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加强教学管理队伍建设,为学分制改革提供保障。学分制条件下的教学管理工作,既需要教学管理人员对学分制有深刻的认识和研究,又需要他们精于管理,对教学工作有较高的管理造诣,能够熟练地运用现代化管理手段,使纷繁庞杂的日常事务变得井然有序。因此,实施学分制的重要条件是必须具备一支结构合理且相对稳定,具有较高政治素养、业务素质,有较高工作水平、管理能力的教学管理队伍。目前新建本科院校的教学管理人员普遍存在学历层次低,管理能力不强等现象。针对这种情况,应加强教学管理队伍建设,为学分制改革提供保障。
(二)我校学分制改革的特色及进一步深化改革的思考
1.我校学分制改革的特色
目前,我校实施的学分制是基于“2+2”平台的模块式弹性学分制。
(1)“2+2”平台下的弹性学制。本科标准学制4年,修业年限3~6年。将标准学制4年,分两个阶段安排教学,前两年主要开设公共基础课和学科(专业)基础课,后两年主要开设专业课与专业选修课程。两年内,完成需修读学分者进入后一阶段学习,否则,继续在第一阶段的平台上学习,直到符合要求为止,第一平台最长修读时间为4年。
(2)模块学分制。体现学分制“以学生为本”的理念,实施因材施教。目前,我校学分制改革针对不同学生的基础与专业类别,已在大学英语与信息技术类等公共课程设置不同基础与专业学生修读的不同模块,实施分层次、分类别教学;在专业课程中,按不同的专业或专业方向设计出若干模块的专业选修课程(限选课)供学生修读。
(3)设置全校性选修课学分、人文科技讲座学分以及创新学分与附加学分。每学期开出以文理渗透、拓展素质为主的全校性任意选修课程,供全校学生修读,共12个学分;为活跃第二课堂,鼓励学生积极参加与专业课程教学有关的、形式多样的创新及实践活动,设置有4个创新学分和附加学分;要求学生在校期间必须完成2个学分的人文科技讲座,共计20次讲座。
(4)引入学分绩点制。为了综合反映学习的“质”和“量”,实行学分绩点制,并将平均学分绩点作为学生毕业、获得学位、评优奖励的主要依据。
(5)实行主辅修制。实行主辅修制,加强复合型人才的培养,一方面,能增强学生就业的适应性,另一方面,在一定程度上还弥补了学生不能任意转换专业的缺陷。
2.进一步深化学分制改革的思考
(1)积极进行课程开发,努力开出一大批质量高的辅修专业与选修课。选课制是学分制的根本,离开了足够数量和高质量的选修课,学分制将失去赖以生存的基础。我校选修课程建设应该包括专业选修课程与全校性选修课程两部分。学校应组织有关学科专家,逐步分批搞好辅修专业与全校性选修课程建设工作,扩大辅修专业范围,开出一大批文、理互相交叉渗透、门类齐全、质量高的选修课。各系开设专业选修课,要根据专业特点,精心设计课程,完善知识结构,尽可能设计为组选修或模块化选修,并努力把最新的科研成果和新技术充实到选修课程中来。
开出一门受学生欢迎的新课,其价值不亚于做出一项科研成果,应在职称评定上予以倾斜。学校与各院(系)应采取扶持的态度,提供相应的资助,鼓励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投入精力优化自身的知识结构,促进课程的多样化,为深化学分制改革奠定坚实的基础。
(2)调整课程结构,优化培养方案。选修课多了并不意味着学生就能进行科学的选择了。如果不进行课程结构的改革,即便可选的课程多了,也只是形式上的,不能分体现学分制的精神实质。目前,我校选修课比例仅仅为20%左右,以后应逐步增大选修课比例,合理地确定必修课和选修课的比例。当然,不是选择的自由度越大就越好,但是选择度过小也不能体现学分制的实质。我们认为,目前新建本科院校必修课和选修课的比例为65%:35%为宜。另外,还应降低总学分数,使各类专业总学分数由现在的170~180降低到160左右。
(3)加强教师及教学管理队伍建设。针对我校教学管理队伍的现状,当务之急是培训,一是使教学管理人员对学分制有深刻的认识和研究;二是让他们学习和了解更多的教育理论知识、教育管理知识,把握教育规律,避免工作中的盲目性;三是使他们熟练操作计算机,不致延误工作;最后,要使他们树立高度的服务意识。学分制实施后,教学管理面临很大的管理难度和工作量,只有树立起了高度的服务意识,才能真正把工作做好。
