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狼性管理
31835500000003

第3章 狼性企业文化(3)

成吉思汗的母亲临死前,把他们兄弟叫到床前,命令他们一人折断一支箭,结果他们都很轻松地折断了;母亲又叫他们兄弟把各自手中的箭捆绑在一起,再折断,结果没有一个人能折断。他们明白了母亲的意思:团结就是力量。后来,他们兄弟团结一致,集中兵力突袭敌人,结果使得蒙古铁骑威震欧亚大陆。

在草原上,草原人并没有《孙子兵法》一类的军事智慧书,但他们长期以来一直在和狼打交道,他们为了保护羊群、马群、牛群,一年四季都得和狼周旋。当然,他们还会定期组织打围,和狼群进行大规模的较量。人和狼这对既互相尊重,又互相斗争的对手,在成千上万年的较量中,彼此都不断长进,不仅彼此都强化了强悍的“狼”性格,而且彼此都学到了从书本上根本无法学到的作战经验。汉人用《孙子兵法》作战,常常“十则围之,五则攻之,倍则分之”,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善之善战者也”。也就是说汉人作战,如果要围困敌人,摧毁其战斗意志,常常要动用十倍于敌的兵力;如果要一举攻灭他们,常常要动用五倍于敌的兵力;如果要各个击破敌人,至少要动用两倍于敌的兵力……但自秦汉以来,从匈奴至鲜卑、羯、氐、羌、突厥、契丹、女真、蒙古,满族等北方游牧民族,各个民族的人口都不及南方汉族政权的一个郡。他们哪儿来那么多“十则围之”、“五则攻之”的军队?但是,这并不妨碍冒顿单于的十万之众能将刘邦饱经秦末农民战争和楚汉战争洗礼、能征善战之三十万大军围困在平城白登山达七日七夜之久,也不妨碍成吉思汗只用十几万蒙古骑兵,便可横扫欧亚大陆。他们用的都不是《孙子兵法》,而是狼的战略战术、狼的群体作战能力、狼万众一心的凝聚力。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拥有一支像狼群一样有着强大凝聚力的员工队伍,对于一个企业的发展来说至关重要。有人说,一位出色的将领率领一支没有凝聚力的队伍,很难打败敌人;而一位才能平平的将领,带领一支训练有素、有着高度凝聚力的队伍,往往能所向披靡。作为一个经营组织,企业只有充分发挥集体的力量,集中集体的智慧,才能像狼群那样战胜强大的对手。但是,强大的凝聚力从哪里来呢?其实,任何一个组织的凝聚力都不是天生的,是用共同的理想培养起来的。当然,培养的过程也是不断灌输共同理念和求同存异的过程。在军队中,不断地对士兵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使之转变为士兵的行动指南,是形成战斗力最快捷、最有效、最经济的方式。在企业里,企业的管理者适时地向员工灌输企业文化,是形成企业凝聚力的有效手段。

企业向员工灌输企业文化,首先要告诉员工干什么、怎样干、干到什么标准;其次要教育员工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努力去干,尽最大能力去干。许多出身于军队的优秀企业家,都特别注重向员工灌输企业文化,注重引导员工向狼群学习。他们通常都是写文章的高手,把自己的思想、企业的文化写成材料用来培训员工,努力让员工在工作中与自己的思想保持一致。

对于任何一个组织来说,“忠诚、勇敢、服从、完成”都是员工必须具备的品质;任何一个组织的领导人都希望自己的部下和员工具有这些品质。但是,这些品质不是天生的,要靠员工的自我修养,更要靠组织的教育培养,才能逐步形成。这些优秀的品质一旦在员工身上形成,就能爆发出强大的凝聚力,使企业像狼群一样团结一致,竭尽全力扑向目标。

对员工来说,他们刚进入企业时可能不知道自己该干什么,可能不会像企业家那样有明确的使命感和远大的目标,但是可以通过培养,向他们灌输企业文化,传达企业的使命,讲述企业的远大目标,并激发他们朝这一目标努力前进。

在一个建筑工地上,有3个建筑工人在工作。有人分别问他们在做什么,他们的回答却大相径庭。第一个人说:“我在卖力赚钱。”第二个人说:“我在做最棒的建筑工。”第三个人说:“我正在盖这个城市最好的大厦。”

由此可知,在这家企业里面,并不是所有的员工都明确企业的目标。虽然在每个具体企业中,员工都可以有自己的目标,但是作为企业的一员,每个员工都必须明白企业的整体目标,并要为实现这一目标而努力奋斗。个体的目标必须服从、服务于整体目标,绝对不允许背离整体目标。否则,企业不但不能“三个人一条龙”,反而会变得“三个人一条虫”。

