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十余年来,众多艺术设计类专业在全国许多高校如雨后春笋般的建立起来,它的繁荣程度在中国历史上是前所未有的。其背后深层次的原因我们不用去分析,在这篇文章中也不是我们要讨论的重点。单纯从教与学的角度来说,由于该专业在国内开办的时间较短,无论从历史经验和个别经验来说都是寥若晨星。虽然学生的作品在数量上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但从学生的毕业创作和社会上所能看到的艺术设计作品来说,抄袭、模仿的情况比较严重。从审美角度来说,设计作品的艺术性大多都很平庸,大多数作品大同小异,似曾相识,缺乏让人感动的内在的深层次的美,这是我们不得不承认的客观事实。以动漫为例,现阶段,无论从动漫的形式到效果,中国的动漫基本上以模仿日本、美国的动漫为主。中国有悠久的历史文化底蕴,但从中国动漫的艺术性来说还是比较缺乏本土文化的痕迹。其实中国也有一部比较经典的动画片,那就是着名的《大闹天空》。对这部作品分析来看,张光宇先生并没有超凡的能力,他仅仅从中国传统戏剧和壁画中吸取了营养,这种有着敦煌壁画般浪漫主义色彩的画面场景与夸张的神话传说紧紧结合在一起,无论从内容到形式都让人感觉不到丝毫的刻板。优秀设计作品的美本身并不会因为时间的延续就发生改变。过去优秀的作品,无论今天看还是在将来看,这部作品都是优秀的。我们今天的设计师们必须要思考的问题是:你们对作品深层次的美挖掘有多深?对本国文化了解有多少?在今天设计教育如此繁荣的背景下,缺乏优秀的有代表性的作品不得不说是一个遗憾。试想一个土生土长的中国设计师连自己国内本土文化的学习都不深入,甚至不了解,你能设计出优秀的作品嘛。笔者在这里并不反对学习别国文化,但是从美学角度来说,今天的艺术设计作品的确缺少优秀的美的代表,这是我们设计教育者必须思考的问题。当然这里面有许多深层次的原因,所谓冰冻三日,非一日之寒,笔者在这篇文章中先运用唯物主义外因和内因的原理来大略分析一下其中的原因。
从外因来说,一方面,今天的艺术教育是在全国高校改革的基础上办起来的。原本需要一个较长时间才能磨炼出来的艺术人才,通过几年时间的速成培训就成了名不副实的设计师或者高校教师,的确觉得这里面还是缺少点什么东西。这种发展速度肯定是要付出代价的,代价就是艺术学生和老师速成的问题。徐悲鸿先生说过,一个画家没有十年八年的功夫,要想达到传神写照的程度是很不容易的。难怪广告公司等需要有经验的设计师,所谓经验不外乎包括两部分:一是专业审美能力,二是实际操作应用能力。这些能力都需要长期的努力和必要时间的堆积才可能成功。另一方面,设计学具有很强的应用性,许多学生在选择学美术专业时是喜欢艺术的,但有的学生并不喜欢美术也没有搞懂什么是设计就盲目地选择了此专业,人人都渴望成为一个有名的设计师。记得笔者在读大学时,上一门新课,老师刚一走进教室,有个学生便提出一个问题:“老师,这门专业出去能挣钱吗?”这句话看似简单,实际道出了大多数学设计学生的心声。急功近利,与其说是学生的心声,不如说是整个社会在经济发展过程中产生的浮躁心理的缩影。当一种潮流或一种观念影响一代人时,无论艺术或者其他行业,这种相似的观念也会反映出来。它是时代的特征,但这种特征并不是说不能改变,一个真正的设计师或者优秀的教育者都应该有这种认识,用自己力所能及的方法和对文化负责的态度去完成工作。我们并不是要有一种救世主的心理去拯救世界,但我们要与时代错误的观念作斗争,我相信结果肯定会有收获。陈传席先生云:“今人动辄畅言大宇宙、走向世界、欧美精神,君独坐抱残守阙,真学问之道也。……以今言言之,抱残守阙者,填补空白之谓也。”只有冷静,付出自己的努力才能得到真正的艺术之道。“数年的时间里,从民间有许多有为的青年跑向都市来为了学习艺术,把父老们血汗换来的金钱不断地浪掷,然而,在我们艺术创作上,到底得到了什么代价?”
