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质量·特色·改革·创新
31829900000101

第101章 教学方法手段改革与研究(14)

当前,各高师院校已经确立了学生整体素质全面发展的总目标,具体体现在心理学课程教学过程中,既注重师范生从事教育教学活动所必需的心理学基本知识的传授,又注重加强教育基本技能、技巧的训练,同时还要兼顾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通过心理学课程的学习,使高师学生能够在掌握心理学基本原理和规律的基础上,将心理学知识有效地运用于教育教学工作。能科学正确地分析心理问题,帮助学生解决心理矛盾,化解心理障碍,保持健康心理,塑造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形成科学的人生观、世界观,以促进其自我完善,从而进一步体现高师心理学课程“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

(二)教学内容更应关注人的经验和生活世界

高师心理学课程的审美化教学设计必须着眼于更新原有的知识观,从美的形象性、情感性和创造性的角度,重新组合内容,改变呈现形式。

当前心理学课堂教学的活动,主要关注的是书本知识,脱离了学生的生活和社会现实,课堂教学缺乏生活气息。这种教学在强化知识的同时,也就从根本上忽视了学生内在的情感体验和感悟,使学生在课堂生活这一空间中的道德生活、审美生活乃至整个精神世界的需要得不到满足。

在目前不可能改变课程结构、课程学时的情况下,只能从优化重组课程内容,改革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入手。注意吸收心理学领域中最新的研究成果,并且着重从理论讲解转向对心理现象和过程的切身感受、体验及其实际应用,突出操作性和针对性,以提高学生心理素质为最终目标来重新构建心理学教学内容。在具体安排教学内容上,要实现学生经验、学科知识、社会生活三方面的整合,一是从培养学生职业素质的需要出发,力求体现心理学课程的师范特色和综合性特色,以综合专题活动来统摄相关学科的内容,实现学科之间的整合,并以综合的心理学观点加以阐述,如开设班主任工作艺术、青少年心理与辅导、教师心理与学生成长等专题,每个专题基本上按照基础知识(基本概念与规律解析)、基本技能(心理学基本规律在教学中的应用、学生存在问题和反应方式分析)、实践训练(如教学实际案例分析、调适方法训练等)顺序展开并深入。二是按照学生成长的需要加以整合,如创新意识和能力、人格发展、情绪调适、人际交往等主题,真正做到对学生的生活世界和今后可能的教育工作情境的关照。

(三)教学活动应以学生的学为本位

传统的课堂教学设计以教师的教为本位,学生的学只能围绕教师的教来进行,教师是主角,学生是配角和观众,丧失了学习过程中学生的自主性和主动性,从而使课堂教学缺乏生气和乐趣,缺乏挑战和刺激,使师生的生命力在课堂中得不到充分发挥。R.M.加涅倡导的“为学习设计教学的理念”指出:现代课堂教学设计首先是为学生的有效学习服务。当前正在轰轰烈烈开展的新一轮基础教育改革,正是强调要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高师心理学作为培养师范生教师素质的基础课程,其教师的教学应当是师范生教学观念、教学技能学习的榜样,所以更应在教学设计、课堂教学中充分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

三、高师心理学审美化教学的组织实施

教学的审美化就是要让师生在教与学的活动中感受到自主的力量,看到自己的智慧、人品、情感和个性在教与学中的神奇力量,产生清新感、轻松感、奇异感、惊喜感和成功感等体验。为了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充分体现学生主体地位,加强课堂中师生的互动性,在教学的组织和实施上,应由纯粹的方法与手段的改革上升到教学策略层次的设计。只有突出在教学策略层面上对教学方法与手段的整合,才能达到理想的课堂教学效果。

(一)建立师生互为欣赏、共同创造美的教学审美关系

课堂教学的审美化将改变师生之间生硬的教学关系,表现为民主平等、相互之间由衷地评价、欣赏与赞美的审美关系。就教师而言,教学是对教学内容逻辑美的审美表达,是自身教学的语言美、体态和板书的行为美等方面的审美表现,是按照预定目标对学生进行培养和塑造的审美创造活动;就学生而言,则是对教学内容美、教师行为美的欣赏,是在学习活动中充分施展个性,发表独到见解和取得成功的审美创造活动。具体可从以下几方面进行:一是开展研讨式、案例式教学,并将研讨式、案例式教学与活动训练紧密结合起来;在具体的教学中可采用“讲授——讨论”式、“案例分析”的教学策略及“心理训练课”教学策略。二是适量增加心理实验,开展相关心理测试,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三是设置教学情境,设计教学游戏,增强教学的操作性和趣味性。

