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学会做人做事学会选择放弃
31849500000001

第1章 敢想敢做的选择与放弃(1)

第一节 做好自己的梦

我们会成为什么样的人,会有什么样的成就,就在于选择做什么样的梦。

有这样一则令人难忘的真实故事,主人公是一个生长于美国旧金山贫民区的小男孩,从小因为营养不良而患有软骨症,在六岁时双腿变成“弓”字型,而小腿更是严重的萎缩。然而在他幼小心灵中一直藏着一个除了他自己,没人相信会实现的梦——那就是有一天他要成为美式橄揽球的全能球员。

他是传奇人物吉姆·布朗的球迷,每当吉姆所在的克里夫兰布朗斯队和旧金山四九人队在旧金山比赛时,这个男孩便不顾双腿的不便,一跛一跛地到球场去为心中的偶像加油。由于他穷得买不起票,所以只有等到全场比赛快结束时,从工作人员打开的大门溜进去,欣赏最后剩下的几分钟。

十三岁时,有一次他在布朗斯队和四九人队比赛之后,在一家冰淇淋店里终于有机会和心中的偶像面对面地接触,那是他多年来所期望的一刻。他大大方方地走到这位大明星的跟前,朗声说道:“布朗先生,我是你最忠实的球迷!”

吉姆·布朗和气地向他说了声谢谢。这个小男孩接着又说道:“布朗先生,你晓得一件事吗?”

吉姆转过头来问道:“小朋友,请问是什么事呢?”

男孩一副自若的神态说道:“我记得你所创下的每一项纪录,每一次的布阵。”

吉姆·布朗十分开心地笑了,然后说道:“真不简单。”

这时小男孩挺了挺胸膛,眼睛里闪烁着光芒,充满自信地说道:“布朗先生,有一天我要打破你所创下的每一项纪录!”

听完小男孩的话,这位美式橄榄球明星微笑地对他说道:“好大的口气。孩子,你叫什么名字?”

小男孩得意地笑了,说:“奥伦索先生,我的名字叫奥伦索·辛普森,大家都管我叫0.J.。”

奥伦索·辛普森日后的确如他少年时所说的话,在美式橄榄球场上打破了吉姆·布朗所写下的所有纪录,同时更创下一些新的纪录。

第二节 决心是梦想的开始

种树最好的时间是20年前,其次是现在。

有个落拓不得志的中年人每隔三两天就到教堂祈祷,而且他的祷告词几乎每次都相同。

第一次他到教堂时,跪在圣坛前,虔诚地低语:“上帝啊,请念在我多年来敬畏您的份上,让我中一次彩票吧!阿门。”

几天后,他又垂头丧气地回到教堂,同样跟着祈祷:“上帝啊,为何不让我中彩票?我愿意更谦卑地来服侍您,求您让我中一次彩票吧!阿门。”

又过了几天,他再次出现在教堂,同样重复他的祈祷。如此周而复始,不间断地祈求着。

到了最后一次,他跪着:“我的上帝,为何您不垂听我的祈求?让我中彩票吧!只要一次,让我解决所有困难,我愿终身奉献,专心侍奉您——”

就在这时,圣坛上空发出一阵宏伟庄严的声音:“我一直垂听你的祷告。可是——最起码,你也该先去买一张彩票吧!”

您曾想过要中一次彩票吗?是否真的想过要成功?

