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快乐创造
31844800000018

第18章 起舞弄清影

一、舞蹈的诞生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有了歌舞,世界才这样美好。

舞蹈最初也许不是人类发明的,白鹤亮翅,也可翩翩起舞,但人类的舞蹈内容最丰富,形态最优美是基本可以肯定的。舞蹈是人与自然、神相互融合后的愉悦性的自然喷发。

西方学者哈佛洛克·蔼理斯说:“如果我们对舞蹈的艺术漠然视之,那么我们不仅无法了解肉体生命的至高表征,并且也无法了解精神生命的至高象征。”

英国哲学家科林伍德认为,舞蹈是“一切艺术和语言之母”。柏拉图在他老年时的一篇文章《法律》中说:“良好教育的内容就在于知道如何唱得好和舞得好。”

那么,舞蹈是怎样出现的?

有些人认为舞蹈产生于劳动,如集体狩猎。他们认为从远古时期留下的崖画和很多民族舞蹈中,都能看到这种集体狩猎的遗风。中国甲骨文的“舞”字,写法是一个人,两手拿着两个带长把的尖锐东西。这种尖锐东西可能是一种三脚鱼叉,“舞”字表明人们正在拿着鱼叉狩猎。在各民族的舞蹈中,都有篝火舞、傩舞,这些舞蹈保留着集体狩猎的遗风。中国古代,“舞”“武”“巫”三字相通,也证明了人类最初的舞蹈是集体狩猎、武装行动、宗教活动等。

舞蹈的最大特点是有动作和节奏,而动作和节奏与劳动是密切相关的。不管是哪一种劳动,人的手脚总是要活动的,手用以拍打,脚用以踩踏,在某种动作连续重复过程中,就产生有规律的节奏,再伴以呼喊或打击石块和木棍,最原始的舞蹈就出现了。

二、中国舞

中国的舞蹈具有悠久的历史,至少在五千年前中国已出现舞蹈。舞蹈在原始社会是文化的基本形态,与狩猎、战争和性爱、生殖有关的祭祀或祈祷活动,都是通过舞蹈来进行的。原始岩画保留着许多关于狩猎和人口繁衍的舞蹈形象。

周代舞蹈是中华乐舞文化的第一个高峰。周公旦在“制礼作乐”的通盘设计中,除了组织力量创作了纪念他的父兄灭商建周大业的乐舞《大武》之外,还把传说中的《云门》(纪念黄帝)、《大章》(纪念尧帝)、《大韶》(纪念舜帝)、《大夏》(纪念禹帝)、《大濩》(纪念商汤)乐舞整理出来,与《大武》并称“六代舞”,成为周代雅乐舞文化的主要内容。周人还编制了“六小舞”,用以教育国子。“六小舞”大都是古代民间舞,如舞缯(丝绸)的《帗舞》、舞羽毛的《羽舞》《皇舞》,舞盾的《干舞》、舞牛尾的《旄舞》、舞袖的《人舞》等。

周代极为重视礼乐,掌管礼乐的机构相当庞大。据《周礼·春官》记载,周王的乐舞机构中,自“大司乐”以下,共有奏乐、歌咏和舞蹈及其他工作人员1500人。舞蹈成为王室及贵族子弟的必修课。

另一方面,我们也要看到,在周代礼、乐、舞是三位一体的,舞蹈被有意识地赋予宗庙祭祀、崇拜权贵、规范礼仪、强化等级、歌功颂德等含义与功能,这种过分强调政教功能的舞蹈偏离了舞蹈的本质含义,使舞蹈与人类的生存繁衍、自然的激情喷发、自娱自乐越来越远。

汉代舞蹈是俗乐舞文化的高峰。盛大的角抵百戏演出中,包括不少舞蹈节目,如《巴渝》《盘鼓舞》等。《盘鼓舞》在鼓或盘上舞蹈。

长袖舞给人一种极其浪漫、飘逸的感觉。回旋、抛曳、环绕,体现出宇宙的广漠感。长袖、细腰的舞人形象,在汉画像中有许多留存。汉人崔骃在《七依》中写道:“表飞縠(澡俨)之长袖,舞细腰以抑扬。”汉代还提倡即兴歌舞和宴饮中的“对舞”,有女子长袖对舞,也有男女长袖对舞。汉高祖的宠姬戚夫人善为楚舞,汉武帝的宠姬李夫人和汉成帝皇后赵飞燕舞蹈的技艺都很高超,留下不少艺坊佳话。传说赵飞燕体轻若絮,迎风起舞时像在空中飘飞。相传一次在高榭上欢歌起舞时,因狂风大作,赵飞燕顺风扬袖,竟然飘飞起来。成帝忙命冯无方拉住赵飞燕的裙子。风停之后,赵飞燕的裙子都被抓皱了。从此,一种折叠有皱的新款裙子流行起来,叫“留仙裙”。赵飞燕还能在别人手中的盘子上跳舞,叫“掌上舞”。

