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茁壮成长的智慧
31841500000003

第3章 父母是孩子的形象“教科书”

文学家的孩子先熟悉笔墨,木匠的孩子先认识斧锯,军事家的孩子先会摆弄刀枪。

——鲁迅

1861年5月7日,泰戈尔出生在印度孟加拉省加尔各答的一个地主家庭。他父亲学识渊博,是有名的哲学家和社会活动家、“梵社”的领导人。泰戈尔生活在一个人数众多的庞大家庭,他共有11个兄弟姐妹,还有一些亲戚和众多的仆人。这个家庭既有充分的自由,又有严格的家教,对宗教的虔诚和对美好生活的享受结合在一起,父亲让子女们自由发展各自的特长,充分发表各自的见解而不加限制。总之,这是一个相当开明的家庭。这个家庭继承了他们所热爱的印度文化传统,家里经常进行哲学和宗教问题的讨论,也经常举行演戏、诗歌朗诵和音乐会一类的活动,著名的诗人、演员、音乐家和学者都经常聚集在这个家庭里,气氛总是十分活跃。泰戈尔的家庭是加尔各答文化知识界的一个活动中心,这样的环境对泰戈尔的影响是不言而喻的。

最令泰戈尔终生难忘的一次经历,是他12岁时父亲带他到各地旅行,特别是喜马拉雅山的绮丽风光使泰戈尔如醉如痴,给他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这个时期,他开始被要求用梵文背诵印度史诗《罗摩衍那》。他的孟加拉语教师还鼓励他翻译了莎士比亚的著名悲剧《麦克佩斯》。他把整个剧本用无韵的诗句译成孟加拉文,表现出他对韵律和习惯用语的用法掌握得已很纯熟。这时,他才13岁。他还大量阅读各种书籍,包括孟加拉文古典作品、英国文学、梵文文学、历史著作、传奇文学、神话故事、社会科学、自然科学以及反映当时新潮思想和文化的英文和孟加拉文杂志。

小时候的泰戈尔除了深受父亲的影响外,也受到其他家庭成员的巨大影响。大哥才华出众,智力过人,对哲学、诗歌、音乐和数学都非常爱好并有很高造诣;另一个哥哥是进入莫属印度行政机构的第一个印度人,懂得多种语言,翻译出版了很多梵文和孟加拉文古典著作;还有一个哥哥是音乐家、戏剧家、诗人和新闻记者,富于爱国主义热情;他的几个哥哥都积极从事社会活动和文艺活动,并且都颇有成就和影响;大姐温柔贤惠,对泰戈尔关怀备至;还有个姐姐,是颇有名声的小说家;泰戈尔对几位嫂嫂的感激甚至超过了对他的母亲和姐姐们,因为那几位嫂嫂都长得姿容绰约、优雅文静、宽厚仁慈,他们对小弟弟泰戈尔倾注了全部的爱,使泰戈尔难以忘怀。

泰戈尔从小不愿意将自己关在家庭的小圈子里,一有机会,他总是走出家庭,同村妇、石匠、帮工、农民等社会下层人物接触,同他们谈心,并非常喜欢听他们讲述各种有趣的民间故事。

泰戈尔11岁开始学习写诗,父兄和全体家庭成员都热情支持和鼓励他,授予他“家庭诗人”称号;14岁时,他在孟加拉的文化节和民族主义节的集会上第一次公开朗诵了自己的诗作,歌颂印度的光荣历史,谴责英国殖民统治,赢得广泛赞扬;15岁时,他发表了一首长诗,受到读者的好评。从此,泰戈尔开始了他伟大的文学生涯。

一个人小时候生长的环境,包括风土、人情、语言、习俗等,都会对孩子日后的发展产生这样那样的影响。

父母不仅是孩子的老师,而且,父母本身就是一种形象的“教科书”。

那么,怎样教育孩子懂礼貌呢?给家长的建议如下:

做父母的教育子女不仅要靠说教,还要运用自己的行为、自己的具体形象,去影响孩子、教育孩子。这也是一种教育孩子的艺术和方法,而且是一种具有特殊效能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