在向员工讲述企业的使命目标时,还应该培养他们的狼性精神。企业在实际运作中有了目标方向后,就应该立即付诸行动,激励和引导员工朝着这一方向前进。但是,对员工的培养必须随着企业不断提出更高的目标而持续进行。“一个企业在很小的时候,在相当困难的时候,大家都能患难与共、风雨同舟,朝着一个目标努力去干。但随着这些企业的成长壮大,如果不能建立起健康的企业机制,制定一个明朗的、清晰的共同目标,实行有效的管理,企业就会犯错误,就会走上一条不健康的道路,企业内部也会出现利益冲突”。因此,当一个目标即将被实现时,企业经营管理者必须适时适度地提出更高的目标,并使之成为员工的共识,组织员工朝着这一更高的目标努力奋斗。

在草原上,狼群一直是一个有着天然凝聚力的队伍,正因为有着强大的凝聚力,它们才能步调一致,在任何变故面前都能处变不惊。这些我们可以从姜戎写的那本《狼图腾》的描绘中看出来。

……在晚霞的天光下,竟然出现了一大群金毛灿灿、杀气腾腾的蒙古狼……离他最近的正好是几头巨狼,大如花豹……十几条蹲坐在雪地上的大狼呼地一下全部站立起来,长尾统统平翘,像一把把即将出鞘的军刀,一副弓在弦上、居高临下、准备扑杀的架势。狼群中一头被大狼们簇拥着的白狼王,它的脖子、前胸和腹部大片的灰白毛,发出白金般的光亮,耀眼夺目,射散出一股凶傲的虎狼之威。整个狼群不下三四十头……

钢镫击出钢锤敲砸钢轨的声响,清脆高亢,震耳欲聋,在肃杀静寂的草原上,像刺耳刺胆的利剑刺向狼群。对于狼来说,这种非自然的钢铁声响,要比自然中的惊雷声更可怕……整个狼群吓得集体一哆嗦。他再猛击几下,狼群在狼王的率领下,全体大回转,倒背耳朵,缩起脖子像一阵黄风一样,呼地向山里奔逃而去。连那条探狼也放弃任务,迅速折身归队。但狼群撤得井然有序,急奔中的狼群仍然保持着草原狼军团的古老建制和队形,猛狼冲锋,狼王靠前,巨狼断后,完全没有鸟兽散的混乱。

这种有着高度组织性、纪律性的狼军团足非常令人敬佩的,成千上万年来,草原人在同狼军团的角逐中也具备了这种精神,所以他们常常能以一当十,甚至以一当百,区区几十万人的部落便能把南方几千万人甚至上亿人的汉人政权打得只有招架之功,毫无还手之力。狼的这种集体主义精神,是值得人类好好学习的。一个缺乏狼性精神的群体,是无开拓进取可言的,他们只能苟安一时,苟且偷生,在“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淘汰式竞争中,最终会被剥夺生存发展的资格。一些有远见的政治家、军事家、企业家早就认识到了这一点,有的企业甚至明确地提出要培养企业的狼性精神。华为集团老总任正非就是这种狼性精神的倡导者。华为公司面对国际巨头的激烈竞争,在严重缺乏资源的情况下,靠着“狼性”迎难而上。所谓“狼性”,用任正非的话说就是“哪儿有肉,隔老远就能嗅到,一旦嗅到就奋不顾身”。靠着“狼性”,华为推动了中国的电信革命,改善了中国人的通讯状况,提升了中国人的生活质量。

任正非回忆说:“在公司初创时期,我们的状况是饥寒交迫,就像一群饿狼,只有让狼性爆发出来才能生存。”后来,任正非按照这种思路带领华为走向了辉煌。任正非认为,中华民族的文化是一种忍耐文化,而不是一种扩张文化。他们树起利益均沾的大旗就是要强行推行扩张文化。他们不仅在企业内部实行利益均沾,刺激员工的“狼性”,而且也用这种方法去笼络客户、攻城略地。在华为内部,任正非大量网罗人才的同时,通过狼性安排,刺激员工之间的激烈竞争。他公开指出:“在你身边就蹲着一只狼!”在华为,任正非随时都会换掉一些表现不佳的员工,并公开宣称:“我永远都不知道谁是最好的员工,就像我不知道茫茫草原上谁是领头狼一样。”

当然,刺激内部员工竞争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实现企业的目标,而不是为了争斗而争斗。所以企业在培养员工的狼性精神时,应该时刻以共同的使命、共同的目标为基础,任何违背这一基础的竞争都是危险的。否则,不仅不能使整个群体因竞争而显出勃勃生机,反而会因竞争而导致内讧,在内耗中走向灭亡。太平天国运动就是内部无原则斗争,不顾共同目标导致失败的典型。每一个群体的管理者都应该清楚这一点。

