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节 对比幽默术
对比幽默是指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通过对比以揭示事物的不一致性。叔本华在《世界即意识和观念》中指出:笑不过是“在他所联想到的实际事物与某一概念之间缺乏一致性而导致的现象,笑恰恰是这种鲜明对比的表现”。对比幽默术是幽默口才艺术的基本方法之一,它能使人们在微笑中受到教育。古罗马政治家西塞罗经常运用这一方法,比如:
“先生们,这个人什么都不缺,除了财富与美德。”
在某地上演的《穷与富》的小品中,主人公甲说他“穷得一无所有,除了金钱和朋友”。
很显然,“什么都不缺”与只缺“财富与美德”,“一无所有”与只有“金钱和朋友”二者之间出现了明显的不一致性,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这种效果的产生,就是利用对比幽默的方法,使人们在幽默中享受到愉悦,受到启迪。
第十三节 倒引幽默术
倒引幽默,就是根据语言环境,引用对方言论,以其人之言还治其人之身。在实际生活中,人们常常运用倒引幽默方法,收到了良好的效果,这方面的精品实例,如:
老师对吵闹不休的女学生说:
“两个女人等于一千只鸭子。”
不久,师母来校,一个女学生赶忙向老师报告:
“先生,外面有五百只鸭子找您。”
又如:两位骑马的年轻贵族在路上与一位老妪交错而过,老妪赶着两匹驴子。贵族打趣地向老妪致敬:
“早安,驴妈妈。”
“早安,我的孩子们……”老妪答道。
第十四节 谐音幽默术
谐音幽默是比较常用的一种幽默口才艺术技巧。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利用汉语中同音字的谐音关系,经常双关,明言此,暗言彼。例如:
清朝李鸿章有个远房亲戚李某,胸无点墨而热衷科举,一心想藉此蟒袍加身,弄个一官半职。考场上打开试卷,谁知竟有一多半字不认识,急得如热锅上的蚂蚁,眼看交卷时间就要到了,他灵机一动,在试卷上写道:“我乃李鸿章中堂大人的亲妻。”这最后一个字本意想写“戚”,因不会写,以“妻”字代替。当主考官批阅这份考卷,读到“我乃李鸿章大人的妻”时,不禁拈须微笑,提笔在卷上批道“所以本官不敢娶(取)你。”这里运用的是谐音法,借助同音字(戚—妻)的谐音关系,语带双关,明言此(不敢娶你)暗言彼(学问浅薄,不能取你)。
再如:
有个财主少爷出外游玩,见一个年轻貌美的村妇去木桥边淘米,便生歹意,于是凑到跟前,嬉皮笑脸地说:“有木便是桥,无木也念乔;去木添个女,添女便是娇;阿娇休避我,我最爱阿娇。”说完,两眼直勾勾地盯着村妇的脸,****地笑着。
村妇听了这话,非常生气,回敬道:“有米便是粮,无米也是良;去米添个女,添女便是娘;老娘虽生子,子不敬老娘。”少爷受了才思敏捷的村妇的奚落,无言以对,灰溜溜地走了。
在这一节民间故事中,村妇正是巧用谐音字赶走恶少爷。
在特殊的情况下,不愿明言指责,运用谐音法可达到委婉批评的效果。
一位小伙子向老人问路:“嘿!去李家庄还有多少路?”老人答道:“走大路一万丈;走小路七千丈。”小伙子摸不着头脑:“怎么这儿论丈不论里?”老人笑着说:“小伙子,原来你也会讲‘里’(礼)?”
小伙子知道自己失礼了,连忙给老人道歉。
对某些不恭的言行,如能巧用谐音一样能给以有力的反击。
谐音幽默,关键是谐音双关。如何巧妙地利用语音手段,构成谐音、同音误解方式,即形成谐音双关,这是达到批评、讽刺、嘲笑对方目的的关键问题。例如:
唐朝宰相杨国忠,嫉妒大诗人、翰林院大学士李白之才,挖空心思奚落他一番。一天,杨国忠约李白去作“三步对”。
杨国忠抢先小题:“两猿截木山中,问猴儿如何对锯(句)。”
李白一听,微微一笑说:“济宰相起步,三步之内对不上,算我输!”
