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快乐创造
31844800000012

第12章 安得广厦千万间

建筑物是人们用泥土、砖、瓦、石材、木材(近现代用钢筋砼、型材)等建筑材料搭建的一种供人居住和使用的物体,如住宅、桥梁、体育馆、窑洞、水塔、寺庙、园林等等。建筑以其触目的巨大形象,具有四维空间(包括顶面)和时代的流动性,讲究空间组合的节律感等,被誉为“凝固的音乐”“立体的图画”。

中国传统建筑以木结构建筑为主,西方传统建筑以砖石结构为主,现代建筑则是以钢筋混凝土为主。当然还有钢木建筑、轻质材料建筑等。

根据建筑的时代风格,可分为古希腊式、古罗马式、哥特式、文艺复兴式、巴洛克式、古典主义式、国际式建筑等;根据建筑流派的不同,分类就更复杂了,仅“二战”后,西方就有野性主义、象征主义、历史主义、新古典主义、新方言派、重技派、怪异建筑派、有机建筑派、新自由派、后期现代空间派等。

一、中国古代建筑

中国传统建筑风格独特,自成一体,是中国人哲学思想,生活观念的反映。

中国古代建筑宏伟高大的不多见,内部空间普遍狭小。但它巧妙地利用外埠自然空间组成庭院,布局多为衡平方向发展,层次分明,错落有致,以群体构成方式的多样和整体的组群和谐取胜。庭院里可以俯植花草树木,仰观风云日月,达到天人合一的妙境。

古人很早就能运用平衡、和谐、对称、明暗轴线等设计手法,使建筑达到美观的效果。古代建筑重艺术装饰,窗檐、门楣、屋脊都是重点装饰对象。

中国古代建筑一般由台基、梁架、屋顶构成,高等级的建筑在屋顶和梁柱之间还有一个斗拱层。榫卯可以伸缩,“以柔克刚”的设计可以减轻地震的破坏。中国传统建筑的梁架一般采用抬梁式构造,优雅的大屋顶是中国古代传统建筑最突出的形象特征之一。庞大的屋顶以其自重压在柱网上,提高了构架的整体性和稳定性。

中国传统建筑虽然是以木结构为主,但你不可小看它的坚固性。像应县木塔等历经千百年来多少次大地震和战火的洗礼,至今仍然巍然屹立。

下面介绍一下苏州园林,以反映中国建筑的大观及中国建筑的文化思想。

园林主要包括皇家园林、私家园林、寺院园林和自然景观园林四大基本类型。苏州园林属于私家园林,是中国古代园林建筑的杰出代表。它将山水地形、花草树木、庭院、廊桥及楹联匾额等精巧布设,使得山石流水处处生情,意境无穷。

园林建筑包括厅堂、楼阁、影壁、牌楼、亭、台、轩、榭、斋、廊、桥、舫等非常丰富的独具中国特色的类型。

苏州城历史悠久,私家园林始建于公元前6世纪,至明代建园之风尤盛,清末时城内外有园林170多处,为苏州赢得了“园林之城”的称号。闻名遐迩的有沧浪亭、狮子林、拙政园、留园、网狮园、怡园等。苏州园林占地面积小,采用变换无穷、不拘一格的艺术手法,以中国山水花鸟的情趣,寓唐诗宋词的意境,在有限的空间内点缀假山、树木,安排亭台楼阁、池塘小桥,使苏州园林以景取胜,景因园异,给人以小中见大的艺术效果。

苏州园林是中国人渴望时时与自然山水融为一体的愿望的表达,是充满自然意趣的“城市山林”,“一勺代水,一拳代山”,使人“不出城郭而获山林之怡,身居闹市而有林泉之乐”。

古代的造园者文化修养高,能诗善画,造园时多以画为本,以诗为题,通过凿池堆山、栽花种树,创造出具有诗情画意的景观。在园中徜徉,如在画中行,诗中游。或见“庭院深深深几许”,或见“柳暗花明又一村”,或见小桥流水、粉墙黛瓦,或见曲径通幽、峰回路转,或是步移景易、变幻无穷。园林中有一假山,山里有迷宫一样的山洞,很容易走错路,绕不出来。这些都是追求情趣的表现。