唐代舞蹈的普及首先表现在“自舞成风”上。能歌善舞成为上自天子下至庶民都引以自豪的文化修养。唐太宗李世民亲自排演《破阵乐》,成为这位开国之君文治武功中的一项,至今在日本宫廷乐舞中仍留遗韵。唐玄宗李隆基更是一位善作曲、能伴舞、多才多艺的风雅皇帝。《剑器》《兰陵王》《霓裳羽衣》等千古名舞,更成为人类艺术的明珠。

《霓裳羽衣舞》是被许多人极力赞颂的舞蹈。这个舞蹈的诞生就很神奇。一种说法是唐玄宗一次在梦中到了月宫,见到了十个凌波仙子,十仙女的婀娜舞姿使唐玄宗留恋痴迷,无奈醒后发现原来是一场美梦。好在那梦中的神仙舞姿他还依稀记得,于是唐玄宗就根据记忆创编出这一舞蹈。舞者穿着像彩虹一样的孔雀翠衣,完全是仙女一样的打扮。舞蹈动作轻盈飘逸,飘忽不定,翩翩若飞,仙气十足。“飘然转旋回雪轻,嫣然纵送游龙惊,繁者急节十二遍,跳珠撼玉何铿铮。”

宋元以来,民族民间舞蹈兴盛,许多前朝有名的古典舞蹈消失。

2006年春节晚会上,出现了多年少有的舞蹈经典之作,一群聋哑姑娘表演的《千手观音》,以真诚的表演、精湛的技艺、美好的创意,打动了亿万观众的心。

著名舞蹈家杨丽萍的舞蹈风格独特。她善于模仿孔雀等动物的动作进行再创造。她的舞姿轻灵洒脱,模仿动物惟妙惟肖,再加上现代背景、光影,使她的舞蹈更富迷人的意境。她主导的“云南印象”等地方色彩浓郁的系列大型舞蹈,引起轰动。

三、非洲舞蹈

非洲人和中国唐朝人一样,人人“自舞成风”,也和中国藏族等少数民族一样,“会说话就会唱歌,会走路就会跳舞。”歌舞是非洲最普遍、最受欢迎的民间传统娱乐活动形式,是非洲人生命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喜怒哀乐尽可以通过歌舞来表达。只要听到鼓点和音乐,随时随地可以舞动起来。人们将非洲称为“一个热情奔放的歌舞之乡”。

非洲舞蹈体现出人非常宝贵的原始天性,如同未经雕琢的璞玉。观看非洲人舞蹈,你会感觉他们没有任何人为因素的羁绊,与神灵自然融合。这也许是舞蹈真正的价值。

非洲舞蹈动作粗犷有力,节奏鲜明,旋律强烈感人。舞蹈者常常剧烈地甩动头部、起伏胸部、屈伸腰部、摆动胯部、扭动臂部、晃动手脚、转动眼珠等,几乎身体的每一个部位都在剧烈地运动。几分钟工夫,舞蹈者就会汗流浃背,个个表演得如痴如醉,很快达到忘我的境界。人生的幸福美妙尽在其中。

四、肚皮舞

肚皮舞是中东、中亚、埃及的古老传统舞蹈。早在3500年前埃及的古壁画中就有肚皮舞的绘画。

传说怀孕的母亲为了顺利生产,像蛇一样摇摆自己的身体,呈波浪起伏状,于是肚皮舞就诞生了。

舞者赤足、露脐,随着变化万千的快速节奏,旋转和摆动腹部、臂部、胸部,在腹部的波浪起伏间,在胯部的一送一收间充分展现出女子的妩媚、优雅、性感,充分展现出女性身体的阴柔之美。身怀绝技的舞者甚至可以随心所欲地控制腰部、腹部的肌肉,想叫哪块肌肉颤动就叫哪块肌肉颤动。

随着音乐的节奏,舞者摆、抖、绕、顶,像流水,像波浪,像燃烧的火焰那样舞动着自己的身体,自由地表达自己的灵肉贯通的愉悦。

近年,肚皮舞风靡全球,因为它不但是一种艺术美,还可以塑造女性凹凸有致的美体,防止和治疗一些疾病。有兴趣的女生可以在网上查看视频,也可购买光碟,当然,有条件的最好能在专业老师的指导下正规学习、训练。