建立一支学分制条件下高水平的教师队伍,应建立相应的教师教学评估、奖励制度,以调动教师的工作积极性,特别是应在建立科学的教师教学评估制度上下工夫,这是教学质量监控的重要措施。同时,要引进、吸收国内外优秀人才来校任教,要在教师编制中留出一定的比例,聘请兼职教授、短期教授来校讲学。
(4)改革现行的学期设置。学期设置可采取“两长一短”三学期制设置方案。即每年安排两个长学期一个短学期。两个长学期中增设一个短学期,其目的是便于各院(系)根据不同学科、不同专业教学要求进行实践教学、强化训练及社会实践等教学工作,或开展辅修专业课程教学等工作。
(5)完善选课制,改革排课方法,实行全天排课,以便学生在时间和空间上能真正实现比较自由的选课。只有这样才能将选课制真正落实到实处。部分公共必修课改为自由选课办法,如政治思想理论课、体育课、文科信息技术类课等由学生在4年中任一学期选择上课时间。
(6)改革招生方式,按学科大类招生。按学科大类招生,便于前期按专业大类培养,后期进行专业及专业方向分流培养。
三、结语
学分制使现行的高等教育制度具有更大的灵活性、适应性和开放性,有利于提高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质量与办学效益。但学分制改革本身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而不是一个一成不变的结果,不存在所谓的“完全学分制”,也不能笼统地讲哪一种模式的学分制最好,对于任何一所高校来讲,与本国国情、社会发展及校情相适应的模式就是最佳的选择。尤其是新建本科院校在实行学分制时,必须充分考虑学校的办学地位,考虑到教学基础建设底子薄,教学设施、教学管理设备跟不上,教学管理人员经验缺乏等实际状况,结合本校实际,在认真学习、借鉴别人经验,同时勇于实践、善于总结,形成自己的特色。
主要参考文献
[1]纪宝成.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趋势的政策选择.中国高等教育,2000(24)
[2]洪艺敏.美、日两国高校学分制的比较及借鉴.浙江大学教学时报,2000(2)
[3]周茂东,柳倩华.论学分制对我国高等教育适应多样化的促进作用.高教探索,2005(4)
[4]郑乐琳,鲍猛等.学分制下的人才培养模式分析.中国成人教育,2005(8)
[5]佟晓丽,刘红.学分制与高校教学管理模式改革.辽宁教育研究,2005(5)
[6]苗玉凤,田东平.美国学分制的发展历程及其成因分析.现代教育科学,2005(3)
(李朝晖,乐山师范学院教务处副处长;张红梅、杨林,乐山师范学院教务处)
国外教育实习模式对我国地方高师院校的启示
罗明礼
摘要:高等师范院校肩负着为基础教育培养未来合格教师的重任。本文分析了目前我国地方高师院校教育实习普遍面临的诸多困境,通过对世界发达国家教师教育中教育实习模式的对比研究,提出了强化校内模拟实习、重视教育见习、适当延长教育实习时间和建立稳定的教育实习基地的全程教育实践能力培养理念和构想,为师范生早日成为合格的、“零适应期”的基础教育师资奠定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国外教育;实习模式;高师院校;教育实习;启示。
