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口才的艺术
31838000000021

第21章 称呼他人的艺术

与人交往时称呼别人必不可少。“良言一句三冬暖”,称呼就像是进入交往大门的通行证,称呼得体可使对方感到亲切,获得心理上的满足,使沟通顺畅,交往成功。称呼不得体往往会引起对方的不快甚至愠怒,造成交往受阻乃至中断。所以,不论是普通百姓,还是身负一定职务的领导人或企业管理者,要想生活愉快、事业有所发展,都需掌握称呼别人的艺术。

其实,称呼别人并没有什么统一的和固定的模式。称呼人的前题就是要尊重他人,这样,对方心里就会产生一种自豪感和满足感,而乐于与你接触,主动和你沟通,这就使彼此间的交往有了一个良好的开端。在具体称呼他人时要注意做好以下几点:

尊重他人,善意称谓

称呼他人首要的一点就是对人要尊重,要抱有一种善意。不管双方处于一种什么样的关系和地位,即使双方感情并不怎么好,关系并不十分融洽,在称谓上也要尊重,这是一条基本原则。这里面当然有一点应当注意:许多称谓是具有双重性的,比如“小胖”、“老蔫”等,既可以是一种爱称,又有调侃、轻蔑的成分,如何称谓,要具体分析。不同情况下称谓不当,会让人感到不舒服。众所周知的著名音乐词作家乔羽先生有个尊称叫“乔老爷”,那是从我国早期电影《乔老爷上轿》引用而来的。用此称呼老先生,带有几分亲近、尊重和幽默,很适合乔老的身份和性格。老先生也很认可这个雅号。

符合特点,不卑不亢

称呼必须符合对方的年龄、性别、身份和职业等特点。对年长者称呼要借助欢乐的声调,热情的笑容和谦恭的体态等表示你尊重的情感;对同辈则态度诚恳、表情自然、亲切、友好,体现出你的坦诚;对年轻人要注意慈爱谦和,表达出你对他的喜爱和关心的态度;对有较高职务或职称者,要称呼其职务或职称。长者要用“您”等尊称,如“老爷爷”或“奶奶”、“叔叔”、“大娘”、“老师傅”等等,见到二十多岁女性而称“大嫂”不合适,因为不能确定其婚否,称“大姐”就比较恰当。

对工人、司机、理发师、厨师等称师傅当然可以,可对农民、老师、医生、军人统称师傅就有些不伦不类了。比如:对农民应称“大爷”、“大娘”、“老乡”;对医生应称“大夫”;对教师应称“老师”;对国家干部和公职人员、对解放军和民警,最好称“同志”。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我们对一些职业不是很明确的长者可称“先生”,对女性可称“女士”、“太太”等,这也能使对方感到自然亲切,讲求礼貌,而又不失尊重。不能使用“喂”、“哎”等称呼他人,同时说话时也不要点头哈腰,满嘴恭维话,让人听了感觉不舒服。

符合习惯,有礼有序

如果在同一场合有很多人,就应按一定顺序打招呼。如群体中有长辈、年轻人或异性,打招呼的顺序应是先长后幼、先上后下、先女后男、先陌生人后熟识人为宜。称呼是否得体,能反映出说话人的道德修养、知识水平和文明程度,也能充分体现出说话人的社交能力和交往技巧。如果称呼他人的顺序颠倒混乱,老者会感到不满意,被称呼的人也会陷入尴尬的境地。

此外,还应注意尊重女性,在与同一年龄、身份的人打招呼,应先称呼女性,这会给众人留下你有较高修养的印象。

如:1972年周恩来总理在欢迎美国总统尼克松的招待会上这样称呼:“总统先生,尼克松夫人,女士们,先生们,同志们,朋友们!”这种称谓客气、周到而又出言有序,体现出了总理外交家的风度,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是我们学习的典范。

除此之外,称呼他人还要考虑到社会习惯、地方习俗等具体语言环境,如果冒冒失失忽略了这些,同样会给交往带来不便。

称呼职务,满足他人

有时候,称呼别人不是为了满足自己,而是为了满足别人。有一定职务的人,把别人称呼他职务看作是对对方一种尊重的表示,而乐于接受。在一次朋友的聚会上,我曾遇到一位姓刘的人,我听说他最近被提升了主任。便主动跟他打招呼:“刘主任,很高兴能认识您。”他听到我跟他打招呼,显得格外高兴,虽然平时他是个不大健谈的人,但那天却显得很健谈。很快就拉近了彼此间的距离。

当瑞典国王卡尔·哥史塔福访问旧金山时,一位记者问国王希望自己怎么被称呼。他答道:“你可以称呼我为国王陛下。”这是一个简单明确的回答。

除此之外,称谓还要有所忌讳。称谓要让人家愿意接受,应当尽量避开对方不喜欢的称谓,社会上叫俗、叫恶的称呼。比如对三四十岁甚至五十来岁的人,以老相称,许多人很不高兴,就应尽量不用。而现在社会上把一些从事不良行业的女子称作小姐,“小姐”这一称谓的含义有所变化,这使一般年轻女性不喜欢这一称谓。所以,对年轻的女性也应当尽量避开这一称呼。

总之,准确恰当地称呼他人,做到谦和礼貌、不卑不亢,你就会给初次见面的朋友留下深刻美好的印象,使对方乐于与你交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