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茁壮成长的智慧
31841500000088

第88章 爱的传递

善良有爱心

我当心地去关爱他人,这使情感不流于泛滥。

——三毛

有一间精神病院,在阴暗肮脏的地下室,关着一个被医生宣告绝望的精神病人,这个小女孩名叫安妮。

但是有一位老护士却认为上帝所造的每个生命都是有意义的,因此,她常常带着蛋糕和甜心去探访小安妮,向小女孩表达爱与关怀。

不久,医生发现小安妮逐渐在改变。一段时日后,这个被医生认为绝望的病人居然康复了!但病愈后的小安妮不想离开医院,她希望留在那里帮助其他病人。

多年以后的一天,当维多利亚女皇把英国最高的荣誉勋章别在海伦·凯勒的身上时,女皇问道:“你又聋又瞎,何以能有如此大的成就?”海伦·凯勒毫不迟疑地说:“如果不是安妮,绝对没有人会知道海伦·凯勒这个名字。”

人所生活的大小环境是可以酿造成丰富而无形的精神营养素的,如社会、人际、家庭、父母、老师、同志、朋友等。社会的关怀,人际的友善,家庭的温暖,父母的指教,老师的培养,同志的帮助,朋友的鼓舞都是注入我们体内以保持健康的营养素,尽管它是精神的,却有着与物质同等重要的作用。心理学专家认为,一个长期得不到精神营养或得之甚少的人,会因孤单寂寞心理变态,人格扭曲,性情异常,这不但危害身体,而且可能危害社会。关怀来自社会,社会犹如化雨的春风;友善来自人际,人际犹如自由的乐园;温暖来自家庭,家庭犹如雪中炭火;指教来自父母,父母犹如长征向导;培养来自老师,老师犹如辛勤园丁;帮助来自同志,同志犹如胞兄胞弟;鼓舞来自朋友,朋友犹如心的天使。能够得到这些营养素的人生就是真正幸福的人生。

那么,怎样培养孩子关心他人、爱他人的善良品德呢?给家长的建议如下:

父母平时要加强教育

孩子们善良的愿望,来自对那些内心痛苦和不幸人的同情。父母要使孩子从内心感到,自己身边还有许多需要给予帮助、关怀和同情的人。要使孩子的良心不允许他对此视若无睹。另外,要使这种愿望变成行动,为人们做好事是陶冶孩子情操的巨大道德力量。当孩子看到伤残人时,父母应教育孩子给他们以同情,并设法帮助伤残人做事情。当看到小朋友有困难时,要上前慰问并帮忙。通过这些小事,使孩子看到自己对别人负有一种责任,这样他善良的愿望就变成了一种精神的需求,成为其精神生活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再有,要让孩子学会体察日常相处的人们的痛苦、忧愁、悲哀和恐慌,也要采取办法,使孩子把自己放在需要同情帮助者的地位,体验他们的感情,并把别人的痛苦看成自己的痛苦,这样,在点点滴滴的生活中给孩子以教育使孩子具有一颗关心他人的爱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