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最受读者喜爱的散文4
31830400000038

第38章 东山魁夷(日本)

东山魁夷(1908-1999年),日本当代著名风景画家、散文家。他的日本风景画代表了日本民族的审美特点:清淡、自然、含蓄,而他的散文用极其简洁而又澄净的文字,记录了他对自然的沉思、人生的感悟。代表作有散文集《听泉》、《和风景的对话》及《探求日本的美》等。

一片树叶

当我把京都当作主要题材来创作我的组画的时候,记起了圆山闻名的夜樱。

我多想欣赏一下那缀满枝头的繁盛的花朵。同那春宵的满月交相辉映的景象啊!

那是4月10日前后吧,我弄明白当夜确实是阴历十五之后,就向京都进发。白天,到圆山公园一看,却也幸运,樱花开得正好,春天的太阳似乎同月夜良宵相约似的,朗朗地照着。时至向晚,我已经参观了寂光院和三千院,看看时间已到,就折向京都城里。

来到下鸭这地方,蓦然从车窗向外一看,东面天上不正飘浮着一轮又圆又大的月亮吗?我吃了一惊。本来我是想站在圆山的樱树林前,观看那刚刚从东山显出笑脸的幽月。它一旦升上高空,就会失掉特有的风韵。我后悔不该在大原浪费那么多时光。

我急忙忙赶到圆山公园,稍稍松了口气。所幸,这儿靠近山峦,一时还望不见月亮的倩影。东山浸在碧青色的暮霭里,山前面一株枝条垂挂的樱树,披着绯红色华美的春装,仿佛将京都的春色完全凝聚于一身似的。地面上,看不到一朵落花。

山头一片净明,月亮微微探出头来,静静地升上绛紫色的天空。这时,樱花仰望着月亮,月亮俯视着樱花。一瞬间,消尽了游春的灯火和杂沓的人影。四周阗无人声,只给月和花留下了清丽的好天地。

这可能就是常说的奇缘巧遇吧,花期短暂,难得遇到朗照的满月;再说,月华的胜景,也只限于今宵,要是碰上阴雨天气,就什么也看不到。此外,还必须有我这个欣赏者在场才对。

假如花儿常开不败,我们能永远活在地球上,那么花月相逢就不会引人如此动情。花开花落,方显出生命的灿烂光华;爱花赏花,更说明人对花木的无限珍惜。地球上瞬息便逝的事物,一旦有缘相遇,定会在人们的心里激起无限的喜悦。这不只限于樱花,即便路旁一棵无名小草,不是同样如此吗?

自然景观令人赏心悦目,这个体验是我在战争中得到的。那时想到自己的生命之火就要熄灭了,处在这样的境况里,才发现自然景观却充满了旺盛的活力。于是,我受到了强烈的震憾。过去在我的眼中,这些景观都是平淡无奇、不堪一顾的呢。

战争结束之后,在贫困的年代里,我也陷入苦难的深渊。冬天,我伫立在凄凉孤独的山峦上,大自然和我紧密相连,这才令我的心境感到充实而满足,我心中产生了对生活切实而纯真的向往。打那时候起,我便开始了一个风景画家的生涯。

我所喜欢描绘的不是人迹罕至的景象,而是富有生活情趣的自然风景。然而,在我所描绘的风景里,可以说,几乎没有人物出现。其中一个原因是,我所描绘的风景是人们心灵的象征。我是通过自然景色本身,抒写人们的内心世界的。

我经常揣摩画面的内容,创作散文,这是我接触了清新的自然和朴素的形象之后引起的感动所引起的。在战后时代的急流勇进中,我有很多时候,是走着同时代相背离的道路的。现在看来,这条路算是对了。而且,我决心继续走下去。

人应当谦逊地看待自然和风景。为此,固然有必要出门旅行,同大自然直接接触,或深入异乡,领略一下当地人们的生活趣味。然而,就算是我们住地周围。哪怕是庭院的一木一叶,只要用心观察,有时也能深刻地领会到生命的含义。

我注视着院子里的树木,更确切地说,是在凝视枝头上的一片树叶。而今,它泛着漂亮的绿色,在夏日的阳光里闪耀着光辉。我想起当它还是幼芽的时候,我所看到的情景。那是去年初冬,就在这片新叶尚未吐露的地方,吊着一片干枯的黄叶,不久就脱离了枝条飘落到地上。就在原来的枝丫上,你这幼小的坚强的嫩芽,生机勃勃地出生了。

尽管寒风猛吹,尽管大雪纷纷,你默默等待着春天,渐渐地在体内积攒着力量。

一日清晨,微雨乍晴,我看到树枝上缀满粒粒珍珠,这是一枚枚新生的幼芽凝聚着雨水闪闪发光。于是我感到百草都在催芽,春天已经快到了。

春天终于来了,万木高高兴兴地吐翠了。然而,散落在地面上的陈叶,早已腐烂化作泥土了。

你迅速长成一片嫩叶,在初夏的太阳下浮绿泛金。对于柔弱的绿叶来说,初夏,既是生机茂盛的季节,也是最易遭受害虫侵害的季节。幸好,你平安地迎来了暑天,而今正同伙伴们织成浓密的青荫,遮盖着枝头。