要成功,光有梦想是不够的。还必须拥有一定要成功的决心,配合确切的行动,坚持到底,方能成功。

只有下定一个不更改的决心,历经学习、奋斗、成长这些不断的行动,才有资格摘下成功的甜美果实。

而大多数的人,在开始时,都拥有很远大的梦想,如同故事中那位祈祷者,但却从未掏腰包真正去买过一张彩票。缺乏实际行动的梦想于是开始萎缩,种种消极与不可能的思想产生,甚至于就此不敢再存任何梦想,过着随过而安、乐天知命的生活。

这也是为何成功者总是占少数的原因。了解成功哲学的您,是否真心愿意在此刻为自己的理想,认真地下定追求到底的决心,并且马上行动。

梦想是成功的起跑线,决心则是起跑时的枪声。行动犹如跑者全力的奔驰,惟有坚持到最后一秒的,方能获得成功。

第三节 把希望的种子播入心田

向往光明的希望之种,往往在最黑暗的日子里悄悄播入人们的心田。

1942年寒冬,纳粹集中营内,一个孤独的男孩正从铁栏杆向外张望。恰好此时,一个女孩从集中营前经过。看得出,那女孩同样也被男孩的出现所吸引。为了表达她内心的情感,她将一个红苹果扔进铁栏。一只象征生命、希望和爱情的红苹果。

男孩弯腰拾起那个红苹果,一束光明照了他那尘封已久的心田。第二天,男孩又到铁栏边,尽管为自己的做法感到可笑和不可思议,他还是倚栏杆而望,企盼她的到来,年轻的女孩同样渴望能再见到那令她心醉的不幸的身影。于是,她来了,手里拿着红苹果。

接下来的那天,寒风凛冽,雪花纷飞。两位年轻人仍然如期相约,通过那个红苹果在铁栏的两侧传递融融暖意。

这动人的情景又持续了好几天。铁栏内外两颗年轻的心天天渴望重逢:即使只是一小会儿,即使只有几句话。

终于,铁栏会面潸然落幕。这一天,男孩眉头紧锁对心爱的姑娘说:“明天你就不用再来了。他们将把我转到另一个集中营上。”说完,他便转身而去,连回头再看一眼的勇气都没有。

从此以后,每当痛苦来临,女孩那恬静的身影便会出现在他的脑海中。她的明眸,她的关怀,她的红苹果,所有这些都在漫漫长夜给他送去慰藉,带来温暖。战争中,他的家人惨遭杀害,他所认识的亲人都不复存在。惟有这女孩的音容笑貌留存心底,给予他生的希望。

1957年的某天,美国。两位成年移民无意中坐到一起。“大战时您在何处’!”女士问道。“那时我被关在德国的一座集中营里。”男士答道。

“哦!我曾向一位被关在德国集中营里的男孩递过苹果。”女士回忆道。

男士猛吃一惊,他问道:“那男孩是不是有一天曾对你说:明天你就不用再来了,他将被移到另一个集中营去?”。

“啊!是的。可您是怎么知道的?”

男士盯着她的眼:“那就是我”。

好一阵沉默。

“从那时起,”男士说道,“我再也不想失去你。愿意嫁给我吗?”

“愿意。”她说。

他们紧紧地拥抱。

1996年情人节。在温弗利主持的一个向全美播出的节目中,故事的男主人公在现场向人们表了他对妻子40年忠贞不渝的爱:

“在纳粹集中营”,他说,“你的爱温暖了我,这些年来,是你的爱,使我获得滋养。可我现在仍如饥似渴,企盼你的爱能伴我到永远。”

