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报表的局限性及其弥补的“三大法宝”
及真实性中国有句古话说得好,“金无足赤,人无完人”。这是非常有哲理的一句话,人确实没有完人,再优秀、再出色的人,都有各种各样的缺点,如果说这个世界上真的存在完人,那他一定就是上帝了。同样,财务报表也是一样,它也存在着自身的局限性。
1.财务报表本身的局限性
财务报表是由会计工作者对已发生的经济事项进行分类、加工、处理后提出的用以说明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书面文件,它反映了企业资金的投入及运用、利润的取得、资金的筹集与分配等有关企业在一定时期的经营成果或某一时点的财务状况。
财务报表编制的目的是为企业现在和潜在的投资者、债权人以及管理者和其他信息使用者提供各种有用的信息,以便帮助他们作出合理的决策。但由于财务报表自身的局限性,也会对报表阅读者造成各种误导。
(1)货币反映的局限性。
财务报表提供的数据都必须能用货币计量,其反映的信息都是能用货币量化的,但企业的许多重要信息很难通过货币简单计量。因此,财务报表很难或根本不能涉及企业员工年龄、经验等人力资源要素,也不包括企业市场拓展情况、生产流程组织、机器设备生产效率,企业计划制定情况等方面的信息。因此,报表阅读者在阅读报表时,难以获取这些难以用货币计量的各种信息,而只能尽可能地通过其他信息渠道来弥补财务报表自身的局限性。
(2)货币单位的非稳定性。
财务报表仅仅只能列示能用货币计量的经济项目,但由于货币自身的价值会随着时间或其他因素的影响而上下波动。所以,货币单位难以保持自己“标准价值单位”的质量特征,尤其是在通货膨胀下,货币迅速贬值,物价持续上涨,此时,即使企业不从事任何业务,也会由于货币本身价值变化形成企业的损益。因而,由于财务报表是以币值稳定假设和历史成本原则作为基础而编制的,如果仅仅将报表内的数据简单加减,据以进行决策,则会导致决策者严重的失误。
(3)财务报表数据信息的有限性。
企业的经济活动是复杂多样的。如果事无轻重全部堆砌在财务报表中,不仅不利于财务报表阅读者把握重点,而且不符合最基本的成本――效益原则。因此,财务报表在反映多样化的经济活动时,只能通过归类、整理、汇总,将日常工作中数量繁多、分散的会计资料按统一的会计制度要求,规定的格式和编制方法系统地简化成一整套完整的指标体系。正是由于必须对经济活动进行高度概括,因而财务报表无法提供报表使用者所需要的一切信息。作为报表使用者,只能根据企业的财务报表和来自其他渠道的信息共同推测出企业的真实状况和发展趋势。
(4)信息的时效性。
财务报表的数据,是企业过去经济活动的结果,是作为对企业过去经营活动的总结,具有较强的时效性,但如果用来作为企业预测未来的依据,就只能作为动态预测的参考。而且……等报表使用者取得各种报表时,可能离报表编制日已过去多时,反映的情况可能已经是过去式了。
(5)会计分期的预估性。
财务报表反映的是企业整个经营期限内某一会计期间的经营活动及其结果。在每一会计期间确定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时,经常要对相关经济业务进行预先估计,特别是对经营成果的认定,由于有关收入、费用的发生可能会跨越几个会计期间,这种预估的成分就越多了。预估成分越大,财务报表中包含的信息不确定性也越大。例如,对固定资产使用年限和残值的估计,对坏账准备的预估,对长期合同的完工程度和相应成本的预估等。而且,预估的期限越长,其信息的不确定性也越大。
(6)历史成本的非有用性。
在我国,企业财务报表是按照历史成本原则编制的,从而要求企业的资产按取得成本计价,负债按发生时交易的资产或劳务的价格或约定的金额计量,而且一经入账,就不再考虑市价的变动。历史成本的优点是以事实为依据,便于验证,且“有据可查”。在币值基本稳定的情况下,所提供的会计信息无疑是客观、可靠和有用的,但当物价不断上涨,货币持续贬值时,历史成本所揭示的会计信息就难以符合现实情况,从而损失财务报表的有用性。
2.财务报表本身的真实性
企业发生的会计业务有一些是虽已发生,但其发生金额或发生时间需靠会计人员的判断来决定的。这一类业务的入账金额,受会计人员判断能力、工作习惯甚至个人偏好的影响,由会计人员估计确定。因此,企业的财务信息,有可能在一定范围内波动,从而造成财务报表数据被人为操纵。
从我国目前的情况看,会计人员通过会计手段或方法左右财务报表数据的做法主要有三种形式:操纵业务发生的时间;选择不同的核算方法;改变业务性质。
(1)操纵业务发生的时间。
在经营活动过程中,有些企业为了达到某一特定目的,比如逃税漏税或粉饰财务报表,于会计期内有意延迟或提前业务的发生时间,有时甚至虚构业务来调整当前损益和经营状况。
例如,企业为显示出良好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吸收更多的投资者,当它意识到当期的销售收入未尽如人意时,有时会人为地“制造”销售业务来虚增当期销售收入和利润,从而使报表阅读者对其利润水平给予较高评价;相反,当企业打算逃税漏税时,可能会在会计期内有意延迟销售入账时间,通过这种方式少纳税或不纳税。
