人聪明,操作也可使人聪明,两者协调起来,和谐发展,不仅知识可以学得更好,而且人会变得更聪明起来。

四、收敛性思维发展与发散性思维发展相协调的原则

思维有形象思维、抽象思维,有直觉思维、逻辑思维,有发散性思维、收敛性思维,这是从不同角度划分的结果。如果说我们特别关注作为智力核心成分的思维能力是必然的话,那么,也必然要注意思维本身的合理结构,形象与抽象、直觉与逻辑思维都须协调发展。这里,我们特别用收敛性思维与发散性思维的协调发展作为代表,作为一条重要原则,这一关系更具普遍意义。

人们常说要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不错。但不够全面,它忽略了一个更本质的方面——发现问题。你分析的问题、要解决的问题,从何而来?首先要有人发现或你自己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有时也需要发现问题。但是,发现问题与分析问题的思维特点一般是不同的,问题的发现更多地(不是唯一地)靠发散性思维,问题的分析更多地(也不是唯一地)靠收敛性思维,问题的解决过程则要靠多种思维协同。教学的现状是存在过多的收敛性思维训练而太少发散性思维训练。尽管培养收敛性思维是必要的,但创造性思维少不了发散性思维,这种特性的思维往往是发现的开端,具有开拓性、突破性。眼下,发散性思维重视的普遍性不够、训练的有效手段也不多。

五、深入与浅出相协调的原则

比较完整的教学原则体系必然尽可能考虑各个方面,深入与浅出相协调的原则,既涉及教学内容,又涉及教学方法。

人们常说“不深入就不能浅出”,说的是如果教师对教学内容没有深入的掌握,就很难以浅出的方式传授给学生。所以,深入浅出原则体现了内容与形式统一的要求,体现了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统一的要求。教师要深入才能浅出,学生要由浅入深才能入门。换个角度看,深入是结果,浅出是过程,经由浅出的过程达到深入的结果;再换个角度看,深入是目的,浅出是手段,经由浅出的手段达到深入的目的;还换个角度看,深入往往是对本质和整体的把握,浅出则常常从某个片段和部分开始,经由片段和表面达到对整体和本质的理解。因此也可以说,深入浅出的关系原则体现了内容与形式、目的与手段、过程与结果、局部与整体、现象与本质统一的多方面要求。这些关系也只是相对而言的,例如,不能把深入完全等同于内容,而浅出只是一个形式问题或方法问题。深入浅出只是对教学的一般要求,与方法比较靠近,但它本身并不直接提供具体的方法,是靠近方法的原则。深入浅出的具体途径和方法是多样的,有时是从个别开始再到一般;有时又需要从一般到个别才体现由浅入深;有时是从具体的东西开始来认识抽象;有时反而是由抽象到具体才体现由浅入深。有一种误解认为,只有从个别到一般、从具体到抽象、从感性到理性才是深入浅出,其实不然。只有从接近学生实际、接近学生已有知识的地方出发,再到学生未知领域,这才是由浅入深。在有的情况下,学生已知了一般原理而并不知道其中有多少具体深刻的实际背景,有时则相反,应作具体分析。总之,将此教学原则具体到方法时,还有一个过程,还有许多文章可做(这也表明不宜将“直观性”作为一项普遍原则)。

六、师生关系相协调的原则(师生协同原则)

唯有这一原则是直接讲人际关系的,必然主要要讲教师与学生的关系。具体来讲,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应当是建立在一种相互理解、相互沟通基础之上的,双方不仅在认知层面而且在情感层面上沟通。

我们特别关注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引导、指导、教导(合称为主导)作用的发挥,更关注这两种作用的协调与和谐。教师的主导作用,关键在一个“导”字,辅导、引导、向导。主导决不是主宰,甚至不是主演,应尽量让学生当主角,尽量让学生去“自己完成”,教师只充当在正式舞台上看不到的导演,尽量让学生发挥主体作用。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在活动的有效开展过程中,越放手让其处于主动地位完成得越好,引导是必要的,替代是徒劳甚至是有害的。

教师也是自己心理活动(包括认识活动)的主体,其主体作用的发挥也是重要的。但是:第一,教学的主要目的、落脚点,在于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在于培养他们,在于使他们和谐发展;第二,教师主体作用发挥得如何,又主要根据其让学生主体作用发挥得如何来评判。从这个意义上讲,就是要承认学生是中心,能够让学生处于这种地位的教学是高质量的教学,能够做到这一点的教师是优秀的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