第四节 积极思想的力量

有一个东西,可使任何事物添上光彩,那就是——好事即将来临的想法。

一位国王的众多大臣之间,有位大臣特别有智慧,而这位大臣也因他的智慧,格外受到国王的宠爱与信任。

智慧大臣拥有一项与众不同的特长,他抱持绝对积极的想法。不论遇上什么事,他总是愿意去看事物好的那一面,而拒绝消极观点。

也由于智慧大臣这种凡事积极看待的态度,的确为国王妥善地处理了许多烦难的大事,因而备受国王的敬重,凡事皆要咨询他的意见。

国王热爱打猎,有次在追捕猎物的意外中,受伤弄断了一节食指。国王剧痛之余,立即招来智慧大臣,征询他对这件断指意外的看法。

智慧大臣仍本着他的作风,轻松自在地告诉国王,这应是一件好事,并劝国王往积极上面去想。

国王闻言大怒,以为智慧大臣在嘲讽自己,立时命左右将他拿下,关到监狱里。

待断指伤口痊愈之后,国王也忘了此事,又兴冲冲地忙着四处打猎。却不料祸不单行,竟带队误闯邻国国境,被丛林中埋伏的一群野人活捉。

依照野人的惯例,必须将活捉的这队人马的首领献祭给他们的神,于是便抓了国王放到祭坛上。正当祭奠仪式开始,主持的巫师突然惊呼起来。

原来巫师发现国王断了一截的食指,而按他们部族的律例,献祭不完整的祭品给天神,是会受天谴责的。野人连忙将国王解下祭坛,驱逐他离开,另外抓了一位同行的大臣献祭。

国王狼狈地回到朝中,庆幸大难不死,忽而想到智慧大臣所说,断指确是一件好事,便立刻将他由牢中释出,并当面向他道歉。

智慧大臣还是抱持他的积极态度,笑着原谅国王,并说这一切都是好事。

国王不服气地问:“说我断指是好事,如今我能接受。但若说因我误会你,而将你下在牢里受苦,难道这也是好事?”

智慧大臣笑着回答:“臣在牢中,当然是好事。陛下不妨想想,今天我若不是在牢中,陪陛下出猪的大臣会是谁呢?”

每件事情必然有两面,这位深具智慧的大臣选择了聪明的那一面。

您在看待事物上,比较倾向哪一面呢?

半杯水是半空还是半满,是最常被提出分别消极悲观与积极乐观看法差异的简单比喻。消极者看到人家给他半杯水,会抱怨“只”剩半杯水;而积极者则乐道“还”有半杯水。

同样的半杯水,您愿意将眼光定位于拥有抑或失去的那一半呢?这个选择对您的一生将有极大的影响。

犹太人是世界上最会赚钱的民族,这或许和他们一向积极乐观的态度有关联。有段犹太俗谚是这样的:

如果断了一条腿,你就该感谢上帝不曾折断你两条腿;如果断了两条腿,你就该感谢上帝不曾折断你的脖子;如果断了脖子,那也就没什么好担忧的了。

积极思想的人对任何事总抱着乐观的态度,即使遇上挫折,积极者也会认为那是帮助他自己的成功大树开始生根、发芽的种子。

凡事都有两面,建议您永远看好的那一面。

如果您还是坚待选择悲观,当然也有其好处,您将会慢慢发现,每件事情当它真正发生时,往往都比您所想的还要好,常会令您喜出望外。

第五节 思想将成为事实

一个便是他整天想要做的那一种人。

在欧洲,一位雕刻匠和朋友相约吃饭,朋友见到他的脸色,大惊道:“你怎么了,哪里不舒服,生了什么病?”

雕刻匠回想自己终日忙碌,连生病的时间都没有了,全身也没有哪里不适,便回答了他的朋友,说自己很好。

他的朋友直摇头:“看你的脸色,仿佛大病初愈一般,天晓得你干了些什么事。”

过了大半年之后,雕刻匠又和那位朋友不期而遇,朋友仔细看了看他,又问道:“你最近是不是发财了,或是走了什么好运,怎么气色这么好?”

面对这位“面相大师”的朋友,雕刻匠真是啼笑皆非,自己的生活还是和半年前一样的忙碌,除了工作地点外,根本没什么改变。

想到工作地点,雕刻匠登时醒悟过来。原来自己半年前是在巴黎圣母院工作,协助修补角楼上那些面目狰狩的恶魔雕像,整日心中所想的,皆是如何能将雕像修补得如原先的丑陋可布。难怪脸色像生了大病。

