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质量·特色·改革·创新
31829900000038

第38章 培养方案与专业改革研究(4)

一、构建学分制条件下第二课堂活动课程体系的基本思路

构建学分制条件下第二课堂活动课程体系,不是要将第二课堂活动第一课堂化,而是要在坚持第二课堂活动根本属性的基础上,引入第一课堂教育理念,有效改革现有第二课堂活动的弊端,提升第二课堂活动教育质量。其变革有以下几点:

1.改变第二课堂的无序状况,提高第二课堂活动的实效

目前,学生参与第二课堂活动以及组织者设计第二课堂活动,总体上都呈现出随心所欲、杂乱无章的状态。因此,我认为有必要在坚持第二课堂活动已有的灵活性、多样性的优势基础之上,引入课程的理念,对其活动的开展进行规范化的管理、系统性的设计。

与此同时,就每一具体学生而言,由于参加某一活动的不连贯,其所受到的教育与影响也就十分的有限。因此,将每一活动细分为具体的活动课程单元,一是明晰每一具体活动课程的教育目标,使之成为一个有指导的教育过程;二是通过活动课程建设,系统编制活动教育影响因素,使之成为对学生的系统的训练过程,从而达到提升其某一具体素质的目的,就显得尤为必要。

当然,实践中第二课堂活动必须坚持以学生完全自主、自发参与,以具体实践体验为特征,利用课余校内外组合时空,特别是大量利用网络时空来实施。因此,第二课堂活动不会也不应成为第一课堂在课余时间的翻版。

2.改变第二课堂无评价的状况,强化学生参与第二课堂活动的自觉性

传统的第二课堂,学生参与的兴趣性充分,但系统性不强,自为性不足。学生参加第二课堂活动,往往是一种纯粹的个人情绪体验,认识也常常停留于感性阶段,应参加哪一项第二课堂活动?应达到什么样的水平?没有一个检查衡量的标尺。我们实施对第二课堂活动的课程化管理,也就构建了一个从客观上可以衡量学生第二课堂学习成效的标尺,依据这一标尺,学生即可自我衡量其素质发展的状态,查漏补缺,从而增强其在全面素质发展方面的自觉性。我们一是对照素质教育的体系,构建了四大素质板块,设计必修课程,促使学生全面认知素质培养要求;二是于每一板块设计若干选修课程,充分尊重学生在第二课堂课程选择上的兴趣性、自主性,让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的张扬;三是系列化的活动设计,不仅促成学生的认识从感性上升到理性,更重要的是通过系统化训练过程,促使其将优良素质内化于头脑,落实于行动。

3.改变第二课堂与第一课堂脱节的状态,整体优化提升学校教育教学质量

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是高校人才培养大系统的两个子系统。第一课堂已形成了较为科学的体系。而作为具有第一课堂补充功能的第二课堂,如何实现与第一课堂的对接,更好地发挥补充的作用,在此方面的研究与实践则相对较少且不系统。因此,对学生第二课堂活动进行调整、设计和整合,不仅能促进第二课堂子系统实现局部优化,使第一课堂的教学在第二课堂活动中达到有效的延伸和补充,而且通过实现第一课堂子系统与第二课堂的有机结合,能促进育人系统的整体优化。

二、学分制条件下第二课堂活动课程体系的构建

2005年1月7日,教育部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的若干意见》中指出:“着力提高大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要注重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的有机结合,……,第二课堂要贴近学生的学习和生活,鼓励开展以提高大学生多方面能力和扩展专业知识为目标的课余活动。”因此,构建形成学分制条件下的第二课堂活动课程体系,是整体提升高校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内容之一。

1.积极贯彻“以学生为主,以激励为主”的教育理念

第二课堂,是相对于大学生第一课堂而言的,指大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在学校课堂教学之外,自愿参与的各种教育活动。大学生参与第二课堂的主体性,是决定与影响其实际成效的关键因素。为此,第二课堂活动课程体系的建立,应该以第一次全国人才工作会议鲜明地提出的“人才是第一资源、人人都可以成才、以人为本”的科学人才观为指导,积极贯彻“以学生为主,以激励为主”的教育理念,充分启动与激励大学生参与,并以科学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主导第二课堂活动。

2.第二课堂活动课程体系构建应重点遵循“三大原则”