苏州园林局部设计之丰富多变,可以说是世界之最。光窗框就有矩形、菱形、多边形、圆形、月牙形、宝瓶形、桃形等等。中间的窗芯样式更是成百上千,有定胜、六角景、菱花、书条、绦环、套方、冰裂、鱼鳞、钱纹、球纹、秋叶、海棠、葵花、如意、波纹等。外围墙上也做成假漏窗模样,仅仅装饰而已。窗要包孕映衬、虚实,曲直、开合、动静、隐显,要取舍朝晖斜阳、日光月影、雾雪霜露、芭蕉夜雨等意绪。据说沧浪亭全园有108种花窗样式。在游廊中间还要隔以粉墙,成蜿蜒曲折的复廊,中间分隔墙上嵌设漏窗,一字排开,连绵不断,这样对视成景,在园中可以透过漏窗看悠悠碧水,看对岸杨柳依依;在园外则可透过漏窗望见枝头春意闹,山池亭台在花树中若隐若现,有如丹青画卷。

墙也是丰富多变的。中国传统园林的墙,按材料和构造可分为版筑墙、乱石墙、磨砖墙、****墙等。为打破墙体的单调、沉闷,把墙做成了波浪形的云墙形式,墙面设漏窗、洞窗、洞门,在颜色上也做足工夫,白色墙面,覆盖黑色的瓦,使色调清淡素雅,而且有白纸上作画的妙趣。

苏州园林充分体现出中国文化中追求天人合一、典雅精致、委婉含蓄、妙趣横生、怡然自得的天性。苏州园林是中国人智慧和艺术天分的结晶,是人类建筑史上的瑰宝。

二、古希腊建筑

古希腊现存的建筑物遗址主要是神殿、剧场、竞技场等公共建筑,其中尤以神殿为一个城邦的重要活动中心,也最能代表那一时期建筑的风貌。神殿一开始是长方形有门廊的建筑,后来加入

柱式,柱由少变多,后成标准的围柱式。希腊神殿建筑总的风格是庄重、典雅、宏伟,布局清晰,具有和谐、壮丽、崇高的美。

根据遗留下来的希腊建筑,我们归纳出古希腊建筑具有以下几大特点。

第一是平面构成为1∶1.618或1∶2的矩形,中央是厅堂、大殿,周围是柱子,统称为环柱式建筑。在阳光的照耀下,各建筑产生出丰富的光影效果和虚实变化。第二是柱式的定型。共有四种柱式:陶立克柱式、爱奥尼克柱式、科林斯式柱式和女郎雕像柱式。第三是建筑的双面披坡屋顶形成了建筑前后的山花墙装饰的特定的手法。古希腊建筑中有圆雕、高浮雕、浅浮雕等装饰手法,创造了独特的装饰艺术。第四是建筑与装饰均雕刻化。

古希腊建筑史上产生了帕提农神殿、宙斯祭坛(帕加马)等艺术经典之作,给世界留下了宝贵的艺术遗产。古希腊的建筑艺术是欧洲建筑艺术的源泉与宝库。

三、从中世纪到近现代的建筑

(一)拜占庭风格建筑

拜占庭的建筑主要继承罗马风格,早期教堂建筑主要沿用罗马陵墓圆形或多边形的平面结构和万神殿式的圆穹顶,后有些创新。彩色玻璃装饰画是内部建筑装饰艺术的一大特点,加上彩色大理石墙面,使得内部装饰富丽堂皇,而外部则是朴素的砌体。教堂内部虚实、明暗的变化略带神秘气氛。广泛使用斑岩或大理石做内部的承重构件,柱头从圆柱形直接过渡到方形,上面附加一层斗形柱头垫石,在柱头之下,柱础之上加铜箍。与基督教分裂后东正教需要自己的符号:平面为正十字型(区别于十字架型),中央大空间,上部半球形穹顶,拱券窗,多为砖石结构。

圣索非亚大教堂是拜占庭艺术中最辉煌的成就之一,也是人类建筑史上不朽的恢弘之作。圣索非亚大教堂建于东罗马皇帝君士坦丁大帝统治时期(532~537),当时拜占庭帝国正处于鼎盛阶段。因为历史原因,后来成为******礼拜的清真寺。如今,圣索非亚大教堂是属于基督徒和******教信徒共有的宗教博物馆。