杨国忠赶忙起步,一步刚迈出,李白便指着他的脚大笑说:“匹马陷身泥里,看畜生怎样出蹄(题)。”
杨国忠运用谐音双关的手法,以“对锯”谐音“对句”讥讽李白为“猴儿”。李白亦运用相同的手法,笑骂他“畜生出题”。杨国忠本想占点便宜,不料自讨没趣。
宋朝有一富家子弟,平日以“诗才”自居,大家都叫他“酸秀才”。
酸秀才自命不凡,他不远千里,风尘仆仆,想找文学家欧阳修比试比试。行至途中,酸秀才见路边有株枇杷树,不禁诗兴大发,摇头晃脑地吟道:“路旁一古树,两枝大、r权。”只诌了这两句,就没有下文了。恰好欧阳修路过听到了,顺口替他续了两句:“未结黄金果,先开白玉花。”酸秀才一听,点头叫好。
两人结伴沿湖面行,见湖面有群鹅在戏水,酸秀才为挽回面子,又得意地吟道:“远看一群鹅,一棒打下河。”吟到这里,接不下去了,酸秀才急得抓耳挠腮。欧阳修笑了笑,续道:“白翼分清水,红掌踏青波。”酸秀才一听暗暗敬佩。连连拱手道:“想不到老兄你也会诌两句,那我们一起去拜访欧阳修吧。”
二人来到渡口,登上小舟。酸秀才又禁不住诗兴大发,吟道:“诗人同登舟,去访欧阳修。”欧阳修忍俊不禁,哈哈大笑着说:“修已知道你,你还不知修(羞)。”
这里欧阳修巧妙利用“修”和“羞”的同音,运用谐音双关的手法,讽刺酸秀才自以为是诗才,太不知羞。
语音双关作为幽默口才艺术的重要技巧,在实践中运用得体、巧妙,就会收到骂者痛快淋漓,听者有苦难言的效果。
第十五节 歇后语幽默术
歇后语是由前后两部分组成。前一部分一出,先制造悬念,不说出来,或停顿下来等待语言环境的反应,后一部分翻转,产生突变,包袱抖出来,“紧张”从笑声中得到宣泄。歇后语幽默术,顾名思义,就是利用歇后语的转折形式,形成幽默的效果。倒如:
三九天穿裙子,美丽动(冻)人。
外甥和舅舅下棋,将就(舅)。
一斤面粉摊张饼,落后(烙厚)。
外甥打灯笼,照旧(舅)。
黄鼠狼给鸡拜年,不安好心。
歇后语幽默,谐趣,是因为其前一部分和后一部分之间在语义上往往有意外的组合。如:
乌龟放屁,凑合(臭河)。
皇帝的厕所,没你的份(粪)。
有的歇后语为了表达后一部分而使用的比喻,喻体和本体之间的关系往往不谐和。如:
桅杆上扎鸡毛,好大的胆(掸)子。
眉毛上搭梯子,放不下脸。
正是由于歇后语具有以上两个特点,因此歇后语的语言形式形象、生动、活泼、谐趣,为人民喜闻乐见。如:
香瓜地里种甘蔗,从头甜到脚底下。
晾衣竹竿勾月亮,差得远。
戴着斗笠打伞,多此一举。
正是由于歇后语具有以上三个特点,因此,歇后语幽默术的效果是显而易见,它是人们比较喜欢并常用的一种口才技巧。
第十六节 答非所问幽默术
在某些特定的场合,对一些难以回答的或是具有挑衅性的问题,既不拒绝表态,又不明确直接回答,而是避实就虚,以某种巧妙的又是非逻辑的幽默方式作以回答,从而解脱困难,变为主动,这种口才艺术技巧就是答非所问幽默术。
贝仑哈特是一名年轻的钢琴家,他为席勒的诗《钟之歌》谱曲后,特地举行一次演奏会,把钢琴家、作曲家勃拉姆斯也请来了。
演奏会上,勃拉姆斯凝神地谛听,有时还会意地点头。演奏结束后,贝伦哈特问勃拉姆斯:“阁下是否很欣赏这首曲子?”