内因来说,艺术设计学科出现的很多问题还与学生的素质有关。这是我们不得不说的另外一个原因。长期以来,艺术设计学科文化分数上线要求低,大批只想拿文凭的学生和喜欢艺术的但文化成绩糟糕的学生涌进高校也是我们不得不考虑的内在因素。在社会上已经形成一种共识,就是学美术的文化水平低,差生就是学美术的料。其实学美术需要很高的文化修养,一个优秀的艺术家都有自己的艺术见解和艺术个性,一个艺术家的思想将决定他的艺术作品的水平。古人所谓技近乎于道就是此观念。艺术语言、设计形式仅仅是一个艺术家表达自己思想的载体。一个设计师没有一定的审美修养和一定的文化积淀,他的作品不可能有大的发展。艺术设计与美术作品一样有格调的高低、品质的优劣,其中一个主要原因就是艺术审美的高低。另外一个原因是电脑技术的发展,电脑绘画、电脑制图的速度与成像质量超越了人们对人工技法在设计领域中的认可。在一定的范围内,包括大部分艺术设计教育者有一种共同的认识:“电脑决定了设计师的水平”。我们不能否认电脑在设计领域中作出的贡献,但我们要知道电脑仅仅是一种工具,片面夸大其作用的确有点本末倒置,笔者认为设计师具有思想更重要。但现在设计类学生的情况是:大部分学生只重视电脑技术而不重视自己的设计思想。
无论从外因还是从内因,我们都可以得出一个重要的信息,就是设计类学生的审美不高和艺术见解浅薄是影响设计发展的主要原因。解铃还需系铃人,提高设计学科学生的水平,提高他们的艺术审美能力是关键所在。艺术审美是一个非常宽泛的话题,尽管许多学校开设了设计史、美术史、设计理论等学科,但笔者认为远远不够。笔者认为,艺术审美不是看一两本书、背一两个概念就能解决得了的。它需要的是一种理念,这种理念就是要培养学生审美的思想,让他们从不自觉到自觉地去学习美、认识美,这就需要我们老师的引导和学生的自觉。从美学的本质来说,美学是以对美的本质及其意义的研究为主题的学科。美学研究的主要对象是艺术,但不研究艺术中的具体表现问题,而是研究艺术中的哲学问题,因此被称为“美的艺术的哲学”。美学的基本问题有美的本质、审美意识同审美对象的关系等。其实这并不复杂也不抽象,培养学生的美学水平,关键是要老师去引导,笔者认为学习美学用以下几种方法比较好。
理论教育是学习美学的重要途径,学生在刚进入大学的时候,还没有真正的艺术审美能力。理论教育是最好的方式,学生通过理论学习渐渐理解理论在设计中的重要性。艺术学院理论课的传统教学方法是老师根据教材讲解,这门课程本身就比较枯燥,学生普遍兴趣不大。这就需要老师在讲课过程中采用一些改进的方法。例如我读大学时,一个理论老师采用的方法非常有效,这么多年我都记忆犹新。这种方法是老师先让学生自己看书,并教给学生预习方法,每天上课的时候学生要根据自己看书的理解来提出问题,其他同学和老师都可以解答。上课气氛很活跃,传统的老师单纯讲的办法被打破了,我们也觉得学到了不少知识。当然这仅仅是一个例子,笔者在这里并不是要向理论老师推广这种方法。除了理论课,其他技法课老师也应该在技法课上运用美学理论方面的知识进行作品分析、作业点评,通过这种方式可以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会美学理论的运用。设计作品形态千变万化,形式美很可能占据学生主要的审美趣味,我们在注重形式美的同时也要从美学的角度理解作品美的根源。
