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经济当好会计管好账 当好出纳管好钱
31821500000002

第2章 “账”前会计——“初探”

好会计会做账

1.1 会计的目标和对象

1.会计的对象

会计的对象是指会计所核算和监督的内容。凡是能够以货币表现的经济活动的特定对象,都是会计所核算和监督的内容。而以货币表现的经济活动,通常又称为价值运动或资金运动。

资金运动包括特定对象和资金投入、资金运用、资金退出等过程,而具体到企业、事业、行政单位又有较大的差异。下面以工业企业为例说明资金运动的过程。

由于工业企业的资金运用是资金的循环与周转的过程,所以工业企业的资金运动包括资金的投入、资金的循环与周转、资金的退出三部分。

(1)资金的投入。

工业企业要进行生产经营,必须拥有一定的资金,这些资金的来源包括所有者投入的资金和债权人投入的资金两部分,前者属于企业所有者权益,后者属于企业债权人权益——企业负债。投入企业的资金要用于购买机器设备和原材料并支付职工的工资等。这些投入的资金最终构成企业流动资产、非流动资产和费用。

(2)资金的循环和周转。

工业企业的经营过程包括供应、生产、销售三个阶段。在供应过程中,企业要购买原材料等劳动对象,发生材料买入价、运输费、装卸费等材料采购成本,与供应单位发生货款的结算关系。在生产过程中,劳动者借助于劳动手段将劳动对象加工成特定的产品,同时发生原材料消耗费、固定资产磨损的折旧费、生产工人劳动耗费的人工费,企业与职工之间发生工资结算关系,有关单位之间发生劳务结算关系等。在销售过程中将生产的产品销售出去,发生支付销售费用、收回货款、缴纳税款等业务活动,并同购货单位发生货款结算关系,同税务机关发生税务结算关系。综上所述,资金的循环就是从货币资金开始依次转化为储备资金、生产资金、产品资金,最后又回到货币资金的过程,资金周而复始地循环称为资金的周转。

(3)资金的退出。

资金的退出包括偿还各项债务、上缴各项税款、向所有者分配利润等,使得这部分资金离开本企业,退出本企业的资金循环与周转。

上述资金运动的三阶段是相互支持、相互制约的统一体,没有资金的投入,就没有资金的循环与周转,也不会有债务的偿还、税款的上缴和利润的分配等;没有资金的退出,就不会有新一轮的资金投入,更不会有企业的进一步发展。

2.会计的目标

会计的目标是指会计管理活动所期望达到的预期结果。有了会计的目的,就为会计活动指明了方向。会计的目标,决定于会计资料使用者的要求,也受到会计对象、会计职能的制约。应该看到,会计目标的提出,不能超越会计的职能,而只能限于会计职能的范围之内,但会计的目标是会计职能的具体化,同时会计的目标还要受到经济环境的制约,受到经济管理体制的影响。我国《企业会计准则》中明确规定:会计信息应当符合国家宏观经济管理的要求,满足有关各方面了解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需要,满足企业加强经营管理的需要。这也正是会计的目的所在。

会计的目标是会计管理运行的出发点和最终要求。会计的目标决定和制约着会计管理活动的方向,在会计理论结构中处于最高层次,是会计假设、会计准则、会计制度赖以设计、规划和制定的基础,是评价和修改各种会计规范的依据;在会计实践活动中,会计的目标又决定着会计管理活动的方向,是优化会计行为,制定、改进和评价会计程序和方法的依据,它控制着会计工作的各个环节和整个过程,涉及会计工作的方方面面。随着社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科学技术的进步、管理水平的改进及人们对会计认识的深化,会计目标会随着社会经济环境的变化而变化。

1.2 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与一般原则

1.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

组织会计核算工作,需要具备一定的前提条件,即在组织核算工作之前,首先要解决和确立与核算主体有关的一系列重要问题。这是全部会计工作的基础,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国内外会计界公认的会计核算基本前提有以下四个:

(1)会计主体。

会计主体是指会计核算服务的对象或者说是会计人员进行核算时采取的立场及空间活动范围的界定。

组织核算工作首先应明确为谁核算的问题,这是因为会计的各种要素,如资产、负债、收入、费用等,都是同特定的经济实体,即会计主体相联系的,一切核算工作都是站在特定会计主体立场上进行的。如果主体不明确,资产和负债就难以界定,收入和费用便无法衡量,以划清经济责任为准绳而建立的各种会计核算方法的应用便无从谈起。因此,在会计核算中必须将该主体所有者的财务活动、其他经济实体的财务活动与该主体自身的财务活动严格区分开。会计核算的对象是该主体自身的财务活动。

这里应该指出的是,会计主体与经济上的法人不是一个概念。作为一个法人,其经济上必然是独立的,因而法人一般应该是会计主体,但是构成会计主体的并不一定都是法人。比如,从法律上看,独资及合伙企业所有的财产和债务,在法律上应视为所有者个人财产延伸的一部分,独资及合伙企业在业务上的种种行为仍视其为个人行为,企业的利益与行为和个人的利益与行为是一致的,独资与合伙企业都因此而不具备法人资格。但是,独资及合伙企业都是经济实体与会计主体,在会计处理上要把企业的财务活动与所有者个人的财务活动截然分开。

(2)持续经营。

持续经营是指在可以预见的将来,企业将会按当前的规模和状态继续经营下去,不会停业,也不会大规模削减业务。

企业是否持续经营,对会计政策的选择影响很大,只有设定企业是持续经营的,才能进行下一步的会计处理。由于持续经营是根据企业发展的一般情况所作的设定,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缩减经营规模乃至停业的可能性总是存在的。为此,往往要求定期对企业持续经营这一前提作出分析和判断。一旦判定企业不符合持续经营前提,就应当改变会计核算的方法。

(3)会计分期。

会计分期是指将一个企业持续经营的生产经营活动划分成连续、相等的期间,又称会计期间。

会计分期的目的是将持续经营的生产活动划分为连续、相等的期间,据以结算盈亏,按期编制财务报告,从而及时地向各方面提供有关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信息。

会计分期对会计原则和会计政策的选择有着重要影响。由于会计分期,产生了当期与其他期间的差别,进而出现了应收、应付、递延这样的会计方法。

最常见的会计期间是一年,以一年确定的会计期间称为会计年度,按年度编制的财务会计报表也称为年报。在我国,会计年度自公历每年的1月1日起至12月31日止。为满足人们对会计信息的需要,也要求企业按短于一年的期间编制财务报告,如要求股份有限公司每半年提供中期报告。

(4)货币计量。

货币计量是指采用货币作为计量单位,记录和反映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会计是对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全面系统的反映,为此,需要货币这样一个统一的量度。当然,统一采用货币尺度也有不利之处,许多影响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因素,并不能用货币来计量。为了弥补货币量度的局限性,要求企业采用一些非货币指标作为财务报表的补充。

在我国,要求采用人民币作为记账本位币,这是对货币计量这一会计前提的具体化。考虑到一些企业的经营活动更多地涉及外币,因此规定业务收支以人民币以外的货币为主的单位,可以选定其中一种货币作为记账本位币。当然,提供给境内的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的应当折算为人民币。

2.会计信息质量要求

会计信息质量要求是进行会计核算的指导思想和衡量会计工作成败的标准。

(1)客观性原则。

客观性原则要求会计核算以实际发生的经济业务及证明经济业务发生的合法凭证为依据,如实反映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做到内容真实、数字准确、资料可靠。

客观性是对会计工作的基本要求。会计工作所提供的信息是国家宏观经济管理的重要信息来源,是包括投资者在内的各个方面作出经济决策的重要依据,如果会计信息不能真实反映企业的实际情况,会计工作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甚至会误导信息使用者,导致经济决策的失误。

根据客观性原则,会计核算应当真实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性;会计工作应当正确运用会计原则和方法,准确反映企业的实际情况;会计信息应当能够经受验证,以核实其是否真实。