我预测着你的未来。到了仲夏,鸣蝉将在你的浓荫下长鸣,等一场台风袭过,那嘒嘒蝉鸣变成了凄楚的哀吟,天气也随之凉爽起来。蝉声一断,代之而来的是树根深处秋虫的合唱,这唧唧虫声,却也能为平静的秋夜增添不少趣味。

你的绿意,不知不觉黯然失色了,终于变成了一片黄叶,在冷雨里垂挂着。夜来秋风敲窗,第二天清晨起来,树枝上已经没有了你的踪影。只是你所在的那个枝丫上又冒出了一个嫩芽。等到这个幼芽绽放绿意的时候,你早已零落地下,埋在泥土之中了。

这就是自然,不光是一片树叶,生活在世界上的任何事物,都有一个相同的归宿。一叶坠地,决不是毫无意义的。正是这片片黄叶,换来了整个大树的勃勃生机。这一片树叶的诞生和消亡,正标志着生命在四季里的不停转化。

同样,一个人的死关系着整个人类的生、死,尽管是人人所不欢迎的。但是,只要你爱惜自己的生命,同时也爱惜他人的生命,那么,当你生命渐尽,马上回归大地的时候,你应当感到庆幸。这就是我观察庭院里的一片树叶所得到的启示。不,这是那片树叶向我娓娓讲述的生死轮回的真谛。

听泉

鸟儿飞过旷野。一批又一批,成群的鸟儿连续不断地飞了过去。

有时候四五只连翩飞翔,有时候排成一字长蛇阵。看,多么壮阔的鸟群啊!

……

鸟儿鸣叫着,它们和睦相处,互相鼓励,有时又彼此憎恶,格斗,伤残。有的鸟儿因疾病、疲惫或衰老而落后队伍。

今天,鸟群又飞过旷野。它们有时飞过碧绿的田原,看到小河在太阳照耀下流泻;有时飞过丛林,窥见鲜红的果实在树荫下闪烁。想从前,这样的地方多的是。可现在,到处都是漫无边际的漠漠荒原。任凭大地改换了模样,鸟儿一刻也不停留,昨天、今天、明天,它们不停打这里飞过。

不要认为鸟儿都是按照自己的意愿飞翔的。它们为什么飞?它们飞向何方?谁都不知道,就连那些领头的鸟儿也弄不明白。

为什么必须飞得这样快?为什么就不能慢一点儿呢?

鸟儿只觉得光阴在匆匆忙忙中逝去了。然而,它们不知道时间是无限的,永恒的,逝去的只是鸟儿自己。它们好像是着了迷似的那样剧烈,那样急速地振翅飞翔。

它们没有想到,这会招来不幸,会使鸟儿更快地从这块土地上消亡。

鸟儿仍然呼啦啦拍击着翅膀,更急速,更剧烈地飞过去……

森林中有一泓清澈的泉水,发出叮叮咚咚的声响,悄然流淌。这里有鸟群休息的地方,尽管是短暂的,但对于飞越荒原的鸟群说来,这小憩何等珍贵!地球上的一切生物,都是这样,一天过去了,又去迎接明天的新生。

鸟儿在清泉旁歇歇翅膀,养养精神,聆听泉水的絮语。鸣泉啊,你是否教给了鸟儿要去的方向?

泉水从地层深处涌出来,不停地奔流着,从古至今,阅尽地面上一切生物的生死,荣枯。所以,泉水一定知道鸟儿应该飞去的方向。

鸟儿站在清澄的水边,让泉水映照着身影,它们想必知道了自己疲倦的样子。

它们终于明白了鸟儿作为天之骄子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

鸟儿想随时都能看到泉水,这是困难的。原因是,它们只顾尽快飞翔。

鸟儿想错了,它们最大的不幸是认为只有尽快飞翔才是进步,它们认为地面上的一切都是为了鸟儿而存在着。

不过,它们似乎有所觉悟,这样连续飞翔下去,到头来,鸟群本身就会泯灭的,但愿鸟儿尽早明白这个道理。

我也是鸟群中的一只,所有的人们都是在荒凉的不毛之地上飞翔不息的鸟儿。

人人心中都有一股泉水,日常的杂乱生活,遮掩了它的声音。当你夜半突然醒来,你会从心灵的深处,听到幽然的鸣声,那正是潺潺的泉水啊!

回想走过的道路,无数次在这旷野上迷失了方向,每到这个时候,当我听到心灵深处的鸣泉,我就重新找到了前进的目标。

泉水经常问我:你对别人,对自己,是诚实的吗?我总是深感愧疚,无以作答,只好沉默不语。

我从事绘画,是出自内心的期望:我想诚实地生活。心灵的泉水告诫我:要谦虚,要朴素,要舍弃清高和偏执。

心灵的泉水教导我:只有放弃自我,才能看见真实。

放弃自我是困难的,甚至是不可能的,我想。然而,絮絮低语的泉水明明白白告诉我:美,正在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