(二)强调富有个性化的自主探究式学习

在课堂教学的现实活动中,许多教师将整齐划一的集体教学衍生为统一的要求、统一的模式、统一的标准、统一的方法、统一的答案以及统一的评价。从而使本应生气勃勃的课堂消失了,学生的创造性成为一种附属品,被教师所忽视,被同一的标准所淹没。富有个性化的自主探究式学习,首先是真正的民主化教学,提倡创设自由的学习气氛,将“发表”的权利还给学生。其实质是师生之间能够平等充分地交流,教学中不再以寻求设计的、期待的、确切的答案为最终的目的,而是鼓励学生对真实自我的表达和创造。其次,鼓励学生进行自主的选择,并为自己的选择负责。高师心理学的教学内容可以根据师范生的实际需要拟订一系列的专题,采用主讲、选修、自学的形式进行,学生可以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伙伴和指导教师,也可以选择自己的学习材料和学习方式,自主探究、创造性地学习。同时,教师要为学生的自由选择提供机会和条件。将自身的角色转变为探究的促进者和合作者。

(三)教学手段的多样化、开放化和现代化

长期以来,高师心理学教学在教学方法和手段上,基本是教师讲、学生听的“灌输式”教学方法,缺少相应的辅助性教学手段,如实验、课件、案例等,离现代化的差距较大。随着现代教学技术的引入和推广,计算机辅助教学的优越性日益显着。作为课堂教学外在形式的审美转化,教学材料、教学实例、教学方法和手段等在合乎教学意图和内在逻辑需要的前提下应该尽量充分地形象、丰富、自由、开放。因此,应该充分开发和利用教学资源,注重现代教学手段和技术的使用,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增强心理学教学的吸引力,使学生在课堂教学中获得美的体验,从而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心理学的积极性。

(四)拓展教学空间

高师心理学课的教学不应仅仅限于狭小而孤立的课堂讲授和讨论,而应该返回学生的生活世界和教育的实际情境,通过教育教学的实地观摩、社会调查、个体心理的自我剖析等审美性实践活动,帮助学生运用所学的心理学知识分析实际生活中的心理现象,提高其自觉运用心理学原理去解决教育教学实际问题的能力。

(五)改革教学评价方式

必须改革目前教学中以课程考试分数定优劣的评价制度,变片面的、静态的评价为多样化的、全面的、动态的评价。既要对学生掌握知识的能力进行评价,更要对其人格、创造能力、教学实践能力等进行评价,除了注重对结果的评价外,还应注重对发展过程和阶段的评价,以此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高师公共课心理学教学肩负着培养师范生具备良好心理素质的重任,在高师实施素质教育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本文通过对心理学教学目标设计的重新定位,提出了心理学教学内容、教学活动的审美设计构想,探讨了心理学教学审美化的具体实施策略,力争构建出符合高师心理学教学实际、具有高师心理学课程特色的审美化教学模式,我相信,在广大高师心理学工作者的辛勤努力工作下,高师心理学课程的教学效果肯定会得到大的改观,心理学教学的既有价值一定会得到应有的体现和张扬。

主要参考文献

[1]黄希庭,陈传锋,陈红.高师公共课心理学的教学改革.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0(6)

[2]罗红.高师公共课心理学课堂教学的审美化设计.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3)

[3]史克学.高师心理学课程的教学目标及价值取向.晋中学院学报,2007(2)

[4]黄爱玲.论高师心理学教学改革中教师主导性与学生自主性的统一.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1)

[5]秦金亮,程素萍.拓展高师公共心理学教学空间的初步尝试.课程·教材·教法,2001(3)

(王立新,乐山师范学院教育与心理学系)

浅论市场营销专业教学中的“三三制”思路

杨小川

摘要:在高校教学改革中,加强素质教育已经成为势不可挡的改革潮流,市场营销专业更迫切需要素质教育改革。本文从教师如何精心准备与科学引导地教、学生如何手脑并用地学、管理层如何务实地管三个层面进行探讨,提出了只要三方通力合作,遵循协调发展的“三三制”思路,必然会走出一条有专业特色的学科建设之路。