(2)相关性原则。

相关性原则要求会计信息能够满足各方面的需要,包括符合国家宏观经济管理的需要,满足有关各方面了解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需要,满足企业加强内部经营管理的需要。相关性原则所说的相关,是指与决策相关,有助于决策,如果会计信息提供以后,对经济决策并没有什么作用,就不具有相关性。所以评价会计信息质量的标准除了看是否真实客观,还要看提供的信息是否能够满足有关方面的信息需要。

根据相关性的原则,会计工作在收集、加工、处理和提供会计信息过程中,应当考虑各方面的信息需求。对于特定用途的信息,不一定都通过财务报告来提供,而可以采取其他形式加以提供。

(3)可比性原则。

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具有可比性。同一企业不同时期发生的相同或者相似的交易或者事项,应当采用一致的会计政策,不得随意变更。确需变更的,应当在附注中说明。不同企业发生的相同或者相似的交易或者事项,应当采用规定的会计政策,确保会计信息口径一致、相互可比。

(4)及时性原则。

及时性原则是指会计信息应当及时处理、及时提供。会计信息具有时效性,只有能够满足经济决策的即时需要,信息才有价值,所以为了实现会计目的,就必须遵循会计信息的及时性原则。

根据及时性原则,要求及时收集会计数据,具体是指:

在经济业务发生后,应及时取得有关凭据。

对会计数据及时进行处理,及时编制财务报告。

将会计信息及时传递,按规定的时限提供给有关方面。

(5)明晰性原则。

明晰性原则是指会计记录和会计信息必须清晰、简明,便于理解和使用。明晰性原则要求会计信息简明、易懂,能够简单明了地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从而有助于会计信息使用者正确理解、准确掌握企业的情况。

根据明晰性原则,会计记录应当准确、清晰,填制会计凭证、登记会计账簿必须做到依据合法、账户对应关系清楚、文字摘要完整;在编制会计报表时,项目勾稽关系清楚、项目完整、数字准确。

(6)谨慎原则。

谨慎原则是指在存在不确定因素的情况下作出判断时,保持必要的谨慎,既不高估资产或收益,也不低估负债或费用。对于可能发生的损失和费用,应当加以合理估计。谨慎原则又称为审慎原则、保守主义。企业经营存在风险,实施谨慎原则,对存在的风险加以合理估计,就能在风险实际发生之前化解风险,并防范风险,有利于企业作出正确的经营决策,有利于保护所有者和债权人的利益,有利于提高企业在市场上的竞争力。比如,在存货、有价证券等资产的市价低于成本时,相应地减记资产的账面价值,并将减记金额计入当期损益,体现了谨慎原则对历史成本原则的修正。

(7)重要性原则。

重要性原则是指在选择会计方法和程序时,要考虑经济业务本身的性质和规模,根据特定的经济业务对经济决策影响的大小,来选择合适的会计方法和程序。如果一笔经济业务的性质比较特殊,不单独反映就有可能遗漏一个重要事实,不利于所有者以及其他方面掌握这个企业的情况,就应当严格核算,单独反映,提请注意;反之,如果一笔经济业务与通常发生的经济业务没有特殊之处,不单独反映,也不至于隐瞒什么事实,就不需要单独反映和提示。并且如果一笔经济业务的金额在收入、费用或资产总额中所占的比重很小,就可以采用较为简单的方法和程序进行核算,甚至不一定严格采用规定的会计方法和程序,反之,如果金额在收入、费用或资产总额中所占的比重较大,就应当严格按照规定的会计方法和程序进行核算。

重要性原则与会计信息成本效益直接相关。坚持重要性原则,就能够使提供会计信息的收益大于成本。

(8)实质重于形式原则。

这里所说的形式是指法律形式,实质是指经济实质。有时,经济业务的外在法律形式并不能真实反映其实质内容。为了真实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就不能仅仅根据经济业务的外在表现形式来进行核算,而要反映其经济实质。比如,法律可能写明,商品的所有权已经转移给买方,但事实上卖方仍享有该资产的未来经济利益。如果不考虑经济实质,仅看其法律形式,就不能真实反映这笔业务对企业的影响。

