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茁壮成长的智慧
31841500000065

第65章 养成勇于探寻科学真理的习惯

缺乏创造精神与创造成果的人生是不完美的人生。

——刘吉

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提出来以后,在世界科学界立刻引起了强烈的反响,因为把时间和空间紧密地连在一起,而且时间和空间还会因为物质的存在而弯曲,这样的概念是闻所未闻的。而爱因斯坦呢,也在急于寻找一种试验模型,以便把自己的理论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然而,当他把广义相对论的方程式应用于整个宇宙空间时,得到的解却是不稳定的。他惊奇地发现,在这个模型中,空间的距离并不是保持恒定下变的,而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或者伸长,或者缩短。这也就是说,宇宙要么是在膨胀之中,要么是在收缩之中。实际上,这样的结果正是符合相对论的,但爱因斯坦却被传统的观念所束缚,认为空间下应该自己胀大或缩小,宇宙中两个点之间的距离应该是不变的。他百思不得其解,便在自己的方程式中加上了一个常数项,称之为“宇宙常数”,以此来保证宇宙中的距离不会随着时间而改变,这就是所谓的爱因斯坦静态宇宙。

四年之后,一位出生于圣彼得堡的年轻的数学家和大气物理学家弗理德曼,在详细地研究了爱因斯坦所作的计算之后,发现这位伟大的科学家犯了一个非常关键性的错误,他相信,这个静态宇宙肯定是爱因斯坦对他的方程式作了修改之后的一个解,但却并不是这个方程惟一的解。弗理德曼按照不加任何修改的爱因斯坦广义相对论方程进行了计算,所得的解却是一个膨胀着的宇宙,恰好与爱因斯坦方程原先所描述的完全一致。

正因为受到传统观念的约束,爱因斯坦失去了作出“宇宙正在膨胀”这一伟大预言的良机!所以,科学发现的关键在于突破,科学总是在现实不再与现有的理论相符合的时候,出现新飞跃。科学的生命在于发展、创新和革命,在于不断深化对自然界和人类社会规律的理解。突破往往要受到旧思想的强烈反对,所以创新也包含着勇敢无畏精神。

创新是科学精神的灵魂。只有不断创新,才能推动科学技术的发展。创新教育的重点是创新意识教育,培养孩子求知求新、乐于提问、勇于质疑、敢于批判、善于动手的新学风。

那么,怎样培养孩子探寻科学真理的习惯呢?给家长的建议如下:

1.理解、鼓励和支持孩子

父母是引导学生进入科学殿堂和激励孩子攀登科学高峰的领路人。崇尚科学、弘扬科学精神、实行科学育人,是父母的主要职责,也是新世纪合格父母的基本标准。

2.让孩子在游戏中发现

只有在宽松和谐的环境中,孩子们才敢于讲真话、讲实话,才敢各抒己见、讨论争鸣,才会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才会探索和创新。所以,作为教育者要有效地对学生进行教育,就必须创设和谐宽松的环境。

3.鼓励孩子学好数理化

科学精神可不是说有就有的,学好了数理化,并不表示就一定具有了科学精神。但是,一点儿数理化都不学,谁会相信能有什么科学精神。

4.对孩子进行“诚实”教育

实事求是是最基本的科学精神。做一个实事求是、一心为公的人,不仅是科学精神的根本,也是做人的根本。

5.要结合日常生活,鼓励孩子去思考和解决现实问题

把研究性学习同缝纫、家电维修等贴近孩子生活的东西结合起来,把所学来的知识用在解决实实在在的问题上,绝不脱离生活,让孩子学会关注生活、思考问题并采取科学的方法去解决问题,这是树立科学精神的意义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