五、芭蕾舞

芭蕾舞是集舞蹈、音乐、文学、戏剧、美术等于一体的综合性艺术。

芭蕾舞最早开始于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意大利宫廷。后来意大利公主凯撒琳·麦德西嫁给法国亨利二世,将意大利戏剧介绍到法国。受她的影响,意大利音乐家与舞蹈家纷纷来到巴黎。

1581年,第一部有影响的芭蕾舞剧就诞生在法国宫廷,它的名字叫《皇后喜剧芭蕾》。它在艺术上有三个重要突破,它首次把若干个不同的希腊神话故事放在一个完整的戏剧构架和主题之下;它首次意识到舞蹈的动作编排应该和音乐的旋律、节奏同步起来,这在世界编舞史上是一大进步;它首次注意构思舞台构图,让构图呈现美和表达思想。

17世纪中叶,一些法国著名的舞蹈艺术家要求宫廷建立一个正式的舞蹈学院,路易十四将他们请进了卢浮宫,并成立了舞蹈学院。学院的院长就是国王的舞蹈教师皮埃尔·博尚,此人被认为是第一个跳芭蕾舞的男演员。法国国王路易十四本人就是一位卓越的舞蹈家,他13岁便开始习舞。

19世纪初,芭蕾舞台盛行浪漫主义,开始采用重心全在脚尖上的舞蹈动作,女演员为舞台上最理想的形象。足尖舞是一项了不起的创意,它使浪漫主义的芭蕾更加轻盈飘逸,超凡脱俗,形成了高雅诗意的风格。

1847年,年轻的法国编舞家佩提巴被邀请到俄国担任舞者及编舞,佩提巴与音乐家柴可夫斯基及编舞家伊凡诺夫共同创作了《天鹅湖》《胡桃夹子》《睡美人》等不朽的芭蕾舞剧,此为俄国芭蕾舞的黄金时代。俄国人将芭蕾舞推向高潮。

20世纪俄国芭蕾对西方世界产生了巨大影响。1905年,巴甫洛娃在圣彼得堡表演《天鹅之死》得到极高的赞誉。她后来在各国巡演达20年之久。

芭蕾的基本特征可以简单地归纳为开、绷、直、立、轻、准、稳、美八个字,同时,这八个字是芭蕾舞演员的基本功。

六、现代舞

艾莎道拉·邓肯(1878~1927),是一位天才舞蹈家,现代舞的创始人。她在生活和艺术方面都是一个离经叛道的人,对理想、情感、事业具备令人震撼的真诚。她的一生坎坷并富有传奇色彩。

“许多人轻率无礼地谈论我,模仿我的舞蹈,但丝毫不理解它。我通过身体的自由摆动来宣扬精神上的自由,如同妇女们脱离紧身胸衣的束缚,穿上一件宽松飘逸的外衣。”这是她的名言。

邓肯从小酷爱舞蹈,但去学芭蕾舞时,只上了几节课,就无法忍受那些僵化呆板的教学程序和训练过程。她后来就自学各种艺术,大大提高了自己的艺术素养,她将解释性舞蹈提高到创造性的艺术地位。

邓肯的巨大成就和她学习的路径正确有关。一是学习古代经典。21岁时她在不列颠博物馆潜心研究了古希腊艺术。她从古代雕塑、绘画中得到灵感,创造出新的舞蹈形式:身着长衫,赤脚,动作酷似树木摇曳或海浪翻腾。她从古典音乐中汲取灵感,追求“可以通过人体动作神圣地表现人类精神”的舞蹈。二是学习大自然。她从波浪、海洋、风的运动中得到启发,她模仿自然的韵律。她反对空洞的技巧与程式,主张不断发明能自然真实地表达思想情感的动作。

她薄纱轻衫、赤脚起舞的形象,她自由无束缚创造性地对生命与情感的表达,历经坎坷后终于征服了世界,受到人们热烈欢迎。邓肯开辟了人类舞蹈的新时代,并深刻地影响了其他艺术。