(2)选择不同的核算方法。
在会计核算上,对同一种经济事项的财务处理,会计准则允许使用几种不同的方法或程序,企业可以自行选择。这样也会给人为操纵财务报表信息提供很大余地。
固定资产折旧方法的选择。
固定资产折旧是固定资产在使用中逐渐损耗而转移到产品成本或费用的价值。影响折旧的因素很多,包括折旧基数(一般为取得固定资产的原始成本)、净残值、折旧年限、折旧方法等等,而这其中任何一个因素的确定,都可由企业在制度允许的范围内任意选择。
例如,固定资产的净残值是预计的固定资产报废时可以收回残余价值扣除清理费用后的数额……虽然国家为了避免人为调整净残值的数额来调整计提折旧额,规定残值比率在原价的5%以内,但由于企业可以自由确定低于5%的任何一个比率,所以还是不可避免地存在主观性。
再例如,固定资产计提折旧的方法有很多种:直线法,工作量法,双倍余额递减法或年数总和法等。固定资产折旧方法的选用直接影响到企业成本费用的计算,也影响到企业的收入和纳税等经济事项,当期损益的弹性很大。
产品生产成本计算方法的选择。
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为了正确反映各种产品的成本,均需要将本月产品成本负担的生产费用在各种产品之间进行划分。凡能分清应由某种产品负担的费用,应直接计入这种产品成本;不能分清应由哪种产品负担的费用,应采用适当的分配方法,分配计入有关产品的成本。
由于产品成本的计算和分配方法比较多,比如品种法、分步法、分批法等,企业极容易在可比产品与不可比产品,盈利产品与亏损产品之间任意调节成本,借以掩盖成本超支、掩盖亏损。
除此之外,对于生产企业,还有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如果在会计期末,某种产品既有完工产品又有在产品时,还需明确期末在产品与完工产品的成本费用分配,而分配时,有些企业通过各种手段人为地操纵分配方法,任意增加或减少月末在产品成本,调节完工产品的成本,从而造成财务报表信息失真。
无形资产摊销方法的选择。
无形资产的经济寿命难以确定,而无形资产的摊销极大地受制于其经济寿命。按我国《企业财务通则》的规定,无形资产的价值摊销从该资产开始使用之日起,在有效使用年限内采用平均方式摊销,计入管理费用。有效使用年限包括法律上的有效使用年限和经济上的有效使用年限,如专利权,法律上规定其有效使用年限为15年,经济上的有效使用年限则视专利权的具体效应而定。
在规定中,无形资产的有效年限是一个较大的区间,故企业可在这个区间内选择无形资产的摊销年限。
当无形资产价值确定以后,摊销年限越长,每个会计期间承担的费用就越小,企业的当期利润上升;而缩短摊销期限会导致每个会计期间承担的费用增大,从而造成当期利润下降。
与无形资产处理类似,企业的递延资产摊销也会使会计信息产生变动。增大递延资产摊销价值,会使当期费用增加,减少企业利润;减少递延资产摊销价值,则会使利润发生反方向变化。
存货计价方法的选择。
由于存货的取得渠道、时间和结算方式的不同,同种规格和效用的存货,前后取得的代价也可能不同。因此在存货发出时,一般都要采用一定的方法来确定一个合适的单价,以计算生产或销售的成本和费用,确认库存价值,并据以核算当期损益,反映经营成果。
按制度规定,企业可在发生存货时选用先进先出法、加权平均法、个别计价法等方法对存货进行计价。但任何一种方法处理的结果均会与其他方法确定的发出存货成本、期末存货成本出现差异。
(3)改变业务性质。
会计为了系统、连续地反映各种经济业务发生情况和由此而引起的各项资金变化情况,将所有业务都按其经济性质分门别类,在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利润六个会计要素及其相应的会计科目中体现出来,并使用复式记账等各种会计方法对其进行整理、归纳和汇总。因而,企业的经济业务都应按业务性质开展核算和监督,做到“一个萝卜一个坑”。
为了防止报表阅读者了解真实信息,企业可能使用各种方法来改善指标比率,使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的资本构成看起来尽量合理。其中之一是将负债转化成所有者权益,具体做法是:首先以一定时期的高利润吸引目前和潜在的投资者,然后再以优惠条件优先给予债权人,鼓励债权人将债权放弃,成为企业的所有者,这样的话,企业原来的债权人就不再向企业索回债权,企业的负债与所有者权益结构也发生变化,负债减少,所有者权益增加,从而掩盖了企业资不抵债的真相,吸引了其他潜在的投资者和债权人,并使原有的投资者和债权人的风险加大。
另外,企业还可通过对其他企业的投资兼并、收购等行为来改变经济业务性质。企业进行投资,兼并或收购等业务时,既可以使用货币资金,也可使用其他资产。当用存货、固定资产等完成上述业务时,企业如能以远远高于账面净值的价值作为双方评估价,则这部分差额会增加投出方的“资本公积”,从而增加该企业的所有者权益,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明显改善了投出方的资本结构,此时,企业的资产被转化成所有者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