而最近这段期间,他则加入西班牙圣教堂的建造行列,为了将教堂外众至徒的容貌塑造得能表现圣徒的圣洁光辉,更是日夜伤透了脑筋。朋友见了他,竟以为发了什么大财。

古语有云:“相由心生。”林肯也曾说过:“年过四十岁,你就必须为自己的长相负责。”心中所思想,在容貌上呈现出来,是正常的事,也是简单的道理。

许多人们最想拥有的,就是所谓“价值百万美元的笑容”,这样的笑容,常出现在许多世界级的超级推销员脸上,例如肯克拉、克莱蒙·斯通等。拥有这样的笑容,等于拥有了百万美元的资产。

如何才能使自己拥有“价值百万美元的笑容”呢?有人说是不断对镜练习而来的,这固然是不错的方法,不过倒也要提防练成一副皮笑肉不笑的嘴脸。

最好的方法应是由心灵做起,培养积极可能的思想,基于付出、挚爱、诚实、善良、温柔、喜乐……等等正面的情绪。当您想到的是对方的利益,而非自己的益处时,您的笑容已然成型了。

还记得您上次看到婴儿的笑容,是多久以前的事了?还记得他们是怎么笑的吗?如果您忘了,赶紧去找个婴儿来看看,他们的容貌正符合前面所说的一切条件。

每个婴儿都是积极的,他们对末来充满希望;从未听过有消极的婴儿。如您在今天获得新生,您会是消极的婴儿吗?

第六节 “敢做”比“会做”更重要

许多相当成功的人,并不一定是他比你“会”做,更重要的是他比你“敢”做。

1956年,五十八岁的哈默购买了西方石油公司,开始大做石油生意。石油是最能赚大钱的行业,也正因为最能赚钱,所以竞争尤为激烈。初涉石油领域的哈默要建立起自己的石油王国,无疑面临着极大的竞争风险。

首先碰到的是油源问题。1960年石油产量占美国总产量38%的得克萨斯州,已被几家大石油公司垄断,哈默无法插手;沙特阿拉伯是美国埃克森石油公司的天下,哈默难以染指;如何解决油源问题呢?1960年,当花费了100万旧美元勘探基金而毫无结果时,哈默再一次冒险地接受了一位青年地质学家的建议:旧金山以东一片被德士古石油公司放弃的地区,可能蕴藏着丰富的天然气,并建议哈默的西方五油公司把它租下来。哈默又千方百计从各方面筹集了一大笔钱,投入了这一冒险的投资。当钻到860英尺深时,终于钻出了加利福尼亚州的第二大天然气田。

哈默成功的事实告诉我们:风险和利润的大小是成正比的,巨大的风险能带来巨大的效益。

与其不尝试而失败,不如尝试了再失败,不战而败如同运动员的竞赛时弃权,是一种极端怯懦的行为。作为一个成功的经营者,就必须具备坚强的毅力,以及“拼着失败也要试试看”的勇气和胆略。当然,冒风险也并非铤而走险,敢冒风险的勇气和胆略是建立在对客观现实的科学分析基础之上的。顺应客观规律,加上主观努力,力争从风险中获得效益,是成功者必备的心理素质,这就是人们常说的应当胆识结合。

第七节 要想活得好就要主动出击

要想活得好,你就要选择主动出击,慢下手,你的机会就会在犹豫间丧失殆尽。

在河边,一只狼要带好几只小狼过河,以我们粗浅的经验,它一定会一只一只地叨过去。但事实并非如此。老狼为了怕子女受伤害,它会咬死一只动物,把动物的胃吹足气,然后再用牙咬住蒂处,做成一只鼓鼓囊囊的皮筏,借着这生命的皮筏,全家渡河。

在动物界,狼是一种非常聪明的动物,如果让单个狗与单个的狼搏斗,败北的肯定是狗。虽然狗与狼是近亲,它们的体型也难分伯仲,但为什么败北的总是狗呢?有人曾就这问题仔细地对狗与狼进行研究。结果发现,经人类长期豢养的狗,因为不需面临生存的危机,狗的脑容量大大小于狼,而生长在野外的狼,为了生存,它们的大脑被很好地开发,不但非常有创造性,而且有着异乎寻常的生存智慧。