圣索非亚大教堂突出之处是在正方形平台上覆盖圆形穹顶的结构体系,通过特殊的构件———帆拱把穹顶支撑在若干独立的墩子上,辅以筒形拱顶及采取其他措施以达到力学上的平衡。工程师们发明出以拱门、扶壁、小圆顶等设计来支撑和分担穹隆重量的建筑方式,以便在窗间壁上安置又高又圆的圆顶,使人们的灵魂直通天界。圣索非亚大教堂体积庞大,其大穹顶直径31米,离地高55米,穹顶下部有40个小天窗,与罗马人建在筒形实墙上的穹顶效果不同。

圣索非亚大教堂结构比较示意图中左边靠四柱体支撑起整个穹顶的示意是圣索非亚教堂独特的帆拱结构,优于右边结构,这是一次很大的进步。

(二)哥特式建筑

哥特式建筑是11世纪下半叶起源于法国,13~15世纪流行于欧洲的一种建筑风格。哥特式建筑以其高超的技术和艺术成就,在建筑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最负盛名的哥特式建筑有俄罗斯圣母大教堂、意大利米兰大教堂、德国科隆大教堂、英国威斯敏斯特大教堂、法国巴黎圣母院等。

在12~15世纪,城市手工业和商业行会相当发达,城市内实行一定程度的民主政体,市民们以极高的热情建造教堂,以此相互争胜来表现自己的城市。另外,当时教堂已不再纯属宗教性建筑物,它已成为城市公共生活的中心,成为市民大会堂、公共礼堂,甚至可用作市场和剧场。在宗教节日时,教堂往往成为热闹的赛会场地。

飞扶壁

法国斯特拉斯堡大教堂的玫瑰窗哥特式建筑的特点是尖塔高耸、尖形拱门、大窗户及绘有圣经故事的花窗玻璃。在设计中利用尖肋拱顶、飞扶壁、修长的束柱,营造出轻盈修长的飞天感。

(三)巴洛克建筑

巴洛克建筑是17~18世纪在意大利文艺复兴建筑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建筑和装饰风格。其特点是外形自由,追求动态,喜好富丽的装饰和雕刻、强烈的色彩,常用穿插的曲面和椭圆形空间。“巴洛克”一词的原意是奇异古怪。这种风格在反对僵化的古典形式、追求自由奔放的格调和表达世俗情趣等方面起了重要作用。前期巴洛克风格的倾向以变形和不协调的方式表现空间,以夸张的细长比例表现人物等。

罗马耶稣会教堂平面为长方形,端部突出一个圣龛,由哥特式教堂惯用的拉丁十字形演变而来,中厅宽阔,拱顶满布雕像和装饰。两侧用两排小祈祷室代替原来的侧廊。十字正中升起一座穹隆顶。正门上面分层檐部和山花做成重叠的弧形和三角形,大门两侧采用了倚柱和扁壁柱。立面上部两侧做了两对大涡卷。这些处理手法别开生面,后来被广泛仿效。

(四)现代主义建筑

现代主义建筑是指20世纪中叶,在西方建筑界居主导地位的一种建筑思想。这种建筑的代表人物主张建筑师要摆脱传统建筑形式的束缚,大胆创造适应于工业化社会的条件和要求的崭新建筑。因

此具有鲜明的理性主义和激进主义的色彩,又称为现代派建筑。

1919年,德国建筑师格罗皮乌斯担任包豪斯校长。在他的主持下,包豪斯在20世纪20年代成为欧洲最激进的艺术和建筑中心之一,推动了建筑革新运动。

20年代中期,格罗皮乌斯、勒·柯布西耶、密斯·凡·德·罗等人设计和建造了一些具有新风格的建筑。其中影响较大的有格罗皮乌斯的包豪斯校舍、勒·柯布西耶的萨伏伊别墅、密斯·凡·德·罗的巴塞罗那博览会德国馆等。

现代主义建筑强调建筑要随时代而发展,现代建筑应同工业化社会相适应;强调建筑师要研究和解决建筑的实用功能和经济问题;主张积极采用新材料、新结构,不断创造出新的建筑风格。建筑美学原则包括表现手法和建造手段的统一,建筑形体和内部功能的配合,建筑形象的逻辑性,灵活均衡的非对称构图,简洁的处理手法和纯净的体型,在建筑艺术中吸取视觉艺术的新成果等。