勃拉姆斯笑着说:“这首《钟之歌》,到底是不朽的诗。”
勃拉姆斯在演奏会上“点头赞赏”,被贝仑哈特误解,以为很欣赏他所作的曲子。勃拉姆斯没有正面回答贝化哈特的提问,而是答非所问地回避针对性的锋芒,将表达的意思转入另一层,说他欣赏的是这首不朽的诗《钟之歌》。但贝仑哈特不难体会勃拉姆斯对他所创作的曲子水平不高的委婉批评。
球王贝利不知踢进过多少好球。有人问贝利:“你哪个球踢得最好?”
贝利回答说:“下一个!”
当球王贝利创造进球满一千的记录后,有人问他:“你对这些球中哪一个最满意?”
贝利意味深长地回答说:“第一千零一个!”
当球迷们评论球王贝利已踢进的球哪一个踢得最好、哪一个最满意时,贝利却出人意料地将话题转入另一层意思——“下一个”、“第一千零一个”。这个答非所问的回答,不仅表现了球王贝利幽默风趣的性格,同时也反映了他那谦逊自勉、进取不已的精神。
一次,老师通知班上女同学说:“明天全体女同学一律不准穿裤子!——听清楚了没有?”女同学齐声应道:“听清楚了。”
老师这一个通知,若非当事人,恐怕有点惶惑不解,要“全体女同学一律不准穿裤子。是什么意思?其实全体女同学早就明白,因为老师已经交待过,明天将举行大型活动,要他们统一穿裙子。这里老师讲的是一个歧义句。”
大热天,有人盖着夹被睡觉,有人问他:“你为什么还盖着夹被睡觉?”他答道:“因为棉被太热,所以盖夹被。”这一回答出人意外。人家问话的本意是天气这么热,你为什么不盖单被,还盖夹被?他的答话是因为天气热,所以不盖棉被,而盖夹被。
还有一个同样的例子,问:“你打枪时为什么要闭上一只眼睛?”他答说:“因为闭上两只眼睛就什么也看不见了。”同样出人意外,不符合正常的逻辑,但却具有幽默机智的情趣。
第十七节 妙语解窘幽默术
妙语解窘幽默术是指论辩者以宽容的态度,利用诙谐、幽默语言,巧妙地为陷入窘境的人摆脱难堪境况的一种方法。
英军总司令威灵顿公爵在滑铁卢大败拿破仑后,凯旋返回伦敦时,举办了一个相当隆重而盛大的庆祝晚宴,参加这次宴会的有各界社会名流、贵族绅士,还有许多战功卓著的军官和士兵。晚宴的菜肴十分丰盛,末了,在每一个人面前都摆了一碗清水。其中一名士兵竟大大方方地将这碗水端起来喝了一口,见此情形,在场的贵宾都窃笑不已。原来,这碗水是在吃点心前用来洗手的。而这个农家出身的士兵哪里会懂得这种宫廷里的规矩,因而闹出了笑话。当时,那位士兵羞得满脸通红。
就在这个时候,威灵顿公爵端起这碗水站了起来,说:“各位女士们、先生们、让我们共同举杯向这位英勇的战士干一杯吧!”一阵热烈的掌声后,大家举杯同饮。
那位士兵和在场的每一个人都为威灵顿公爵的人品、作风而大为感动。
威灵顿的这一举动,不仅为这位战士解脱了窘境,也为自己赢得了赞誉。
一次,民德柏林空军俱乐部举行盛宴招待空军英雄,一位年轻士兵斟酒时,不慎把酒洒在乌戴特将军的秃头上。顿时,士兵悚然,全场寂静。
倒是这位将军却悠悠然,他轻抚士兵肩头,说:“老弟,你以为这种治疗有用吗?”