事物的法则,永远是用进废退。这是颠扑不破的真理。动物如此,人类又何尝不是如此。一个人,要想在异常激烈的社会竞争中不被淘汰,还是有一点生存危机的好,这样,我们就可以未雨绸缪,主动出击,多一点生存的技能与智慧。

第八节 创造时机永远比坐等时机快一步

愚蠢的人等待时机,聪明的人创造时机!

有个懒人靠在一块大石头上,懒洋洋地晒着太阳。

这时,从远处走来一个奇怪的东西,它周身发着五颜六色的光,七八条腿一齐运动,使它的行走十分快捷。

“喂!你在做什么?”那怪物问。

“我在这儿等待时机。”懒人回答。

“等待时机?哈哈!时机什么样,你知道吗?”怪物问。

“不知道。不过,听说时机是个很神奇的东西,它只要来到你身边,那么,你就会走运,或者当上了官,或者发了财,或者娶个漂亮老婆,或者……反正,美极了。”

“嗨!你连时机什么样都不知道,还等什么时机?还是跟着我走吧,让我带着你去做几件于你有益的事吧!”那怪物说着就要来拉他。

“去去去!少来添乱!我才不跟你走呢!”懒人不耐烦地撵那怪物。

那怪物叹息着离去。

这时,一位长髯老人来到懒汉面前问道:“你抓住它了吗?”

“抓住它?它是什么东西?”懒人问。

“它就是时机呀!”“天哪!我把它放走了。不,是我把它撵走了!”懒人后悔不迭,急忙站起身呼喊时机,希望它能返回来。

“别喊了,”长髯老人说,“你刚才已经把它放弃,让我告诉你关于时机的秘密吧,它是一个不可捉摸的家伙。你专心等它时,它可能迟迟不来,你不留心时,它可能就来到你面前;见不着它时,你时时想它,见着了它时,你又认不出它;如果当它从你面前走过时你抓不住它,那么它将永不回头,使你永远错过了它!”

“天哪!那可咋办呀,我这一辈子不就失去时机了吗?”懒人哭着说。

“那也未必,”长髯老人说,“让我再告诉你另一个关于时机的秘密吧,其实,属于你的时机不止一个。”

“不止一个?”懒人惊奇地问。

“对。这一个失去了,下一个还可以出现。不过,这些时机,很多不是自然走来的,而是人创造的。”

“什么?时机可以创造?”

“对。刚才的一个时机,就是我为你创造的一个,可惜你把它放跑了。”

“太好了,那么,请您再为我创造一些时机吧!”懒人说。

“不。以后的时机,只有靠你自己创造了。”

“可惜,我不会创造时机呀。”懒人为难地说。

“那么,现在,我教你。首先,站起来,永远不要等!然后,放开大步朝前走,见到你能够做的有益的事,就去做。那时,你就学会了创造时机。”

第九节 选择小事成就大业

无论大事小事,关键在于你的选择,只要选择对了,你的小事也就成了大事。

在我们的印象中,擦鞋绝对是一个难登大雅之堂的职业,如果有人以此终生为业,那他一定不会有多大的出息。实际上呢?我们却想错了,一个名叫源太郎的日本人,就是凭借擦鞋,从而成就了自己辉煌的人生。

多年前,身为化工厂工人的源太郎失业了。一个偶然的机会,他从一位美国军官那里学会了擦鞋,他很快就迷上了这种工作;只要听说哪里有好的擦鞋匠,他就千方百计地赶去请教、虚心学习。