1.3 会计的基本职能

会计的职能是指会计作为经济管理工作所具有的功能和作用。会计的基本职能有两个:会计核算和会计监督。

1.会计的核算职能

会计核算是会计的首要职能,它是以货币计量为主要单位,对各项经济业务活动或者预算执行情况及其结果进行连续、系统、全面的记录和计量,并据以编制财务报表。它要求各单位必须根据实际发生的经济业务事项进行会计核算。具体包括两层含义:一是各单位的一切经济业务,即所有涉及资金运动或者资金增减变化的事项,都必须办理会计手续,进行记录、计算,以保证会计记录和反映的完整性;二是各单位的会计核算,必须以实际发生的经济业务为依据,既不能遗漏、隐匿或者篡改已经发生的经济业务事项,更不得以没有实际发生的事项进行核算。

会计核算应贯彻真实性原则,即会计主体提供的会计信息必须以实际发生的经济业务及证明经济业务的合法凭证为依据,如实反映会计主体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做到内容真实、数字准确、手续可靠。具体要求是:会计核算的原始资料要客观真实,会计核算的过程要真实可靠,会计报告要具有可验证性。会计核算的内容有:

(1)款项和有价证券的收付。

(2)财物的收发、增减和使用。

(3)债权债务的发生和结算。

(4)资本、基金的增减和使用。

(5)收入、支出、费用、成本的计算。

(6)财务成果的计算和处理。

(7)需要办理会计手续、进行会计核算的其他事项。

2.会计的监督职能

会计监督是会计的另一基本职能,也是我国经济监督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必须加强会计监督。为了促进有序竞争和有效的资源配置,必须实行有效的会计监督,规范会计工作,打击违法行为,保证会计资料质量,为投资者、债权人、社会公众以及政府宏观调控部门提供真实、完整的会计资料,为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服务。

会计监督分为内部监督和外部监督,其中外部监督又分为国家监督和社会监督。在我国已形成了三位一体的会计监督体系。各单位应建立健全内部会计监督制度。建立内部会计监督制度应当符合下列要求:

(1)监督人员与经济业务事项和会计事项的审批人员、经办人员、财物保管人员的职责权限应当明确,并相互分离、相互制约。

(2)重大对外投资、资产处置、资金调度和其他重要经济业务事项的决策和执行的相互监督、相互制约程序应当明确。

(3)财产清查范围、期限和组织程序应当明确。

(4)对会计资料定期进行内部审计的办法和程序应当明确。

1.4 会计六要素

对会计对象的具体内容进行最基本的分类,称为会计要素。通常讲,会计要素就是会计要核算的内容。会计六要素分为: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利润。

1.资产

资产是企业拥有的能以货币计量的经济资源。这里应特别注意的是,资产可以是有形的,如现金、银行存款、材料、商品、机械设备;可以是债权,如应收账款、应收票据;可以是一种投资,如交易性金融性资产、长期股权投资;还可以是无形的,如专利权、商标权等。

资产按其变成现金的难易程度分为流动资产和非流动资产。流动资产是指可以在一年内变现的资产,如现金、银行存款、材料、商品等存货及应收账款等。不能在一年内变现的是非流动资产。

如果我们把资产按上述经济内容来分类,每一类叫做一个会计科目,则资产类有如下会计科目:

库存现金银行存款应收票据应收账款坏账准备

其他货币资金应交税费材料采购库存商品在途物资

累计折旧周转材料长期待摊费用交易性金融资产

长期股权投资固定资产原材料在建工程

无形资产递延所得税资产固定资产清理待处理财产损溢

2.负债

负债就是企业负担的债务,如企业购进原材料未付款,应缴税务局的税费没有缴纳,应付工人的工资没有发放,向银行借贷款项没有偿还,还有企业应付投资者的利润没有支付,等等。

