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励志与成长
31829000000045

第45章 今天的事情今天完成

“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世人若被明日累,春去秋来老将至,朝看水东流,暮看日西坠。百年明日能几何,请君听我明日歌。”

这是明代学士文嘉的《明日歌》,告诫人们要在今天抓紧努力,不要事事都寄希望于明天,如果那样的话,人生将一事无成。

人人都期盼着拥有一个美好的明天。尤其是当我们因今天的经历而充满懊丧的时候,明天总是最好的心灵医疗师,明天总是使我们重新振作起来的灵药。明天意味着新的机遇、新的成长、新的希望……但这并不意味着你可以把事事都拖到明天去办。那样会使你的许多计划落空,办事效率低下,白白浪费大量宝贵时间,也易增加思想负担,招致别人不满。

而且,如果明日复明日,当几十年的风霜等闲白了少年头的时候,你就会突然明白自己的一生还没来得及做什么。然而这个时候,一切都已经晚了。即使再鼓足干劲也只能落个“夕阳无限好”。而这,恰恰是人生最大的悲剧。

不要把事情拖到明天,因为那样会贻误战机。1814年3月31日,沙皇亚历山大率领俄军和各国反法联军进入巴黎,拿破仑被迫退位,被流放到地中海的厄尔巴岛。

1815年3月17日,拿破仑东山再起,进入巴黎,重组资产阶级政府。英、俄、奥和普鲁士等国派出重兵,围攻巴黎。

6月15日、16日两天,拿破仑突破普鲁士12万大军的阵地,并打败英国军队,推进到比利时边境。

但是在这个紧要关头,6月17日,拿破仑却让法军休息了一天,18日才开始进攻固守在滑铁卢的英军,结果,给了英军构筑工事的时间。就这样,在18日的决战中,英军工事起了重要作用,拿破仑在滑铁卢一战惨败,带着一万残兵逃回巴黎。

6月22日,在强大的国际武装干涉下,拿破仑第二次被迫退位,囚禁在大西洋的圣赫勒拿岛上,1821年因病死去。

试想,如果拿破仑6月17日不让士兵休息,而是乘胜前进,那么历史就极有可能改写了。把事情拖到明天,经常会有意想不到的麻烦,而且,明天也总会有明天的事情。

巴尔扎克是位多产的作家。他的时间是一分一秒也不空过的。一次,巴尔扎克太累了,对一个朋友说:“我睡一会儿,你1小时后叫醒我。”1个小时过去了,朋友实在不忍心叫醒他。巴尔扎克醒来后,发现超过了1小时,几乎是暴跳如雷地对朋友说:“为什么不叫醒我,耽误了我多少时间啊!”朋友不高兴地说,“你这么累了,该好好休息一天,有事情明天不能做吗?”巴尔扎克大怒:“我明天还有别的事情呢!”

但是,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总有些人磨磨蹭蹭,一点简单的事也要拖到明天。那么怎样才能改正这一不良习惯呢?

第一、充分认识到其危害,不要将它看作一种无所谓的习惯。

一个经理会因这坐失良机,一个指挥员会贻误战机;一个医生会因拖拉而危及病人的生命。如果年轻时不加以及时纠正,习惯成了自然,会带来许多本来可以避免的麻烦,因此,必须尽早加以根除。

第二、妥善地安排好事情的先后顺序。

由于杂乱无章与拖拉是有一定联系的,有的人遇到几件事,不知从何下手而犹豫不决,延误时间。要学会区别事情的轻重缓急,按其重要性与紧迫性依次排队,然后按部就班地处理,以免浪费时间和精力。

第三、为自己规定一个完成某具体事情的期限,限期完成。

自我控制力较差的人,也不妨将其计划告知家里人或同学,这样,一方面自尊心可敦促你抓紧时间,履行诺言,也可及时得到别人的提醒与督促,从而逐渐增强自觉性。

第四、不要避重就轻。

避重就轻虽可得到一时的舒服,但到头来会日积月累,难上加难。反正都得做的事,有时不妨先处理棘手的问题或事物,先难后易可使自己得到鼓舞,那剩余的其他任务也就迎刃而解了。

第五、不必为追求十全十美而裹足不前。

有些人就是因为怕做得不很完美,望而却步。其实,想到的也该做的事情最好是立即行动,有些事是需要在实践过程中去完善的。如果能去除过分追求完美的枷锁,就会避免许多自讨的烦恼,也就可变被动为主动了。做别人没有做过的事情。

很多外国的啤酒商都发现,要想打开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的市场非常难。于是就有人向畅销比利时国内的某名牌酒厂取经。这家叫“哈罗”的啤酒厂位于布鲁塞尔东郊,无论是厂房建筑还是车间生产设备都没有很特别的地方。但该厂的销售总监刘水是轰动欧洲的策划人员,由他策划的啤酒文化节曾经在欧洲多个国家盛行。当有人问刘水是怎么做“哈罗”啤酒的销售时,他显得非常得意而自信。刘水说,自己和哈罗啤酒的成长经历一样,从默默无闻开始到轰动半个世界。

刘水刚到这个厂时是个还不满25岁的小伙子,那时候他有些发愁自己找不到对象,因为他相貌平平且又贫穷。但他还是看上厂里一个很优秀的女孩,当他在情人节给她偷偷地献花时,那个女孩伤害了他,说:我不会看上一个普通得像你这样的男人。于是刘水决定做些不普通的事情,但什么是不普通的事情呢?刘水还没有仔细想过。

那时的哈罗啤酒厂正一年一年地减产,因为销售的不景气而没有钱在电视或者报纸上做广告,这样开始恶性循环。做销售员的刘水多次建议厂长到电视台做一次演讲或者广告,都被厂长拒绝。刘水决定冒险做自己“想要做的事情”,于是他贷款承包了厂里的销售工作,正当他为怎样去做一个最省钱的广告而发愁时,他徘徊到了布鲁塞尔市中心的于连广场。这天正是感恩节,虽然已经是深夜了,广场上还有很多欢快的人们。广场中心撤尿的男孩铜像就是因挽救城市而闻名于世的小英雄于连。当然铜像撒出的“尿”是自来水。广场上一群调皮的孩子用自己喝空的矿泉水瓶子去接铜像里“尿”出的自来水来泼洒对方,他们的调皮启发了刘水的灵感。

第二天,路过广场的人们发现于连的尿变成了色泽金黄、泡沫泛起的“哈罗”啤酒。铜像旁边的大广告牌子上写着哈罗啤酒免费品尝的字样。一传十、十传百,全市老百姓都从家里拿自己的瓶子排成长队去接啤酒喝。电视台、报纸、广播电台争相报道,刘水把哈罗啤酒的广告不掏一分钱就成功地做上了电视和报纸。该年度的啤酒销售产量跃升了1.8倍。

刘水成了闻名布鲁塞尔的销售专家,这就是他的经验:做别人没有做过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