语音刚落,全场立即爆发出响亮的笑声,人们为将军的宽容、幽默而欢呼。
这位士兵在斟酒时,不慎把酒洒在乌戴特将军的秃头上,这位士兵的失手,不仅是行为的失礼,而且还触及到将军的“痛”处。乌戴特将军以其宽容的胸怀,自我调侃,把洒在头上的酒说成是治疗秃头的药物,引来了全场的笑声,打破了沉闷的气氛,为士兵解脱了窘境。乌戴特将军宽容的胸怀、高尚的人品、幽默机智的谈吐,令人为之敬佩。
一次,美国前总统里根在白宫钢琴演奏会上讲话,夫人南希不小心连人带椅跌倒在台下的地毯上,幸好没有伤着。里根马上赶到,说:“亲爱的,我告诉过你,只有在我没有获得掌声的时候,你才应该这样表演的。”台下果然响起了一片热烈的掌声。
可见,妙语解窘法的运用,因其语言诙谐、幽默,妙趣横生,既可将沉闷难堪的气氛活跃起来,愉悦人们的心境,又能表现论辩者宽容的胸怀,高尚的人品,机智的谈吐。
一次,湖北孝感县妇女代表晏桃香初到北京参加******召开的座谈会,由于感冒,禁不住冲着******的脸打了一个大喷嚏,唾沫星子溅了******一脸……在场的人紧张得都捏着一把汗,晏桃香更是不知所措……然而,******却没有发火,他一边自己轻轻拂拭,一边轻言细语地说了一句“雷声大,雨点小嘛!”就这样,一句幽默的笑语,如春风化雨一般,使紧张气氛一下子变得烟消云散,春光明媚。
第十八节 借题发挥幽默术
借题发挥幽默术是幽默口才艺术的一个重要方法。这一方法,就是借着某个话题,引出另一个听者未曾预料到的新思路,达到批评反驳、讽刺、教育的目的。
有一次,周总理刚批阅完文件,顺手把笔放在桌上,就接受一位美国记者的采访。美国记者看见桌子上放的是一支美国生产的“派克”钢笔,便不怀好意地问:“请问总理阁下,你们堂堂的中国人,为什么还要用我们美国生产的钢笔呢?”
周总理听完,笑了笑,朗声答道:“提起这只笔,那可说来话长了。这不是支普通的笔,是一位朝鲜朋友抗美的战利品,作为礼物送给我的。我无功不受禄,就想谢绝,哪知那位朋友说,留下作个纪念吧!我觉得有意义,便收下了这只贵国生产的钢笔。”
那记者听完后,窘得面红耳赤,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周总理针对美国记者企图奚落、讥笑中国落后的意图,借题发挥,说了这番彬彬有礼、幽默风趣而又有分量的话。周总理用“战利品”、“作个纪念”和“觉得有意义”等词句,暗示了哲理性的结论:今天这支笔摆在这里,正是中国人民强大的结果。
本世纪50年代的一天,******总理举行了一次别开生面的记者招待会。周总理面对一些不友好的提问,机智、完满、幽默地侃侃作答,至今仍是佳话。
一位西方记者提问:“请问总理先生,中国现在还有没有妓女?”所有的眼睛都盯住了他。因为新中国成立后就立即着手整治这一社会毒瘤,并且很见成效。向世界宣布:中国已没有妓女、绝迹了性病。可是周总理却正色地答道:“有!”一语既出,全场出现了惊奇与不解之声。总理紧接着说:“在中国的台湾省!”全场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又一位外国记者挑衅道:“总理先生,‘马路’顾名思义就是马走的路,为什么中国的人也在上面走?”周总理站起来严肃地说:“中国人民走的‘马路’,是马克思主义道路!你懂吗?”
一连串的有力回击,使那些不怀好意的外国记者不得不臣服,收敛言行了。周总理运用借题发挥幽默术,智答美国记者问,可称为幽默精品。
借题发挥,指的是针对某句话或某件事,发挥出完全不同的或甚至相反的解释,通过这种方法使人产生有趣的联想。
借题,要借得合理,构成顺水推舟之势,不能牵强附会,特别当一个人面临某个具体场合时,要善于敏感地、准确地捕捉住眼前的事物。如果这个题借得好,就能发挥出更好的幽默效果。
60年代,我外交部长陈毅访问亚洲某国。在当地的一个公众集会上,一位宗教界长老代表万名僧众向陈外交部长赠献一尊佛像。立时万众瞩目。如果陈毅不接受,很容易伤感情;如果接受,也很可能被有些人大肆宣传为:共产党的外交部长也信佛教了!陈毅双手接过佛像,却大声地说:“靠老佛爷的保佑,从此我再也不怕帝国主义了!”一语解窘境,引得笑声、掌声如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