负债按其偿还期的长短可分为流动负债和长期负债。流动负债是指在一年或者超过一年的一个营业周期内偿还的债务,如短期借款、应付票据、应付账款等。长期负债是指偿还期在一年或者超过一年的一个营业周期以上的债务,如长期借款、应付债券等。

同样,负债按经济内容分类,具体有如下会计科目:

短期借款应交税费长期借款其他应付款

应付利息应付票据应付账款应付股利应付职工薪酬

3.所有者权益

所有者权益是指企业投资人对企业净资产的所有权。这里说的“净资产”,是指企业总资产减去负债后的金额。

具体包括如下会计科目:

实收资本资本公积盈余公积本年利润利润分配

4.收入

收入是企业销售商品或者提供劳务等业务中实现的收入,包括主营业务收入和其他业务收入。具体有如下会计科目:

主营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营业外收入

5.费用

费用是指生产经营过程中的各种耗费。具体有如下会计科目:

制造费用管理费用销售费用财务费用主营业务成本

营业税金及附加生产成本其他业务成本

6.利润

利润是指企业在一定期间的经营成果。具体包括两个会计科目:

本年利润利润分配

在会计上这两个科目属于权益类科目(不是利润科目,没有这个说法,请注意,这类科目归于权益类)。

1.5 会计科目和会计账户

1.会计科目的设置

(1)会计科目的概念及意义。

企业在经营过程中发生的各种各样的经济业务,会引起各项会计要素发生增减变化。由于企业的经营业务错综复杂,即使涉及同一种会计要素,也往往具有不同性质和内容。例如,固定资产和存货虽然都属于资产,但它们的经济内容以及在经济活动中的周转方式和所引起的作用各不相同。又如,应付账款和长期借款虽然都是负债,但它们的形成原因和偿付期限也是各不相同的。再如,所有者投入的实收资本和企业、公司的利润,虽然都是所有者权益,但它们的形成原因与用途大不一样。为了实现会计的基本职能,要从数量上反映各项会计要素的增减变化,不但需要取得各项会计要素增减变化及其结果的总括数字,而且要取得一系列更加具体的分类和数量指标。因此,为了满足所有者对利润构成及其分配情况、负债及构成情况了解的需要,为了满足债务人了解流动比率、速动比率等有关指标并判断其债权人的财产安全情况的需要,为了满足税务机关了解企业欠缴税款的详细情况的需要,还要对会计要素作进一步分类。这种对会计要素的具体内容进行分类核算的项目称为会计科目。

通过设置会计科目,可以把各项会计要素的增减变化分门别类地记在账上,清楚地为企业内部经营管理和企业外部有关方面提供一系列具体的分类数量指标。对企业的资产来说,通过设置会计科目,还可以把价值形式的综合核算和财产物资的实物核算有机地结合起来,从而有效地控制财产物资的实物形态。为了全面、系统、分类核算和监督各项经营业务的发生情况以及由此引起的各项会计要素的增减变化情况,各单位都要合理地设置会计科目。会计科目是进行各项会计记录和提供各项会计信息的基础,设置会计科目在会计核算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①会计科目是复式记账的基础。

复式记账要求每一笔经济业务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互联系的账户中进行登记,以反映资金运动的来龙去脉。

②会计科目是编制记账凭证的基础。

在我国,会计凭证是确定所发生的经济业务应计入何种会计科目以及分门别类登记账簿的依据。

③会计科目为成本计算与财产清查等提供了前提条件。

通过会计科目的设置,有助于成本核算,使各项成本计算成为可能;而通过账面记录与实际结存的核对,又对财产清查,保证账实相符提供了必要的条件。

④会计科目为编制财务报表提供了方便。

会计科目是提供会计信息的主要手段,为了保证会计信息的质量及其提供的及时性,财务报表中的许多项目与有关会计科目是一致的,并要根据会计科目的本期发生额和余额填列。

(2)会计科目的设置原则。

会计科目作为反映会计要素的构成情况及其变化情况,为投资者、债权人、企业管理者等提供会计信息的重要手段,在其设置过程中应努力做到科学、合理、实用,因此在设计会计科目时应遵循下列基本原则:

①设置会计科目要符合国家的会计法规体系的规定。

国家的会计法规体系体现了国家对财会工作的要求,因此设计会计科目首先要以此为依据,所设置的会计科目应尽量符合《会计法》、《企业会计准则》以及《企业会计制度》的规定。

②设置会计科目要结合会计要素的特点。

设置会计科目,必须对会计要素的具体内容进行分类,以分门别类地反映和监督各项经营业务,不能有任何遗漏,即所设置的会计科目应能覆盖企业所有的要素。比如,公司、企业是经营单位,有些单位还制造工业产品,根据这一业务特点,就必须设置反映和监督其经营情况和生产过程的会计科目,如“主营业务收入”、“生产成本”等科目。而预算单位则应设置反映和监督经费收入和经费支出情况的会计科目,如“事业收入”、“事业支出”等科目。

③设置会计科目要符合经济管理的要求。

设置会计科目既要符合会计要素的具体内容,又要符合经济管理的要求,以便为加强经济管理提供必要的核算指标。如为了分别核算利润的形成和利润的分配,要将企业利润的形成和分配分别设置“本年利润”、“利润分配”等科目;由于固定资产具有价值大、使用时间长等特点,就要将固定资产的原值以及磨损价值分别设置“固定资产”和“累计折旧”科目;对于实行预算管理的行政、事业单位,按规定要设置有关经费支出以及经费收入会计科目。因此,根据经济管理的要求设置会计科目,可以提供各级管理部门所需要的考核指标。

④设置会计科目要满足各方面对会计信息的要求。

科目设置是会计核算方法的第一步,最终的结果应该是财务报表,而报表信息有许多的使用者,如投资者、债权人、企业经营管理者等。投资者要了解其在所有者权益当中属于原始投资的部分,就要设置“实收资本”科目。因此,在设置会计科目的时候应该考虑信息使用者的要求,尽量体现明晰性的原则,从而满足对外报告与对内管理的要求。

(3)会计科目的分类。

会计科目由于分类标准不同可以分为不同的类型。

①从会计要素的角度分类。

从会计要素出发,可以将会计科目分为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成本、损益五大类。

资产类科目。

流动资产类的科目。这类科目的特点是资产的变现周期在一年以内或不超过一个营业周期,例如“库存现金”、“银行存款”、“应收账款”、“原材料”等科目。

非流动资产类的科目。这类科目的特点是变现周期超过一年或一个营业周期,如“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科目。

负债类科目。

流动负债类科目。这类科目的特点是负债的偿还期在一年以内,如“短期借款”、“应付职工薪酬”等科目。

非流动负债科目。这类科目的特点是负债的偿还期限超过一年以上,如“长期借款”等科目。

所有者权益类科目。

投入资本类科目。如“实收资本”科目。

非经营因素形成的所有者权益类科目。如“资本公积”科目。

经营因素形成的所有者权益类科目。如“盈余公积”等科目。

成本类科目。

这类科目的特点是所发生的费用要计入产品成本。

直接计入产品成本类科目。如“生产成本”科目。

分配计入产品成本类科目。如“制造费用”科目。

损益类科目。

这类科目的特点是其项目均是形成利润的要素。

反映收益类科目。如“主营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等科目。

反映费用类科目。如“主营业务成本”、“管理费用”、“销售费用”等科目。

会计科目按其所提供的会计信息的详细程度可分为总分类会计科目和明细分类会计科目两大类。

总分类会计科目,也称为总账科目、一级科目,它是对会计要素的具体内容进行总括分类、提供总括信息的会计科目。例如,“原材料”、“应付账款”等科目,一般由会计制度统一规定。

明细分类会计科目,也称为明细科目、细目,是对总分类科目作进一步的分类,提供更详细、更具体会计信息的科目。例如,“原材料”科目按原材料的种类、规格、品种等设明细科目,反映各种原材料的具体构成情况;“应付账款”按债权人名称或姓名设明细科目,反映应付账款的具体对象。明细分类科目的设置,除了要符合会计制度的统一规定外,一般根据需要由各单位自行规定,对于明细科目较多的科目,可以在总分类科目和明细科目设置二级或多级科目。