企业要做到诚信经营

在汉族人眼里,狼是一种凶猛残忍、贪婪狡诈的动物,是形形色色文学作品口诛笔伐的对象。其实,抛开农耕文明的思维来看狼,狼的诚信、凶猛、有胆量、有耐性、嗅觉灵敏等许多优秀品质都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说到狼的诚信,很多汉人肯定不理解,狼还有诚信?狼子野心还有诚信可言?但事实上,狼就是一种很诚信的动物。狼出没一般都是在晚上,它们只有在受到打扰的情况下,白天才勉强出来活动一下。在白天,狼躲在大山尖上的石头堆里,或在山后面雪硬的地方休息。到了夜里,狼就下山寻找食物,或是追捕一些吃饱的植食动物,或是刨开雪吃被他们冷冻的战利品——黄羊。

只要有食物吃,狼就绝不找人畜的麻烦。这就是狼本能地和人之间达成的某种默契,这就是狼的天生品质。或许把狼的这种本性看做是一种品质在某些人看来有些牵强,但是如果从品质的定义去思考,就不难理解了。

什么是品质?《现代汉语词典》解释说,品质是认识、品性等的本质。我们用这一定义去考察狼的品性,就会很容易发现,狼本性并没有攻击性,只是为了生存,为了保护自己,具备一些攻击性的能力而已。他们在满足了生活的基本需要和安全需要以后,绝不会主动攻击人和牲畜。狼的品质在于它们能遵守这种天然的规则。

狼这种自觉遵守天然规则的品质,得到了草原人民的敬仰,自古及今生活在北方草原上的牧民对狼都怀有一种发自内心的崇敬之情。虽然狼一直是他们最重要的自然敌人,但是这并不妨碍牧民们把狼作为图腾来崇拜。他们绝不用狼皮来做任何日常用具,虽然狼皮的质量比其他动物的皮强得多。牧民们对狼的品质的崇拜更体现在“天葬”上。他们都相信上天有灵,希望自己死后灵魂能够升入腾格里(上天),于是就把尸体抛放在野外,让狼吃掉。他们认为狼是上天派下来保护草原的,是腾格里的使者,它们非常诚信,它们能把自己的灵魂带到腾格里……虽然牧民的这些举动带着某些原始宗教的味道,但是他们对狼诚信品质的崇拜是毋庸置疑的。

在参与市场竞争中,企业具备同行公认的品质非常重要,这种品质是始终如一的追求,是质量、信誉、责任和文化的集合,更是品牌的内涵。它不仅是产品,也是企业“人品”的一种外在表现。在市场角逐中,品牌效应越来越重要,品牌是企业的无形资产,代表企业的形象,是企业竞争力在市场上的代言人,关系到企业的兴哀存亡,而企业的品牌最终需要品质这个内涵来支撑。

企业具有卓越的品质,常常能使其产品获得超值的回报,而接受服务的对象则在不自觉中把这种体验传递给周围的人,久而久之就形成了良好的口碑,对产品的销售和品牌形象的提升起着直接的推动作用。

品质建设对一个企业来说是一项长期投资,需要持之以恒。这好比大树生根,根不深,则枝叶不盛。可悲的是,到目前为止,对卓越品质的追求,并没有引起许多企业管理者的足够重视。一些企业因为一味地追求品牌外在的名誉,而忽视内在的品质建设,他们一向引以为自豪的品牌大厦最终不得不因地基不牢而坍塌倾覆。

在麦当劳、肯德基等洋快餐大举进入中国市场的时候,一些企业扛起民族大旗,推出了中式快餐与之抗衡。在20世纪90年代初期,被媒体炒作为“爱国”行为的“红高粱”现象,让人记忆犹新。红高梁快餐店开在北京前门紧靠麦当劳店的附近,一中一洋面对面地竞争,当时是多么长中国人的志气啊!可惜好景不长,一阵轰轰烈烈后,“红高粱”就不得不选择悲壮地关门。相反,来自美国的麦当劳生意却越来越好。这是什么原因呢?经营者的策略失误固然是一个方面,但是最根本的原因在于“红高粱”不具备麦当劳长期以来的卫生品质,而卫生品质的低劣对于餐饮行业来说,绝对是致命的一击。想一想,谁不会在自己家里做饭?花钱来店里吃饭是为什么?当然是图个清闲省事。如果花钱来吃不卫生的问题食品,又有几个愿意呢?再想一想那个可怕的2003年春夏之交,一场“非典”的袭击,让整个北京乃至全国的餐饮业损失了多少?绝大部分餐馆因为没有客源而不得不停业休息,但是洋快餐麦当劳的生意却依然红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