第一,导向性原则。设计第二课堂活动课程体系应重点考虑设计的指导思想,其设计目的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着眼于人的全面发展。坚持传授知识、培养能力、提高素质协调发展,更加注重能力培养,着力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从而使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得到全面、生动、活泼的和谐发展,对学生的全面发展起“引领”作用。

第二,个性化原则。素质教育的本质是个性化教育,学分制是尊重、发挥和培养学生个性的教学管理制度。第二课堂活动课程体系应充分体现学生个体不同于他人的个性优势方面的发展,真正达到主体学生个性化或优化学生个性发展。个性化原则的基本特点是尊重人的尊严,尊重人的人格,发挥不同层次、不同个性学生在兴趣、能力、爱好等方面的心理优势和个性特长,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增强学生发展个性的信心和动力。因此,鼓励学生充分展示个性特长,避免“千人一面”。

第三,可操作性原则。第二课堂活动课程体系是一个大系统,它由多个模块构成,各模块作为子系统,相互联系、相互渗透、互为补充。而可操作性原则是指第二课堂活动课程体系中的各模块都可以通过认真设计、实践、观察、测试等手段,并充分运用“学分”这个激励杠杆,使宏大、复杂、繁琐的体系简单化、明细化,从而使第二课堂活动课程体系的有效实施达到应有的目的。

3.第二课堂活动课程的设置

我们设计的第二课堂活动课程体系由学习领域和学习课程两个层次构成。学习领域分为四块:思想道德、实践创新、文化艺术、体育。每一学习领域由若干活动课程组成。每一个活动课程有明确的目标、要求、计划等,从而构成相对完整的活动单元。其中实践创新领域设计必修的专业类活动课程,学生必须完成一定专业类的活动课程学分。每一门课程修读完成后可获得一定的学分。

我们规定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必须修读第二课堂活动课程并获得8个学分方能毕业。其中师范生必须完成必修课程4个学分,非师范生必须完成必修课程3.5个学分。学生必须在每一个学习领域内至少完成0.5个学分。在以上基础上,可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在四个学习领域中选择同一领域或多个领域的课程来完成学分。同时,我们鼓励学生在学有余力的情况下,全方位、多渠道地发展综合素质。

三、学分制条件下第二课堂活动课程体系的管理与实施

第二课堂活动课程体系管理过程学分化,是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的最佳结合点。采用学分制,就是将学生第二课堂活动课程成绩纳入学籍管理,达不到基本要求的学生不能正常毕业。这既为学生第二课堂灵活安排自己任选和必选第二课堂活动课程提供了可能,又通过规定学生的基本学分和鼓励学生获得创新学分的方式,实现了组织的灵活性和科目要求的规范性的统一;既保证了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的发挥,又保证基本素质平台的实现。

1.第二课堂活动课程的管理

第二课堂活动课程的管理包括课程的设计、活动计划的制订和活动课程的安排。

第二课堂活动课程的设计采用分级设计、分级管理。根据活动课程的特点,管理实行校、系两级管理,既有集中,又有分散,充分调动校、系两级管理的积极性。学校一级负责设计校系两级活动课程的指导思想、培养目标、具体措施;系一级具体负责本系学生活动课程的指导、选课和检查。

第二课堂活动课程计划的制订应包括活动课程内容、活动方式、活动时数、学分数、周活动时数、开展活动周数等。学校要对各专业的学生在校期间活动课程设置安排做出总体计划,并且向学生展示每门活动课程科目的内容、要求、所能达到的水平、指导教师的情况以及选择某门课程所应具备的条件,使学生明确在校期间哪些是必选的活动课程,哪些是任选的活动课程,如何选课才能使自己达到学校规定的基本要求,完成应达到的学分数。

第二课堂活动课程的安排原则是为学生的上课提供方便,由学校统一安排在星期一至星期五下午第七、八节。第二课堂活动课可采用必选课程与任选课程相结合来安排。必选第二课堂活动课程每周可统一时间安排,任选课程可分散安排在双休日。