下面以“原材料”和“应付账款”为例说明总分类科目和明细科目的设置。

(4)会计科目运用举例。

[例]从银行提取现金300元。

该项业务应设置“银行存款”和“库存现金”科目。

[例]购买材料7000元,料款尚未支付。

该项业务应设置“原材料”和“应付账款”科目。

[例]某投资者投入设备一台,价值300000元。

该项业务应设置“实收资本”和“固定资产”科目。

[例]某企业销售产品一批,价值3000元,货款尚未收到。

该项业务应设置“主营业务收入”和“应收账款”科目。

2.会计账户的设置

(1)账户与会计科目的关系。

设置账户是会计的又一核算方法。账户是根据会计科目开设的,具有一定格式和结构,是用于分类反映会计要素增减变动情况及其结果的载体。

虽然会计科目已经对会计要素进行了进一步的分类,但是还不能进行具体的会计核算,因为会计科目只是分类的名称,而没有一定的格式,所以为了全面、序时、连续、系统地反映和监督会计要素的增减变动,还必须设置账户。账户能使原始数据转换为初始会计信息,通过账户可以对大量复杂的经济业务进行分类核算,在设置上要服从于财务报表反映会计信息的要求。

由此可见,会计科目和账户是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两个不同的概念。会计科目和账户都是对会计对象具体内容的科学分类,两者口径一致,性质相同。会计科目是账户的名称,也是设置账户的依据;账户是会计科目的具体运用。没有会计科目,账户便失去了设置的依据;没有账户,会计科目就无法发挥它的作用。与会计科目相比,账户具有更广泛的含义,除了名称外,还具有一定的格式和结构。在实际工作中,会计科目与账户往往互相通用,不加区别。

(2)账户的分类。

由于账户是根据会计科目开设的,因此账户的分类也有两种。

从会计要素出发,可以将账户分为资产类账户、负债类账户、所有者权益类账户、成本类账户和损益类账户五大类。

账户按其所提供会计信息的详细程度可分为总分类账户和明细分类账户两大类。根据总分类科目开设的账户称为总分类账户,该类账户提供各种总括分类的核算资料。通过总分类账户对经济业务进行的核算称为总分类核算。总分类核算只能用货币度量。根据明细分类科目开设的账户称为明细分类账户,该类账户提供各种详细的分类核算资料。通过明细分类账户对经济业务进行的核算称为明细分类核算。明细分类核算除了能用货币度量外,有些账户还要用实物度量。总分类账户统驭明细分类账户;明细分类账户则对总分类账户起着进一步补充说明的作用。

(3)账户的结构。

账户是用来记录经济业务的,必须具有一定的格式和结构。由于经济业务所引起的各项会计要素的变动,从数量上看不外是增加和减少两种情况。因此,账户的结构也相应地分为两个基本部分,用以分别记录各会计要素的增加和减少额。账户的基本结构通常划分为左、右两方,一方登记增加额,另一方登记减少额。每方再根据实际需要分为若干栏,用于登记有关数据资料。账户的一般设计格式应包括下列内容:

①账户的名称,即会计科目;

②日期和摘要,即经济业务发生的时间和内容;

③凭证号数,即账户记录的来源和依据;

④增加、减少的金额和余额。

日期凭证号码摘要借方贷方借或贷余额上列账户借方、贷方两方的金额栏,一个记录增加额,另一个记录减少额。增减相抵后的差额,叫做账户余额。余额按其表现的时间不同分为期初余额和期末余额。因此,通过账户记录的金额可产生期初余额、期末余额、本期增加额和本期减少额四个金额要素。

本期增加额是指一定时期内账户所登记的增加金额的合计,也称为本期增加发生额。本期减少额是指一定时期内账户所登记的减少金额的合计,也称为本期减少发生额。本期发生额属于动态指标,它反映有关会计要素的增减变动情况。在没有期初余额的情况下,本期增加额与本期减少额相减后的差额就是期末余额。本期的期末余额转入下期就是下期的期初余额。余额属于静态指标,它反映有关会计要素的具体内容的增减变动结果。上述账户四个金额要素的关系可用下列公式表示:

期末余额=期初余额+本期增加额——本期减少额

为了简化起见,账户的格式可用“丁”字账户表示。

户的左右两方是按相反方向来记录增加额和减少额的。如果规定在左方记录增加额,则在右方记录减少额;反之,如果规定在右方记录增加额,则在左方记录减少额。至于哪方记增加、哪方记减少,则取决于该账户的性质。

(4)账户运用举例。

1.6 会计和出纳的关系

会计,从其所分管的账簿来看,可分为总账会计、明细账会计和出纳。三者既相互区别又有联系,是分工与协作的关系。

第一,各有各的分工。总账会计负责企业经济业务的总括核算,为企业经济管理和经营决策提供总括的全面的核算资料;明细分类账会计分管企业的明细账,为企业经济管理和经营决策提供明细分类核算资料;出纳则分管企业票据、货币资金,以及有价证券等的收付、保管、核算工作,为企业经济管理和经营决策提供各种金融信息。总体上讲,必须实行钱账分管,出纳人员不得兼管稽核和会计档案保管,不得负责收入、费用、债权债务等账目的登记工作。总账会计和明细账会计则不得管钱管物。

第二,既互相依赖又互相牵制。出纳、明细分类账会计、总账会计之间,有着很强的依赖性。他们核算的依据是相同的,都是会计原始凭证和会计记账凭证。这些作为记账凭据的会计凭证必须在出纳、明细账会计、总账会计之间按照一定的顺序传递,他们相互利用对方的核算资料,共同完成会计任务,缺一不可。同时,他们之间又互相牵制与控制。出纳的现金和银行存款日记账与总账会计的现金和银行存款总分类账、总分类账与其所属的明细分类账、明细账中的有价证券账与出纳账中相应的有价证券账,有金额上的等量关系。这样,出纳、明细账会计、总账会计三者之间就构成了相互牵制与控制的关系,三者之间必须相互核对保持一致。

第三,出纳与明细账会计的区别是相对的,出纳核算也是一种特殊的明细核算,它要求分别按照现金和银行存款设置日记账,银行存款还要按照存入的不同户头分别设置日记账,逐笔序时地进行明细核算。“现金日记账”要每天结出余额,并与库存数进行核对,“银行存款日记账”也要在月内多次结出余额,与开户银行进行核对。月末都必须按规定进行结账。月内还要多次出具报告单,报告核算结果,并与现金和银行存款总分类账进行核对。

第四,出纳工作是一种账实兼管的工作。出纳工作,主要是现金、银行存款和各种有价证券的收支与结存核算,以及现金、有价证券的保管和银行存款账户的管理工作。现金和有价证券放在出纳的保险柜中保管;银行存款,由出纳办理收支结算手续。既要进行出纳账务处理,又要进行现金、有价证券等实物的管理和银行存款收付业务。在这一点上和其他财会工作有着显著的区别。除了出纳,其他财会人员是管账不管钱、管账不管物的。

对出纳工作的这种分工,并不违背财务“钱账分管”的原则,这是由于出纳账是一种特殊的明细账,总账会计还要设置“库存现金”、“银行存款”、“长期股权投资”、“交易性金融资产”等相应的总分类账对出纳保管和核算的现金、银行存款、有价证券等进行总金额的控制。其中,有价证券还应有出纳核算以外的其他形式的明细分类核算。

第五,出纳工作直接参与经济活动过程。货物的购销,必须经过两个过程:货物移交和货款的结算。其中货款结算,即货物价款的收入与支付必须通过出纳工作来完成;往来款项的收付、各种有价证券的经营以及其他金融业务的办理,更是离不开出纳人员的参与。这也是出纳工作的一个显著特点。其他财务工作一般不直接参与经济活动过程,而只对其进行反映和监督。