拓展学生的美学思维是培养学生的审美观念,学生只有审美得到提高,艺术修养才会有进步。实践中学习美学需要一种很强的主观意识,这种意识来源于一句老话,即艺术来源于生活。艺术来源于生活,并不是单纯的每年老师带学生出去写生或者体验生活,这仅仅是一种表面形式。什么是美什么是不美,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有些设计作品本来不美,但设计者审美认识水平有限,他就是觉得美。有些作品都很好,但有的作品大方,有的作品秀雅,设计师喜好不一样可能也会产生分歧。所以审美修养的形成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正因为如此,可想而知美学教育的难度有多大,但是我们不能有难度就回避这个问题,在设计中美学富有形而上的追求和很强的哲学思辨色彩。实践中我们也可以通过看艺术展览或者优秀的画册来培养自己的审美修养。艺术设计与绘画有很强的联系性,今天我们学习的设计与绘画中的许多审美是相通的,通过看绘画作品展览来提高自己的审美认识也是一种非常好的方法。从笔者的教学中发现一个问题:许多学生既不喜欢看展览,也不喜欢看画册,也不准备自己上课所需要的资料,甚至要求老师帮着准备,可见这类学生并没有这方面学习的意识。实践中学习美学就需要从生活中认识美的事物,认识美的作品。例如我们在居住城市中有许多建筑、雕塑、环艺、广告等设计作品,这些作品有好的也有不好的,这就需要我们用慧眼去认识这些作品的优劣。一个好的设计者应该具有一种敢于否定的思维。任何作品都有他的局限性,绝对完美的作品是不存在的,这就是对艺术作品审美总是争论很大,因为他们的美是很难鉴定的。
实践中学习美学还可以通过自己的动手能力来解决,手绘制图、电脑绘画都可以达到这种效果。所谓熟能生巧就是这个原理,尤其是一个设计产品的完成,设计本身就有乐趣,也会在其中积累经验。这一点对一个设计师的成长非常重要。设计教学其关键之处要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学生学习技法是从已有的美学理论或技法经验中形成一种在实践中获取美学知识的方法。由于设计专业的特殊性,这种特殊性在于设计需要有实用性的一面,否则我们就不能把它称之为实用美术。艺术设计要求学生必须遵循产品的性质和客观科学原理,在实用的基础上完成美的设计,在作品美的同时也需要在它的功能上得到最大的发挥。一个设计师必须要在实践中才能得到经验。例如环境艺术就需要学生对建筑环境有客观的了解,对材料要非常的熟悉,这样才可能设计出好的环艺作品,才能学到许多在书本上学不到的知识。
学习美学也可以通过看书获得,学会看书关键是学会积累美学经验,形成自己的认识。设计思想与艺术思想一样,需要有较强的思辨能力。看书可以在美学修养方面得到提高。大学提供了舒适的学习生活环境,也提供了图书馆、阅览室等看书场所。笔者的经验是什么书都可以看,关键是看这本书对你有用还是没用,
看书要有自己的个性,对书的内容千万不要人云亦云,这样的书看得再多也没有意义。学会在看书的过程中记笔记和写读后感,长期积累审美修养就会得到提高。
学习设计也是在学习一门艺术,学生要想成为一个好的设计师必须要有终身学习的心理准备。单纯从大学四年学来的设计知识非常浅显,尽管你可能已经拥有一个名牌大学的文凭,但是你离一个优秀的设计师可能还有一段很长的距离。只有长期学习才能把自己的专业水平提到一个较高的水平。其实其他学科也是一样,终身学习是总结经验的最好方法。试想一个设计师长年累月都是用一种方法做作品,长期下去看多了也会有审美疲劳,到最后只不过是一个匠人而已。只有深层次的发掘设计作品本身的深层次的美,这种作品才会有真正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