2.第二课堂活动课程的实施

主要包括选课、排课、过程检查、考核四个基本环节。

对于学生选课,要坚持积极指导和自愿选择相结合。为避免选课的盲目性,校、系两级主管部门,应及时向学生介绍第二课堂活动课程的基本情况并进行指导,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特长选课。对学生参与活动课过程的情况,由指导教师认真检查、严格考核。活动课程要同其他课程一样纳入成绩考核的范围。由于活动课程具有内容广泛、形式多样等特点,不宜强调用统一的方式检测学生学习效果,可采用灵活的考核方式,如交流体会、比赛、展览、表演等形式。对学生活动课的考核,一方面由指导教师根据平时出勤情况,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检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效果,把出勤与效果结合起来评定出学生活动课成绩。

3.我校第二课堂活动课程体系的组织管理体系

学校成立了第二课堂活动课程领导小组,下设第二课堂活动指导委员会和第二课堂活动课程管理中心。

指导委员会负责活动课程总方案的制订,包含指导思想、培养目标、基本规格、基本原则等,最主要的是指导委员会每学年负责根据社会对人才的要求以及学生的发展现状对第二课堂活动课程进行设计和调整。因此,我们的第二课堂活动课程的设计是开放的、动态的。

而课程管理中心则负责对各活动课程的进展情况和学生的学习结果进行检查,负责学分的审定和汇总。

课程的实施单位负责活动课程计划的制订、活动课程的安排以及活动课程内容、方式、时间等的设定,并且向学生展示每门活动课程的内容、要求、所能达到的水平、指导教师的情况以及选择某门课程所应具备的基本条件等。

4.我校第二课堂活动课程体系的评价体系

学生参与第二课堂活动的评价,一直是我们工作的难点,也是实施本方案着重要解决的问题。第二课堂活动的多样性和灵活性,决定了我们的评价方式必须多元化。主要的评价方式有:证书管理、合格评价、档案管理、查看参与情况等。同时,也鼓励实施单位创造性的评价学生参与第二课堂活动的成绩。

(徐涛,乐山师范学院党委宣传部部长)

对高师物理教育课程体系构建与改革的探索

张建平、何光普

摘要:原有高师物理教育课程体系未能满足培养具有扎实的专业能力素质、人文素质和适应基础教育教学和发展要求的新型师资的需要;科学构建高师物理教育课程体系应体现“能力目标”的原则、“能力本位”的思想和“能力主线”的思路。新的高师物理教育课程体系的基本构成是模块化、课程群;与原有高师物理教育课程体系比较,在课程和内容改革上凸现出了六大变化和特点。

关键词:物理教育;课程体系;模块化;课程群。

一、对原有高师物理教育课程体系的回顾

我校高师物理教育专业是由原师专物理专业演变而来的。高师物理教育课程体系也是在原有师专物理专业教学计划的基础上,经过扩充和延伸出来的。无论是培养目标和方向、规格、课程结构和内容,基本上是沿袭原师专课程设置的模式。这在当时的历史背景和条件下,作为过渡和探索,同时也为国家和社会培养人才起到了一定的、不可否定的积极作用。然而,课程的产生和发展主要受社会发展的要求、科学文化知识增长的水平和学生成长的需要所制约。社会、知识、学生三因素对课程的综合要求是课程产生、发展的客观基础。从原有高师物理课程设置的实际来看,随着科学技术和社会的飞速发展、对人才成长和培养的新观念的确立,已经暴露出许多不相适应的弊端,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原有高师本科课程的设置片面强调科学文化知识特别是核心专业学科知识的制约作用,忽视社会发展的要求和高师学生能力发展的需要;(2)没有用现代教育理论,对物理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规格、课程设置等做系统的研究,缺乏前瞻性,致使课程结构上没有突破;(3)教育思想和观念陈旧,专业培养目标定位不够准确,特别是目标和规格过于单一,忽视了学生的个性发展;(4)教学内容和课程知识体系陈旧,既脱离当前中学物理教学改革的实际,也未反映当代物理各学科发展前沿,更不适应面向21世纪基础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的需要,缺乏时代气息;(5)课程结构不尽合理,比例失调。必修课程比例过大,选修课程分量不足;教育课程联系物理实际不够,教学法和教育见习实习比例偏低;只重视学科课程,而活动课程、潜在课程等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和利用。另外,没有很好解决学术性与师范性有机结合的问题。

从总体看,原有高师物理教育课程体系没有很好体现“能力目标”的原则、“能力本位”的思想和“能力主线”的思路,未能满足培养具有能力素质、人文素质和适应时代要求的新型师资的需要。因此,更新和改革教学内容,科学构建课程体系是迫在眉睫的新的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