关键词:市场营销;三三制;素质教育;实践性教学;教学改革。

目前,强化实践能力,培养应用型人才,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突出学科办学特色已经成了诸多高校市场营销专业办学关注的热点,为顺应继续加强素质教育的改革潮流,综合近年来对市场营销专业教学的心得,结合过去在企业任职多年的经验,笔者认为对市场营销专业的教学不妨遵循“三三制”的思路。所谓“三三制”思路主要是将整个专业教学分别从教师如何教、学生如何学和学校如何管理三个层面入手,每个层面又分别从三个角度探讨的思路。

一、教师充分准备、科学引导

(一)掌握并传授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是搞好教学的前提

在教学中要循序渐进地给学生灌输需求与供给的基础知识,了解并理解营销管理的4P组合到4C组合的发展变迁,并且通过延伸,深入学习产品管理、价格管理、渠道管理和促销管理等细分子科目知识,将基础打牢实。

特别是注意较前沿的诸如博客营销、故事营销、整合营销、事件营销、公关营销、网络营销、会展营销等与以前的传统营销比较有什么异同,通过比较让自身思维与时俱进,即时更新,务必使新观念和新思维与基础理论知识很好结合并深入浅出地融合进课堂教学中。

万丈高楼平地起,基础是关键。适量的基础理论知识储备就是以后学生营销职业生涯成功的基石。教师要通过自己的讲解和精心培育,让学生逐渐培养战略性思维、开发战略管理的能力,逐步树立起系统观念、权变观念、超前意识、创新意识和人本意识,能高瞻远瞩,预见未来的发展变化,适时地做出正确的战略决策,并能够科学地组织实施,以便开创未来企业发展的新局面。可以说基础理论知识是否扎实,直接关系到企业领导的管理思维能否上台阶,能够领导企业可持续发展,从这个意义上看,师傅领进门极其重要。

(二)广泛而精选的案例分析是教好市场营销专业的重要辅助

案例教学重点在于精选案例。很多开设市场营销专业的学校都习惯性地把案例教学作为学习国内外,特别是国外优秀企业营销管理成功经验的一个工具。在编辑的案例教材中也大多着眼于一些知名企业如何如何成功,这本身没有错,但是太局限。笔者认为不妨由教师自己精选三类案例。

第一类是国外优秀企业的成功案例。他山之石,可以攻玉。通过案例的背景分析,找到成功的原因,从中学习其优点,积累知识,以备学生以后参照和借鉴。同时也要找出国外企业与国内企业之间的背景差距,营销环境的异同,绝不能盲目照搬。

第二类是国内优秀企业的成功案例。国内的企业相对国外企业而言,在环境上差距减少,可比性和参考价值增加。在选择的时候还要注意适量地选择不同规模的企业,目前真正缺少营销人才的恰恰是中小企业,所以尽量选择一些小企业如何做大,如何做强的案例更加切合实际。要知道骆驼型与兔子型企业的管理模式和营销思维有较大的区别,不能让学生在校期间只学习骆驼型企业的管理模式,而毕业后却走进兔子型的公司(大多数学生如此),无法适应环境而产生学与用之间严重脱离的尴尬境地。

第三类是选择国内外失败的企业案例。失败是成功之母,在一个商业社会中,任何个人、任何企业,成功永远是偶然和幸运的,而失败则无所不在。就本质而言,商业是一个关于幸存者的游戏;对企业家和营销者来说,失败则是职业生涯的一部分。这是一件让人遗憾、但不可耻的事情,失败往往伴随伟大的创新和冒险。我们要从失败企业中找出原因,换位思考,换空间和换时间思考。

(三)实践性教学是提升学生素质的关键

要提升学生素质,填鸭式教育的作用是有限的,关键在理论联系实践。实践性教学至少需要结合三种方式。

第一,考察式实践。教师应当在每学年的教学任务中安排一定时间组织学生参观考察就近的企业,企业选择范围应当广泛,不分行业,不分规模,不论成败,越广泛效果越好。通过参观身边活生生的企业管理案例,让学生分组讨论,畅所欲言,并自行总结,在争论中提升或修正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