日子一天天地过去了,源太郎的技艺越来越精。他的擦鞋方法别具一格:不用鞋刷,而用木棉布绕在右手食指和中指上代替,鞋油也自行调制。那些早已失去光泽的旧皮鞋,经他匠心独运的一番擦拭,无不焕然一新,光可鉴人,而且光泽持久,可保持一周以上。更绝的是,凭着高深的职业素养,源太郎与人擦肩而过时,便能知道对方穿何种鞋;从鞋的磨损部位和程度,他可以说出这人的健康和生活习惯。他的精湛技艺,打动了东京一家名叫“凯比特东急”的四星级饭店,他们将源太郎请到饭店,为饭店的顾客擦鞋。

令人惊讶的是,自从源太郎来到“凯比特东急”之后,演艺界的各路明星一到东京便非“凯比特东急”不住;一向苛刻挑剔的明星们对此情有独钟的原因非常简单,就是享受一下该店擦鞋的“五星级服务”。当他们穿着焕然一新的皮鞋翩然而去时,他们的心里深深地记下了源太郎的名字。

源太郎炉火纯青的技术、一丝不苟的精神和非同凡响的效果,为他赢得了众多顾客的青睐。他的老主顾不只来自东京京都、北海道,甚至还有香港、新加坡等地。在他简朴的工作室内,堆满了发往各地的速寄纸箱。如今的源太郎,早已成为“凯比特东急”的一块金字招牌。

源太郎的努力,为他自己创造出一份辉煌的业绩。事实上,只要我们用心去做,哪一件小事不能成就大业呢?

第十节 选择大声地“叫”

契诃夫在一百年前说,大狗叫,小狗也叫,既然来到这个世界上,上帝就赋予它叫的权力。“叫”就是让这个世界认识自己价值的简捷途径。

有一位老领导,已经过世几年了。他有一个儿子叫黑海涛,如今是奥地利皇家歌剧院的首席歌唱家。海涛是如何取得成功的呢?这里有一个故事。

世界歌王帕瓦罗蒂到北京来那一次,顺便去了趟北京音乐学院。机会难得,当时许多有背景的人都想让这位歌王听一听自己子女的歌唱。帕瓦罗蒂耐着性子听,不置可否。这时,窗外有一男生引吭高歌,唱的正是名曲《今夜无人入睡》,歌者就是从陕北山区来的学生黑海涛。他知道自己没有面见帕瓦罗蒂的背景,于是他要凭借歌声推荐自己。

听到窗外的歌声,帕瓦罗蒂说:“这个学生的声音像我。”接着他又说:“这个学生叫什么名字?我要见他!并收他做我的学生!”后来,帕瓦罗蒂亲自张罗黑海涛出国深造事宜(但终因意大利制裁中国而未拿到签证)。1998年,意大利举行世界声乐大赛,正在奥地利学习的黑海涛写信给帕瓦罗蒂。于是,帕氏亲自给意大利总统写信,终于使海涛成行,并在那次大赛上获得名次。

我们身边的这个奇迹告诉我们,你是千里马,但是你还得选择“叫”。

如果没有黑海涛那一嗓子《今夜无人入睡》,此刻他大约会在一个中学当音乐老师。

伯乐相马是我们一个国粹式的典故。那故事说,看遍了槽上拴的马,正当伯乐失望地就要走开时,这时在马厩的一角,一匹瘦骨嶙峋的马突然清亮地嘶鸣起来。“听声音我就知道是一匹良马,虽然它是那么瘦,那么卑微,主人用拉车的标准衡量,故而嫌弃它。其实,它的抱负不在车辇与槽头呀!”伯乐说着,走过去,抱住这匹可怜的马。是那不同凡响的一声,成就了它千里马的命运。

我是在听到一位朋友谈到她大学毕业的女儿不安心眼下的工作,又要去深造时,想起了上面这些事情的。我在电话中说,时代变了,观念变了,人们有理由努力地扩张自己,表现自己。当人人都能做到最好,都把自己的潜能开掘到极致的时候,也正是我们这个社会大繁荣的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