教育实习是高师院校面临的一个重要的综合实践课题。世界各国,尤其是发达国家十分重视教育实习在教师教育中的重要作用。1954年4月,中央教育部在对1952年教育计划进行修改的基础上重新颁布了《师范学院暂行教育计划》,其中规定:教育实习包括教育见习和教育实习,约占4年教学总时数的11%~20%。教育教学实习是师范学院教学计划的有机组成部分。1957年2月25日,教育部颁发的《高等师范学校教育实习暂行大纲》中规定,教育实习的目的在于使师范生把平时学习中所获得的知识和技能(包括政治学科、教育学科、专业学科)综合地应用于教育和教学实践,使他们基本上具有在中等学校独立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能力。在2000年11月召开的“全国大学生教学实习与社会实践工作研讨会”上,原教育部副部长周远清指出:“实践教学比理论教学更重要,而它目前却是一个薄弱环节”。现实是,“我国高师教育实习由于观念、人力、财力等各种主观原因,见习与实习的总时间过少,不足总学时的5%”。鉴于我国当前高师教育实习普遍存在的问题,本文基于国外教育实习模式的对比研究,获得了一些值得借鉴的启示。
一、教育教学实习的困境
地方高师院校的教育教学实习越来越面临诸多困境。笔者自2004年起连续4年利用我校学科教学论教研室组成的教育教学实习巡视指导小组到实习基地学校巡视、听课、指导实习生的机会与中学领导及指导教师座谈时发现:实习学校缺乏接纳实习生的热情,指导教师不愿意实习生打乱自己的教学计划,学生及家长对实习生的教学能力持怀疑态度;实习学校难以在每学年的九、十两个月一次性集中接受来自不同高师院校的数十名实习生;实习生畏惧上课、不愿意上课的现象不在少数;考研学生、将来不愿意从事教师职业的师范生对教育实习敷衍塞责的现象司空见惯;在社会声誉好的省重点中学、国家级示范高中实习的学生主要是听课和批改作业而不是上课,他们的授课量远不及在农村普通中学实习学生授课时数的1/5,有的实习生甚至没有机会上课。调查中还发现,中文、外语、数学等基础教育主干课程实习生的授课量最少。
实习生的素质离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差距甚远。实习生在授课中普遍没有体现新课程理念和跨学科意识。实习生因备课不充分、教学经验不足、知识面狭窄在授课中频繁出现常识性、知识性错误。实习生讲课时普遍存在声音小、缺乏教学激情和教学情境的创设,缺乏教育机制。教学中,要么无师生互动,要么出现课堂次序混乱的局面。板书及板书设计欠佳、语言表达不流畅的实习生大有人在。“教师中心主义”、把真实性课堂上成“龙头蛇尾”的微型课或蜻蜓点水般说课的实习生也不在少数。分散实习的学生普遍存在监管、指导不力的问题,表现在没有参加实习仍然可以获得较高的教育实习成绩。从教育实习成绩评定表中笔者发现,指导教师给实习生的教育实习成绩大多在95分到99分之间,甚至出现100分的现象,导致实习成绩缺乏信度和效度。部分实习生还把自由散漫、奇装异服等成人化的生活气息带进了中学校园,给实习学校的教育管理带来不小的冲击和负面影响。这些问题和现象使很多中学婉言谢绝或不愿意接受高师院校实习生的理由顺理成章。这不能不引起每位高师院校教育、教学、管理工作者的关注和思考。
二、国外主要国家教育实习模式对比研究
1.美国模式
美国是世界上教师学历要求最高的国家。美国1839年建立了第一所师范学校;1908年师范学院开始取代中等师范学校;1958年的鲍灵格林大会建议延长师资培养的年限,采取“4+1”模式,即在普通教育与任教学科教育的基础上进行为期1年的教育专业训练;1959年的堪萨斯代表大会确立了这种“4+1”的教师培养制度,并提出了专业定向1学分、心理学基础6学分、社会学基础3学分、课程教材教法3学分、见习和教学实习8学分共21学分,每周授课3课时,一学期为3学分为期1年的教育专业训练计划。1986年美国开始兴起教师教育及教学专业化的改革运动。20世纪80年代后期,美国大学的教育学院与附近地区的公立中小学联合创办了教师专业发展学校──一种新教师入职培训的临床教学基地,以弥补过分注重学术性带来的教育专业方面的不足。美国的“4+2”模式是一种本硕连读的人才培养模式,即学生经过4年学习获得学士学位后经筛选直接进入教育专业硕士阶段学习2年,学习合格获得教育专业硕士学位,体现了美国通过延长学习时间来加强教育学科课程学习、提升教师专业化素质的变革思路,较好地解决了教师培养中“学术性”与“师范性”之争的矛盾,为培养高学历、高水平的中小学教师探索出一条新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