德国的鲁道夫·拉班和美国的露丝·圣·丹妮丝都将现代舞大大推进了一步。鲁道夫·拉班和玛丽·魏格曼师生是德国现代舞的先驱和创建者。拉班与魏格曼的舞蹈通常被称为“表现主义舞蹈”“新舞蹈”。下棋有棋谱,跳舞也有舞谱,拉班发明了“拉班舞谱”和“人体动律学”,在舞蹈理论上获得巨大成就。他全面探讨人的身心活动规律,包括肌肉的松弛和收紧,动作的协调。拉班舞谱是迄今为止流传最广,也最为实用的舞谱。西方舞界还把“人体动律学”与爱因斯坦的“相对论”相比,认为“人体动律学”发现了小宇宙的运动规律。他把人体动作分为十二个方向,这些方向来自于一个想象的二十面体,并带有不同的线条和层面,构筑出一个最接近舞者动作的球体。舞者通过在空间、时间、方向、用力关系的改变,产生动作的戏剧性和表情性及各种可能性。他还归纳出八种动作元素,即砍、压、冲、扭、滑动、闪烁、点打、飘浮。拉班还强调在个人经验认识基础上的身体运动,某种运动的内心意志决定他的运动行为。他的“人体合唱”理论,是要通过群体舞蹈唤醒个体,最终复兴整个国民沉睡的肉体,使人们更加接近自己肉体与心灵的平衡。

拉班的学生玛丽·魏格曼最早确立了德国现代舞的表现性、内省性,在拉班理论上做出各种新的尝试。她认为艺术源于个人的体验和内在的情感,艺术家直接表现情感。

美国的现代舞先驱圣·丹妮丝吸收埃及、希腊、印度、阿拉伯和泰国等国舞蹈的风俗特点,企图以东方舞蹈形式来传达人类宗教精神信息,因此形成一种具有东方特色的现代舞。她著名的作品《罗陀》第一次演出就轰动了整个西方。她和肖恩结婚后的15年中还合作创办了丹妮丝·肖恩舞蹈学校,成为学生接受新舞蹈的摇篮。其中格雷厄姆、汉弗莱、韦德曼等后来都成为美国现代舞的杰出代表。

到了汉弗莱和格雷厄姆这一代,是美国现代舞发展史上一个很重要的转折时期。特别是格雷厄姆,她的名字几乎成了现代舞的代号。她们虽然是丹妮丝培养出来的学生,但她们并没有忠实地继承老师的舞蹈,反而成为叛逆者。

汉弗莱认为她的老师丹妮丝那种东方情调的舞蹈无法体现美国人的精神实质。她认为现代舞不能以民族舞蹈为根基,应该努力去重新创造一种舞蹈形式。她根据人体动作的基本原理发现“跌倒和复起”“平衡与不平衡”之间构成动作规律,她认为人类的所有动作都包含在此范围内,这样的动作规律又是一切戏剧性效果的根源。如人在暴力前倒下就必然要撑持起来反抗等,这种冲突就存在于这些动作之中。她的作品大都采用象征主义手法,其特色别具一格。

格雷厄姆认为她的老师丹妮丝的舞蹈不能表现人类真实的内心世界。因此,她要创立能揭示人类内心,包括阴暗面的一种舞蹈。经过大胆尝试,刻苦努力,她成功了,“心理舞派”在她身上诞生。她强调“舞蹈应该剥开那些掩盖着人类行为的外衣”,“揭露出一个内在的人”。她早期创作的《心穴》,借一个古老的传说,表现“死亡和毁灭是妒忌之火焚烧后留下的灰烬”。她在表演《悲悼》这个作品时,给人看到的人的形象是痛苦地蜷缩成一团的,焦虑、痛苦造成身体的抽动和扭曲,她以这种“心灵的图解”方式展示人类的悲剧。格雷厄姆研究了人体在呼和吸之间的变化,发展了“收紧和放松”的动作原理,认为舞蹈家可以用呼吸作为推动身体旋转、跳跃、跌倒等技术,也可表达喜怒哀乐等情绪。

在中国古代,如果学生与老师观点不同,会被认为是对老师的不敬,甚至还会被扣上大逆不道的帽子。而西方学习现代舞的不少学生则纷纷离开自己原来的老师和团体,各自独立探索,开辟出新的风格。汉弗莱和格雷厄姆离开丹妮丝、肖恩,而她们的学生同样又离开了她们。原汉弗莱·韦德曼舞蹈团演员利蒙为了实践他对自己的墨西哥印第安人的民族传统风格的尝试,宣布脱离汉弗莱而独立组团。出自格雷厄姆门下的坎宁安因艺术见解不同,也离开了格雷厄姆。

