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茁壮成长的智慧
31841500000034

第34章 让孩子体会音乐的魅力

六有审美能力

美也可以通过听觉来接受,因为乐调和节奏也是美的。

——普洛丁

傅雷,是我国著名的文学翻译家,终身致力于法国文学的翻译。他有两个儿子。长子傅聪19岁时参加第四届世界青年与学生和平友谊联欢节国际艺术比赛,获钢琴三等奖;21岁时,又参加第五届肖邦国际钢琴比赛,获三等奖。傅聪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第一位参加肖邦钢琴比赛并获奖的人,他对肖邦灵魂的深刻感受、对肖邦作品的精湛演奏,震惊了中外乐坛。傅聪成名后,当人们问及他艺术成长的道路时,他总是把父亲称作他学音乐的第一位老师。那么傅雷是怎样指引孩子在人生和音乐的海洋中劈波斩浪奋勇前进的呢?

傅雷家中常常高朋满座,他们聚在一起谈文学艺术,论人生哲理。起先,傅雷不允许傅聪和他的弟弟傅敏在场,更容不得他们插嘴。而小孩子呢,天性好奇,总想挤在大人中间表现自己。人越是不让听,小孩就越是想来听。有一次,画家刘海粟到傅家做客,与傅雷在书房内鉴赏藏画,两人之间免不了一番高谈阔论。说话间,傅雷忽然要去外间取东西,打开门竟见傅聪带着傅敏正偷听得入神。傅聪为此被父亲狠狠地训斥了一顿。

这件事发生以后,傅雷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他反思训斥孩子究竟有没有道理,同时分析拒绝与接纳孩子参与大人谈话的利弊得失。考虑再三,他决定让小孩听大人论事,因为这样可以让孩子早涉入世,促使孩子早慧。于是,等孩子们稍稍长大一些,傅雷就允许傅聪和傅敏从“偷听生”转为正式“旁听生”。

还在傅聪很小的时候,傅雷就发现了他的音乐天赋。当然这是经过了一定曲折的,而不是“一锤定音”。

傅雷对教育子女有独到的见解。他认为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天赋,不能逆天赋而行。起先,傅雷曾让傅聪学习美术,因为傅雷觉得自己精通美术理论,又有许多朋友是中国画坛巨匠,如果傅聪能拜他们为师,博采百家之长,定会在绘画上大有作为。

谁知傅聪不是绘画的“料”,他在学画时心不在焉,那些习作几乎都是鬼画桃符、乱笔涂鸦,丝毫没有显露出预期的那种美术天赋。而与此同时,傅聪的一些细微爱好则引起了傅雷的注意。他发现儿子钟情于家里的那架手摇(发条动力)留声机,每当留声机在放音乐唱片时,儿子总是一动不动地依靠在它旁边静静地听,而每当此时小男孩那固有的调皮好动的天性即一扫而光。于是傅雷果断地让傅聪放弃学画而改学钢琴,此时傅聪已7岁半了。但傅聪的每一个细胞好像都是为音乐而存在的,他学琴仅几个月,就能背对钢琴听出每个琴键的绝对音高。在启蒙老师雷垣教授肯定傅聪“有一对音乐的耳朵”后,傅雷最终认定,自己确实发现了傅聪的音乐天赋。

1954年8月,国家派遣傅聪到波兰学习钢琴,导师是“肖邦权威”杰维茨基教授。次年2月,傅聪经过1个月的紧张角逐,摘取了第三届国际肖邦钢琴比赛的“玛祖卡”奖,被新闻传媒称为“波兰的傅聪”。

比赛结束,傅聪继续留在波兰学习。当时他对在波兰学习钢琴的环境十分满意。他在给父母的信中这样写道:“杰维茨基教授在对每个作家的每个时期的作品的理解,在世界上是有权威的”;“年轻的最好的波兰钢琴家差不多都出在他的门下。经他一说,好像每一个作品都有无穷尽的内容似的。”“我所有的毛病都未能逃过他的耳朵。”

然而青年人的思想有如六月的天,说变就变。不久,傅聪产生了转学到苏联的想法,并得到了我国有关方面的同意。他这时还想乘转学之际,顺便回上海与阔别的父母见上一面。傅雷听说傅聪意欲转学的消息后,十分恼火,他觉得这是关系到儿子今后人生道路的大事。他立即给傅聪写了一封长信:“我认为回国一行,连同演奏,至少要花两个月;而你还要等波兰的零星音乐会结束以后方能动身。这样,前前后后要浪费掉三个多月。这在你学习上是极大的浪费。”“我们做父母的,在感情上极希望见见你,听到你这样成功的演奏,但是为了你的学业,我们宁可牺牲这样的福气。”傅雷劝儿子在“改弦易辙”时,一定要经过理智“天平”的权衡。他亲自帮他作了分析:苏联的教授是否一定比波兰的杰维茨基高明;假如过去的6个月是在苏联学习,是否成绩会更好;第五届国际肖邦钢琴比赛为什么波兰得了第一名,而苏联只得第11名等等。信寄出18天,傅雷再次给儿子写信:“我并非根本不赞成你去苏联,只是觉得你在波兰还可以多学习二三年。”时隔20天,傅雷又致信傅聪:“转苏学习一事,目前的确很不相宜。”两年过去了,傅雷坚持自己对儿子转学所持的反对态度,他在信中说:“假如改往苏联学习,一般文化界的空气也许要健全些,对你有好处;但也有一些教条主义味儿,你不一定吃得消,日子长了你也要叫苦。”“亲爱的孩子听我的话吧。”

傅聪终于听了父亲的教诲,克制了转学的冲动,继续留在波兰潜心于钢琴的学习。一颗耀眼的音乐之星在父亲的教导下,在世界乐坛上冉冉升起来。

总之,小孩子应有音乐的环境。今天,许多父母都非常重视对孩子进行音乐教育,认识到音乐在陶冶情操、开启智力、促进孩子全面发展等方面的作用。

音乐能促进智力的发展,提高孩子对情感的感受和体验能力,陶冶孩子的情操,提高孩子的文化修养,并能促进大脑左右两半球的协调发展,促进思维能力的提高。

那么,怎样让孩子体会音乐的魅力呢?给家长的建议如下:

1.为孩子创设一个良好的音乐环境。在日常生活中,让音乐伴随着孩子的活动。

2.欣赏优美的乐曲。给孩子播放乐曲时,首先可选用一些优秀的儿童音乐作品,如儿童声乐、动画片中的音乐等。

3.进行音乐教育。有条件的家庭可以让孩子学一件乐器。

4.为孩子选择好音乐作品,使他们能够多听。欣赏音乐的首要步骤是多听好音乐。

5.让孩子学点音乐知识,使其更好地感受音乐作品。

6.帮助孩子了解音乐内容和形式的关系,使其在审美与道德方面都有所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