在20世纪20~30年代,持有现代主义建筑思想的建筑师设计出来的建筑作品,有一些相近的形式特征,如平屋顶,不对称的布局,光洁的白墙面,简单的檐部处理,大小不一的玻璃窗,很少用或完全不用装饰线脚等等。

美国建筑设计大师弗兰克·劳埃德·赖特设计出令人惊叹的流水别墅、古根海姆美术馆等。流水别墅将人与自然紧密巧妙地结合在一起,与中国的天人合一观念不谋而合。

乔治·蓬皮杜艺术与文化中心是现代化巴黎的象征。它是一座新型的、现代化的知识、艺术与生活相结合的宝库。人们在这里可以通过现代化的技术和手段,吸收知识、欣赏艺术、丰富生活。蓬皮杜文化艺术中心由工业创造中心、公共参考图书馆、国家现代艺术博物馆和音乐—声学协调研究所四大部分组成,供成人参观、学习,从事研究。在“儿童工作室”里,孩子们可以学习绘画、舞蹈、演戏、做手工等。

蓬皮杜文化中心内部装修设计独特,外部结构怪异。它把所有柱子、楼梯、管道等放置在外边,看上去以为是由管道和钢筋构件搭建的化工厂。这是一件引发激烈争议的作品。

伟大的建筑设计师哈里·塞德勒设计了许多结构新颖、颇具争议的高层建筑。他设计的住宅建筑也被视为现代主义的典范。传统建筑强调对称和谐,而哈里·塞德勒则注重“张力对抗”的重要性。他说:“我们的眼睛并非从对称静态的组合中获得愉悦。相反。我们似乎渴望视觉的张力,需要更多非对称的动态的均衡。”

让我们看看哈里·塞德勒给自己设计的住宅。

请注意,为了打破静态对称,追寻非对称的“张力愉悦”,哈里·塞德勒将楼梯扶手的右侧像扭麻花一样,变成强烈扭曲的“几何流水”美,给人无限惊喜。哈里·塞德勒还有一些作品显示出他善于用反向的波浪形构建外观造型。

再欣赏一下哈里·塞德勒设计的香港俱乐部。香港俱乐部中楼梯这一惊世骇俗的一笔如同蜿蜒的长蛇,可谓险中求胜。

请上网查看更多建筑设计大师的作品,你一定会有不少新的发现和收获。

相关链接一

框架结构房屋建造的一般流程

方案设计———方案审查———地质勘探———试桩———施工图设计———图审———报建———桩基施工———桩基检测———基坑开挖———浇垫层———基础钢筋加工绑扎———防雷接地、预埋管线———立模———浇灌基础混凝土———基础验收———墙柱钢筋加工绑扎———预埋管线及留洞———墙、柱、梁、楼板模板就位———梁、楼板钢筋加工绑扎———预埋管线及留洞———浇灌墙、柱、梁、楼板混凝土———砌墙———结构验收———装饰及门窗安装———水电安装———室外配套———竣工验收。

相关链接二

美国人是怎样建造房子的?

美国的房子大多都是木质建造的。木头是经过高科技压缩而成的新型材料,可防虫蛀,防寒保暖,在高温曝晒和雨淋情况下,使用寿命可长达100年。我们一般都说盖房子,可美国的房子是拼起来的,是用木板和复合材料等拼接而成。一栋大房子可以用超级大拖车从一个州拖到另一个州。美国人每家每户四周都有大草坪,前院后院都有树木,一是为保护隐私,二是为营造一个空气清新又美观的环境。

思考

从西方建筑结构上,可以看出非常明显的多元空间思维。请仔细观察下面几幅西方建筑结构示意图,看看还有没有其他特点。

说干就干

1.实地观察建造房子的经过。

2.根据中国古代建筑的特点(斗拱等)仿造一座房屋。造好后进行防震、牢固、美观等方面的检查(注意咨询专家,保证人身安全)。

3.参考西方某一两个派别的建筑技术,创建一个新的建筑。(低年级的同学搭建较小的模型即可,高年级有条件的同学可以做“真的”。)

4.参考古今中外的优秀室内装修成果,把自己的房间整体或局部重新设计装修一番。比一比谁的作品更具创意美。邀请同学、家长参观你的杰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