有“现代舞之父”“当代最伟大的编舞大师”等称号的坎宁安是新先锋派的代表。所谓“新先锋”,意思是开创前人没有走过的艺术道路。他反对用舞蹈表现心理活动,反对夸大舞蹈家的个性对观众的影响,反对在音乐或戏剧情节的基础上编排舞步。格雷厄姆的艺术主张是反对舞蹈上传统的审美观念,坎宁安更绝,他竟然反对“舞蹈动作必须有含义”这一基本要求,他的舞蹈无情节无主题。他说:“在我的舞蹈艺术中是没有包含什么想法的。”“我从来不要一个舞蹈演员去想某个动作意味着什么,这正是我为什么不喜欢和格雷厄姆一起工作的原因。”坎宁安的艺术方法是追求“偶得动作”。他认为舞蹈动作不一定非要事先精心设计安排,任何动作都可以成为舞蹈的一部分,只要舞蹈者在舞蹈,那便是一切。一些评论家把他的舞蹈称为“抽象舞蹈”。他的作品在空间上极端自由,演员上台下台出人意料,有时甚至在观众席中演出或从中搬出个道具。作品有《图腾祖先》《七人舞》《夏日晴空》《V号变奏》《广场游戏》等。

在新先锋派舞蹈中,尼古拉斯提倡非人化舞蹈。他认为创作抽象化的舞蹈时,人体姿态和人体动作的变换会成为障碍。于是就别具匠心地给演员穿上蔽体的宽衣长袍,或特制一种塑料道具模型去覆盖住人体,并把特殊的灯光、色彩和音响等现代化技术吸收到作品中来,以增强直观效果。这种见物不见人的舞蹈据说能使作品不受人体局限性的束缚,从而更有条件去扩大舞蹈家探索人生的视野。

自20世纪60年代开始,新先锋派舞蹈又进一步发展到可以在任何形式的空间表演,教堂、体育馆、街道和公园等地都可以随时成为舞台。撒普创作了一个舞蹈叫《集成曲》,于黄昏时在纽约的中心公园演出。40名怪异的舞蹈演员散布在草地上,他们都跳着共同的舞步。在舞蹈的结尾,所有的演员都把动作放慢,在黄昏的朦胧光线下,在场的观众感到似乎正处身于一个雕塑的花园,这些雕塑魔幻般地苏醒过来。

迈克尔·杰克逊被誉为流行音乐之王,是继猫王之后西方流行乐坛最具影响力的音乐家,在作词、作曲、场景制作、编曲、演唱、舞蹈、乐器演奏方面都有着卓越的成就。他开创了现代MTV,他把流行音乐推向了巅峰。他拥有世界销量第一的专辑《THRILLER》,销量达1.04亿张(2006年吉尼斯世界纪录认证数据)。据2006年底统计,其正版专辑全球销量已超过7.5亿,被载入“吉尼斯世界纪录大全”。迈克尔·杰克逊歌舞俱佳,他的舞姿看起来潇洒自如、干净利索。很多日常动作,如掸去衣服上的灰等皆可入舞。他发明了不少经典动作,如太空步,至今为很多人模仿学习。可惜这位天才音乐舞蹈家英年早逝,留下许多遗憾。

总之,现代舞总是保持着它的活跃、易变的特性。过去现代舞和芭蕾曾一度处于水火不相容的境地,现在则能互相吸收,而且许多舞蹈家还兼通两种舞蹈。现代舞不存在普遍的规律,每一个艺术家都在创造自己的法典。它追求标新立异、实验性和超前性,它不受任何约束的极大随意性和创造性给舞蹈艺术带来无尽的活力。

不少人可能有这样的“误解”———跳舞是舞蹈演员的事,结果自己不再舞蹈,这是多么遗憾的事情啊。让我们放下一切包袱,自由地翩翩起舞吧。

思考

1.你同意舞蹈是因生产劳动而发明的吗?如果不同意,你的看法是什么?

2.从汉代的舞蹈中,你发现有哪些创造方法?对你有何启发?

3.不少现代舞蹈家“背叛”自己的老师和团体,你如何看待他们的“背叛”?

4.举例说明现代舞在哪些方面不断创新?对你震撼最大的创新是什么?你得到了哪些启发?

5.现代舞的一些创新理念能否移植到其他领域?

说干就干

1.学习当地民族舞,并在此基础上创编一种新的民族舞。

2.以组或班为单位自编自演现代舞。可以在条件成熟时举办现代舞大赛(中间可穿插一些有关现代舞的知识问答、诗朗诵、嘉宾讲话等内容)。

3.成立几个舞蹈团吧,起上一些好听的名字,定期排练、演出,校内交流、演出,校外交流、演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